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科学思维 促进有效探究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k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科学探究活动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应从重视思维过程、搭建思维桥梁、突破思维节点三个层面,来发展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 科学探究;思维过程;思维桥梁;思维节点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14-0026-02
  
  科学课应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科学学科的学习,能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重点不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上,而在于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力是学生智力活动的核心,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应从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若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可以更快地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皮亚杰描述的“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也就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一般依据具体的形象及亲身的操作,而科学课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因为科学课的最大特点是活动多,可让学生有大量的具体形象感知及亲身操作的机会。
  教科版教材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活动多,但需清楚的是活动只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而其中内含的科学思维才是它的灵魂。没有思维的观察探究,学生最多只能是一个忠实的观看者和记录者,是不可能有重大发现和认识的。当前,科学探究活动已成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主题,勿庸置疑,“课标”所倡导的理念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在没有深刻领会其中真正的涵义的情况下,有人认为凡小学科学教学有活动则必有探究。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一些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拼命地设计“探究活动教学”。只要对这些探究活动耐心分析和研究之后,就会认识到这种探究活动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毛病,那就是“活动有余,思维不足”。在很多的活动中,学生在热热闹闹的活动结束后,头脑依然是一片空白,他们在知识和能力上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科学课的教学应该从这样的误区中走出来,在科学探究活动的主线下,注重活动中的思维含量,关注活动中的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落实“课标”中提出的“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的问题”这一目标。
  
  1 重视思维过程,构建思维方式
  
  课堂教学的主要构成体是师生的相互活动,它是形成良好思维过程与多种思维渠道的最佳场所。优良的思维品质总是伴随着学生接受知识时的思维过程而逐渐形成。教学中教师如果注意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就应及时地调整教的程序,促使学的升华,提高所形成的思维品质的质量。
  例如教学《水和空气》单元第4课《比较水的多少》时,教材也关注思维过程,在用各种方法比较了3个瓶子里水的多少后,出现一个问题:2号杯比1号杯多多少呢?教材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用量筒来测量,然后教学量筒。但这样的处理,往往忽视了量筒的来历和科学家在发明量筒前的思维过程。如果增加在量筒出现之前的思考,将科学家对于量筒工具的发明过程毫不保留地呈现出来,无疑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构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在科学探究活动的“提出问题阶段”环节,采用“用杯子量,多几杯?如果多出来半杯怎么办?”“用更小的杯子来量,又会怎样?”“没有更小的杯子,怎么办?”等诱导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沿不同方向、向不同范围、不受已知的或现存方式、方法、规则或范畴的约束,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出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问题和探索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
  在猜想与假设环节,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猜一猜”,使学生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并引领学生把验证本人(或本组)猜想是否正确作为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源”和“目的地”,应该说,这也是使学生进行有效探究的保证。安排“先在纸上画上刻度线,然后贴在杯子上,再用杯子量一量,瓶中的水各是多少,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目的进行完“用自制刻度线测量”,并搜集了大量第一手信息而进入“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后,又提出亟待解决的过程问题:“各小组测量的结果相同吗?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此基础上出现对量筒的介绍和使用方法。这个过程适时地组织学生通过对“比较2号比1号多多少”这个问题,经历“猜测、验证、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过程。
  如果在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学生可以在自己思维的痕迹中得到较强的参与意识,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可以据此举一反三,在设计发明一种新生事物时,采取科学的思维方式,获得创意的发现。
  
  2 搭建思维桥梁,帮助思维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意义在于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使他们能够选择比较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教学《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时,教师可以一个问题作为标题,在解决了问题以后,接着主要就是制定实验计划,考虑好具体的操作步骤,然后按照实验计划实施。过程如下:
  师:前一节课学习了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教师边说边演示这一过程,加一勺,用玻棒搅拌,食盐溶解了,再加一勺,再搅拌,食盐又溶解了。其间不时发出玻棒碰到烧杯的声音,学生十分仔细地看教师的演示。)再加一勺,能溶解吗?
  生:能。(学生回答地很干脆,显得十分自信)
  生1:我认为可以不断溶解。(他停顿了一下)不会马上溶解。
  师:那么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呢?(学生似乎没有什么反应,教师停顿了一下)一杯水有多少?今天研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在很短时间里,教师和学生确定好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当学生提出“可以不断溶解”时,教师提出“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如果是向成人提这个问题,由于成人会有“再继续一勺一勺加食盐看是否会溶解”这样的思维过程,因此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而学生没有充分理解“不断溶解”的涵义,如果教师给他们建一座可以使思考有方向的“桥”,问他们“加一瓶,加一麻袋,或者更多呢”,这个时候学生会顺着这座“桥”思考,于是可能会想到“这么小的一个烧杯能放这么多的食盐”,那么紧接着“这杯水里究竟能溶解多少食盐呢”类似的想法就产生了。无须教师来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有想要进一步探究的需要,探究的进程自然就向前推进,他们的思维也向前发展。那么,这杯水里究竟能溶解多少食盐呢?看着烧杯里的水,学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就这么一勺一勺地加,要加多少勺呢?有的学生提出做实验。于是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探究的进程继续往前推进。
  在这里,教师的铺垫提示,引导了学生的思维,可以说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不仅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思维发展非常有利。
  
  3 突破思维节点,促进思维提升
  
  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心中装着学生,并和学生一道带着对学习活动的热切期盼进入学习状态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路会向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伸展,但往往在这种时候会遇到一些状况,即“思维节点”(也称“断面”)。
  在旧教材“溶解”单元第1课《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材有一活动“观察高锰酸钾和砂糖的溶解”,旨在理解溶解的实质之一: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用高锰酸钾的颜色来显现溶解过程。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都无法根据自己的发现描绘出“红糖变成了极小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颗粒”。在实验中,笔者发现不论是红糖还是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后都会泛起轻烟似的色带,搅拌后,色带会慢慢地与水混合均匀。这个过程的确无法让人建立红糖变成“微小颗粒”这一直观印象。因此,学生看到了“红糖颗粒放入水中”及液体变成“红色的红糖溶液”,但对于中间的转变没有直观的印象,思维由此出现了断面。而对溶解概念抽象的讲授又不易被学生理解。
  新版教材将这一活动从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剥离出来,增加了可供思考的诸多问题,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思维节点的问题。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而溶解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缺乏感性认识。新修订的教材希望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想象溶解时的变化过程,能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高锰酸钾学生比较陌生,强调对原有状态的观察,很有必要。旧教材只有同时观察高锰酸钾、砂糖的溶解变化过程这一简单的表述。然后“在盛水的玻璃杯上方,轻轻地投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一下,再观察、描述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接着出现几个思考性的问题:“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修订后的教材强调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表格引领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的描述,使之接近溶解的本质特征。接着,把刚建立的认识进行迁移:想象(不可见的)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过程。笔者认为教材需要再补充几个问题来解决思维节点的问题,如提问: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3)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却是咸的,为什么?学生在讨论、交流思考的过程中肯定能形成“物质化成了极其细小、肉眼看不见的微粒”的概念。学生从宏观层面进入微观层面,完成了重点和难点的教学任务,也解决了思维节点的问题。关注学生思维的节点能让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性等思维品质得到更加蓬勃而有生机的发展。
  总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要从儿童“所在位置”出发,即关注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以多种方式表达所思所想。当学生叙述自己想法的时候,教师要耐心倾听;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要舍得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对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并交流他们的想法,在交流中相互评判、质疑。对于学生动手之后的汇报活动,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更应关注学生在验证假说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情况。因此,不仅要让学生说出实验的结果,而且应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操作程序。重视思维过程,搭建思维桥梁,突破思维节点,才能较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引领学生科学地想事情、做事情,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围术期压力泵治疗仪联合利伐沙班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择期行骨科创伤术患者78例,根据围术期不同的处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其中观察组术前术后使用压力泵治疗仪,术后联合应用利伐沙班;对照组术后应用压力泵治疗仪联合利伐沙班,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及静脉栓子检出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均未发生DVT和静
从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入手,以转变观念,立足改革,注重素质,产学结合,突出应用,培养能力,办出特色为指导思想,叙述了在高职教学改革试点中创新性的工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带着一定的兴趣去学习,可以使人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学习时精力就会非常集中,并且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的主动性也就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兴趣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还将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动力源泉。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乐此不疲,学习效果自然就好。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教师应该探索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1 让学生确定学习榜样目标,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每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多发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多发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进行研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给学生下作文评语,则是这一环节的点睛之笔。然而,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诸如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层次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等。这类评语往往可以放在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篇作文中,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或问题所在,但严重忽视培养人、发展人的要求,僵化教条的语言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发扬优点和修正错误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健康的写
在"扩招"面前,高职生源出现问题,这里不仅有着客观原因,而且也有着高职院校自身的主观原因.只要我们端正对生源问题的认识,就一定能摆脱生源问题的困扰,迎来高等职业教育美好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性教育,是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党的教育事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面对正处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高峰期的中学生,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当前德育面临的严峻问题。结合学校多年来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探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优化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良好的环境首先需要良好的校风,良好的校风对学生影响极其深刻。它能够以一种
电子技术课教学,应体现出与众不同的高职特色,要众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合适的教学大纲,确定“够用为度”的教学内容,要从高职生源的实际出发,研究并实施可行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为教师尝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用“定量思想”来分析问题,掌握化学原理知识,进而去解决各类习题,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素养。    下面一块来分析一下现在的“反应原理模块”教材内容。在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中将“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放到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意在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感性认识,同时学习相应的定量实验技能,让学生考虑如何在定量实验操作中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