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活动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应该是开放、有序、活而不乱的动态系统。在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问题设计师生互动;课堂气氛
在挪威,如果沙丁鱼是活着卖的,价格会几倍高于死的,但是长期以来只有一艘渔船可以做到带着活鱼上岸,而船长严守个中机密一直到他去世,当人们打开他的集装箱时,发现里面有一条鲶鱼,由于环境陌生,这条鲶鱼便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因为惊恐也不停游动,从而得以活了下来。这便是著名的“鲶鱼效应”。教学活动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应该是开放、有序、活而不乱的动态系统。生龙活虎的学生渴望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像鱼槽里的鲶鱼,激活整个课堂,使课堂焕发出活力,则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就如何激活课堂,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精心设计化学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同样,富有情趣和吸引力的化学问题,会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在解决这种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感觉愉快而有趣,会以积极的心态去克服当前状态与目标之间的障碍,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热爱化学学科而形成强烈的化学问题意识。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一般说来,以自然现象、生产和生活实际,或现实科技等为素材设计的化学问题,会因其新颖性、真实性、趣味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其本质的欲望,增强动力,活跃思维,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的目的。
二、营造和谐的化学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一种智力活动,智力活动只有在和谐气氛中才能取得好质量和高效率。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积极的动机和知觉作用,它能组织、维持并指导人的行为。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化学问题时,应力求营造和谐的化学课堂气氛。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我不再让学生举手,然后点名发言,而是实行“无须举手,自由发言”的课堂教学格局,学生们大多会在相互讨论和争论中得出比较争取的答案,一些原来沉默寡言的学生也会受到这种氛围的感染,情不自禁的站起来发表意见。例如,在组织有关碘的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一个问题:向碘化钾淀粉溶液中,逐滴滴加氯水,溶液变成蓝色,继续滴加氯水至过量,溶液蓝色能退色吗?普遍的回答是“不能”,他们认为氯水虽然过量,却不再发生化学反应。但其中的一个同学回答说:“能,是因为过量的氯水将生成的碘都氧化成碘酸,溶液中无碘单质存在,所以淀粉不显蓝色。”这个答案让我无比欣喜,学生们也更加兴奋。这时又有学生提出:“我曾在家里的铁锅里面做实验,发现蓝色很快就退色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再一次让他们去热烈地讨论探究、大胆猜测,最后形成共识:I2+Fe=FeI2,反应消耗了碘,因而蓝色退去;再设法证明这一猜想:加氯水将Fe2+氧化成Fe3+,用KSCN加以检验。并且再改用玻璃仪器作对比实验加以反证。学生间的层层交流与讨论,激发了学习热情。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地建立,让学生们在一种宽松的气氛中学习,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学生的思维、情趣、个性特点有了张扬的空间并得以实现,这不正是教学改革的初衷吗?这使我想到了叶澜教授描绘的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情景:
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
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的创造?
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我能否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我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歇息合作,感受和谐的欢快,发现的欣喜?
在这短短的过程中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在教学改革中,我时常感到,上课不再是无谓的时光消耗,而是生命运动、激情流露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三、运用期望与激励的心理效应,促进学生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为强烈。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都属于意向活动范畴,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起着定向、调节、维持和强化的作用。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现在的学生基本是开放型的。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乐于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好动、好奇、好参与是他们的特点;渴望认同,渴望受重视也是他们的共性,但他们身上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又都肩负着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而学校教育,教师的下作应面对这样的现实,落实到课堂环节上,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因此,运用好期望与激励的心理效应在“师生互动”课堂建构上应是极其重要的。例如,学生回答问题完毕后,教师要给予即时评价,并且倡导肯定性和赏识性评价,尤其对那些平时回答问题较少或者表现能力较差的同学,如果他们能说出有自己的见解,语言比较流畅时,我们更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及时地去大肆赞美,反过来说,即使这个学生的发言太离谱了,我们也要从其它方面加以肯定,比如发言的勇气可嘉,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一句赞美的话,对教师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其意义就太大了。
总之,教师应能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创设互动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欲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以期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民主、和谐、广泛交流的课堂气氛,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关键词:问题设计师生互动;课堂气氛
在挪威,如果沙丁鱼是活着卖的,价格会几倍高于死的,但是长期以来只有一艘渔船可以做到带着活鱼上岸,而船长严守个中机密一直到他去世,当人们打开他的集装箱时,发现里面有一条鲶鱼,由于环境陌生,这条鲶鱼便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因为惊恐也不停游动,从而得以活了下来。这便是著名的“鲶鱼效应”。教学活动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应该是开放、有序、活而不乱的动态系统。生龙活虎的学生渴望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像鱼槽里的鲶鱼,激活整个课堂,使课堂焕发出活力,则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就如何激活课堂,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精心设计化学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同样,富有情趣和吸引力的化学问题,会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在解决这种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感觉愉快而有趣,会以积极的心态去克服当前状态与目标之间的障碍,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热爱化学学科而形成强烈的化学问题意识。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一般说来,以自然现象、生产和生活实际,或现实科技等为素材设计的化学问题,会因其新颖性、真实性、趣味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其本质的欲望,增强动力,活跃思维,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的目的。
二、营造和谐的化学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一种智力活动,智力活动只有在和谐气氛中才能取得好质量和高效率。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积极的动机和知觉作用,它能组织、维持并指导人的行为。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化学问题时,应力求营造和谐的化学课堂气氛。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我不再让学生举手,然后点名发言,而是实行“无须举手,自由发言”的课堂教学格局,学生们大多会在相互讨论和争论中得出比较争取的答案,一些原来沉默寡言的学生也会受到这种氛围的感染,情不自禁的站起来发表意见。例如,在组织有关碘的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一个问题:向碘化钾淀粉溶液中,逐滴滴加氯水,溶液变成蓝色,继续滴加氯水至过量,溶液蓝色能退色吗?普遍的回答是“不能”,他们认为氯水虽然过量,却不再发生化学反应。但其中的一个同学回答说:“能,是因为过量的氯水将生成的碘都氧化成碘酸,溶液中无碘单质存在,所以淀粉不显蓝色。”这个答案让我无比欣喜,学生们也更加兴奋。这时又有学生提出:“我曾在家里的铁锅里面做实验,发现蓝色很快就退色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再一次让他们去热烈地讨论探究、大胆猜测,最后形成共识:I2+Fe=FeI2,反应消耗了碘,因而蓝色退去;再设法证明这一猜想:加氯水将Fe2+氧化成Fe3+,用KSCN加以检验。并且再改用玻璃仪器作对比实验加以反证。学生间的层层交流与讨论,激发了学习热情。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地建立,让学生们在一种宽松的气氛中学习,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学生的思维、情趣、个性特点有了张扬的空间并得以实现,这不正是教学改革的初衷吗?这使我想到了叶澜教授描绘的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情景:
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
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的创造?
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我能否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我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歇息合作,感受和谐的欢快,发现的欣喜?
在这短短的过程中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在教学改革中,我时常感到,上课不再是无谓的时光消耗,而是生命运动、激情流露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三、运用期望与激励的心理效应,促进学生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为强烈。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都属于意向活动范畴,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起着定向、调节、维持和强化的作用。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现在的学生基本是开放型的。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乐于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好动、好奇、好参与是他们的特点;渴望认同,渴望受重视也是他们的共性,但他们身上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又都肩负着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而学校教育,教师的下作应面对这样的现实,落实到课堂环节上,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因此,运用好期望与激励的心理效应在“师生互动”课堂建构上应是极其重要的。例如,学生回答问题完毕后,教师要给予即时评价,并且倡导肯定性和赏识性评价,尤其对那些平时回答问题较少或者表现能力较差的同学,如果他们能说出有自己的见解,语言比较流畅时,我们更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及时地去大肆赞美,反过来说,即使这个学生的发言太离谱了,我们也要从其它方面加以肯定,比如发言的勇气可嘉,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一句赞美的话,对教师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其意义就太大了。
总之,教师应能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创设互动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欲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以期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民主、和谐、广泛交流的课堂气氛,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