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转型期,需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用主流意识形态引导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研究生群体。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研究生;心理健康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
使得广大学生发自内心、心悦诚服的接受和认可宣传教育的内容。
研究生阶段是大学学习的一个自我升华过程,是人社会化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各高校的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时有发生。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材,而且关系到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依然具有可塑性,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研究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而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这给学生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心理伤害,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因此,高校应及时调查了解研究生的心理现状,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对策,而且不应仅限于心理咨询的单向度辅导,而要努力形成一个包括预防干预体系、经济资助机制、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教育环境。
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岁数有了一定的增长,生理需求,经济需要的增强与学业、论文的压力形成了较强的对比矛盾,而就业压力,生活压力,婚恋压力不断增大,使得部分研究生心理失衡,形成偏差;除此以外,个别研究生还出现了价值取向的自私化倾向,陷入到享乐主义与物质主义的失衡中。所以加强高校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纠正其偏差与失衡是本文的题中之义。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党性、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与研究心理健康的正确引导,立德树人,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各种思潮交融交汇交锋的聚集地,高校研究生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一直备受关注.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高校要牢牢把握思想引领.本文从高校加强研究生意识形态工作,引导研究生心理健康出发,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相关的工作:
一、积极坚韧的思想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必然保障
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在我国,党性和人民性是高度统一的,主流价值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高度统一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国人民当前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似乎十九大及两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今天,面对全球政治日新月异发生着变化,经济全球化思潮不断推进,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急剧变革,社会思潮多元化,大数据与现代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的背景下,个体学生接触和基本生活体验有了强烈的变化,理性思考与批判能力持续提高的背景下,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要求我们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容。塑造挺拔包容,积极向上的研究生的人格。积极的思想,健康的体魄才能在毕业后被用人单位及国家机关所用,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二、加强党的领导,高度重视高校研究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意识形态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思想意志和政治制度的根本体现,与民族的团结,政治的稳定,国家的健康发展休戚相关。高校是社会中的象牙塔,但它并没有脱离社会,相反它为社会培养科技工作者,人文工作者及建设者。这就要求在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将党的领导贯穿其始终。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以德育人,立德树人。
三、以主流意识形态积极引导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育,在我国,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方法及自然辩证法是文理科学生分别要学习的思政类课程,任课教师应该紧密联系实际,以此课程为载体。此类课程承担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功能;
一方面加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引领,在所在支部起到传帮带的良好。主流意识形态进校园进头脑,将导师教育与研究生辅导员教育较好的结合在一起,在教育中,切忌盲目冲动,充分考虑到研究生群体的切身感受和认知状况,以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将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融入到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中去。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教师节前夕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并同师生代表座谈时说:“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2017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做到课堂讲坛上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在合作交流中他有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在学术交流中有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在大学治理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话语权,成为教学、科研、治理等的理论指导与价值维系,真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一)自我学习与轮训培训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自我学習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了解。加强对学生的轮训与培训,通过党课、团课等多种形式,加强其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使广大研究生具有简单的党史知识,良好的理论素养,坚韧不拔的人格。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使广大学生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来,带领中国人民摆脱了近百年受剥削受压迫的封建社会,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又获得了一个个成就,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可以教育广大研究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通往科学的高峰上勇于攀登,不断前行,训练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 (二)加强新媒体工具的运用,加强文化教育
加大坚守宣传阵地,利用微博、微信等多种工具,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树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基本概念,让广大研究生了解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跨越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步入了精英教育的门槛。以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建国初期的大家冲破帝国主义的重重阻力,顺利归国,科研报国的先进事迹。学习身边的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淡泊名利,为我国的火药和军工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不以物质、名利、享受为追求,更关注精神、崇高、信仰等各个方面。追求卓越的思想和丰富的灵魂。文化娱乐化与社会转型压力的结合,使得部分研究生青年价值观出现了解构的某些特征,在快餐文化,手机文化中找不到主流文化前进的方向。塑造积极向上的青年文化,结合青年人自身特点与社会角色,重塑青年的精神家园,发扬光大研究生青年的积极风格,引导青年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充分尊重青年研究生的主体性,年轻人思维活跃,似乎社会文化创新的主题,乐于接受新鲜事物,除学术研究外,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通过长期多层次的活动加强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如举办党的知识大赛,民族乐器大赛等等,既可以展现当代青年多才多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又通过网络及宣传海报的形式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参与与关注,充分发挥了优秀青年文化的朋辈影响力,带动了研究生群体蓬勃向上的价值需求。
(三)塑造具有时代特色,符合年轻人特色的话语体系和理论架构
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意识形态的建构必须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在不同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自身的烙印,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优秀的理论对于社会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力。根据时代的发展,理论不断的创新,正面回答时代性问题,正确回答塑造坚韧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采取教育、引导、批评、鼓舞与尊重、理解、关怀等多种形式加以搭建。
塑造当代研究生的先锋品格,开创精神,破除一切陈腐事物对其的不良影响。培养具有高雅内涵的新时期青年研究生。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年学生心理影响的全员、全过程覆盖。
四、构建立体的意识形态教育和心理健康引导体系
利用好导师、任课教师、政工队伍进行立体全方位干预,建立全面有效地心理健康干预体系。
为解决当前存在于学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校方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方法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全面提高辅导员队伍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存在问题时,主动地加以引导。教师应注意培养自身与学生的关系,以平等的、倾听的方式,介入到与学生的交谈过程中,应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研究生导师应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兼顾,不能因为学习成绩、学术研究水平的优劣对学生进行人为的区分,因为每一个学生,在人格上都应得到平等的对待,否则,会造成学生之间形成隔阂,造成不良的影响。
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心理问题,应尽可能地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应注意学校环境的布置,如在教室中悬挂名人名言,校园中保持良好整洁的环境卫生,通过自然环境起到净化学生心灵的目的,让他们在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在良好的心态下受到教育,进而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
五、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力度
如有的学生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较差,学习较为吃力,学校各级党组织高度关照,党员先进同学1对1结对子;有的学生是跨校跨专业考研,专业基础薄弱,加强课外辅导。培养学科点,导师,高年级学长成立幫扶小组,全面提高其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对于恋爱,家庭,年龄等方面的心理压力源,充分发挥班集体、研究生会的作用,通过朋辈关怀,促进研究生们度过难关。在这之中,特别注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要首先增强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是要求学生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善意的批评和在与导师、同学们相处中碰到的难题;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加强沟通和交流。要求学生们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学校要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作出评价,发挥自身特长;其次是千方百计提高研究生的自信心。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教给学生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8.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研究生;心理健康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
使得广大学生发自内心、心悦诚服的接受和认可宣传教育的内容。
研究生阶段是大学学习的一个自我升华过程,是人社会化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各高校的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时有发生。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材,而且关系到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依然具有可塑性,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研究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而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这给学生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心理伤害,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因此,高校应及时调查了解研究生的心理现状,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对策,而且不应仅限于心理咨询的单向度辅导,而要努力形成一个包括预防干预体系、经济资助机制、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教育环境。
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岁数有了一定的增长,生理需求,经济需要的增强与学业、论文的压力形成了较强的对比矛盾,而就业压力,生活压力,婚恋压力不断增大,使得部分研究生心理失衡,形成偏差;除此以外,个别研究生还出现了价值取向的自私化倾向,陷入到享乐主义与物质主义的失衡中。所以加强高校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纠正其偏差与失衡是本文的题中之义。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党性、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与研究心理健康的正确引导,立德树人,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各种思潮交融交汇交锋的聚集地,高校研究生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一直备受关注.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高校要牢牢把握思想引领.本文从高校加强研究生意识形态工作,引导研究生心理健康出发,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相关的工作:
一、积极坚韧的思想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必然保障
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在我国,党性和人民性是高度统一的,主流价值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高度统一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国人民当前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似乎十九大及两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今天,面对全球政治日新月异发生着变化,经济全球化思潮不断推进,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急剧变革,社会思潮多元化,大数据与现代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的背景下,个体学生接触和基本生活体验有了强烈的变化,理性思考与批判能力持续提高的背景下,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要求我们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容。塑造挺拔包容,积极向上的研究生的人格。积极的思想,健康的体魄才能在毕业后被用人单位及国家机关所用,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二、加强党的领导,高度重视高校研究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意识形态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思想意志和政治制度的根本体现,与民族的团结,政治的稳定,国家的健康发展休戚相关。高校是社会中的象牙塔,但它并没有脱离社会,相反它为社会培养科技工作者,人文工作者及建设者。这就要求在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将党的领导贯穿其始终。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以德育人,立德树人。
三、以主流意识形态积极引导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育,在我国,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方法及自然辩证法是文理科学生分别要学习的思政类课程,任课教师应该紧密联系实际,以此课程为载体。此类课程承担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功能;
一方面加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引领,在所在支部起到传帮带的良好。主流意识形态进校园进头脑,将导师教育与研究生辅导员教育较好的结合在一起,在教育中,切忌盲目冲动,充分考虑到研究生群体的切身感受和认知状况,以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将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融入到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中去。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教师节前夕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并同师生代表座谈时说:“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2017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做到课堂讲坛上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在合作交流中他有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在学术交流中有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在大学治理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话语权,成为教学、科研、治理等的理论指导与价值维系,真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一)自我学习与轮训培训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自我学習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了解。加强对学生的轮训与培训,通过党课、团课等多种形式,加强其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使广大研究生具有简单的党史知识,良好的理论素养,坚韧不拔的人格。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使广大学生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来,带领中国人民摆脱了近百年受剥削受压迫的封建社会,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又获得了一个个成就,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可以教育广大研究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通往科学的高峰上勇于攀登,不断前行,训练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 (二)加强新媒体工具的运用,加强文化教育
加大坚守宣传阵地,利用微博、微信等多种工具,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树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基本概念,让广大研究生了解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跨越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步入了精英教育的门槛。以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建国初期的大家冲破帝国主义的重重阻力,顺利归国,科研报国的先进事迹。学习身边的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淡泊名利,为我国的火药和军工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不以物质、名利、享受为追求,更关注精神、崇高、信仰等各个方面。追求卓越的思想和丰富的灵魂。文化娱乐化与社会转型压力的结合,使得部分研究生青年价值观出现了解构的某些特征,在快餐文化,手机文化中找不到主流文化前进的方向。塑造积极向上的青年文化,结合青年人自身特点与社会角色,重塑青年的精神家园,发扬光大研究生青年的积极风格,引导青年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充分尊重青年研究生的主体性,年轻人思维活跃,似乎社会文化创新的主题,乐于接受新鲜事物,除学术研究外,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通过长期多层次的活动加强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如举办党的知识大赛,民族乐器大赛等等,既可以展现当代青年多才多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又通过网络及宣传海报的形式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参与与关注,充分发挥了优秀青年文化的朋辈影响力,带动了研究生群体蓬勃向上的价值需求。
(三)塑造具有时代特色,符合年轻人特色的话语体系和理论架构
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意识形态的建构必须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在不同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自身的烙印,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优秀的理论对于社会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力。根据时代的发展,理论不断的创新,正面回答时代性问题,正确回答塑造坚韧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采取教育、引导、批评、鼓舞与尊重、理解、关怀等多种形式加以搭建。
塑造当代研究生的先锋品格,开创精神,破除一切陈腐事物对其的不良影响。培养具有高雅内涵的新时期青年研究生。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年学生心理影响的全员、全过程覆盖。
四、构建立体的意识形态教育和心理健康引导体系
利用好导师、任课教师、政工队伍进行立体全方位干预,建立全面有效地心理健康干预体系。
为解决当前存在于学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校方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方法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全面提高辅导员队伍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存在问题时,主动地加以引导。教师应注意培养自身与学生的关系,以平等的、倾听的方式,介入到与学生的交谈过程中,应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研究生导师应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兼顾,不能因为学习成绩、学术研究水平的优劣对学生进行人为的区分,因为每一个学生,在人格上都应得到平等的对待,否则,会造成学生之间形成隔阂,造成不良的影响。
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心理问题,应尽可能地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应注意学校环境的布置,如在教室中悬挂名人名言,校园中保持良好整洁的环境卫生,通过自然环境起到净化学生心灵的目的,让他们在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在良好的心态下受到教育,进而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
五、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力度
如有的学生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较差,学习较为吃力,学校各级党组织高度关照,党员先进同学1对1结对子;有的学生是跨校跨专业考研,专业基础薄弱,加强课外辅导。培养学科点,导师,高年级学长成立幫扶小组,全面提高其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对于恋爱,家庭,年龄等方面的心理压力源,充分发挥班集体、研究生会的作用,通过朋辈关怀,促进研究生们度过难关。在这之中,特别注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要首先增强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是要求学生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善意的批评和在与导师、同学们相处中碰到的难题;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加强沟通和交流。要求学生们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学校要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作出评价,发挥自身特长;其次是千方百计提高研究生的自信心。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教给学生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