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科学探究活动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应从重视思维过程、搭建思维桥梁、突破思维节点三个层面,来发展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 科学探究;思维过程;思维桥梁;思维节点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14-0026-02
科学课应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科学学科的学习,能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重点不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上,而在于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力是学生智力活动的核心,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应从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若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可以更快地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皮亚杰描述的“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也就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一般依据具体的形象及亲身的操作,而科学课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因为科学课的最大特点是活动多,可让学生有大量的具体形象感知及亲身操作的机会。
教科版教材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活动多,但需清楚的是活动只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而其中内含的科学思维才是它的灵魂。没有思维的观察探究,学生最多只能是一个忠实的观看者和记录者,是不可能有重大发现和认识的。当前,科学探究活动已成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主题,勿庸置疑,“课标”所倡导的理念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在没有深刻领会其中真正的涵义的情况下,有人认为凡小学科学教学有活动则必有探究。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一些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拼命地设计“探究活动教学”。只要对这些探究活动耐心分析和研究之后,就会认识到这种探究活动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毛病,那就是“活动有余,思维不足”。在很多的活动中,学生在热热闹闹的活动结束后,头脑依然是一片空白,他们在知识和能力上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科学课的教学应该从这样的误区中走出来,在科学探究活动的主线下,注重活动中的思维含量,关注活动中的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落实“课标”中提出的“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的问题”这一目标。
1 重视思维过程,构建思维方式
课堂教学的主要构成体是师生的相互活动,它是形成良好思维过程与多种思维渠道的最佳场所。优良的思维品质总是伴随着学生接受知识时的思维过程而逐渐形成。教学中教师如果注意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就应及时地调整教的程序,促使学的升华,提高所形成的思维品质的质量。
例如教学《水和空气》单元第4课《比较水的多少》时,教材也关注思维过程,在用各种方法比较了3个瓶子里水的多少后,出现一个问题:2号杯比1号杯多多少呢?教材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用量筒来测量,然后教学量筒。但这样的处理,往往忽视了量筒的来历和科学家在发明量筒前的思维过程。如果增加在量筒出现之前的思考,将科学家对于量筒工具的发明过程毫不保留地呈现出来,无疑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构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在科学探究活动的“提出问题阶段”环节,采用“用杯子量,多几杯?如果多出来半杯怎么办?”“用更小的杯子来量,又会怎样?”“没有更小的杯子,怎么办?”等诱导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沿不同方向、向不同范围、不受已知的或现存方式、方法、规则或范畴的约束,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出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问题和探索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
在猜想与假设环节,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猜一猜”,使学生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并引领学生把验证本人(或本组)猜想是否正确作为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源”和“目的地”,应该说,这也是使学生进行有效探究的保证。安排“先在纸上画上刻度线,然后贴在杯子上,再用杯子量一量,瓶中的水各是多少,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目的进行完“用自制刻度线测量”,并搜集了大量第一手信息而进入“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后,又提出亟待解决的过程问题:“各小组测量的结果相同吗?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此基础上出现对量筒的介绍和使用方法。这个过程适时地组织学生通过对“比较2号比1号多多少”这个问题,经历“猜测、验证、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过程。
如果在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学生可以在自己思维的痕迹中得到较强的参与意识,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可以据此举一反三,在设计发明一种新生事物时,采取科学的思维方式,获得创意的发现。
2 搭建思维桥梁,帮助思维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意义在于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使他们能够选择比较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教学《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时,教师可以一个问题作为标题,在解决了问题以后,接着主要就是制定实验计划,考虑好具体的操作步骤,然后按照实验计划实施。过程如下:
师:前一节课学习了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教师边说边演示这一过程,加一勺,用玻棒搅拌,食盐溶解了,再加一勺,再搅拌,食盐又溶解了。其间不时发出玻棒碰到烧杯的声音,学生十分仔细地看教师的演示。)再加一勺,能溶解吗?
生:能。(学生回答地很干脆,显得十分自信)
生1:我认为可以不断溶解。(他停顿了一下)不会马上溶解。
师:那么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呢?(学生似乎没有什么反应,教师停顿了一下)一杯水有多少?今天研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在很短时间里,教师和学生确定好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当学生提出“可以不断溶解”时,教师提出“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如果是向成人提这个问题,由于成人会有“再继续一勺一勺加食盐看是否会溶解”这样的思维过程,因此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而学生没有充分理解“不断溶解”的涵义,如果教师给他们建一座可以使思考有方向的“桥”,问他们“加一瓶,加一麻袋,或者更多呢”,这个时候学生会顺着这座“桥”思考,于是可能会想到“这么小的一个烧杯能放这么多的食盐”,那么紧接着“这杯水里究竟能溶解多少食盐呢”类似的想法就产生了。无须教师来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有想要进一步探究的需要,探究的进程自然就向前推进,他们的思维也向前发展。那么,这杯水里究竟能溶解多少食盐呢?看着烧杯里的水,学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就这么一勺一勺地加,要加多少勺呢?有的学生提出做实验。于是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探究的进程继续往前推进。
在这里,教师的铺垫提示,引导了学生的思维,可以说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不仅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思维发展非常有利。
3 突破思维节点,促进思维提升
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心中装着学生,并和学生一道带着对学习活动的热切期盼进入学习状态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路会向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伸展,但往往在这种时候会遇到一些状况,即“思维节点”(也称“断面”)。
在旧教材“溶解”单元第1课《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材有一活动“观察高锰酸钾和砂糖的溶解”,旨在理解溶解的实质之一: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用高锰酸钾的颜色来显现溶解过程。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都无法根据自己的发现描绘出“红糖变成了极小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颗粒”。在实验中,笔者发现不论是红糖还是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后都会泛起轻烟似的色带,搅拌后,色带会慢慢地与水混合均匀。这个过程的确无法让人建立红糖变成“微小颗粒”这一直观印象。因此,学生看到了“红糖颗粒放入水中”及液体变成“红色的红糖溶液”,但对于中间的转变没有直观的印象,思维由此出现了断面。而对溶解概念抽象的讲授又不易被学生理解。
新版教材将这一活动从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剥离出来,增加了可供思考的诸多问题,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思维节点的问题。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而溶解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缺乏感性认识。新修订的教材希望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想象溶解时的变化过程,能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高锰酸钾学生比较陌生,强调对原有状态的观察,很有必要。旧教材只有同时观察高锰酸钾、砂糖的溶解变化过程这一简单的表述。然后“在盛水的玻璃杯上方,轻轻地投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一下,再观察、描述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接着出现几个思考性的问题:“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修订后的教材强调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表格引领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的描述,使之接近溶解的本质特征。接着,把刚建立的认识进行迁移:想象(不可见的)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过程。笔者认为教材需要再补充几个问题来解决思维节点的问题,如提问: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3)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却是咸的,为什么?学生在讨论、交流思考的过程中肯定能形成“物质化成了极其细小、肉眼看不见的微粒”的概念。学生从宏观层面进入微观层面,完成了重点和难点的教学任务,也解决了思维节点的问题。关注学生思维的节点能让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性等思维品质得到更加蓬勃而有生机的发展。
总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要从儿童“所在位置”出发,即关注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以多种方式表达所思所想。当学生叙述自己想法的时候,教师要耐心倾听;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要舍得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对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并交流他们的想法,在交流中相互评判、质疑。对于学生动手之后的汇报活动,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更应关注学生在验证假说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情况。因此,不仅要让学生说出实验的结果,而且应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操作程序。重视思维过程,搭建思维桥梁,突破思维节点,才能较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引领学生科学地想事情、做事情,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 科学探究;思维过程;思维桥梁;思维节点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14-0026-02
科学课应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科学学科的学习,能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重点不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上,而在于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力是学生智力活动的核心,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应从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若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可以更快地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皮亚杰描述的“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也就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一般依据具体的形象及亲身的操作,而科学课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因为科学课的最大特点是活动多,可让学生有大量的具体形象感知及亲身操作的机会。
教科版教材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活动多,但需清楚的是活动只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而其中内含的科学思维才是它的灵魂。没有思维的观察探究,学生最多只能是一个忠实的观看者和记录者,是不可能有重大发现和认识的。当前,科学探究活动已成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主题,勿庸置疑,“课标”所倡导的理念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在没有深刻领会其中真正的涵义的情况下,有人认为凡小学科学教学有活动则必有探究。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一些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拼命地设计“探究活动教学”。只要对这些探究活动耐心分析和研究之后,就会认识到这种探究活动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毛病,那就是“活动有余,思维不足”。在很多的活动中,学生在热热闹闹的活动结束后,头脑依然是一片空白,他们在知识和能力上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科学课的教学应该从这样的误区中走出来,在科学探究活动的主线下,注重活动中的思维含量,关注活动中的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落实“课标”中提出的“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的问题”这一目标。
1 重视思维过程,构建思维方式
课堂教学的主要构成体是师生的相互活动,它是形成良好思维过程与多种思维渠道的最佳场所。优良的思维品质总是伴随着学生接受知识时的思维过程而逐渐形成。教学中教师如果注意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就应及时地调整教的程序,促使学的升华,提高所形成的思维品质的质量。
例如教学《水和空气》单元第4课《比较水的多少》时,教材也关注思维过程,在用各种方法比较了3个瓶子里水的多少后,出现一个问题:2号杯比1号杯多多少呢?教材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用量筒来测量,然后教学量筒。但这样的处理,往往忽视了量筒的来历和科学家在发明量筒前的思维过程。如果增加在量筒出现之前的思考,将科学家对于量筒工具的发明过程毫不保留地呈现出来,无疑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构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在科学探究活动的“提出问题阶段”环节,采用“用杯子量,多几杯?如果多出来半杯怎么办?”“用更小的杯子来量,又会怎样?”“没有更小的杯子,怎么办?”等诱导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沿不同方向、向不同范围、不受已知的或现存方式、方法、规则或范畴的约束,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出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问题和探索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
在猜想与假设环节,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猜一猜”,使学生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并引领学生把验证本人(或本组)猜想是否正确作为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源”和“目的地”,应该说,这也是使学生进行有效探究的保证。安排“先在纸上画上刻度线,然后贴在杯子上,再用杯子量一量,瓶中的水各是多少,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目的进行完“用自制刻度线测量”,并搜集了大量第一手信息而进入“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后,又提出亟待解决的过程问题:“各小组测量的结果相同吗?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此基础上出现对量筒的介绍和使用方法。这个过程适时地组织学生通过对“比较2号比1号多多少”这个问题,经历“猜测、验证、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过程。
如果在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学生可以在自己思维的痕迹中得到较强的参与意识,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可以据此举一反三,在设计发明一种新生事物时,采取科学的思维方式,获得创意的发现。
2 搭建思维桥梁,帮助思维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意义在于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使他们能够选择比较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教学《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时,教师可以一个问题作为标题,在解决了问题以后,接着主要就是制定实验计划,考虑好具体的操作步骤,然后按照实验计划实施。过程如下:
师:前一节课学习了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教师边说边演示这一过程,加一勺,用玻棒搅拌,食盐溶解了,再加一勺,再搅拌,食盐又溶解了。其间不时发出玻棒碰到烧杯的声音,学生十分仔细地看教师的演示。)再加一勺,能溶解吗?
生:能。(学生回答地很干脆,显得十分自信)
生1:我认为可以不断溶解。(他停顿了一下)不会马上溶解。
师:那么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呢?(学生似乎没有什么反应,教师停顿了一下)一杯水有多少?今天研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在很短时间里,教师和学生确定好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当学生提出“可以不断溶解”时,教师提出“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如果是向成人提这个问题,由于成人会有“再继续一勺一勺加食盐看是否会溶解”这样的思维过程,因此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而学生没有充分理解“不断溶解”的涵义,如果教师给他们建一座可以使思考有方向的“桥”,问他们“加一瓶,加一麻袋,或者更多呢”,这个时候学生会顺着这座“桥”思考,于是可能会想到“这么小的一个烧杯能放这么多的食盐”,那么紧接着“这杯水里究竟能溶解多少食盐呢”类似的想法就产生了。无须教师来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有想要进一步探究的需要,探究的进程自然就向前推进,他们的思维也向前发展。那么,这杯水里究竟能溶解多少食盐呢?看着烧杯里的水,学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就这么一勺一勺地加,要加多少勺呢?有的学生提出做实验。于是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探究的进程继续往前推进。
在这里,教师的铺垫提示,引导了学生的思维,可以说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不仅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思维发展非常有利。
3 突破思维节点,促进思维提升
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心中装着学生,并和学生一道带着对学习活动的热切期盼进入学习状态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路会向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伸展,但往往在这种时候会遇到一些状况,即“思维节点”(也称“断面”)。
在旧教材“溶解”单元第1课《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材有一活动“观察高锰酸钾和砂糖的溶解”,旨在理解溶解的实质之一: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用高锰酸钾的颜色来显现溶解过程。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都无法根据自己的发现描绘出“红糖变成了极小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颗粒”。在实验中,笔者发现不论是红糖还是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后都会泛起轻烟似的色带,搅拌后,色带会慢慢地与水混合均匀。这个过程的确无法让人建立红糖变成“微小颗粒”这一直观印象。因此,学生看到了“红糖颗粒放入水中”及液体变成“红色的红糖溶液”,但对于中间的转变没有直观的印象,思维由此出现了断面。而对溶解概念抽象的讲授又不易被学生理解。
新版教材将这一活动从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剥离出来,增加了可供思考的诸多问题,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思维节点的问题。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而溶解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缺乏感性认识。新修订的教材希望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想象溶解时的变化过程,能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高锰酸钾学生比较陌生,强调对原有状态的观察,很有必要。旧教材只有同时观察高锰酸钾、砂糖的溶解变化过程这一简单的表述。然后“在盛水的玻璃杯上方,轻轻地投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一下,再观察、描述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接着出现几个思考性的问题:“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修订后的教材强调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表格引领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的描述,使之接近溶解的本质特征。接着,把刚建立的认识进行迁移:想象(不可见的)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过程。笔者认为教材需要再补充几个问题来解决思维节点的问题,如提问: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3)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却是咸的,为什么?学生在讨论、交流思考的过程中肯定能形成“物质化成了极其细小、肉眼看不见的微粒”的概念。学生从宏观层面进入微观层面,完成了重点和难点的教学任务,也解决了思维节点的问题。关注学生思维的节点能让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性等思维品质得到更加蓬勃而有生机的发展。
总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要从儿童“所在位置”出发,即关注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以多种方式表达所思所想。当学生叙述自己想法的时候,教师要耐心倾听;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要舍得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对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并交流他们的想法,在交流中相互评判、质疑。对于学生动手之后的汇报活动,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更应关注学生在验证假说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情况。因此,不仅要让学生说出实验的结果,而且应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操作程序。重视思维过程,搭建思维桥梁,突破思维节点,才能较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引领学生科学地想事情、做事情,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