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中药;祛腐生肌膏;外伤皮肤缺损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229-02中图分类号:R 751.050.1 文献标识码:B
外伤所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随着工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而相应增多,其治疗大多采用手术治疗(肌皮瓣移植、游离植皮等)。我院自1990年~2006年间共收治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83例,采用中药祛腐生肌膏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83例,男性52例,女31例;年龄9~63岁;病程3 h~2个月;新鲜创面15例,陈旧创面68例,感染伤口62例;单纯皮肤、软组织缺损61例(包括撕脱伤3例),合并骨折22例;头面部6例,躯干11例,上臂3例,前臂9例,大腿8例,小腿24例,足部22例。创面最大面积45 cm×16 cm,最小2 cm×1.3 cm,加用植皮法3例。
2.药物组成 丹皮0.09 kg、黄柏0.06 kg、紫草0.06 kg、大黄0.05 kg、生地0.36 kg、没药0.07 kg、当归0.15 kg。将上药放入茶油浸泡2小时,加温至沸腾后改用文火,边加温边搅拌,至药材乌黑即趁热捞出过滤,并立即加入适量石腊,冷却后即可使用。
3.治疗方法 无论单纯皮肤软组织缺损或是合并骨折或其他损伤,均按损伤的全身综合治疗原则治疗,如抗休克、抗感染等处理,骨折病例全部作内固定手术;新鲜创面者,及时清创,清除失去生机组织及严重污染组织后,用上药在无菌棉垫上涂上一层薄薄药膏,直接敷于创面包扎,如渗出液多,每日换药一次,若少则2~3天换药一次,如有脓性分泌物则暂改用0.2%呋喃西林液湿敷;感染伤口者,将创面之坏死组织、无生机组织剪除,清理创面脓性分泌物,以0.2%呋喃西林液或敏感抗菌药(按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湿敷,待创面脓性分泌物减少或基本消失后改敷此药。
4.疗效评定 显效:创面愈合无疤,平整光滑、轻度色素沉着,触觉存在或稍迟钝;有效:创面愈合,遗留有小疤痕但质软,有色素沉着,感觉迟钝或麻木,尚可:创面愈合,但疤痕较大且质较硬,色素沉着明显;无效:创面未愈合。
结果
1.总体疗效 显效37例(44.57%),有效38例(45.82%),尚可8例(9.61%),无效0。总有效率100%。愈合时间:最长63天,最短21天,平均37天。本组3例面积较大的撕脱性损伤中,有2例为清创后直接敷药包扎,大部分伤口愈合,分别遗留2 cm×1.7 cm及1.8 cm×0.7 cm未愈伤口,因患者急于转回原籍(2患者系同一起车祸,同一原籍)而改加游离植皮,术后4天检查皮片均成活而出院。
2.典型病例 黎某某,女性,63岁,1991年11月15日因车祸至头部外伤2小时入院。入院检查:患者全身情况尚可。左侧颞顶部至左眼外眦有一长14 cm之伤口,其伤口中部(颞区)有一7 cm×4 cm之皮肤严重挫伤,创面有较多泥砂粘附。诊断:左头皮挫伤。入院后立即行清创缝合及全身抗感染治疗。术后5天,挫伤的皮肤坏死、感染,经湿敷换药,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脓性分泌物减少后用此药膏外敷包扎,一个月后创面完全愈合,皮肤光洁无明显疤痕,无创面感染存在。
讨论
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特别是较大的创面,一般均采用皮瓣转移、移植或游离植皮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急性损伤将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其局部的病理变化主要为创伤性炎症、细胞增生及组织修复过程。组织受损后,局部有出血、凝血、失活的细胞等,发生的炎症反应使血管通透性增高、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向组织间隙渗出[1],出现相应的炎症反应。由于受外伤挤压细胞变性、组织撕脱血供中断、感染坏死等因素的作用,最终导致创面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随之而来的是修复过程中的新生组织的生长(生肌)、抗感染坏死(祛腐)以及抑制疤痕增生的过度增长。
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除具有与闭合性损伤同样的修复过程外,在形态上也将经历结缔组织修复、伤口收缩及上皮再生的过程。本方药物可能自始至终影响着这一过程的不同环节。
方中的当归、大黄、丹皮、没药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以及改善微循环,有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和毛细血管的增生,达到生肌的目的,所以伤口愈合快。黄柏、丹皮、生地、紫草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缺损的组织创面,均有程度不同的感染,根据现代药理学分析,大黄、紫草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皮肤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当归、黄柏、丹皮也具有类似作用[3]。从而达到抗感染和促进炎症吸收的效果。本组病例创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存在,但均在较短时间内得以控制,除了全身使用抗生素外,上述药物的抗菌作用不容忽视。本组病例疤痕小,质软,色素沉着少,可能是上述药物改善局部微循环,改善缺氧,促进供血,保证营养、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改善增生性疤痕组织生长因子的分泌平衡,也与低营养状态改善后,来源于疤痕增生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受到抑制有关。另外,由于该药采用茶油及石腊制作,使用时创面与敷料从不粘附,换药患者无任何疼痛,减少患者痛苦。同时,费用也很低廉。
综上所述,本法具有愈合快、无疤痕或小疤痕,即使有疤痕,质地也较软,色素沉着少、换药无痛苦,疗效确切,费用低廉等特点,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曾 平,廖小波,欧海玲,等.五方膏外敷治疗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医正骨,2007,19(4):249.
[2]孔增科,傅正良,熊南燕,等.易混淆中药品种辨析与临床应用[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7,43-353.
[3]丁学民,胡佐良,杨来芝,等.常用中医方药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25-343.
(收稿日期:2007-12-18 修回日期:2008-04-08)
(编辑:崔群飞)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229-02中图分类号:R 751.050.1 文献标识码:B
外伤所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随着工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而相应增多,其治疗大多采用手术治疗(肌皮瓣移植、游离植皮等)。我院自1990年~2006年间共收治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83例,采用中药祛腐生肌膏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83例,男性52例,女31例;年龄9~63岁;病程3 h~2个月;新鲜创面15例,陈旧创面68例,感染伤口62例;单纯皮肤、软组织缺损61例(包括撕脱伤3例),合并骨折22例;头面部6例,躯干11例,上臂3例,前臂9例,大腿8例,小腿24例,足部22例。创面最大面积45 cm×16 cm,最小2 cm×1.3 cm,加用植皮法3例。
2.药物组成 丹皮0.09 kg、黄柏0.06 kg、紫草0.06 kg、大黄0.05 kg、生地0.36 kg、没药0.07 kg、当归0.15 kg。将上药放入茶油浸泡2小时,加温至沸腾后改用文火,边加温边搅拌,至药材乌黑即趁热捞出过滤,并立即加入适量石腊,冷却后即可使用。
3.治疗方法 无论单纯皮肤软组织缺损或是合并骨折或其他损伤,均按损伤的全身综合治疗原则治疗,如抗休克、抗感染等处理,骨折病例全部作内固定手术;新鲜创面者,及时清创,清除失去生机组织及严重污染组织后,用上药在无菌棉垫上涂上一层薄薄药膏,直接敷于创面包扎,如渗出液多,每日换药一次,若少则2~3天换药一次,如有脓性分泌物则暂改用0.2%呋喃西林液湿敷;感染伤口者,将创面之坏死组织、无生机组织剪除,清理创面脓性分泌物,以0.2%呋喃西林液或敏感抗菌药(按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湿敷,待创面脓性分泌物减少或基本消失后改敷此药。
4.疗效评定 显效:创面愈合无疤,平整光滑、轻度色素沉着,触觉存在或稍迟钝;有效:创面愈合,遗留有小疤痕但质软,有色素沉着,感觉迟钝或麻木,尚可:创面愈合,但疤痕较大且质较硬,色素沉着明显;无效:创面未愈合。
结果
1.总体疗效 显效37例(44.57%),有效38例(45.82%),尚可8例(9.61%),无效0。总有效率100%。愈合时间:最长63天,最短21天,平均37天。本组3例面积较大的撕脱性损伤中,有2例为清创后直接敷药包扎,大部分伤口愈合,分别遗留2 cm×1.7 cm及1.8 cm×0.7 cm未愈伤口,因患者急于转回原籍(2患者系同一起车祸,同一原籍)而改加游离植皮,术后4天检查皮片均成活而出院。
2.典型病例 黎某某,女性,63岁,1991年11月15日因车祸至头部外伤2小时入院。入院检查:患者全身情况尚可。左侧颞顶部至左眼外眦有一长14 cm之伤口,其伤口中部(颞区)有一7 cm×4 cm之皮肤严重挫伤,创面有较多泥砂粘附。诊断:左头皮挫伤。入院后立即行清创缝合及全身抗感染治疗。术后5天,挫伤的皮肤坏死、感染,经湿敷换药,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脓性分泌物减少后用此药膏外敷包扎,一个月后创面完全愈合,皮肤光洁无明显疤痕,无创面感染存在。
讨论
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特别是较大的创面,一般均采用皮瓣转移、移植或游离植皮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急性损伤将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其局部的病理变化主要为创伤性炎症、细胞增生及组织修复过程。组织受损后,局部有出血、凝血、失活的细胞等,发生的炎症反应使血管通透性增高、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向组织间隙渗出[1],出现相应的炎症反应。由于受外伤挤压细胞变性、组织撕脱血供中断、感染坏死等因素的作用,最终导致创面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随之而来的是修复过程中的新生组织的生长(生肌)、抗感染坏死(祛腐)以及抑制疤痕增生的过度增长。
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除具有与闭合性损伤同样的修复过程外,在形态上也将经历结缔组织修复、伤口收缩及上皮再生的过程。本方药物可能自始至终影响着这一过程的不同环节。
方中的当归、大黄、丹皮、没药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以及改善微循环,有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和毛细血管的增生,达到生肌的目的,所以伤口愈合快。黄柏、丹皮、生地、紫草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缺损的组织创面,均有程度不同的感染,根据现代药理学分析,大黄、紫草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皮肤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当归、黄柏、丹皮也具有类似作用[3]。从而达到抗感染和促进炎症吸收的效果。本组病例创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存在,但均在较短时间内得以控制,除了全身使用抗生素外,上述药物的抗菌作用不容忽视。本组病例疤痕小,质软,色素沉着少,可能是上述药物改善局部微循环,改善缺氧,促进供血,保证营养、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改善增生性疤痕组织生长因子的分泌平衡,也与低营养状态改善后,来源于疤痕增生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受到抑制有关。另外,由于该药采用茶油及石腊制作,使用时创面与敷料从不粘附,换药患者无任何疼痛,减少患者痛苦。同时,费用也很低廉。
综上所述,本法具有愈合快、无疤痕或小疤痕,即使有疤痕,质地也较软,色素沉着少、换药无痛苦,疗效确切,费用低廉等特点,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曾 平,廖小波,欧海玲,等.五方膏外敷治疗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医正骨,2007,19(4):249.
[2]孔增科,傅正良,熊南燕,等.易混淆中药品种辨析与临床应用[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7,43-353.
[3]丁学民,胡佐良,杨来芝,等.常用中医方药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25-343.
(收稿日期:2007-12-18 修回日期:2008-04-08)
(编辑:崔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