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升法学教育教学效果,需要从社会需求、人才诉求、教学资源等多个维度出发,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进行差异化教学探索,通过错位发展和个性培养,营造出多维度的现代法学人才生态。本文从教育信息化的视角,探讨基于“BOPPPS+云教学平台+翻转课堂”的创新模式,借此提升法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交互性、个性化学习和群体智慧发展。比如,“智能云教学平台”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就同步实现了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并衍生出了符合信息化时代要求的新型法学教学模式。
法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尤其是云计算技术)的结合,实现了信息资源与教学资源的协同、合作,突破了传统法学教学方式与教学流程中“稳定”与“灵活”、“过程”与“结果”之间的“纠结”,成功化解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一)法学教学中“云班课”APP的功能属性
云班课是一款具有人工智能的教学软件。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法学教师借助这一平台向学员推送优质法学知识和相关资源,也可以布置学习任务和发布教学消息;学员能够随时随地在云班课中自主学习,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随时向教师或者同学求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即时互动性较强。此外,“云班课”APP可以通过实时记录学员的学习行为信息,为法学教师提供及时、客观、准确的教学数据,为过程考核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照。该APP自2012年初创以来,一直致力于服务课程教学和管理,通过构建师生之间的移动交互系统,形成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员态:(1)在“云班课”APP的功能体系中,基于移动交互智能化的信息化云教学被视作“内核”,借此核心功能不但能够提升师生关系和谐、省时省力的效果,还能通过法学课堂内外的互动,引导学员进行课前预习、课中活动和课后巩固;(2)在“云班课”APP的属性方面,该APP以“班课”为基本单元,以开展班级管理、教学评价、教学数据统计等为主要活动。一方面,“云班课”APP具有经济性特征,任何用户均可以通过手机账号注册后登录系统并免费使用;另一方面,“云班课”APP具有适用性特征,它可以同时面向师生员工和其他学习者。
(二)法学教学中“云班课”APP的使用原则
1.互动性原则。在“云班课”APP中,法学专业教师能够于云端发布教学信息和教学要求,借助云计算技术动态跟踪和记录学习情况。学员也能够借助智能手机等智能化终端设备,通过该平台进行自主学习;2.因人施教原则。借助“云班课”APP开通法学班课,需要在课内强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以此提升法学专业学员的学习兴趣,消除学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3.智能操控原则。在“云班课”APP中,法学专业教师要在班课发布之前向学员提供相应资源并布置预习任务,借助该APP中的各项功能进行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即便在课后教师也可以借此进行课堂总结,以梳理教学经验,为下节课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4.多方联动原则。“云班课”APP的法学教学要求专业教师和学员之间进行课堂互动,也可以开展私聊,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
(三)法学教学中“云班课”APP的使用
法学专业教师在注册“云班课”APP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录入个人信息,然后以班课号和个人身份信息进入到班课当中与学员进行学习和交流,学员也能够据此方法创建班课,通过分享邀请码等形式成为“教学主体”,让法学教学活动变得灵活而多样。
BOPPPS源起加拿大,是一类被公认为有效的基于云平台的课堂教学模模式。该云教学模式中,法学教学要按照翻转课堂的要求把教学活动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依据“BOPPPS”中的六个“模块”设计和完成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然后以云教学平台(云班课)为依托,进行“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其过程如下:1.引入(B)。为了让基于“云班课”APP的线上课前导学获得更为预期的效果,法学专业教师应在课前发布可运行的版本,让学员自行下载和操作,以便充分了解平台的功能,这样能够让学员对课程教学目标和效果形成直观而感性的认知,激发学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2.目标(O)。在法学课教师的引导下,学员要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出知识图谱,对每节课的内容和知识结构进行梳理,以便在知识获取方面达到既定目标。同时要注重提升学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3.前测(P)。通过“云班课”APP云班课提供的教学数据,在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构建起教学监测体系,然后借助“云班课”APP平台,对学员课前学习行为、学习轨迹等数据进行分析,借此了解学员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接下来,可以借助“云班课”APP中的课堂测验(或者相关模块)功能,让学员在课堂上借助手机完成课程测试,看其是否完成了课程学习目标;4.参与式学习(P)。法学专业教师要通过不断“开发”“云班课”APP的“隐藏功能”,不断提升学员学习的趣味性与时效性,让其以更加强烈的热情参与到互动学习之中。期间,教师要在“云班课”APP的支持下开展小组交流和讨论,让学员走上讲台或者通过事先录制的形式向师生进行大胆展示,其他学员和教师也可以對此进行合理怀疑,以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法学专业学员的参与精神和团队精神;5.后测(P)。法学专业教师要通过“云班课”APP针对学员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开展随堂测试,以加深学员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尤其在课后,法学专业教师更要借助“大数据学情分析”模块,对学员的作业或者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精准分析,以掌握学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接受水平;6.总结(S)。法学专业教师要通过“云班课”APP对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实践教学等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进行重新梳理和细致分析,以此形成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为改进法学专业教学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一、法学教学中的“云班课”APP
法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尤其是云计算技术)的结合,实现了信息资源与教学资源的协同、合作,突破了传统法学教学方式与教学流程中“稳定”与“灵活”、“过程”与“结果”之间的“纠结”,成功化解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一)法学教学中“云班课”APP的功能属性
云班课是一款具有人工智能的教学软件。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法学教师借助这一平台向学员推送优质法学知识和相关资源,也可以布置学习任务和发布教学消息;学员能够随时随地在云班课中自主学习,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随时向教师或者同学求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即时互动性较强。此外,“云班课”APP可以通过实时记录学员的学习行为信息,为法学教师提供及时、客观、准确的教学数据,为过程考核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照。该APP自2012年初创以来,一直致力于服务课程教学和管理,通过构建师生之间的移动交互系统,形成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员态:(1)在“云班课”APP的功能体系中,基于移动交互智能化的信息化云教学被视作“内核”,借此核心功能不但能够提升师生关系和谐、省时省力的效果,还能通过法学课堂内外的互动,引导学员进行课前预习、课中活动和课后巩固;(2)在“云班课”APP的属性方面,该APP以“班课”为基本单元,以开展班级管理、教学评价、教学数据统计等为主要活动。一方面,“云班课”APP具有经济性特征,任何用户均可以通过手机账号注册后登录系统并免费使用;另一方面,“云班课”APP具有适用性特征,它可以同时面向师生员工和其他学习者。
(二)法学教学中“云班课”APP的使用原则
1.互动性原则。在“云班课”APP中,法学专业教师能够于云端发布教学信息和教学要求,借助云计算技术动态跟踪和记录学习情况。学员也能够借助智能手机等智能化终端设备,通过该平台进行自主学习;2.因人施教原则。借助“云班课”APP开通法学班课,需要在课内强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以此提升法学专业学员的学习兴趣,消除学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3.智能操控原则。在“云班课”APP中,法学专业教师要在班课发布之前向学员提供相应资源并布置预习任务,借助该APP中的各项功能进行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即便在课后教师也可以借此进行课堂总结,以梳理教学经验,为下节课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4.多方联动原则。“云班课”APP的法学教学要求专业教师和学员之间进行课堂互动,也可以开展私聊,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
(三)法学教学中“云班课”APP的使用
法学专业教师在注册“云班课”APP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录入个人信息,然后以班课号和个人身份信息进入到班课当中与学员进行学习和交流,学员也能够据此方法创建班课,通过分享邀请码等形式成为“教学主体”,让法学教学活动变得灵活而多样。
二、法学信息化云教学的创新模式——“BOPPPS+云教学平台+翻转课堂”
BOPPPS源起加拿大,是一类被公认为有效的基于云平台的课堂教学模模式。该云教学模式中,法学教学要按照翻转课堂的要求把教学活动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依据“BOPPPS”中的六个“模块”设计和完成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然后以云教学平台(云班课)为依托,进行“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其过程如下:1.引入(B)。为了让基于“云班课”APP的线上课前导学获得更为预期的效果,法学专业教师应在课前发布可运行的版本,让学员自行下载和操作,以便充分了解平台的功能,这样能够让学员对课程教学目标和效果形成直观而感性的认知,激发学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2.目标(O)。在法学课教师的引导下,学员要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出知识图谱,对每节课的内容和知识结构进行梳理,以便在知识获取方面达到既定目标。同时要注重提升学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3.前测(P)。通过“云班课”APP云班课提供的教学数据,在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构建起教学监测体系,然后借助“云班课”APP平台,对学员课前学习行为、学习轨迹等数据进行分析,借此了解学员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接下来,可以借助“云班课”APP中的课堂测验(或者相关模块)功能,让学员在课堂上借助手机完成课程测试,看其是否完成了课程学习目标;4.参与式学习(P)。法学专业教师要通过不断“开发”“云班课”APP的“隐藏功能”,不断提升学员学习的趣味性与时效性,让其以更加强烈的热情参与到互动学习之中。期间,教师要在“云班课”APP的支持下开展小组交流和讨论,让学员走上讲台或者通过事先录制的形式向师生进行大胆展示,其他学员和教师也可以對此进行合理怀疑,以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法学专业学员的参与精神和团队精神;5.后测(P)。法学专业教师要通过“云班课”APP针对学员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开展随堂测试,以加深学员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尤其在课后,法学专业教师更要借助“大数据学情分析”模块,对学员的作业或者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精准分析,以掌握学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接受水平;6.总结(S)。法学专业教师要通过“云班课”APP对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实践教学等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进行重新梳理和细致分析,以此形成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为改进法学专业教学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