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贯穿大学精神传承的始终。传统师德积淀和锤炼是中国大学精神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而“中国梦”和培养“完善的人”的价值指向又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的当代涵育提供了生成路径。其一,中国儒家的传统师德思想内容为现代大学精神的充实与提升提供价值引导,“中国梦”引领下的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又为高校师德建设注入统一的理想信念内涵。其二,现代大学精神德性塑造可展开为丰富多样的结构性内涵,“中国梦”的文化认同为青年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党员师德建设提出了鲜明的时代要求。其三,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与大学精神有思想、观念、心理-意识结构和价值指向上的一致性,其融合路径是实现培养“完善的人”、实现“中国梦”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大学精神 融合 中国梦 完善的人
大学精神体现大学人的精神面貌和群体意识,并通过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的启迪、陶冶,形成一定的氛围;青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最具感召力的,他们是大学精神培育、发展、积累、传承的奠基人,也是高校教师的生力军。换一句话来说,大学人文底蕴与精神风范并不是师德的唯一内容,它更代表的是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其内在基本价值诉求与学术人格取向,最终沉积为大学文化精神传承之潜在内核与外显规范。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在2013年5月4日联合发布了有关条约,认为应该认真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青年教师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认真的履行自己的教学职责,为学生树立成长的标杆。所以,基于大学精神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基于对中国儒家的传统师德思想内涵的扬弃与新时代师德的重新发掘,基于《意见》“激励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要求,探讨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与现代大学精神互为关联的本质,探寻二者根之所系、脉之所维,相互传扬、共生共进的融合关系,是当代中国一个时代性和思想性兼具的课题。
1 师德建设与大学精神的互动关系
西方大学精神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如今的风格,认为现代大学的功能有三个,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并因此将大学定位成三中心——教学中心、科研中心、产学研一体化中心。近年来,我国大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借鉴了西方大学的一些经验,但在促进大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目前的学科评估制度都是以科研为中心的,造成了我国高校的本科教学危机,还造成了一些师生过分的追求科研业绩而失去自己的诚信,久而久之大学精神也因此沦落。与此同时,师德亦出现了道德“空场”,大学精神和高等教育本质受到严重的侵蚀和损害,大学越来越远离“大学之道”的精神之源。在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下,功利主义的日益盛行、大学精神的失落、价值体系的衰微和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道德观、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世俗化。
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就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必须始终贯穿在高校师德当中,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世界的角度出发,只有具备以下两个要素大学才能被称之为大学,一是高素质的教育和学术水准,二是道德使命和人文关怀。因此必须把大学的功能定位到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上来,最大程度的体现大学的道德使命和人文关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高校教师是社会文明的传播和建设者,尤其是青年教师更是从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国家社会的未来。青年教师必须以德立范、以德树人,以更好地承担起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的责任;而青年教师党员作为青年教师中的优秀分子,更应该“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可以看出,新时期高校师德中所主张的教书育人、敬业勤勉、疑旧求新和乐于奉献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所提倡的“学为人师、德为人范”相得益彰。
基于大学精神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基于对中国儒家的传统师德思想内涵的扬弃与新时代师德的重新发掘,一方面,中国儒家的传统师德思想内容能够为现代大学精神的充实与提升提供价值引导。中国传统的儒家师德思想,简言之,其核心内容就是修养之道和生命之道。儒家的教育思想认为,“真正的学是为己,而不是为人……君子之学是获得个人知识的学,这种知识隐含着一种永远不能作为行为蓝本而具体表现出来的生命之道”,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体悟修养之道和生命之道、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反观当代的大学教育,由于“科研中心论”等思想的风行,很多教师都把心思放在了科研上,大学变成了一个“技术职业培训场”,这样的大学无法承担起培养“完善的人”的重任。
另一方面,“中国梦”引领下的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必将为高校师德建设注入统一的理想信念内涵。如今,中国的大学肩负的历史使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高等教育承载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荣梦想,同时,“中国梦”也为中国大学精神的发展和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中国梦”将中国大学精神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与社会发展前进方向紧密相应;“中国梦”根植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当下高校师德尤其是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提供价值抉择和精神支持。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形势,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必须面对时代发展和民族振兴与时俱进,将大学积极建设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创新驱动的源泉和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人才、科技和文化助推“中国梦”的实现。面对当下高校师德现状,“中国梦”提供了师德建设的思想指引和衡量标准,以理想观照现实,将“以德立人”和“依法治校”结合起来。
2 现代大学精神价值指向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的生成路径
如今,在我国高校的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45岁)所占比重很大;而其中青年教师党员的数量又占青年教师中的绝大部分。青年教师已承担起高校教书育人的重大职责,其师德的生成,已经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还关系到现代大学精神的发展,甚至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在现代大学精神价值的指向下,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具有越来越高的重要性。一方面,“大学精神是知识分子的一种崇高性存在,一种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大学精神之人文陶铸与个体化素质的形成只能通过高校师德生成的方式实现。另一方面,大学精神绝不可能脱离师德而独立存在,如果教师没有师德,那么大学就是一个“技术职业培训场”,培养出来的人才的个性化诉求和内在潜能是很难被激发出来的,这与现代大学精神的价值指向是相违背的,培养出来的人才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是非常有限的。 基于培养“完善的人”的价值指向,首先,现代大学精神德性塑造的现实内容和青年教师师德的建构与生成应该且必须充分汲取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德者,得也”,“得”一方面是“得道”,即青年教师如果提升了自身的涵养,那么由其所教的学生也会进步;另一方面,“得”是“得天下”、“得于人”之意,即青年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涵养,得到社会各界的尊敬和认可,帮助所在高校提高综合实力。
其次,现代大学精神德性的现实内容和青年教师师德的生成路径可以展开为丰富多样的结构性内涵。第一,“得”必须“德”,即以“德”作为“得”的原则和规范,以“德”的方式“得”。“完善的人”的教育要求青年教师把教书育人当成是自身的使命,自觉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第二,“德”为了“得”,即“德”以“得”为目标和价值取向。净化、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文氛围是发掘大学精神和推崇师德的根本目的,大学不能急功近利,应该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第三,“德”必然“得”。大学精神的德性内核保障了高等教育的品质和效能,良好的师德修养使青年教师能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向健全人格目标发展。第四,“德”就是“得”。青年教师的身体力行与言传身教,现实地反映出大学必须承担传延道统的社会责任。第五,“得”就是“德”。现代大学精神以培养“完善的人”为价值旨归,同时,这也是大学精神及青年教师价值富有道德性投入的自我实现。
基于传承民族复兴的精神激励,“中国梦”的文化认同不仅是大学精神继承和发展的直接依据,而且也为青年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党员师德建设提出了鲜明的时代要求。大学精神的现代性发展始终伴随国运沉浮,它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福祉紧密相连,激励学生和每一个“大学人”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涵养并形成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高尚情感。而这份深沉的文化认同,又引领青年教师的伦理价值取向,在其师德实践中,指引青年教师从应然走向实然,鼓励他们从“自我”走向“超我”,彰显了浓厚的现实主义情怀。
传统师德建设和现代大学精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校、师生等的共赢,进而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的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
3 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与大学精神融合的实践途径
大学精神是“大学人”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是特定范围的“文化体”和“文化群”共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师德传统与传承和现代大学精神具有努力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的特性和力量,正是透过这种力量,师德传统对于现代大学精神发展的作用才能体现出来,大学精神才能表现为对时代与社会多样性的融摄力、托载力。
“传统的生命力,传统的活力,就在于蕴涵自身并作为其内在否定的创造性。”儒家师德传统之所以能“传”下来,成为某种“道统”,并不是因为它的不变,而是因为它顺应和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内涵和新的活力。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性转换传统儒家师德思想更能体现传统的本质,丰富、拓展大学精神的德性内涵。现代大学精神必然会继承并发展、创新优秀传统师德内容,努力实现培养“完善的人”的教育目标。
努力实现培养“完善的人”的教育目标,是新时代高校师德与塑造发扬人性至善、培养健全人格的大学德性精神融合的实践途径。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存在过分的重视科研、行政管理的官僚化等问题,导致高校成了按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生产标准件的“工厂”。针对出现的这种问题,青年教师应该发挥自身标杆的作用,以其自身道德的行为示范启发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一个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传承民族复兴的精神激励,是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与大学精神践行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的现实出发点,也是二者融合的价值旨归。高等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在实现“中国梦”的前进性征程中,中国大学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使命,也是大学的第一功能。面向“中国梦”是时代召唤,大学精神不仅以其求是求知的率真品格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的一体化进程;更强化并坚持“立德树人”,以青年教师的高尚师德教育、引导学生们坚定追求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以身作则,不断增强自身和学生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具体的做法上,要强化青年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完善青年教师的师德考核制度;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做好青年教师党员的服务和管理,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青年教师党员的行为示范带动全体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行正能量的激励引导。
人是物质存在、精神存在和道德存在①的“三位一体”,培养“完善的人”的价值旨归和传承民族复兴的精神激励使高等教育既走向世俗的科学世界,更要回归本真的生活世界;既要让学生具备“何以能生”的知识技能,更要树立起“为何而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与大学精神的融合必将推动教育的文化、人化的过程,努力实现培养“完善的人”、实现“中国梦”的教育目标。
注释:
①人的道德存在是通过人的直观和直觉与整个社会统一,道德直觉是造就人的道德存在实存形态的基本途径。人的道德存在直接地把个体的人与社会联系在一起,有了这种道德存在,人才能够充分地直观社会性的客观需要以及自我社会角色中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N/OL].http://www.edu.cn/zong_he_816/20130528/t20130528_949
050.shtml.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N/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
nt_19492625_6.htm.
[3]《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OL].http://www.gov.cn/ldhd/2007-08/31/content_733340.htm.
[4]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66-67.
[5]周肖兴.论大学精神的塑造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江苏社会科学,2006(6).
[6]老子.《道德经》.
[7]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7.
[8]《论语·宪问》.
基金项目:
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系统党建研究会课题《大学精神与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师德建设的融合研究》(2013JYDJZZ-YB08003)。
作者简介:
何菁(1976-),女,河南项城人,哲学博士,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讲师。
关键词: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大学精神 融合 中国梦 完善的人
大学精神体现大学人的精神面貌和群体意识,并通过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的启迪、陶冶,形成一定的氛围;青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最具感召力的,他们是大学精神培育、发展、积累、传承的奠基人,也是高校教师的生力军。换一句话来说,大学人文底蕴与精神风范并不是师德的唯一内容,它更代表的是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其内在基本价值诉求与学术人格取向,最终沉积为大学文化精神传承之潜在内核与外显规范。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在2013年5月4日联合发布了有关条约,认为应该认真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青年教师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认真的履行自己的教学职责,为学生树立成长的标杆。所以,基于大学精神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基于对中国儒家的传统师德思想内涵的扬弃与新时代师德的重新发掘,基于《意见》“激励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要求,探讨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与现代大学精神互为关联的本质,探寻二者根之所系、脉之所维,相互传扬、共生共进的融合关系,是当代中国一个时代性和思想性兼具的课题。
1 师德建设与大学精神的互动关系
西方大学精神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如今的风格,认为现代大学的功能有三个,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并因此将大学定位成三中心——教学中心、科研中心、产学研一体化中心。近年来,我国大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借鉴了西方大学的一些经验,但在促进大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目前的学科评估制度都是以科研为中心的,造成了我国高校的本科教学危机,还造成了一些师生过分的追求科研业绩而失去自己的诚信,久而久之大学精神也因此沦落。与此同时,师德亦出现了道德“空场”,大学精神和高等教育本质受到严重的侵蚀和损害,大学越来越远离“大学之道”的精神之源。在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下,功利主义的日益盛行、大学精神的失落、价值体系的衰微和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道德观、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世俗化。
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就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必须始终贯穿在高校师德当中,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世界的角度出发,只有具备以下两个要素大学才能被称之为大学,一是高素质的教育和学术水准,二是道德使命和人文关怀。因此必须把大学的功能定位到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上来,最大程度的体现大学的道德使命和人文关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高校教师是社会文明的传播和建设者,尤其是青年教师更是从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国家社会的未来。青年教师必须以德立范、以德树人,以更好地承担起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的责任;而青年教师党员作为青年教师中的优秀分子,更应该“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可以看出,新时期高校师德中所主张的教书育人、敬业勤勉、疑旧求新和乐于奉献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所提倡的“学为人师、德为人范”相得益彰。
基于大学精神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基于对中国儒家的传统师德思想内涵的扬弃与新时代师德的重新发掘,一方面,中国儒家的传统师德思想内容能够为现代大学精神的充实与提升提供价值引导。中国传统的儒家师德思想,简言之,其核心内容就是修养之道和生命之道。儒家的教育思想认为,“真正的学是为己,而不是为人……君子之学是获得个人知识的学,这种知识隐含着一种永远不能作为行为蓝本而具体表现出来的生命之道”,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体悟修养之道和生命之道、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反观当代的大学教育,由于“科研中心论”等思想的风行,很多教师都把心思放在了科研上,大学变成了一个“技术职业培训场”,这样的大学无法承担起培养“完善的人”的重任。
另一方面,“中国梦”引领下的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必将为高校师德建设注入统一的理想信念内涵。如今,中国的大学肩负的历史使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高等教育承载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荣梦想,同时,“中国梦”也为中国大学精神的发展和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中国梦”将中国大学精神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与社会发展前进方向紧密相应;“中国梦”根植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当下高校师德尤其是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提供价值抉择和精神支持。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形势,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必须面对时代发展和民族振兴与时俱进,将大学积极建设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创新驱动的源泉和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人才、科技和文化助推“中国梦”的实现。面对当下高校师德现状,“中国梦”提供了师德建设的思想指引和衡量标准,以理想观照现实,将“以德立人”和“依法治校”结合起来。
2 现代大学精神价值指向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的生成路径
如今,在我国高校的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45岁)所占比重很大;而其中青年教师党员的数量又占青年教师中的绝大部分。青年教师已承担起高校教书育人的重大职责,其师德的生成,已经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还关系到现代大学精神的发展,甚至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在现代大学精神价值的指向下,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具有越来越高的重要性。一方面,“大学精神是知识分子的一种崇高性存在,一种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大学精神之人文陶铸与个体化素质的形成只能通过高校师德生成的方式实现。另一方面,大学精神绝不可能脱离师德而独立存在,如果教师没有师德,那么大学就是一个“技术职业培训场”,培养出来的人才的个性化诉求和内在潜能是很难被激发出来的,这与现代大学精神的价值指向是相违背的,培养出来的人才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是非常有限的。 基于培养“完善的人”的价值指向,首先,现代大学精神德性塑造的现实内容和青年教师师德的建构与生成应该且必须充分汲取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德者,得也”,“得”一方面是“得道”,即青年教师如果提升了自身的涵养,那么由其所教的学生也会进步;另一方面,“得”是“得天下”、“得于人”之意,即青年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涵养,得到社会各界的尊敬和认可,帮助所在高校提高综合实力。
其次,现代大学精神德性的现实内容和青年教师师德的生成路径可以展开为丰富多样的结构性内涵。第一,“得”必须“德”,即以“德”作为“得”的原则和规范,以“德”的方式“得”。“完善的人”的教育要求青年教师把教书育人当成是自身的使命,自觉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第二,“德”为了“得”,即“德”以“得”为目标和价值取向。净化、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文氛围是发掘大学精神和推崇师德的根本目的,大学不能急功近利,应该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第三,“德”必然“得”。大学精神的德性内核保障了高等教育的品质和效能,良好的师德修养使青年教师能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向健全人格目标发展。第四,“德”就是“得”。青年教师的身体力行与言传身教,现实地反映出大学必须承担传延道统的社会责任。第五,“得”就是“德”。现代大学精神以培养“完善的人”为价值旨归,同时,这也是大学精神及青年教师价值富有道德性投入的自我实现。
基于传承民族复兴的精神激励,“中国梦”的文化认同不仅是大学精神继承和发展的直接依据,而且也为青年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党员师德建设提出了鲜明的时代要求。大学精神的现代性发展始终伴随国运沉浮,它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福祉紧密相连,激励学生和每一个“大学人”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涵养并形成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高尚情感。而这份深沉的文化认同,又引领青年教师的伦理价值取向,在其师德实践中,指引青年教师从应然走向实然,鼓励他们从“自我”走向“超我”,彰显了浓厚的现实主义情怀。
传统师德建设和现代大学精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校、师生等的共赢,进而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的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
3 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与大学精神融合的实践途径
大学精神是“大学人”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是特定范围的“文化体”和“文化群”共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师德传统与传承和现代大学精神具有努力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的特性和力量,正是透过这种力量,师德传统对于现代大学精神发展的作用才能体现出来,大学精神才能表现为对时代与社会多样性的融摄力、托载力。
“传统的生命力,传统的活力,就在于蕴涵自身并作为其内在否定的创造性。”儒家师德传统之所以能“传”下来,成为某种“道统”,并不是因为它的不变,而是因为它顺应和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内涵和新的活力。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性转换传统儒家师德思想更能体现传统的本质,丰富、拓展大学精神的德性内涵。现代大学精神必然会继承并发展、创新优秀传统师德内容,努力实现培养“完善的人”的教育目标。
努力实现培养“完善的人”的教育目标,是新时代高校师德与塑造发扬人性至善、培养健全人格的大学德性精神融合的实践途径。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存在过分的重视科研、行政管理的官僚化等问题,导致高校成了按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生产标准件的“工厂”。针对出现的这种问题,青年教师应该发挥自身标杆的作用,以其自身道德的行为示范启发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一个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传承民族复兴的精神激励,是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与大学精神践行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的现实出发点,也是二者融合的价值旨归。高等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在实现“中国梦”的前进性征程中,中国大学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使命,也是大学的第一功能。面向“中国梦”是时代召唤,大学精神不仅以其求是求知的率真品格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的一体化进程;更强化并坚持“立德树人”,以青年教师的高尚师德教育、引导学生们坚定追求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以身作则,不断增强自身和学生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具体的做法上,要强化青年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完善青年教师的师德考核制度;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做好青年教师党员的服务和管理,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青年教师党员的行为示范带动全体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行正能量的激励引导。
人是物质存在、精神存在和道德存在①的“三位一体”,培养“完善的人”的价值旨归和传承民族复兴的精神激励使高等教育既走向世俗的科学世界,更要回归本真的生活世界;既要让学生具备“何以能生”的知识技能,更要树立起“为何而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与大学精神的融合必将推动教育的文化、人化的过程,努力实现培养“完善的人”、实现“中国梦”的教育目标。
注释:
①人的道德存在是通过人的直观和直觉与整个社会统一,道德直觉是造就人的道德存在实存形态的基本途径。人的道德存在直接地把个体的人与社会联系在一起,有了这种道德存在,人才能够充分地直观社会性的客观需要以及自我社会角色中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N/OL].http://www.edu.cn/zong_he_816/20130528/t20130528_949
050.shtml.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N/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
nt_19492625_6.htm.
[3]《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OL].http://www.gov.cn/ldhd/2007-08/31/content_733340.htm.
[4]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66-67.
[5]周肖兴.论大学精神的塑造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江苏社会科学,2006(6).
[6]老子.《道德经》.
[7]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7.
[8]《论语·宪问》.
基金项目:
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系统党建研究会课题《大学精神与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师德建设的融合研究》(2013JYDJZZ-YB08003)。
作者简介:
何菁(1976-),女,河南项城人,哲学博士,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