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海茫茫,少年归梦何处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ianxuey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重的铁门切断了夕阳的余光,夏完淳知道,自己必然不能活着回去了。金陵城素有王气,洪武年间是大明的都城,而今城头变换了王旗,竟成了他的葬身之处。
  夏完淳生于崇祯四年,此后的十几年,大明江河日下,国力疲软,内忧外患层出不穷。幼年时他便传出神童之名,写过无数锦绣文章。那时他没有想到,这双手还会挽缰执枪,弓开杨叶,剑掠莲花,试图改写一个王朝的悲凉遗篇。
  到了此时,他忽然很想念他的妻。初见时,她是钱家的小姐,能歌舞、善诗文,行事端庄,性情温和。而他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年郎,喜爱模仿她嗔怪的语气,写“几阵杜鹃啼,却在那,杏花深处。小禽儿,唤得人归去,唤不得愁归去”。写下这阕词时,他不再是西笑狂夫、东海孤臣,穿柳叶、掠敌阵都成烟云,眼里只有杏花杜鹃和江南明月,还有她笑起来弯弯的眼。
  夏钱两家均是望族,又是世交,再加上素有名望的陈子龙做媒,不久夏完淳便如愿娶得美人归。婚后兩人琴瑟和鸣,嘈杂蝉鸣都有隐隐欢喜,而这欢喜只有短短三个月。
  夏完淳成亲的前一年,李自成攻入都城,大明的最后一位帝王吊死在京郊煤山—他新婚后不过三个月,明朝大厦已倾。
  君主死社稷,天下的安危自该臣工来护卫。父亲夏允彝散尽家财,组建义军,要为国一战;夏完淳安置家眷,送钱秦篆回娘家避难,与一干志气相投的知己弃纸笔、掌利剑,成为大明朝最年轻的一道屏障。不久,他加入军队,成为战场上的将军。
  那时他才明白,一场鏖战声析江河、势崩雷电,人命如同齑粉,而已经失去的国土需要靠这样的征战一点点夺回来。
  后来,他仓促地回到故乡,见到钱秦篆。泛黄的烛光中,夏完淳将密谋的书信细细整理,斟酌行动的细节,甚至没能和钱秦篆说说这一年来各自的遭遇。
  告别时,他回身看了看妻子,没有嘱托与安慰。父亲战死,恩师被杀,昔年好友或死或降,他没有什么许诺可以给她。相识是春风一度,相逢是金风玉露,相别是怅恨久之,相离是庭中枇杷—人生的结局,大约从开始便已注定。
  再后来密谋事泄,夏完淳被捕,经水路押往南京。一路斑驳日暮,是他曾走过的地方,是他征战过的疆场,也是父亲和师友埋骨之处。点点灯火、绵绵江河在他看来却非秀丽风景,只余国恨家仇。
  终于到了金陵,青色城砖垒砌百丈高墙,铁画银钩的两个字嵌入高大石匾。囚车辚辚,沿着坎坷的青石路驶入深牢。一路北上,夏完淳早已抱定死志,在狱中,他写下了“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豪壮之言。后来他的狱中之作结集成《南冠草》,字里行间都是从容,又在公堂上当面嘲讽洪承畴,未给自己留下一点退路。
  钱旃劝他,“子年少,何为亦求死?”
  钱旃是钱秦篆的父亲,夏完淳从老人的眼神里看出悲哀和担忧,这句劝诫无关国事和立场,只是一个暮年的父亲,在亲友尽散、挚友被杀的悲凉关头,对一向疼爱的少年的痛惜。
  夏完淳答道:“宁为袁粲死,不做褚渊生。”
  世间有这样一腔热血,权贵倾轧不肯稍忘,荏苒时光不能磨灭,苍凉岁月无法断绝。纵身死国灭,耿耿丹心却长留史书,几行墨迹、一生悲苦,壮志不能抒,国事不能救。
  身在狱中,夏完淳已知自己时日无多。可是家中尚有老母在堂,有新寡的姐姐,有未出阁的小妹,有尚在妻子腹中注定不得相见的孩子。
  他不曾见识过海晏河清,却亲历了一朝灰飞烟灭,他的一生只有十七年,远不够赏遍人间。国破家亡,长泪洒尽,生前有无力的悲哀,死后有绵远的牵挂,只有那个明媚的姑娘为他留下甜蜜的念想。
  一生戎马奔走,夏完淳于国无悔无愧,可是想到妻子却肝肠寸断。他自叹“平生为他人指画了了,今日为夫人一思究竟,便如乱丝积麻”,不是《南冠草》里慷慨大义的嘱托,却以凄婉打动人心。
  一门荣辱、一国存亡,都曾担在他的肩头。遥想策马疆场的那一刻,如他笔下所写—横槊凌云,帐前旗、腰后印、桃花马、柳叶衣,惊穿胡阵。江湖纵马是他,庙堂周旋是他,征战杀伐是他,温柔缱绻也是他。
  杏花和燕子,是他再也见不到的江南春;瑟瑟深秋,他的热血终究洒在冰冷陌生的土地上。夏完淳就义于一个肃杀的九月,他的遗腹子生在那年暮秋,死于严冬,未来得及长大成人—一门忠烈的夏家就此绝嗣。他一心挂念的慈母、长姐,还有年轻的妻子,不久后便落发为尼。
  当时壁垒,蔓草斜曛。战火蔓延的战场,白骨成粉,铁枪化泥,曾有万马千军在这里立下不朽功绩,创一朝基业。明朝近三百年的繁华已至尽头,意气风发的清朝也会有尽头。昔年战场化作城池,又从城池变为荒地,只有那个沿途写下诗篇的少年永远是少年。
其他文献
缃色温雅而娇俏,像极了史湘云。读《红楼梦》时,我一直对湘云爱男装而耿耿于怀,即使着红装也是大红猩猩氅之类夺人眼目的衣裳。湘云的确有男子气,但终归是烂漫女子,最宜缃裙。  她醉眠芍药裀,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满衣襟皆是红香散乱,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地围着。可惜,曹老夫子居然没写她那日穿的什么衣裳。我臆想那衣裳仍是缃色,方可衬得芍药丛里的红香绿软。湘云初醒时那秋波
期刊
在众人组团求治愈的“鸡汤时代”,“萌”是一种纯天然无公害的闪光品质,也是呵护玻璃心的最佳小天使。跟小恋一起关注“九点国学”公众号,去那里寻找被萌神吻过的古风歌词吧,记得挑一首可心的抱回播放列表哦。  上善门外 新轿闺秀撩帘望  娘急在一旁撑着伞挡  歌柳词起 私塾小童窗外望  黄鹂两只叫得心好痒  —《清明上河笑》作词/EDIQ 演唱/EDIQ  叶少: 这首歌正合我的胃口,本少不慕功名富贵,就喜
期刊
许是年纪大了开始恋旧,喜欢在空闲时将百听不厌的老歌放在耳边循环播放,动情时仍能热泪盈眶。  小曲儿的《霁夜茶》使我恨不能抛却俗世,做一回歌中的叩门人;他那阕《无字歌》当真无字,却如杜鹃啼血;《奈何》更让我对江湖产生无尽想象,却无法饮下忘川水,来生做一回江湖人……  我熟悉的小曲儿在歌中是仙人,是诗人,也是侠客。  后来听到他的新专辑《十念》,因为一曲《清平误》与阔别许久的他乍然相逢,他摇身变成亡国
期刊
编手札  李白笔下的胡姬像一朵明艳的曼陀罗,在长安的牡丹花海中旁逸斜出,别有风情。作者将胡姬形象浓缩在一个女子身上,她美丽聪慧,崇尚自由,与诗仙在平仄中邂逅,与长安在浮沉中相守。  长安的雨比故国的雨更缠绵。  这座城注定会涌现传奇,那些跌宕的故事从书卷里翩然而出,摇曳着犹带香风的裙角,让她这样的异域女子悠然神往。  她听着长安的故事长大,对这座花团锦簇的城深深着迷。她下定决心要奔赴长安,为此不惜
期刊
远郊的天阴沉沉的,无边旷野与低垂的云交织连接,呈现出一派寂静之景。几处青冢在荒原上矗立,坟墓旁荒草丛生,随着风飒飒飘摇。  一支送葬的队伍由远及近,蜿蜒而来。一匹瘦马走在前面,马头上扎了白绫,不时发出几声嘶鸣,散入风中便消逝得无影无踪。三三两两的人抬着棺椁,在瘦马后面静静地走着,足迹被野草深深没过,心绪也似被掩着,看不真切。  在一个天寒夜长、鸿雁南飞的深秋,陶渊明为自己写下了挽歌。他遥想自己的葬
期刊
那年沈逸来到柳州时,正是人间四月天。那时,他还是个杀手,来柳州刺杀雇主的仇家。  柳州是座小城,百姓过着闲适的日子。他打探到刺杀目标恰巧外出了,便找了一家客栈住下,等那人归来。  客棧的隔壁是小户人家,沈逸每日都会听到琴声隔墙传来,所弹正是他最喜欢的曲子。琴声悠扬,他听得痴了,常常猜想这琴声出自何人之手。有一次,他经过隔壁时又听到了琴声,便故意放慢脚步。透过雕花的木窗,他瞥见弹琴的是一位妙龄姑娘,
期刊
明月皎皎,悬挂在深沉夜空。荀彧伫立窗前,失神地望着那轮弯月,良久后幽幽地叹了口气。时过境迁,唯有明月亘古不变,照见他背井离乡、披星戴月的过往,照见汉宫百年的浮沉变迁,如今轻巧地将一抹银辉撒在他的书案上。  那里整齐地堆叠着这些年来他倾尽心血写下的时政策文—那是他为大汉所拟的治国良方,而不是助奸佞篡权的工具。  素笺上的一片丹心,被他悉数掷入熊熊烈火中。明艳的火光在无边无际的黑夜里不安地跃动,让荀彧
期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里这一句朗朗上口的话,让千百年来的人们记住了蒹葭之美。把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念出口,眼前便铺展开一片清丽水色,芦苇丛苍茫成片,让人觉得误入云深处。  余亚飞先生在诗中写道:“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芦苇的确不辜负这“质朴无华野趣浓”的美誉。  春来芦苇苍翠,郁郁葱葱地从碧水枕石中生长起来;夏日时已然高高越过头顶,灿然的阳光透过缝隙
期刊
一阕词送走流年,半盏酒摇晃浮生,想来吴藻这辈子最遗憾的事便是生为女儿身吧。  一场点滴到天明的小雨让吴藻失了神,不知是因为近来身体抱恙,还是这雨声实在愁人。此时春色三分已过其二,日落渐黄昏,侍女早早地点起灯烛,照得窗上孤影分外冷清。  这南湖畔的香南雪北庐,到底不如风月楼和碧城诗馆那般热闹。不知风月楼中那位林姑娘可还安好?彼时吴藻喜扮男装出入青楼楚馆,她本就俊俏,加之腹有诗书、囊有银钱,活脱脱一位
期刊
一痕细雨后,木樨初放的粟蕊黄浸染了满树花香。觥筹交错,浅吟低唱,文人雅聚向来少不了花月诗酒,徐府的夜在这暗香浮动里热烈且诗意地展开。  今日的徐府聚会和以往略有不同,徐旭龄带着一位五六岁的小公子穿梭在宾客之间,周旋应答。这位公子年纪虽小,却举止从容、进退有度,与宾客对答时才思敏捷,丝毫不露怯,很快众人都被吸引过来。细问之下,众人才知这个小公子并非男儿身,而是徐旭龄的女儿徐德音。  自幼聪慧好学的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