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传授小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还应当积极探索与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适时创设主题情境,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电脑使用道德和良好的信息素养。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习惯,养成爱机护机的良好品德
信息技术课堂要求学生做到遵守信息技术课堂的规矩,可以给学生3次机会,增强其责任心。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即使是小事情也要重视起来,小中见大,学生要从小做起,从小培养才行。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爱护信息技术设备,保护机房环境卫生,传授学生信息技术严格的操作规范。按照学号对应机号入座,每台机器配有一本登记簿,进入电子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机器是否有异常;上课过程中责任到人,如因人为因素引起机器故障的则全校通报并照价赔偿;上课时对吃零食或乱扔垃圾的同学进行全校通报;计算机在上完课后要正常关机,摆放好凳子和键盘鼠标,这样一方面是为了整洁,另一方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生在下课结束的时候常常会在操作系统关闭以后就马上离开,虽然别的同学或者老师可以帮着关机,摆放凳子和键盘鼠标,但教育效果往往折半,这就要求教师在即将下课的时候提醒学生上节课那位学生责任心很强帮助一些同学,这些同学不是没有责任心,而是比较马虎,这样一提醒,大家在下课的时候都会注意的,并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小组和个人,让学生树立起维护班集体形象的责任感。
教师的良好素养,娴熟、规范的演示操作,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育的同时,告诉学生遵守机房的各项规章制度,共同努力爱护机房——这个带给我们欢乐的家。学校机房是公用机房,不可因为学校公共财产就不爱惜,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影响上课教学操作使用。例如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观看教师演示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培养学生操作的好习惯,如正确的开关重启计算机、不随便拔插电源、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不乱动别人的文件、认真填好上机记录、上完课摆好键盘、鼠标和桌椅,以准备给下一节课的同学上课,虽然上述的这些情况都是细节,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注意细节、尊重他人、做事严格认真的行为习惯。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
二、巧妙融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与德育
1.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
现代教育媒体种类很多,用途也很广,如广播、电视、网络等,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起来,合理地运用它们来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并通过这些媒体,让学生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再组织活动,让学生之间进行点评、自我对照,引导其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组织设计制造班级主页、或成立班级网上交流中心等方式,在网上积极地学习、交流,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班集体建设,加强其集体主义的教育。
每个学期开学,教师都应该将网络管理和网页制作作为重点,在校内的局域网上将优秀班级网页发布出来,并让全体同学在设立的论坛上进行讨论,大家都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加入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来。
在信息技术水平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开始计划并分工合作班级网页的建设。各班同学可以依据自己的特长,分别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如技术组、资料组、美工组等等,还可以联合班内原有的兴趣小组,充分地利用起课余时间,积极地投入到这项展示班集体建设成就的活动中来。
2.德育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
在各个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上,不仅要考虑到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及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而且还要考虑到各个时期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
小学生的大脑、触觉能力、运动能力等都处于逐步发展提高中,所以他们总是精力充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非常好动。这也决定了他们是很难自觉地学习或独立地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老师们经常头疼学生为什么总是自觉性差、贪玩、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能在教学中适当地渗透德育,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学生。
(1)欣赏课
信息技术课程中也有一些欣赏课,例如“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结识新朋友——scratch简介”等,在欣赏课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德育呢?如“认识电脑”这一课,这是三年级学生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要和电脑交朋友,就要完成电脑教给我们的任务”,出示机房守则和计算机的保护方法,乘机引导学生理解“朋友”的意义,和学会尊重朋友并实现与朋友的约定。再如“结识新朋友——scratch简介”一课,这是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比较懂事,但还是很喜欢玩游戏,在渗透德育时要注意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同时也要结合教材,我在教授这课时对学生说“同学们, scratch是一个非有趣的编程游戏软件,学好了,就可以玩编程游戏了,希望同学们都能努力地学好编程知识,为祖国的科技创新事业做出贡献”,六年级的学生应注重引导他们专心学习并热爱祖国,努力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2)实践课
实践课也可以叫操作课,这是信息技术课程中最常出现的课程类型,在实践课中,学生要努力根据老师的教授与平时的积累,完成一些基本的关于计算机的操作,并提交作业。教学生用电脑画画,可以让学生画一画自己的父母,再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还可以让他们画一画自己的朋友或同学,当然也要介绍一下,同样地,我们要注意引导他们理解友谊、珍惜友谊。在实践课中,学生不仅动手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还展示了作品,阐述了作品理念,在这种情况下渗透德育最好,学生会认真思考,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在进行画图软件综合实践时,可让学生画广州景点的画面,教师边画边夸赞广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热情。再如,在 WORD 软件制作电子报刊时,就结合国庆节、教师节、母亲节等,设计电子小报,通过一篇篇精美小文,一幅幅美丽的图片,整合成一个内容充实、情感丰富的“报刊”,让学生怀着感恩的心,珍惜现有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3)交流课。
交流课就是让学生相互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可以是同位合作,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在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大时,可安排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这样的课程渗透德育时要注意先倾听学生的思想与感受。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或小组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先倾听学生的思想与感受,再筛选有价值有意义的,适当修改或补充,引导其一起去思考、去理解、去感受。
三、开展信息技术拓展活动,适时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信息技术课堂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通过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创设主题情景,适时让学生自由分工合作,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习兴趣,避免信息技术课堂的误区:身为独生子女的学生与信息技术缺少思想交流,缺乏与同伴交往。例如,在“利用艺术字设计环保小报”课堂教学时,四名学生自由分组,通过小组协作,分工活动,一名学生负责创意,一名学生负责制作,一名学生负责协调,一名学生负责发布——小组内同学随时探讨小报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优势,快速制作出优秀作品——这样不仅增强了学习兴趣,让他们一起克服困难,共同创作,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心理。针对有些学生知难而退、意志不坚定、动手能力弱的特点,可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拓展活动,例如开展英文打字指法闯关活动,让这些学生开展竞赛活动,不断超越以前的打字速度记录,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打字飞速,也懂得了坚持不懈、水滴石穿的道理。还可以让学生来充当老师的学习小助手,帮助老师操作辅导活动或讲解操作,让学生体验教师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换位体验,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更尊重老师教学成果。
責任编辑 邱丽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习惯,养成爱机护机的良好品德
信息技术课堂要求学生做到遵守信息技术课堂的规矩,可以给学生3次机会,增强其责任心。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即使是小事情也要重视起来,小中见大,学生要从小做起,从小培养才行。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爱护信息技术设备,保护机房环境卫生,传授学生信息技术严格的操作规范。按照学号对应机号入座,每台机器配有一本登记簿,进入电子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机器是否有异常;上课过程中责任到人,如因人为因素引起机器故障的则全校通报并照价赔偿;上课时对吃零食或乱扔垃圾的同学进行全校通报;计算机在上完课后要正常关机,摆放好凳子和键盘鼠标,这样一方面是为了整洁,另一方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生在下课结束的时候常常会在操作系统关闭以后就马上离开,虽然别的同学或者老师可以帮着关机,摆放凳子和键盘鼠标,但教育效果往往折半,这就要求教师在即将下课的时候提醒学生上节课那位学生责任心很强帮助一些同学,这些同学不是没有责任心,而是比较马虎,这样一提醒,大家在下课的时候都会注意的,并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小组和个人,让学生树立起维护班集体形象的责任感。
教师的良好素养,娴熟、规范的演示操作,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育的同时,告诉学生遵守机房的各项规章制度,共同努力爱护机房——这个带给我们欢乐的家。学校机房是公用机房,不可因为学校公共财产就不爱惜,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影响上课教学操作使用。例如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观看教师演示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培养学生操作的好习惯,如正确的开关重启计算机、不随便拔插电源、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不乱动别人的文件、认真填好上机记录、上完课摆好键盘、鼠标和桌椅,以准备给下一节课的同学上课,虽然上述的这些情况都是细节,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注意细节、尊重他人、做事严格认真的行为习惯。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
二、巧妙融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与德育
1.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
现代教育媒体种类很多,用途也很广,如广播、电视、网络等,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起来,合理地运用它们来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并通过这些媒体,让学生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再组织活动,让学生之间进行点评、自我对照,引导其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组织设计制造班级主页、或成立班级网上交流中心等方式,在网上积极地学习、交流,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班集体建设,加强其集体主义的教育。
每个学期开学,教师都应该将网络管理和网页制作作为重点,在校内的局域网上将优秀班级网页发布出来,并让全体同学在设立的论坛上进行讨论,大家都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加入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来。
在信息技术水平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开始计划并分工合作班级网页的建设。各班同学可以依据自己的特长,分别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如技术组、资料组、美工组等等,还可以联合班内原有的兴趣小组,充分地利用起课余时间,积极地投入到这项展示班集体建设成就的活动中来。
2.德育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
在各个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上,不仅要考虑到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及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而且还要考虑到各个时期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
小学生的大脑、触觉能力、运动能力等都处于逐步发展提高中,所以他们总是精力充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非常好动。这也决定了他们是很难自觉地学习或独立地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老师们经常头疼学生为什么总是自觉性差、贪玩、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能在教学中适当地渗透德育,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学生。
(1)欣赏课
信息技术课程中也有一些欣赏课,例如“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结识新朋友——scratch简介”等,在欣赏课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德育呢?如“认识电脑”这一课,这是三年级学生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要和电脑交朋友,就要完成电脑教给我们的任务”,出示机房守则和计算机的保护方法,乘机引导学生理解“朋友”的意义,和学会尊重朋友并实现与朋友的约定。再如“结识新朋友——scratch简介”一课,这是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比较懂事,但还是很喜欢玩游戏,在渗透德育时要注意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同时也要结合教材,我在教授这课时对学生说“同学们, scratch是一个非有趣的编程游戏软件,学好了,就可以玩编程游戏了,希望同学们都能努力地学好编程知识,为祖国的科技创新事业做出贡献”,六年级的学生应注重引导他们专心学习并热爱祖国,努力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2)实践课
实践课也可以叫操作课,这是信息技术课程中最常出现的课程类型,在实践课中,学生要努力根据老师的教授与平时的积累,完成一些基本的关于计算机的操作,并提交作业。教学生用电脑画画,可以让学生画一画自己的父母,再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还可以让他们画一画自己的朋友或同学,当然也要介绍一下,同样地,我们要注意引导他们理解友谊、珍惜友谊。在实践课中,学生不仅动手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还展示了作品,阐述了作品理念,在这种情况下渗透德育最好,学生会认真思考,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在进行画图软件综合实践时,可让学生画广州景点的画面,教师边画边夸赞广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热情。再如,在 WORD 软件制作电子报刊时,就结合国庆节、教师节、母亲节等,设计电子小报,通过一篇篇精美小文,一幅幅美丽的图片,整合成一个内容充实、情感丰富的“报刊”,让学生怀着感恩的心,珍惜现有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3)交流课。
交流课就是让学生相互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可以是同位合作,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在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大时,可安排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这样的课程渗透德育时要注意先倾听学生的思想与感受。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或小组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先倾听学生的思想与感受,再筛选有价值有意义的,适当修改或补充,引导其一起去思考、去理解、去感受。
三、开展信息技术拓展活动,适时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信息技术课堂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通过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创设主题情景,适时让学生自由分工合作,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习兴趣,避免信息技术课堂的误区:身为独生子女的学生与信息技术缺少思想交流,缺乏与同伴交往。例如,在“利用艺术字设计环保小报”课堂教学时,四名学生自由分组,通过小组协作,分工活动,一名学生负责创意,一名学生负责制作,一名学生负责协调,一名学生负责发布——小组内同学随时探讨小报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优势,快速制作出优秀作品——这样不仅增强了学习兴趣,让他们一起克服困难,共同创作,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心理。针对有些学生知难而退、意志不坚定、动手能力弱的特点,可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拓展活动,例如开展英文打字指法闯关活动,让这些学生开展竞赛活动,不断超越以前的打字速度记录,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打字飞速,也懂得了坚持不懈、水滴石穿的道理。还可以让学生来充当老师的学习小助手,帮助老师操作辅导活动或讲解操作,让学生体验教师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换位体验,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更尊重老师教学成果。
責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