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281-02
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翻阅前十年的两次党代会报告,从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到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再到如今十八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可以说,这两个翻一番指标和其他指标,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一个有机整体,总体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勾勒出一个幸福中国的美好愿景。
一、“幸福”:全新的施政目标
目前,“幸福”已成为许多地方的施政目标。有媒体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18个省市区明确提出了“幸福社会”的概念。2011年的数据则显示,已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现如今十八大报告更是凸显了未来我们国家建设“幸福中国”的全新施政目标。
为何“幸福”一词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并影响到国家的施政方向?这并不是说之前的发展方式或施政目标不符合“幸福”的目标,而是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之中,发展成果或者说体现在经济指标上的成绩,并未注重与民众感受的生活质量的关联。所以,提出“幸福”的施政目标,恰恰是为了弥补这种指标增长与民众感受之间的历史落差。
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研究已经表明这样的趋势,人们自身的经验也得以确认:一旦个体的物质需求得以满足,高消费将导致幸福感指数递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亦是如此。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乃至舒适的生活条件,但对于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说,GDP持续增长并非明显地增加福利。而且,一味狭隘地追求GDP增速还会破坏那些创造幸福感的因素。例如,中国许多地区曾出于经济增长的缘故,支持发展污染企业,此举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高增长的疾病发生率,以及基本社会福利的下降。
二、民众:建设幸福中国的主体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而幸福感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应该看到,过去我们的发展之所以未能体现出很强的幸福度,就是因为未能在经济指标的发展之外,将民众的切身感受纳入到宏观上的发展目标中来。一来,是因为发展理念上的差距;二来,更是由于很多民生诉求未能得到响应,民众对于衡量经济发展的话语权不够。
据中国网报道,联合国首次发布“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比较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幸福程度,丹麦成为全球最幸福国度,其它北欧国家亦高踞前列位置。美国排在第11名,台湾地区排名第46位,在亚洲地区居第3,仅次于新加坡(33)和日本(44),韩国排名第56,中国香港第67,中国内地则排名第112。姑且不论这个排名是否公正客观,但许多中国人缺少幸福感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人为什么距离幸福那么遥远呢?幸福指数报告指出,财富的多寡并非是幸福指数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人的不幸福到底体现在哪里呢?虽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幸福仍然跟经济脱不了干系,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收入的多寡,而体现在收入与支出间的难愈鸿沟。在网上对人们经济状况的调查中,不管收入如何,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是穷人。这个穷就穷在与收入难成比例的巨大开支上:房价居高不下,一套房子就能消灭掉一个中产阶级,物价越来越高,且很多时候都在选择性“过山车”,生活开支大,设置出现了天价墓地、天价景区票价这样不合理的经济现象,因此,网上炒的沸沸扬扬的月入7500元还没有安全感绝非空穴来风。
因为收支难以平衡,而又缺乏完善的保障制度,人们面临着入学、就业、养家、养老等重重的人生难关,也正是因为生活上的压力,使得大多数人感觉重担压肩,缺乏安全感,缺乏生活的激情。虽然位居幸福感前列的国家,可能并非收入最高的国家,但却肯定是社会保障最为完善,收支最为均衡的国家。除去经济因素,中国人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食品安全无法保障、个人信息泄露无法制止、环境质量越来越差、医患危机不断加剧……各种各样的不如意,造就了中国人离幸福感的遥远距离。
当然,没有幸福感也与中国人内在的性格有关系,如缺乏信念、没有信仰,互相不信任,不知足、不善于奉献等。内外因素的互相夹击,使得中国人无法触到幸福的脉搏。在社会保障不完善、收支差距过大、各种危机频出的社会中,是难以获得平静感、安全感的,因而也难以获得幸福感。
三、舒心、安心、放心、信心:幸福的标准
当“幸福”成为时髦词,应当警惕作为主观感受的幸福被过度“消费”。毕竟,相较于能够具体以数字指标得以呈现的GDP,幸福的抽象性和模糊性,使得对其的考核也主观化,因此,就可能出现“承诺易,兑现难”的现象,最后变为空洞的说辞。这可能也是其能迅速得到响应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幸福帽子底下的“干货”具体怎么装,才是真正的难题。因为,真正的幸福度恰恰是民众对于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一个综合评价,它是在各种施政指标外的一個民间指标,“幸福度”的裁判员不是政府而是民众。一言以蔽之,不管多少地方把“幸福”作为施政目标,也不管各地幸福指数有多高多漂亮,民意认可才是关键,才有实际意义。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只有落实到这一点,幸福概念才能真正有实质意义。
这也在提醒我们各级政府,对指标的编制首先应关注那些困扰着民众多年、盼望解决却一再拖延、对其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上。这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三方面:
第一是物质需求并未获得真正的满足。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富人越来越多,但中国远没到讨论“有钱为何不幸福”的时候,因为真正“不差钱”的人其实是少数,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高价,折射的依然是供给的短缺。
第二是精神需求。在这个“拼爹”的时代,人们目睹了一些不公平现象,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损害了民众的幸福观感。而令民间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更是对社会公正价值理念的巨大戕害。
第三是权利需求。一些地方公共资源涨价不征询民意,上马公共工程不经公示……公共决策中缺乏对公民权利的重视。
这是挡在通向“幸福中国”路上的三个“拦路虎”和“三座大山”,其分别对应民众的焦虑感、被剥夺感、无力感。唯有搬掉“三座大山”——大到分配制度的改革,小到一座新幼儿园的建立,百姓才能抵达“幸福”的彼岸。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不仅仅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更把发展要求细化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从而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到那时,全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农民工子女将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缩小,中等收入群体将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将大幅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将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老百姓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幸福感将普遍增强,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幸福中国”指日可待!
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翻阅前十年的两次党代会报告,从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到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再到如今十八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可以说,这两个翻一番指标和其他指标,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一个有机整体,总体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勾勒出一个幸福中国的美好愿景。
一、“幸福”:全新的施政目标
目前,“幸福”已成为许多地方的施政目标。有媒体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18个省市区明确提出了“幸福社会”的概念。2011年的数据则显示,已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现如今十八大报告更是凸显了未来我们国家建设“幸福中国”的全新施政目标。
为何“幸福”一词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并影响到国家的施政方向?这并不是说之前的发展方式或施政目标不符合“幸福”的目标,而是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之中,发展成果或者说体现在经济指标上的成绩,并未注重与民众感受的生活质量的关联。所以,提出“幸福”的施政目标,恰恰是为了弥补这种指标增长与民众感受之间的历史落差。
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研究已经表明这样的趋势,人们自身的经验也得以确认:一旦个体的物质需求得以满足,高消费将导致幸福感指数递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亦是如此。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乃至舒适的生活条件,但对于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说,GDP持续增长并非明显地增加福利。而且,一味狭隘地追求GDP增速还会破坏那些创造幸福感的因素。例如,中国许多地区曾出于经济增长的缘故,支持发展污染企业,此举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高增长的疾病发生率,以及基本社会福利的下降。
二、民众:建设幸福中国的主体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而幸福感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应该看到,过去我们的发展之所以未能体现出很强的幸福度,就是因为未能在经济指标的发展之外,将民众的切身感受纳入到宏观上的发展目标中来。一来,是因为发展理念上的差距;二来,更是由于很多民生诉求未能得到响应,民众对于衡量经济发展的话语权不够。
据中国网报道,联合国首次发布“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比较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幸福程度,丹麦成为全球最幸福国度,其它北欧国家亦高踞前列位置。美国排在第11名,台湾地区排名第46位,在亚洲地区居第3,仅次于新加坡(33)和日本(44),韩国排名第56,中国香港第67,中国内地则排名第112。姑且不论这个排名是否公正客观,但许多中国人缺少幸福感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人为什么距离幸福那么遥远呢?幸福指数报告指出,财富的多寡并非是幸福指数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人的不幸福到底体现在哪里呢?虽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幸福仍然跟经济脱不了干系,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收入的多寡,而体现在收入与支出间的难愈鸿沟。在网上对人们经济状况的调查中,不管收入如何,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是穷人。这个穷就穷在与收入难成比例的巨大开支上:房价居高不下,一套房子就能消灭掉一个中产阶级,物价越来越高,且很多时候都在选择性“过山车”,生活开支大,设置出现了天价墓地、天价景区票价这样不合理的经济现象,因此,网上炒的沸沸扬扬的月入7500元还没有安全感绝非空穴来风。
因为收支难以平衡,而又缺乏完善的保障制度,人们面临着入学、就业、养家、养老等重重的人生难关,也正是因为生活上的压力,使得大多数人感觉重担压肩,缺乏安全感,缺乏生活的激情。虽然位居幸福感前列的国家,可能并非收入最高的国家,但却肯定是社会保障最为完善,收支最为均衡的国家。除去经济因素,中国人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食品安全无法保障、个人信息泄露无法制止、环境质量越来越差、医患危机不断加剧……各种各样的不如意,造就了中国人离幸福感的遥远距离。
当然,没有幸福感也与中国人内在的性格有关系,如缺乏信念、没有信仰,互相不信任,不知足、不善于奉献等。内外因素的互相夹击,使得中国人无法触到幸福的脉搏。在社会保障不完善、收支差距过大、各种危机频出的社会中,是难以获得平静感、安全感的,因而也难以获得幸福感。
三、舒心、安心、放心、信心:幸福的标准
当“幸福”成为时髦词,应当警惕作为主观感受的幸福被过度“消费”。毕竟,相较于能够具体以数字指标得以呈现的GDP,幸福的抽象性和模糊性,使得对其的考核也主观化,因此,就可能出现“承诺易,兑现难”的现象,最后变为空洞的说辞。这可能也是其能迅速得到响应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幸福帽子底下的“干货”具体怎么装,才是真正的难题。因为,真正的幸福度恰恰是民众对于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一个综合评价,它是在各种施政指标外的一個民间指标,“幸福度”的裁判员不是政府而是民众。一言以蔽之,不管多少地方把“幸福”作为施政目标,也不管各地幸福指数有多高多漂亮,民意认可才是关键,才有实际意义。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只有落实到这一点,幸福概念才能真正有实质意义。
这也在提醒我们各级政府,对指标的编制首先应关注那些困扰着民众多年、盼望解决却一再拖延、对其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上。这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三方面:
第一是物质需求并未获得真正的满足。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富人越来越多,但中国远没到讨论“有钱为何不幸福”的时候,因为真正“不差钱”的人其实是少数,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高价,折射的依然是供给的短缺。
第二是精神需求。在这个“拼爹”的时代,人们目睹了一些不公平现象,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损害了民众的幸福观感。而令民间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更是对社会公正价值理念的巨大戕害。
第三是权利需求。一些地方公共资源涨价不征询民意,上马公共工程不经公示……公共决策中缺乏对公民权利的重视。
这是挡在通向“幸福中国”路上的三个“拦路虎”和“三座大山”,其分别对应民众的焦虑感、被剥夺感、无力感。唯有搬掉“三座大山”——大到分配制度的改革,小到一座新幼儿园的建立,百姓才能抵达“幸福”的彼岸。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不仅仅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更把发展要求细化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从而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到那时,全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农民工子女将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缩小,中等收入群体将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将大幅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将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老百姓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幸福感将普遍增强,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幸福中国”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