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学具,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来源 :天府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所说的教学具,是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工具。对抽象思维能力尚欠发达的小学生来说,教学具有着极其独特的作用。教学具操作能借助形象,来帮助孩子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掌握特定的概念、命题,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学具;操作;趣味;直观;时效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教学具,正是借助形象来帮助小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教学具的操作,更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等抽象知识,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具操作的实质帮助小学生把掌握特定的概念、命题等,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教学具操作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非目的。另外,小学生好动,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放在桌子上的学具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学生上课时的玩具。所以,怎样巧用教学具,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就是我们教师要研究探讨的目标了。下面我来谈一谈教学具操作在我们学校的实施效果。
  一、巧用教学具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原动力。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本身并没有形成较强的自主意识与学习能力,在认知活动中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界的不断刺激。只要我们对教学精心设计,借助教学手段让教学变得富有活力与魅力,自然就可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快乐参与其中。
  经过实践,我发现,教学具的制作与运用更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教学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就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时候,我让学生在课前亲自动手来制作一些三角形,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制作的三角形,通过用量角器去测量每个内角的度数来展开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
  这样的教学不再是复制教材机械而枯燥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借助教学具在操作活动中展开,这样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思维特点,自然能够换来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二、巧用学具的直观性,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般来说,小学生处于认知初级阶段,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主要从具体可感的事物与活动中获取形象的感性信息。而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果只是单纯地就知识本身来进行讲解,只能是架空的理论灌输,小学生难以真正地理解,只会让学生成为公式、定理的机械记忆者与运用者。
  这样学生教学具的运用,就可以将难以用语言讲解清楚的抽象的数学知识点,转化为直观而形象的模型,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从中获取直接而直观的感性信息,再经由学生的思考上升为理性认知,这样就能让学生的深入思考,达到对知识本质的真正理解。
  例如练习时为了让学生区分“面积和周长”,我带领学生一起来制作教学具,准备泡沫板、牙签与绳子,然后让学生在泡沫板上画出长4厘米的正方形,长6厘米宽2厘米、长3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再在四个角上插上牙签,然后让学生用绳子绕着牙签围成一圈。接着,再让学生在作业本上来计算这三个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学生计算完毕,教师将三个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过程板书于黑板上,接着让学生根据操作教学具与计算过程来思考:周长与面积指的是什么?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周长与面积的计量单位是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思考下学生自然就可以总结出周长与面积二者存在着概念、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的不同。但学生也产生这样的疑问: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都是4×4,那是不是说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是完全相同的?让学生再次操作与思考来说一说是否相同?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后得出虽然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计算都是4×4=16,但代表的是不同的意思。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周长与面积的不同。
  三、巧用教學具的操作性,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教学具的制作与运用,实现了手脑并用,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让学生的双手成为思考的工具与镜子,帮助他们获取数学知识。
  在教学“体积”这个概念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教学具(两个大小一样的透明水杯、橡皮或石子或其他小物品)来展开这样的操作。一是在其中一个杯子中装满水,在另外一个杯子中放入小物品,然后将装满水的杯子中的水倒入装有物品的杯子中直到水满;二是在一个杯中倒入部分水做好标记,然后将小物品拴上绳子,慢慢地放入水中,记录下沉入一半、完全沉入时的水的高度。这样借助简单的教学具操作,学生通过第一个实验观察到水还没倒完另一个杯子就满了,得出体积的概念就是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通过第二个实验学生观察到随着物体浸入水中,水杯中的水是不断上升的,进而得出物体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就是物体所排开的水的体积,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体积这一抽象的概念,同时在学生的动手与动脑中更能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样更加利于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巧用教学具的时效性,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以旧引新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学就是让这个过程更快捷、有效。同时,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思维单一,流程简单的学习过程,只会让学生获得一座“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知识“高塔”,却经不起推敲和风雨侵蚀。
  只有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学生才能有效吸收。而教学具恰恰具有提供这样的操作体验的功效,拓展他们的认知空间。
  由此看来,教学具操作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具操作的目标达成,只要我们能正确奇妙地发挥教学具的趣味性、直观性、操作性与时效性,让教学具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就能让原本枯燥的教学更加生动,更贴近生活,更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应龙、易玫《“游戏公平”课堂实录》,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师》2009年第1,2期.
  [2]华应龙《华老师,我会做个魔术》,福建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2005年第5期.
  [3]叶圣陶《叶圣陶随笔 生活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
  此论文属于2020年度花都区教师教研课题(课题编号:HDJSJY2020009)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课程体系中数学学科有着重要的价值,既是学生升学考试中的主要学科,也是促进学生思维逻辑能力与基础运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主导整个教学流程,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和记笔记,这就造成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这一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初衷相悖。基于此,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就初中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
期刊
摘 要:小概率事件原理是概率论中的核心原理之一,该核心原理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和广泛的适用范围。文章结合小概率事件的内涵、原理以及推斷方法的分析、验证,并且在这一原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几个实例,包括在假设检验,彩票,经济学、医疗,体育和考试等领域,论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旨在引导人们进一步了解与客观看待小概率事件,进而在平时趋利避害,使得事物演变的趋势逐渐向好而并非不小心落入圈套。  关键词:小概
期刊
摘 要:计算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始终,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对于整个数学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改正、提高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计算能力。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低年级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策略,教学效果显著,旨在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计算
期刊
摘 要:数学学习是一种手、脑、眼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有效的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动手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探究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自主探究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抽象;本质;实效;操作;发展  近期教研室组织开展的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我全程参与了二年级上册《认识角》的备课,随着磨课的不断深入,我逐
期刊
摘 要:在数学学习中,只有经历实验过程,学生才能深刻理解数学的概念和规律,并得到数学探究能力的提升。所以,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灌输式教学,而是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過自己的力量获取知识的果实,最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数学;实验;探究能力;教学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它简单却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通过一张图,将一个单元的基本概念整理清晰,进行有效记忆,有利于知识地内化,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数学学习;过程;作用  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推进,不少教师已经把思维导图带进了课堂。思维导图不仅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概念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也提高了教学
期刊
摘 要:小学高年级数学知识的难度、抽象性不断提升,学生对高年级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日后学习效率。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限制,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  在小学阶段中,数学是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帮助学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于高中数学日常教学的真情实况,从“多媒体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小组化教学,加强学生自学能力”三个基本点出发,对如何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展开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生活化;问题意识;小组化;自学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逐步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进而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在课
期刊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是小学教育中占比最重的学科之一,其对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近几年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重视。但就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学生对公式的生搬硬套不在少数。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主体学习的观念,有效地将知识讲解和教学思想相契合,以便于使得小学生在运算能力的方面上能够有所提升。本文将结合多年教育经历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行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策略研究  引言  在素质教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教育发展迅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往固定的授课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了,这时候教师就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充当一个安排者以及组织者的角色,此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准确的掌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自主学习的技能。那么本文就高中数学授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展开分析,并且给出相关举措。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