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针对目前授课群体的特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以人为本”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备受关注。笔者通过在《中药鉴定学》传统教学模式中,通过引入问题设置引导自主学习、建立网络课程平台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激发自主学习动力的方式探索适应于《中药鉴定学》课程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药鉴定学;自主学习;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171-02
《中药鉴定学》是我校中药专业大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了《药用植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后而开设的专业课程。在整个中药专业本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是以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为研究对象,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品种混乱、质量低劣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等相关问题的应用性学科[1]。课程内容之繁杂,涉及的知识领域之广泛,需要学习对象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和较好的实践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学好此门课程,在生产实践中更好的应用中药鉴定技术。
然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发现,对于这样一门实践与理论密切结合的课程,单纯以“教师”为授课主体,“学生”为授课对象的教学模式,往往会使课堂教学进入被动的状态。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富有激情的授课过程并未收到与之相应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未有所提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知识、学习知识的途径日趋多元化。加之90后的学生群体追求独立的个性特征,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下,难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引入新的教学模式以更好的提高《中药鉴定学》课程的学习效果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洛斯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家,提出了“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实践者的广泛认可。所谓自主学习是以尊重学生个体特征为前提,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营造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独立创造的教学环境,以达到开发学生潜能,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2]。这与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所提出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在这一教育理念指导下,在《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可以一定程度激发学生潜能,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亲身体验、亲自实践的主动学习过程。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个性的发展、思维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尊重,学习效果得到相应的提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在传统教学中引入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将教学中的经验进行如下的总结。
1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和引导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在每堂课程结束前,教师根据下一堂课内容中涉及的有关中药鉴定学研究热点、社会关注焦点、与实际密切相关联的有趣内容以及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设置学习任务,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查阅资料、课前预习等形式在课下完成学习任务。在下一堂课程伊始,学生将分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总结,回答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对问题进行讨论、解答、汇报,能够基本上掌握本堂课程需要学习的重点、难点。同时带着小组未能很好解答和理解的问题进入新课程的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设置问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学习效果。
2 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平台
互联网技术带来了划时代的信息技术变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自主学习平台,是促进自主学习教育模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方法。通过建立《中药鉴定学》网络课程平台,教师可以将查阅的最新资料、科学研究成果、授课视频、教学资料等上传至网络课程与学生分享,使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对于上课未能很好掌握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课件、教案等资料进行再学习和再掌握。同时构建网络题库,设置章节及单元小测试,学生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后,通过小测试以检测自学的效果。随着网络课程不断的完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学课程的内容,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很好的体现。
3 灵活多样的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发展的需求,结合中药鉴定学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为适应社会对中药专业人才需求,提高生存技能打下基础。目前在我校中药专业学生中主要开展如下几种实践活动。
3.1 收集中药材标本 《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程中,提供常用的中药材饮片约260种,而市场中流通中药材约3000种,常用中药材约1200种。可见,仅仅掌握课本中常用中药材的鉴别是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中药鉴定技术的需求。因此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实验室未能提供的而在临床中常用的其他中药饮片、原药材,或伪品药材。将其放置在固定容器内,作为标本供全体学生及下一届学生参考学习。
3.2 制作中药鉴别树状图 通过中药鉴定学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如何鉴别一味中药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将课本中的重点药材平均分配给班级中每一位同学。学生对所分配的药材制作中药鉴别树状图,图中包含与药材鉴别相关的所有内容,并辅以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一味药材鉴别的所有信息。学生将制作好的树状图发给教师,教师针对每位同学制作的情况加以点评、赋分并反馈给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达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境界。
3.3 组织各种形式的中药鉴别竞赛 为激发学生学习中药鉴定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每年开展以促进和提高中药鉴定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为目的的不同形式的中药鉴别竞赛,如中药性状鉴别口诀编写大赛、中药饮片鉴别大赛、中药粉末鉴别大赛、中药伪品鉴别大赛等。在竞赛过程中,学生自发的努力准备,反复操作练习,团队互帮互助,进一步夯实了理论知识的掌握、极大的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的使命感。
4 自主学习效果评价模式的研究
自主学习教学模的顺利开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模式,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对每一位同学建立自主学习过程评价档案,评价中包含:课前准备、课堂汇报、小组互评、小组自评、教师评价、竞赛得分、随堂测试、阶段性考试、期末考试,综合以上得分后给予总评成绩。以总评成绩综合评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通过学习效果的评价,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更新自主学习模式的内涵。
综上,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目前仍处于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阶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习对象,不断创新、敢于破旧立新,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在实践中常思考、善总结,寻找适应《中药鉴定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14.
[2]武金凤,张敬华.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4:259-261.
(收稿日期:2015.11.17)
【关键词】 中药鉴定学;自主学习;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171-02
《中药鉴定学》是我校中药专业大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了《药用植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后而开设的专业课程。在整个中药专业本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是以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为研究对象,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品种混乱、质量低劣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等相关问题的应用性学科[1]。课程内容之繁杂,涉及的知识领域之广泛,需要学习对象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和较好的实践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学好此门课程,在生产实践中更好的应用中药鉴定技术。
然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发现,对于这样一门实践与理论密切结合的课程,单纯以“教师”为授课主体,“学生”为授课对象的教学模式,往往会使课堂教学进入被动的状态。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富有激情的授课过程并未收到与之相应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未有所提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知识、学习知识的途径日趋多元化。加之90后的学生群体追求独立的个性特征,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下,难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引入新的教学模式以更好的提高《中药鉴定学》课程的学习效果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洛斯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家,提出了“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实践者的广泛认可。所谓自主学习是以尊重学生个体特征为前提,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营造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独立创造的教学环境,以达到开发学生潜能,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2]。这与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所提出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在这一教育理念指导下,在《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可以一定程度激发学生潜能,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亲身体验、亲自实践的主动学习过程。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个性的发展、思维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尊重,学习效果得到相应的提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在传统教学中引入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将教学中的经验进行如下的总结。
1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和引导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在每堂课程结束前,教师根据下一堂课内容中涉及的有关中药鉴定学研究热点、社会关注焦点、与实际密切相关联的有趣内容以及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设置学习任务,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查阅资料、课前预习等形式在课下完成学习任务。在下一堂课程伊始,学生将分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总结,回答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对问题进行讨论、解答、汇报,能够基本上掌握本堂课程需要学习的重点、难点。同时带着小组未能很好解答和理解的问题进入新课程的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设置问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学习效果。
2 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平台
互联网技术带来了划时代的信息技术变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自主学习平台,是促进自主学习教育模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方法。通过建立《中药鉴定学》网络课程平台,教师可以将查阅的最新资料、科学研究成果、授课视频、教学资料等上传至网络课程与学生分享,使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对于上课未能很好掌握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课件、教案等资料进行再学习和再掌握。同时构建网络题库,设置章节及单元小测试,学生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后,通过小测试以检测自学的效果。随着网络课程不断的完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学课程的内容,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很好的体现。
3 灵活多样的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发展的需求,结合中药鉴定学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为适应社会对中药专业人才需求,提高生存技能打下基础。目前在我校中药专业学生中主要开展如下几种实践活动。
3.1 收集中药材标本 《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程中,提供常用的中药材饮片约260种,而市场中流通中药材约3000种,常用中药材约1200种。可见,仅仅掌握课本中常用中药材的鉴别是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中药鉴定技术的需求。因此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实验室未能提供的而在临床中常用的其他中药饮片、原药材,或伪品药材。将其放置在固定容器内,作为标本供全体学生及下一届学生参考学习。
3.2 制作中药鉴别树状图 通过中药鉴定学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如何鉴别一味中药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将课本中的重点药材平均分配给班级中每一位同学。学生对所分配的药材制作中药鉴别树状图,图中包含与药材鉴别相关的所有内容,并辅以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一味药材鉴别的所有信息。学生将制作好的树状图发给教师,教师针对每位同学制作的情况加以点评、赋分并反馈给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达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境界。
3.3 组织各种形式的中药鉴别竞赛 为激发学生学习中药鉴定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每年开展以促进和提高中药鉴定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为目的的不同形式的中药鉴别竞赛,如中药性状鉴别口诀编写大赛、中药饮片鉴别大赛、中药粉末鉴别大赛、中药伪品鉴别大赛等。在竞赛过程中,学生自发的努力准备,反复操作练习,团队互帮互助,进一步夯实了理论知识的掌握、极大的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的使命感。
4 自主学习效果评价模式的研究
自主学习教学模的顺利开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模式,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对每一位同学建立自主学习过程评价档案,评价中包含:课前准备、课堂汇报、小组互评、小组自评、教师评价、竞赛得分、随堂测试、阶段性考试、期末考试,综合以上得分后给予总评成绩。以总评成绩综合评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通过学习效果的评价,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更新自主学习模式的内涵。
综上,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目前仍处于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阶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习对象,不断创新、敢于破旧立新,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在实践中常思考、善总结,寻找适应《中药鉴定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14.
[2]武金凤,张敬华.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4:259-261.
(收稿日期:201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