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率市场化倒逼农信社转型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WU3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9日,很多从事金融工作的人都被一条突如其来的重头消息打乱了原本的周末计划。人民银行当日晚间对外宣布,自7月20日起,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仅意味着取消了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而对于农信社还意味贷款利率2.3倍的上限就此终结。贷款利率上下限同时松绑,让包括农商行、农合行、信用合作社在内的整个农信系统面临全新的考验。
  7月22日,周一。各地农信系统的工作人员在例会上听到了各自行长们乐观的分析,央行对农信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是希望引导银行信贷替代民间金融,通过提高贷款利率,弱化担保,用收益覆盖风险,扩大农信社客户面。
  然而,具体落实的信贷部门的内心却似乎没有那样的信心。山东一家农信社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2.3倍的上限一般都不会上浮到顶,不会更高,那样只能失去竞争力。放开0.7倍的下限则意味着对优质客户的争夺上竞争将更加激烈。
  为何松绑
  其他涉农金融机构放开,农信社有了市场定价能力与风险管理能力
  据了解,2004年10月,央行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时,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就不再设定上限,但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贷款利率下限管理与其他金融机构相同。
  央行相关人士称,这种限制主要是考虑到当时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尚不完善,防止过重的利率负担转嫁给农民。
  笔者从多家农信社了解到,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大多数农信社基于资金成本和经营成本相对较高的考量,都作出了利率上浮的选择,贷款利率实行下浮的比较少见,但上浮的幅度也罕有达到基准利率的2.3倍。
  据悉,在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除农信社外,包括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在内的其他各类涉农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也均已放开。通过真正的市场竞争决定贷款利率的机制将在未来的农村逐渐形成。
  面对这样的趋势,农信社必须要培养起市场定价与风险管控能力。四川银监局调研员文维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农信社全行业联系三农面最广、距离最近、情况最熟悉,在基准利率的2.3倍内自主浮动的定价机制已经实践10多年,具有相应的市场定价流程、方法与风险管理的基本技术。
  “此次放开贷款利率的限制,最主要是针对目前金融改革的进程,向业界释放利率市场化推进的信号。”在多位业界知名学者看来,此次“松绑”的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我国的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迹象,一些问题的局部暴露被业界认为是给此次央行出台政策打开了时间窗口。
  松绑效应
  贷款利率市场化将促推普惠金融、调整利益格局、增加客户主动权等效应
  改革总是伴随着质疑,贷款利率会“一放就乱”吗?
  笔者从多地农信社信贷部门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也已经有小贷公司、村镇银行等多重竞争,加上之前信贷规模控制,在之前基准利率2.3倍上限所设的前提下,农村信用社实际贷款利率已极少触及上限,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后,短期看涉农贷款利率不会大幅提高,乐观估计能起到让更多资金注入实体经济的作用,但是仍待观察。
  “也就是说,不管这次上限放开与否,市场的定价都到不了这么高。”这是农信系统信贷部门负责人几乎一致的观点。
  文维虎表示,农信社在当下的县域间接融资市场相对有主导地位,学会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凭借着“收益覆盖风险”的技术与机制,能够增强自身就地获取资金、就近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针对性,践行普惠金融。
  但是,对于贷款利率管制的放开终将对市场带来影响。专家表示,在当前农村金融组织体制初步形成多渠道、广覆盖、电子化、多样化的情况下,放开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还能够优化传统的信用、抵押、质押、保证贷款的结构,重构县域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银行同业的业务关系与各自定位。
  至于0.7倍的贷款下限取消,四川省三台县农信社理事长黄胜告诉笔者,目前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从0.7倍到全部放开区别并不是很大,但存款利率上限一旦放开,将对银行业利差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黄胜推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银行不会大幅降低贷款利率,而是会保持贷款利率稳步地调整。因为在经济增速下行周期,银行如果大幅降低贷款利率,利润会受到很大冲击。
  文维虎称,贷款利率上下限同时取消,试图大幅度上升三农贷款利率可能不现实。至少如果在未来1~2年出现通货稳定、经济增长达到7.5%、县域新型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合意信贷规模让位于资本充足率体系等情形下,三农信贷利率总体可能还会略微下降。黄胜也表示,从长期看,贷款利率下限放开,为实体经济整体利率下行打开一个通道。而且,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客户以后会慢慢处于优势地位。
  倒逼转型
  利率市场化加速了农信社转变经营管理方式,逐步改变粗放定价模式
  对于农信社等机构而言,贷款利率的管制放开也许还不能带来太多震动,最大的压力在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存款利率在未来放开的预期。
  笔者采访多家农信社获悉,息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大多达80%,湖北一些农信社甚至占比高达90%以上。若整体利率下行,农信社存贷利差收窄,是否会有一些机构经营不善而倒闭?
  黄胜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由于每家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出现差异,这种差异会直接导致银行的经营成本上升,利差收窄,收益下降,风险增大。
  据介绍,这种利率市场化加速的预期已经在改变农信社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少农信社开始通过持续有效的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如投资理财、提供担保、代理保险、代理基金等,拓展业务经营空间,不断开掘新的增长点,实现经营和收益结构的多元化,从而有效规避金融风险。
  笔者从龙岩农商银行获悉,目前该行正开始着手分析利率政策和市场竞争态势,既要避免随意提高贷款利率,又要把好下调关口,杜绝“人情贷”,结合经营成本、行业特点、信用状况、市场竞争、资金期限等因素,着力进一步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和信贷管理机制,合理制定贷款利率,逐步改变粗放定价模式。
  有专家表示,存款利率的放开目前还存在机制上的缺陷。等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破产法出台后,才可能真正落实。但是各家机构必须提前转型,做好准备。
  央行相关人士称,完全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管制有利于统一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政策,营造各类金融机构间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不断优化涉农资金配置效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来源:2013年7月29日《农村金融时报》
其他文献
大棚黄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和生理充水等原因,常在叶片上形成多角病斑。其症状共同点是发生初期均为小斑点,中后期形成多角病斑。虽然症状非
【正】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名哲学史家、莱布尼茨哲学专家、翻译家、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法国研究》顾问、博士生导师陈修斋,于1993年8月23日上午不幸
7月23日,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新阶段的退耕还林工作是会议部署的重点之一。14年前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任务4.41亿亩,使占国土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3个多百分点,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明显减轻。如今退耕还林工程面临“政策陆续到期”,新周期退耕还林能否接续备受关注。  退耕还林是迄今为止我国投资最大的生态恢复及惠农项目。截至2012年年底,中央已累计投入32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经济日益向国际化、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21世纪在世界范围内,一个更为广阔意义上的全球市场正在形成,推动着世界集
本文着重讨论博纳富瓦诗歌创作中的形象问题。作者通过实例分析,指出诗人的语言是一种纯粹的形象语言,而形象的不定性、多义往、重叠性则构成其主要特点。这样一种诗歌语言就
番茄筋腐病又称条腐病、黑筋病等,是保护地番茄上常发生的一种危害果实的生理性病害,近年来随着我地冬暖式大棚番茄栽培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番茄筋腐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发病
淡化治疗,优化猪群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猪场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重治轻防,往往出现猪病不断,医疗费用高,劳工伤财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对于规模化猪场我们提出病猪"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