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根隐含一棵树的本质——
一棵树能够达到的高度、直径、力量,支持庙堂或佑护草庐,在它早年扎根于泥土时便被决定。伐倒一棵树,暴露出树根横断面上层层叠叠的年轮,地图般,指出这棵树的来历和前途。
童年,随祖父去树林中挖掘树根,我被树根断面上的神秘图案所魅惑。按照这一地图去游走,能够到达哪些树梢、枝叶、花朵、鸟叫?会不会因为迷路,错把一个鸟巢当成故乡?
祖父脱掉上衣,裸露出壮硕的身躯,在树根周围挥动镢头,挖掘着:“瞧瞧,这么大的树根——这树肯定有十三四丈那么高!是做屋梁的好木料啊。”半个下午过去了,巨大的树根从树坑里完全暴露出来,像满头乱发的动物,一声不吭,被祖父抱上牛车。大树根,被改造成凳子或餐桌,去承受一个人或一顿晚餐,这显然无法与那些做大事情的大树相比。小树根,被斧子分解为木柴,转化为火焰、热量、炊烟、灰烬。至于小树根们所牵挂的那些失踪的小树,归宿只可能是篱笆、木窗、拐杖。
從树根、树干,到树枝、树叶,一棵树完全舍弃自己,次第转化为绿荫、鸟叫、牛羊反刍声、乡村烟火……
一棵树,隐忍疼痛,赐福众生。泥土中沉潜多年的树根,决定其良善的本质。像一个人,命运与修为,早在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之时就被决定。童年,就是一个人的根部和根本。
被一层油漆涂抹成龙簇凤绕的雕梁画栋、七宝楼台,还是被一把雕刀凸凹成薄弱的木质花朵,组成闺房屏风?作为一叶舟、一把桨,去江河湖海远游;还是作为书房里的木桌木椅,沉浸于墨香琴声、红袖暗香?是僧人敲打出福音的木鱼,还是盲艺人手指可以依赖的琴柄?在这种种的“是”“还是”之间,一个人与一棵树的命运和容颜,混为一谈。他的种种走向,都植根于童年生活的坡度、风向、地质。
正月新春里纷纷还乡的人,都是试图回到童年和根部的人。
传说,桅杆、木器们往往在夜深人静时飞跃大海和城市,寻找最初扎根生长的山林,试图还原为一棵树苗,却找不到早年的树根和树坑,只能赶在天亮前,急忙返回城市和大海。
“回忆”,“追忆”——回到记忆上游,追上记忆的背影,徒劳,但又必须。像流水想回到源头,果实想回到种子,年轮想回到早年浇树者水桶中荡漾的波纹,县城木器店想回到乡村惊蛰那天春雨之中树木的散枝展叶声……
当一个人衰老、驼背,性情趋于孩子的天真——通往暮年就是回到童年。
入睡之前在水盆中洗脚,是一个必要的仪式:十个脚趾,模拟十条树根,向下、向着童年矮小而根本的方向,延伸而去——
让来自童年的一场倾盆夜雨,对一个人的根部和本质,清洗。
(潘烨摘自《杭州日报》)
一棵树能够达到的高度、直径、力量,支持庙堂或佑护草庐,在它早年扎根于泥土时便被决定。伐倒一棵树,暴露出树根横断面上层层叠叠的年轮,地图般,指出这棵树的来历和前途。
童年,随祖父去树林中挖掘树根,我被树根断面上的神秘图案所魅惑。按照这一地图去游走,能够到达哪些树梢、枝叶、花朵、鸟叫?会不会因为迷路,错把一个鸟巢当成故乡?
祖父脱掉上衣,裸露出壮硕的身躯,在树根周围挥动镢头,挖掘着:“瞧瞧,这么大的树根——这树肯定有十三四丈那么高!是做屋梁的好木料啊。”半个下午过去了,巨大的树根从树坑里完全暴露出来,像满头乱发的动物,一声不吭,被祖父抱上牛车。大树根,被改造成凳子或餐桌,去承受一个人或一顿晚餐,这显然无法与那些做大事情的大树相比。小树根,被斧子分解为木柴,转化为火焰、热量、炊烟、灰烬。至于小树根们所牵挂的那些失踪的小树,归宿只可能是篱笆、木窗、拐杖。
從树根、树干,到树枝、树叶,一棵树完全舍弃自己,次第转化为绿荫、鸟叫、牛羊反刍声、乡村烟火……
一棵树,隐忍疼痛,赐福众生。泥土中沉潜多年的树根,决定其良善的本质。像一个人,命运与修为,早在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之时就被决定。童年,就是一个人的根部和根本。
被一层油漆涂抹成龙簇凤绕的雕梁画栋、七宝楼台,还是被一把雕刀凸凹成薄弱的木质花朵,组成闺房屏风?作为一叶舟、一把桨,去江河湖海远游;还是作为书房里的木桌木椅,沉浸于墨香琴声、红袖暗香?是僧人敲打出福音的木鱼,还是盲艺人手指可以依赖的琴柄?在这种种的“是”“还是”之间,一个人与一棵树的命运和容颜,混为一谈。他的种种走向,都植根于童年生活的坡度、风向、地质。
正月新春里纷纷还乡的人,都是试图回到童年和根部的人。
传说,桅杆、木器们往往在夜深人静时飞跃大海和城市,寻找最初扎根生长的山林,试图还原为一棵树苗,却找不到早年的树根和树坑,只能赶在天亮前,急忙返回城市和大海。
“回忆”,“追忆”——回到记忆上游,追上记忆的背影,徒劳,但又必须。像流水想回到源头,果实想回到种子,年轮想回到早年浇树者水桶中荡漾的波纹,县城木器店想回到乡村惊蛰那天春雨之中树木的散枝展叶声……
当一个人衰老、驼背,性情趋于孩子的天真——通往暮年就是回到童年。
入睡之前在水盆中洗脚,是一个必要的仪式:十个脚趾,模拟十条树根,向下、向着童年矮小而根本的方向,延伸而去——
让来自童年的一场倾盆夜雨,对一个人的根部和本质,清洗。
(潘烨摘自《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