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媒介融合的大背景环境,吸收网络的新媒体特征,从单一传播方发展成良好的互动平台;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反馈并将之体现在新闻生产活动中,积极搭建市民社会的公共话语空间,这些举措,正是眼下的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变。通过一系列传播方式的改进,电视民生新闻在中国媒体传播的主流地带里持续发力。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电视民生新闻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电视民生新闻由此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出现了新转向,“新”媒体和“新”民生应运而生。
一、新媒体融合环境下民生新闻渠道整合
“新”媒体实际上也是媒介融合这一潮流在电视民生新闻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新”媒体是单一电视媒体和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交汇融合的化合物,改变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制作、传播流程。“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得电视民生新闻具有前所未有的联通性、交互性、互通性和广泛性。实现电视与电视观众的全方位交流、互动的平台,正是把电视和网络进行有效结合的“新”媒体平台,也是复杂的媒体环境中,电视民生新闻媒介融合策略的必然选择。
(一)新媒体融合环境下民生新闻的信息来源
传统电视媒体的民生新闻信息来源主要依托于几个方面:一是线索爆料。由职业线索人或普通群众向媒体提供的新闻线索,搜罗广泛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多由市井琐事、新鲜轶闻、突发事故、八卦娱乐等闲散话题组成。二是市民投诉。遇到困难的群众向媒体寻求援助,或热心市民对城市建设、人际往来过程中的打抱不平。三市政新闻发布会。由官方公布的与民生利益具有切实关系的新闻线索。四是记者挖掘。由于民生新闻并不具有明确的界限划分,很多时候一条的内容生产和传播相对于传统电视媒体更快更自由更具个性。在信息资讯和娱乐等传统优势领域,电视对受众的吸引力已开始转向了新媒体。而新世纪新媒体的发展,也迅速瓜分和占有了传统电视的广告和付费的市场份额。
(二)“新”媒体改变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形态
电视民生新闻之所以被称为第三次电视革命,正是由于它对于传统的电视新闻的传播形态的变革。民生新闻不像之前高高在上的新闻,用民生的视角报道民生,用平民化的语言报道新闻。而新媒体的冲击给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形态带来了又一次改变,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大胆运用新媒体的技术和形式,在民生新闻节目中体现了“新”媒体的传播形态。
二、新媒体拓宽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平台
电视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即指通过电视媒介完成传播的民生新闻形式。电视媒体固定的播出时间,固定的收看地点,明确的收视要求对目标受众形成极大的限制。手机和网络的出现不仅分流了一部分电视收视人群,影响了人们的信息汲取习惯。网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在客观条件上极度迎合时下年轻一代的收视理想状态。建设自己的网站,将电视民生新闻搬上网络舞台,实现节目视频与文字解说的同步传播,无疑是扩大新闻报道传播范围及影响力的最佳方式。电视民生新闻不仅成功转身于网络平台,手机、微博播客、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电视都成为电视民生新闻无处不在的传播触角。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都市快报》就利用新技术进行了“手机直播 ”的有利尝试。通过这些传播载体,电视民生新闻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低投入的资讯复制,并及时获取受众的最新反馈。
三、新媒体融合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内容提升
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诸多问题也一一凸现:报道越来越综艺娱乐化,对公共事务的关切力急剧衰减,因商业利益而失衡的公正标杆引发社会信任感骤降等种种危机成为电视民生新闻持续发展的障碍。“公共新闻”成为了电视民生新闻援引的一个生存出口。作为媒介转型时期的过渡产物,电视民生新闻所发挥的功用已远超出传统新闻的客观纪录,从初期的帮助困难群体解决诉求,关注普通民众的现实生存状态,到将目光切入那些习以为常的思维死角、视觉盲点,引发社会舆论关注,进而上升成为获得足够重视并取得合理解决的政府议事日程。
(一)扩展民生新闻选题范围
电视民生新闻突出的是一種“民本取向”,它的真实面目是政治文明赋予民生新闻的 “国计民生性”,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
(二)理性把握舆论引导方向
题材琐碎冗杂、长期对同类型相似事件进行重复报道、浪费媒体资源更消耗观众收视热情;追逐高收视而对观众过分迎合,负面、媚俗、黄暴的窥私性题材充斥荧屏,舆论引导功能严重缺失;对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偏帮出现矫枉过正,轻视农村题材的新闻报道等。正因缺少引导社会探寻解决之道的富有理性的声音,制约了民生新闻在针对社会热点问题释疑解惑、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电视民生新闻向电视公共新闻的转型尝试中,电视民生新闻在舆论导向上已初具“公共新闻”的雏形。在主导地位上,电视民生新闻由依赖专家观点为最具知识价值的信息来源,转为吸收引用普通公民的观点;传播目的由简单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转为强调公民在事件中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利益;传播态度由以“人们的观点”为点缀,转为以“人们的观点”代替权威。电视民生新闻媒介在表现真实故事的过程中,开始深化社会责任意识,直击事件背后的真相,敢于运用舆论监督的武器服务于公共利益,以真心与真实的并驾齐驱为公共新闻理念的进一步前行奠基。这些可喜的表现令我们看到,即便公共新闻无法成为电视民生新闻真正意义上的救命稻草,其也在民生新闻的发展道路上指明了方向,成为“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的传播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婷.《民生新闻3.0:网络化 跨区域——学界业界热议<南京零距离>升级为<零距离>》,载《视听界》2009年第4期
[2]王珊、李继荣.《“公共新闻”——从平民化走向公众化的思考》,载《新闻传播》2007年第9期
[3]朱虹.《民生新闻兴起的社会效应分析——以南京媒体为例》,载《学海》2006年第6期
[4]朱菁、江黎黎.《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载《新闻实践》2005年第2期
一、新媒体融合环境下民生新闻渠道整合
“新”媒体实际上也是媒介融合这一潮流在电视民生新闻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新”媒体是单一电视媒体和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交汇融合的化合物,改变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制作、传播流程。“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得电视民生新闻具有前所未有的联通性、交互性、互通性和广泛性。实现电视与电视观众的全方位交流、互动的平台,正是把电视和网络进行有效结合的“新”媒体平台,也是复杂的媒体环境中,电视民生新闻媒介融合策略的必然选择。
(一)新媒体融合环境下民生新闻的信息来源
传统电视媒体的民生新闻信息来源主要依托于几个方面:一是线索爆料。由职业线索人或普通群众向媒体提供的新闻线索,搜罗广泛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多由市井琐事、新鲜轶闻、突发事故、八卦娱乐等闲散话题组成。二是市民投诉。遇到困难的群众向媒体寻求援助,或热心市民对城市建设、人际往来过程中的打抱不平。三市政新闻发布会。由官方公布的与民生利益具有切实关系的新闻线索。四是记者挖掘。由于民生新闻并不具有明确的界限划分,很多时候一条的内容生产和传播相对于传统电视媒体更快更自由更具个性。在信息资讯和娱乐等传统优势领域,电视对受众的吸引力已开始转向了新媒体。而新世纪新媒体的发展,也迅速瓜分和占有了传统电视的广告和付费的市场份额。
(二)“新”媒体改变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形态
电视民生新闻之所以被称为第三次电视革命,正是由于它对于传统的电视新闻的传播形态的变革。民生新闻不像之前高高在上的新闻,用民生的视角报道民生,用平民化的语言报道新闻。而新媒体的冲击给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形态带来了又一次改变,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大胆运用新媒体的技术和形式,在民生新闻节目中体现了“新”媒体的传播形态。
二、新媒体拓宽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平台
电视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即指通过电视媒介完成传播的民生新闻形式。电视媒体固定的播出时间,固定的收看地点,明确的收视要求对目标受众形成极大的限制。手机和网络的出现不仅分流了一部分电视收视人群,影响了人们的信息汲取习惯。网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在客观条件上极度迎合时下年轻一代的收视理想状态。建设自己的网站,将电视民生新闻搬上网络舞台,实现节目视频与文字解说的同步传播,无疑是扩大新闻报道传播范围及影响力的最佳方式。电视民生新闻不仅成功转身于网络平台,手机、微博播客、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电视都成为电视民生新闻无处不在的传播触角。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都市快报》就利用新技术进行了“手机直播 ”的有利尝试。通过这些传播载体,电视民生新闻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低投入的资讯复制,并及时获取受众的最新反馈。
三、新媒体融合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内容提升
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诸多问题也一一凸现:报道越来越综艺娱乐化,对公共事务的关切力急剧衰减,因商业利益而失衡的公正标杆引发社会信任感骤降等种种危机成为电视民生新闻持续发展的障碍。“公共新闻”成为了电视民生新闻援引的一个生存出口。作为媒介转型时期的过渡产物,电视民生新闻所发挥的功用已远超出传统新闻的客观纪录,从初期的帮助困难群体解决诉求,关注普通民众的现实生存状态,到将目光切入那些习以为常的思维死角、视觉盲点,引发社会舆论关注,进而上升成为获得足够重视并取得合理解决的政府议事日程。
(一)扩展民生新闻选题范围
电视民生新闻突出的是一種“民本取向”,它的真实面目是政治文明赋予民生新闻的 “国计民生性”,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
(二)理性把握舆论引导方向
题材琐碎冗杂、长期对同类型相似事件进行重复报道、浪费媒体资源更消耗观众收视热情;追逐高收视而对观众过分迎合,负面、媚俗、黄暴的窥私性题材充斥荧屏,舆论引导功能严重缺失;对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偏帮出现矫枉过正,轻视农村题材的新闻报道等。正因缺少引导社会探寻解决之道的富有理性的声音,制约了民生新闻在针对社会热点问题释疑解惑、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电视民生新闻向电视公共新闻的转型尝试中,电视民生新闻在舆论导向上已初具“公共新闻”的雏形。在主导地位上,电视民生新闻由依赖专家观点为最具知识价值的信息来源,转为吸收引用普通公民的观点;传播目的由简单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转为强调公民在事件中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利益;传播态度由以“人们的观点”为点缀,转为以“人们的观点”代替权威。电视民生新闻媒介在表现真实故事的过程中,开始深化社会责任意识,直击事件背后的真相,敢于运用舆论监督的武器服务于公共利益,以真心与真实的并驾齐驱为公共新闻理念的进一步前行奠基。这些可喜的表现令我们看到,即便公共新闻无法成为电视民生新闻真正意义上的救命稻草,其也在民生新闻的发展道路上指明了方向,成为“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的传播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婷.《民生新闻3.0:网络化 跨区域——学界业界热议<南京零距离>升级为<零距离>》,载《视听界》2009年第4期
[2]王珊、李继荣.《“公共新闻”——从平民化走向公众化的思考》,载《新闻传播》2007年第9期
[3]朱虹.《民生新闻兴起的社会效应分析——以南京媒体为例》,载《学海》2006年第6期
[4]朱菁、江黎黎.《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载《新闻实践》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