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世界能源供需的新格局、新变化、新趋势,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能源革命势在必行,深化能源生产和消费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应依托“一带一路”,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能源效率,加快能源转型升级。
【关键词】能源革命 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面对当前能源供需的变化与格局,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能源革命已迫在眉睫。我们应该依托“一带一路”,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能源效率,加快能源转型升级。
建设区域性电力交易中心,向周边国家出口电力
伴随中国“一带一路”实施,中国与沿线国家产能合作逐步展开。而中国东北、环渤海地区目前已经出现电力过剩,很多电厂的发电小时数自2014年之后出现较大幅度下降。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持续,即使经济结构调整到位、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恢复,但是由于钢铁、建材等产品需求的下降,电力进一步过剩几乎是肯定的。
在这种背景下,东北亚电力互联互通的合理方案应有所转变。利用中国东北和环渤海地区的现有电力产能,实现中国电力同时向俄罗斯、蒙古、朝鲜供电,帮助其发展经济和工业,并通过朝鲜向韩国、日本供电。这一转变,可以打破原来的中国电力过剩、俄罗斯和蒙古资源丰富但经济不发达、电力无法通过朝鲜向韩日输送的僵局,有助于实现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经济融合发展和电力互联互通,并推动东北亚地区产能合作的进一步展开。
中国西南地区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等省水电资源丰富。近期由于国内电力需求下降,在西南地区已经出现了“弃水”现象。同时,贵州也是火电大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西南地区的电力过剩还将持续,而中南半岛各国缺电情况长期存在。因此,实现西南地区的电网同中南半岛国家链接,形成覆盖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电力交易中心,对于各方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具有重大意义。既可以初步解决中南半岛各国缺电的问题,也可以给西南地区充足的电力资源找到出口,可以互惠共赢,建议有关方面将此作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
支持大型国企的转型,实现环境排放标准与国际接轨
中国作为最有增长潜力的油气市场之一,市场容量是中國的竞争优势所在,而油气市场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市场网络,包括油气传输网络和金融交易网络。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金融交易不应是国有石油企业的主营领域,而油气传输网络作为油气市场最关键的环节,应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建议一是降低国内石油开采指标,减缓对国内老旧油田的开采压力。二是石油央企通过资本运作等手段,在全球范围内以合适的成本掌控油气资源;把资源的开采和生产交付给相对专业化的公司,不但可以降低前期成本,也更有利于日后的销售,使利润达到最大化。
能源清洁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问题,除了能源使用总量需要控制之外,使用过程中的排放标准也是至关重要的。下面以车用汽油的二氧化硫的含量标准为例,美国现行的标准为10ppm,而在我国,国三汽油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的标准为不大于150ppm,国四汽油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不大于50ppm。再以车用柴油硫含量标准为例,美国为10ppm,我国为2000ppm,我国这一标准是美国的200倍。国十条要求到2017年,该标准要达到137ppm,还是美国的10倍多。研究表明,二氧化硫存在于空气中,与雾霾形成有直接关系。
我国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标准较低。我国对钢铁厂、电厂等大型用户的控制相对较严,而对于用煤的大多数小用户却缺乏控制。我国较好的用煤电厂烟尘,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可以控制在不超过30ppm,但我国现行的通用标准是国际上先进水平的三四倍。
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费清洁化、低碳化取得积极成效。2014年以来,煤炭消费比重在我国已下降超过了5个百分点,而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有所上升,已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截止到2016年底,原煤入选率在我国已达到68.9%,现役的煤电机组脱硫已全面实现。为巩固脱硫和减霾成果,有必要提高环境排放标准,尤其是燃油脱硫标准和燃煤电厂脱硫标准,实现与国际接轨,建议初期达到美国的排放标准。
建设国际先进能源技术转化机制,推动能源技术革命
据《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显示,2030年,我国将在太阳能的高效利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等十五个方面实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建立健全能源技术的创新体系,争取达到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技术创新的分工模式。除美国外,很多国家尽管经济总量小,但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某些领域的技术创新积累与领先优势。比如日本在精细生产和机器人领域,德国、奥地利、瑞士在精密制造和数控机床领域,芬兰在新能源与环保领域,以色列在信息控制与替代能源领域。这些国家逐渐演变成专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我国巨大的市场规模与之形成了完美的互补。
建议在中国加快建立一个先进能源技术转化机制,吸引全世界的先进能源技术到中国进行技术转化与市场化发展,推动中国的能源技术革命。世界先进技术引入中国,不但不会抑制国内的技术创新,相反,由于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与协同效应,它还会促进和推动中国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并让中国企业和技术创新活动融入全球经济的供应链与创新链之中。
建议加大能源技术创新财税方面的支持力度。可以进行退税或减税政策,例如对企业进行的研发支出,就可以纳入退减政策中;通过国家实验室对研究的成本进行支付,也是一种财税支持模式;还可以在产业园区加快新技术应用推广。
产业补贴要适度,这样更会促进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产业补贴应该遵循的原则表现为两方面:补贴水平不应过高,应保护技术创新与进步的企业;退出期限和退出机制要相对明确,这样有利于补贴企业合理的投入研发成本。
加快国内能源体制市场化改革,推进能源转型升级
一是有序放开石油勘采准入门槛,准入制度改革应积极推进。在符合国家总体控制的基础上,应适当设置准入门槛,实行勘查区块竞争出让制度和更加严格的区块退出机制,使企业能够公平公正进入油气上游的勘探和开采,并同时加强安全、环保等资质管理,逐步形成政府管理、多种经济成分平等参与的勘查开采体系。
二是推动天然气管网的独立运营,加快建立开放、竞争的天然气市场体系。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覆盖全国的天然气管输系统,现有的西气东输管线等主干管线已经满负荷运转,未来的政策改革重点应放在开放准入投资上,利用多元化投资主体和资本市场的力量,建设覆盖全国的主干管线、分支管线、城市管网一体化的管输体系。同时,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规则,对分属不同主体的管线的运营、管线之间的联接、传输价格、垄断规制等进行有效管理,切实保障投资者和终端消费者的权益。在实现储运管输体系公开、独立运营的基础上,应开放上游市场和下游销售业务,允许各种资本对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的生产和销售领域进行投资。政策监管的重点应放在对市场垄断和定价行为的调查和管理上。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参考文献】
①高世宪、朱跃中等:《依托“一带一路”深化国际能源合作》,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年。
责编/谭峰 美编/于珊
【关键词】能源革命 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面对当前能源供需的变化与格局,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能源革命已迫在眉睫。我们应该依托“一带一路”,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能源效率,加快能源转型升级。
建设区域性电力交易中心,向周边国家出口电力
伴随中国“一带一路”实施,中国与沿线国家产能合作逐步展开。而中国东北、环渤海地区目前已经出现电力过剩,很多电厂的发电小时数自2014年之后出现较大幅度下降。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持续,即使经济结构调整到位、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恢复,但是由于钢铁、建材等产品需求的下降,电力进一步过剩几乎是肯定的。
在这种背景下,东北亚电力互联互通的合理方案应有所转变。利用中国东北和环渤海地区的现有电力产能,实现中国电力同时向俄罗斯、蒙古、朝鲜供电,帮助其发展经济和工业,并通过朝鲜向韩国、日本供电。这一转变,可以打破原来的中国电力过剩、俄罗斯和蒙古资源丰富但经济不发达、电力无法通过朝鲜向韩日输送的僵局,有助于实现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经济融合发展和电力互联互通,并推动东北亚地区产能合作的进一步展开。
中国西南地区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等省水电资源丰富。近期由于国内电力需求下降,在西南地区已经出现了“弃水”现象。同时,贵州也是火电大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西南地区的电力过剩还将持续,而中南半岛各国缺电情况长期存在。因此,实现西南地区的电网同中南半岛国家链接,形成覆盖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电力交易中心,对于各方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具有重大意义。既可以初步解决中南半岛各国缺电的问题,也可以给西南地区充足的电力资源找到出口,可以互惠共赢,建议有关方面将此作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
支持大型国企的转型,实现环境排放标准与国际接轨
中国作为最有增长潜力的油气市场之一,市场容量是中國的竞争优势所在,而油气市场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市场网络,包括油气传输网络和金融交易网络。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金融交易不应是国有石油企业的主营领域,而油气传输网络作为油气市场最关键的环节,应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建议一是降低国内石油开采指标,减缓对国内老旧油田的开采压力。二是石油央企通过资本运作等手段,在全球范围内以合适的成本掌控油气资源;把资源的开采和生产交付给相对专业化的公司,不但可以降低前期成本,也更有利于日后的销售,使利润达到最大化。
能源清洁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问题,除了能源使用总量需要控制之外,使用过程中的排放标准也是至关重要的。下面以车用汽油的二氧化硫的含量标准为例,美国现行的标准为10ppm,而在我国,国三汽油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的标准为不大于150ppm,国四汽油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不大于50ppm。再以车用柴油硫含量标准为例,美国为10ppm,我国为2000ppm,我国这一标准是美国的200倍。国十条要求到2017年,该标准要达到137ppm,还是美国的10倍多。研究表明,二氧化硫存在于空气中,与雾霾形成有直接关系。
我国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标准较低。我国对钢铁厂、电厂等大型用户的控制相对较严,而对于用煤的大多数小用户却缺乏控制。我国较好的用煤电厂烟尘,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可以控制在不超过30ppm,但我国现行的通用标准是国际上先进水平的三四倍。
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费清洁化、低碳化取得积极成效。2014年以来,煤炭消费比重在我国已下降超过了5个百分点,而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有所上升,已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截止到2016年底,原煤入选率在我国已达到68.9%,现役的煤电机组脱硫已全面实现。为巩固脱硫和减霾成果,有必要提高环境排放标准,尤其是燃油脱硫标准和燃煤电厂脱硫标准,实现与国际接轨,建议初期达到美国的排放标准。
建设国际先进能源技术转化机制,推动能源技术革命
据《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显示,2030年,我国将在太阳能的高效利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等十五个方面实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建立健全能源技术的创新体系,争取达到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技术创新的分工模式。除美国外,很多国家尽管经济总量小,但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某些领域的技术创新积累与领先优势。比如日本在精细生产和机器人领域,德国、奥地利、瑞士在精密制造和数控机床领域,芬兰在新能源与环保领域,以色列在信息控制与替代能源领域。这些国家逐渐演变成专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我国巨大的市场规模与之形成了完美的互补。
建议在中国加快建立一个先进能源技术转化机制,吸引全世界的先进能源技术到中国进行技术转化与市场化发展,推动中国的能源技术革命。世界先进技术引入中国,不但不会抑制国内的技术创新,相反,由于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与协同效应,它还会促进和推动中国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并让中国企业和技术创新活动融入全球经济的供应链与创新链之中。
建议加大能源技术创新财税方面的支持力度。可以进行退税或减税政策,例如对企业进行的研发支出,就可以纳入退减政策中;通过国家实验室对研究的成本进行支付,也是一种财税支持模式;还可以在产业园区加快新技术应用推广。
产业补贴要适度,这样更会促进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产业补贴应该遵循的原则表现为两方面:补贴水平不应过高,应保护技术创新与进步的企业;退出期限和退出机制要相对明确,这样有利于补贴企业合理的投入研发成本。
加快国内能源体制市场化改革,推进能源转型升级
一是有序放开石油勘采准入门槛,准入制度改革应积极推进。在符合国家总体控制的基础上,应适当设置准入门槛,实行勘查区块竞争出让制度和更加严格的区块退出机制,使企业能够公平公正进入油气上游的勘探和开采,并同时加强安全、环保等资质管理,逐步形成政府管理、多种经济成分平等参与的勘查开采体系。
二是推动天然气管网的独立运营,加快建立开放、竞争的天然气市场体系。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覆盖全国的天然气管输系统,现有的西气东输管线等主干管线已经满负荷运转,未来的政策改革重点应放在开放准入投资上,利用多元化投资主体和资本市场的力量,建设覆盖全国的主干管线、分支管线、城市管网一体化的管输体系。同时,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规则,对分属不同主体的管线的运营、管线之间的联接、传输价格、垄断规制等进行有效管理,切实保障投资者和终端消费者的权益。在实现储运管输体系公开、独立运营的基础上,应开放上游市场和下游销售业务,允许各种资本对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的生产和销售领域进行投资。政策监管的重点应放在对市场垄断和定价行为的调查和管理上。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参考文献】
①高世宪、朱跃中等:《依托“一带一路”深化国际能源合作》,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年。
责编/谭峰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