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常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心都是围绕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去寻找一系列的德育载体,完成育德工作。让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心理得到正常发展,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对社会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最起码的正确认识。如果如上所述,学校基本的德育工作也算基本完成。然而,要让学生将来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作为主流群体的发挥作用,还必须要关注政府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
2016年3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对“十三五”进行了详细规划。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不少关键新鲜词。我们当今的德育工作者,如果只是围绕常规套路开展工作,不关注政府的方略,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无法适应将来的社会需求,甚至将来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好的地为社会服务,也无法成为经济社会的主流建设者和生力军。
笔者谨从上述新鲜关键词简析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过去的德育认识与当下有必要作出的思考。
一、大众旅游时代
这意味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将发生实质性的变革。几千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很多人终身足不出户就在家寿终正寝。但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那段历史必然宣告结束。中国实现小康社会以后,人人都将有机会走出家门,走出国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政府将要求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秩序,提高服务质量,迎接将要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这意味着未来社会对旅游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要求很高。如果我们今天不会有针对未来需求的意识去奠定一些德育文化基础,将来孩子们就不能得心应手,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进程,影响政府规划的如期实现。
众所周知,在我国东部沪宁、北部京陕、西部云南、南部广深等旅游城市和地区,无论是舟桥庙堂,还是峡谷古刹,抑或是茶楼水涧,都有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无论这些历史故事是有历史渊源,还是后人杜撰,总之形成了旅游文化。能让游人一饱眼福的同时,饱尝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怡心怡性,提高人文素养。
二、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2025”,已经吹响了制造业的号角。上世纪欧洲德国为代表的“制造兴国”历史,对于我国十几亿人的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值得借鉴的。新词“工匠精神”的提出,不能不说是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这一时期的英明决策。“工匠精神”是大工业时代精细化管理、制造精品的理念。全凭“粗制品”,何以占领国际市场?没有“工匠精神”,又何以打造金字招牌的“中国制造”?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提高质量,让产品走向世界,实现富民强国的伟大梦想。这就要求制造业界人士要有认真、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追求卓越的责任意识。所以,落在当今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肩上的任务,首先是引导大部分学生将来立志做“普通劳动者”,而不是引导学生一味追寻“精英”梦。其次是精心设计一系列的德育活动载体,大力倡导劳动制造光荣,广泛激励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专门奖励在各种“制造”活动中创造出精品的学生,为他们奠定制造兴趣基础,让他们树立信心,追求制造卓越的梦想,将来大显身手,成为在制造业大有作为的人。
三、互联网+政务
政府职能在发生转变。政府“发号施令”的职能将向服务型政务快速转变,过去“部门一张嘴,群众跑断腿”的诟病将宣布结束,政府信息“多跑路”,群众、企业“少跑路”,随时随地“点点指头”就能办事的工作格局将逐步实现。
纵观当今全国众多中小学,由于担心学生利用手机考试作弊、玩网络游戏、网络聊天、收视污秽视频、拍录学校“丑闻”曝光等,几乎没有几所学校公开主张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而将来的时代,却是一个电子、信息日益活跃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学生手机的合理使用对学生将来适应时代发展的影响。现在,手机越来越智能化,信息量非常大,如果学生合理、有效使用手机,不仅可以提前熟练掌握电商、网络支付等技术,而且还能增加阅读量,随时掌握大量国外动态信息变化,适应将来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当然,这是一个大膽的决策,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它的必要性,而且在校园安全一票否决的今天,更是对所有德育工作者的一个挑战。只要我们必要的教育方法的手段紧随其后,让学生懂得选择性的使用网络,并知晓怎样摒弃网络不良内容的负面影响,懂得文明上网,不违返网络法律法规,这项工作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我们还要懂得和使用唯物辩证法,明白个别的学生可能堕落网络甚至网络犯罪纯属正常现象,为了学生的将来,为了国家将来的发展需要,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四、简除烦苛,禁察非法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亲自将“简除烦苛,禁察非法”加了进来。这本是东汉大臣刘宠任郡中太守时,除去烦锁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使郡中百姓安居乐业秩序井然的一个举措,但总理能专门将其加入到《政府工作报告》中,足见我国高层领导人对民生的关注度,及时出招处置阻碍社会向前发展问题,提出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高见。
作为德育工作者,就要从国家大政中寻找、思考在基础教育中应该怎样转变思想,既要有德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又要善于跳出框框套套,要敢于担当,突破性的做一些培养和影响下一代人的德育活动,让他们能成为将来社会发展适应者、管理者和引领者。
总之,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特别是校级领导干部,要识时务,敢于担当。加强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和思考,随时掌握国策,能预见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预见一定时期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确定德育方向,明确德育教育的主题,夯实和创新德育内容,以让学生目标性发展,多元发展,才会让学生成为将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合格的劳动者。
2016年3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对“十三五”进行了详细规划。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不少关键新鲜词。我们当今的德育工作者,如果只是围绕常规套路开展工作,不关注政府的方略,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无法适应将来的社会需求,甚至将来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好的地为社会服务,也无法成为经济社会的主流建设者和生力军。
笔者谨从上述新鲜关键词简析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过去的德育认识与当下有必要作出的思考。
一、大众旅游时代
这意味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将发生实质性的变革。几千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很多人终身足不出户就在家寿终正寝。但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那段历史必然宣告结束。中国实现小康社会以后,人人都将有机会走出家门,走出国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政府将要求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秩序,提高服务质量,迎接将要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这意味着未来社会对旅游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要求很高。如果我们今天不会有针对未来需求的意识去奠定一些德育文化基础,将来孩子们就不能得心应手,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进程,影响政府规划的如期实现。
众所周知,在我国东部沪宁、北部京陕、西部云南、南部广深等旅游城市和地区,无论是舟桥庙堂,还是峡谷古刹,抑或是茶楼水涧,都有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无论这些历史故事是有历史渊源,还是后人杜撰,总之形成了旅游文化。能让游人一饱眼福的同时,饱尝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怡心怡性,提高人文素养。
二、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2025”,已经吹响了制造业的号角。上世纪欧洲德国为代表的“制造兴国”历史,对于我国十几亿人的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值得借鉴的。新词“工匠精神”的提出,不能不说是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这一时期的英明决策。“工匠精神”是大工业时代精细化管理、制造精品的理念。全凭“粗制品”,何以占领国际市场?没有“工匠精神”,又何以打造金字招牌的“中国制造”?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提高质量,让产品走向世界,实现富民强国的伟大梦想。这就要求制造业界人士要有认真、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追求卓越的责任意识。所以,落在当今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肩上的任务,首先是引导大部分学生将来立志做“普通劳动者”,而不是引导学生一味追寻“精英”梦。其次是精心设计一系列的德育活动载体,大力倡导劳动制造光荣,广泛激励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专门奖励在各种“制造”活动中创造出精品的学生,为他们奠定制造兴趣基础,让他们树立信心,追求制造卓越的梦想,将来大显身手,成为在制造业大有作为的人。
三、互联网+政务
政府职能在发生转变。政府“发号施令”的职能将向服务型政务快速转变,过去“部门一张嘴,群众跑断腿”的诟病将宣布结束,政府信息“多跑路”,群众、企业“少跑路”,随时随地“点点指头”就能办事的工作格局将逐步实现。
纵观当今全国众多中小学,由于担心学生利用手机考试作弊、玩网络游戏、网络聊天、收视污秽视频、拍录学校“丑闻”曝光等,几乎没有几所学校公开主张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而将来的时代,却是一个电子、信息日益活跃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学生手机的合理使用对学生将来适应时代发展的影响。现在,手机越来越智能化,信息量非常大,如果学生合理、有效使用手机,不仅可以提前熟练掌握电商、网络支付等技术,而且还能增加阅读量,随时掌握大量国外动态信息变化,适应将来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当然,这是一个大膽的决策,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它的必要性,而且在校园安全一票否决的今天,更是对所有德育工作者的一个挑战。只要我们必要的教育方法的手段紧随其后,让学生懂得选择性的使用网络,并知晓怎样摒弃网络不良内容的负面影响,懂得文明上网,不违返网络法律法规,这项工作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我们还要懂得和使用唯物辩证法,明白个别的学生可能堕落网络甚至网络犯罪纯属正常现象,为了学生的将来,为了国家将来的发展需要,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四、简除烦苛,禁察非法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亲自将“简除烦苛,禁察非法”加了进来。这本是东汉大臣刘宠任郡中太守时,除去烦锁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使郡中百姓安居乐业秩序井然的一个举措,但总理能专门将其加入到《政府工作报告》中,足见我国高层领导人对民生的关注度,及时出招处置阻碍社会向前发展问题,提出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高见。
作为德育工作者,就要从国家大政中寻找、思考在基础教育中应该怎样转变思想,既要有德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又要善于跳出框框套套,要敢于担当,突破性的做一些培养和影响下一代人的德育活动,让他们能成为将来社会发展适应者、管理者和引领者。
总之,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特别是校级领导干部,要识时务,敢于担当。加强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和思考,随时掌握国策,能预见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预见一定时期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确定德育方向,明确德育教育的主题,夯实和创新德育内容,以让学生目标性发展,多元发展,才会让学生成为将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合格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