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所说的教学具,是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工具。对抽象思维能力尚欠发达的小学生来说,教学具有着极其独特的作用。教学具操作能借助形象,来帮助孩子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掌握特定的概念、命题,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学具;操作;趣味;直观;时效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教学具,正是借助形象来帮助小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教学具的操作,更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等抽象知识,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具操作的实质帮助小学生把掌握特定的概念、命题等,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教学具操作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非目的。另外,小学生好动,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放在桌子上的学具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学生上课时的玩具。所以,怎样巧用教学具,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就是我们教师要研究探讨的目标了。下面我来谈一谈教学具操作在我们学校的实施效果。
一、巧用教学具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原动力。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本身并没有形成较强的自主意识与学习能力,在认知活动中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界的不断刺激。只要我们对教学精心设计,借助教学手段让教学变得富有活力与魅力,自然就可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快乐参与其中。
经过实践,我发现,教学具的制作与运用更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教学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就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时候,我让学生在课前亲自动手来制作一些三角形,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制作的三角形,通过用量角器去测量每个内角的度数来展开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
这样的教学不再是复制教材机械而枯燥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借助教学具在操作活动中展开,这样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思维特点,自然能够换来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二、巧用学具的直观性,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般来说,小学生处于认知初级阶段,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主要从具体可感的事物与活动中获取形象的感性信息。而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果只是单纯地就知识本身来进行讲解,只能是架空的理论灌输,小学生难以真正地理解,只会让学生成为公式、定理的机械记忆者与运用者。
这样学生教学具的运用,就可以将难以用语言讲解清楚的抽象的数学知识点,转化为直观而形象的模型,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从中获取直接而直观的感性信息,再经由学生的思考上升为理性认知,这样就能让学生的深入思考,达到对知识本质的真正理解。
例如练习时为了让学生区分“面积和周长”,我带领学生一起来制作教学具,准备泡沫板、牙签与绳子,然后让学生在泡沫板上画出长4厘米的正方形,长6厘米宽2厘米、长3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再在四个角上插上牙签,然后让学生用绳子绕着牙签围成一圈。接着,再让学生在作业本上来计算这三个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学生计算完毕,教师将三个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过程板书于黑板上,接着让学生根据操作教学具与计算过程来思考:周长与面积指的是什么?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周长与面积的计量单位是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思考下学生自然就可以总结出周长与面积二者存在着概念、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的不同。但学生也产生这样的疑问: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都是4×4,那是不是说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是完全相同的?让学生再次操作与思考来说一说是否相同?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后得出虽然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计算都是4×4=16,但代表的是不同的意思。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周长与面积的不同。
三、巧用教學具的操作性,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教学具的制作与运用,实现了手脑并用,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让学生的双手成为思考的工具与镜子,帮助他们获取数学知识。
在教学“体积”这个概念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教学具(两个大小一样的透明水杯、橡皮或石子或其他小物品)来展开这样的操作。一是在其中一个杯子中装满水,在另外一个杯子中放入小物品,然后将装满水的杯子中的水倒入装有物品的杯子中直到水满;二是在一个杯中倒入部分水做好标记,然后将小物品拴上绳子,慢慢地放入水中,记录下沉入一半、完全沉入时的水的高度。这样借助简单的教学具操作,学生通过第一个实验观察到水还没倒完另一个杯子就满了,得出体积的概念就是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通过第二个实验学生观察到随着物体浸入水中,水杯中的水是不断上升的,进而得出物体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就是物体所排开的水的体积,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体积这一抽象的概念,同时在学生的动手与动脑中更能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样更加利于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巧用教学具的时效性,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以旧引新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学就是让这个过程更快捷、有效。同时,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思维单一,流程简单的学习过程,只会让学生获得一座“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知识“高塔”,却经不起推敲和风雨侵蚀。
只有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学生才能有效吸收。而教学具恰恰具有提供这样的操作体验的功效,拓展他们的认知空间。
由此看来,教学具操作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具操作的目标达成,只要我们能正确奇妙地发挥教学具的趣味性、直观性、操作性与时效性,让教学具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就能让原本枯燥的教学更加生动,更贴近生活,更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应龙、易玫《“游戏公平”课堂实录》,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师》2009年第1,2期.
[2]华应龙《华老师,我会做个魔术》,福建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2005年第5期.
[3]叶圣陶《叶圣陶随笔 生活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
此论文属于2020年度花都区教师教研课题(课题编号:HDJSJY2020009)成果。
关键词:学具;操作;趣味;直观;时效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教学具,正是借助形象来帮助小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教学具的操作,更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等抽象知识,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具操作的实质帮助小学生把掌握特定的概念、命题等,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教学具操作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非目的。另外,小学生好动,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放在桌子上的学具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学生上课时的玩具。所以,怎样巧用教学具,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就是我们教师要研究探讨的目标了。下面我来谈一谈教学具操作在我们学校的实施效果。
一、巧用教学具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原动力。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本身并没有形成较强的自主意识与学习能力,在认知活动中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界的不断刺激。只要我们对教学精心设计,借助教学手段让教学变得富有活力与魅力,自然就可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快乐参与其中。
经过实践,我发现,教学具的制作与运用更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教学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就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时候,我让学生在课前亲自动手来制作一些三角形,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制作的三角形,通过用量角器去测量每个内角的度数来展开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
这样的教学不再是复制教材机械而枯燥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借助教学具在操作活动中展开,这样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思维特点,自然能够换来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二、巧用学具的直观性,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般来说,小学生处于认知初级阶段,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主要从具体可感的事物与活动中获取形象的感性信息。而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果只是单纯地就知识本身来进行讲解,只能是架空的理论灌输,小学生难以真正地理解,只会让学生成为公式、定理的机械记忆者与运用者。
这样学生教学具的运用,就可以将难以用语言讲解清楚的抽象的数学知识点,转化为直观而形象的模型,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从中获取直接而直观的感性信息,再经由学生的思考上升为理性认知,这样就能让学生的深入思考,达到对知识本质的真正理解。
例如练习时为了让学生区分“面积和周长”,我带领学生一起来制作教学具,准备泡沫板、牙签与绳子,然后让学生在泡沫板上画出长4厘米的正方形,长6厘米宽2厘米、长3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再在四个角上插上牙签,然后让学生用绳子绕着牙签围成一圈。接着,再让学生在作业本上来计算这三个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学生计算完毕,教师将三个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过程板书于黑板上,接着让学生根据操作教学具与计算过程来思考:周长与面积指的是什么?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周长与面积的计量单位是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思考下学生自然就可以总结出周长与面积二者存在着概念、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的不同。但学生也产生这样的疑问: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都是4×4,那是不是说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是完全相同的?让学生再次操作与思考来说一说是否相同?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后得出虽然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计算都是4×4=16,但代表的是不同的意思。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周长与面积的不同。
三、巧用教學具的操作性,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教学具的制作与运用,实现了手脑并用,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让学生的双手成为思考的工具与镜子,帮助他们获取数学知识。
在教学“体积”这个概念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教学具(两个大小一样的透明水杯、橡皮或石子或其他小物品)来展开这样的操作。一是在其中一个杯子中装满水,在另外一个杯子中放入小物品,然后将装满水的杯子中的水倒入装有物品的杯子中直到水满;二是在一个杯中倒入部分水做好标记,然后将小物品拴上绳子,慢慢地放入水中,记录下沉入一半、完全沉入时的水的高度。这样借助简单的教学具操作,学生通过第一个实验观察到水还没倒完另一个杯子就满了,得出体积的概念就是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通过第二个实验学生观察到随着物体浸入水中,水杯中的水是不断上升的,进而得出物体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就是物体所排开的水的体积,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体积这一抽象的概念,同时在学生的动手与动脑中更能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样更加利于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巧用教学具的时效性,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以旧引新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学就是让这个过程更快捷、有效。同时,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思维单一,流程简单的学习过程,只会让学生获得一座“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知识“高塔”,却经不起推敲和风雨侵蚀。
只有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学生才能有效吸收。而教学具恰恰具有提供这样的操作体验的功效,拓展他们的认知空间。
由此看来,教学具操作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具操作的目标达成,只要我们能正确奇妙地发挥教学具的趣味性、直观性、操作性与时效性,让教学具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就能让原本枯燥的教学更加生动,更贴近生活,更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应龙、易玫《“游戏公平”课堂实录》,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师》2009年第1,2期.
[2]华应龙《华老师,我会做个魔术》,福建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2005年第5期.
[3]叶圣陶《叶圣陶随笔 生活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
此论文属于2020年度花都区教师教研课题(课题编号:HDJSJY202000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