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以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治脑卒中患者280例,对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生下呼吸道感染53例,发生率19%,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原发病、中风类型、侵入性医疗操作、住院时间等因素有关。结论: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脑卒中下呼吸道感染护理
脑卒中是危害人民健康及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病死率居世界人口病死原因的第2位,脑卒中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是医院感染的易感者,其医院感染发病率高达37.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位。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资料,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干预措施。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脑卒中患者280例,男166例,女114例;其中脑出血147例,大面积脑梗死86例,脑干梗死47例;年龄41~87岁,平均66.8±7.8岁;合并高血压265例,糖尿病62例,慢性支气管炎71例。
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即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⑴患者出现咳嗽、痰黏稠,肺部出现湿啰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1发热。2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3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⑵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方法:分析280例卒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
280例患者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53例,发生率19%。相对于脑梗死,脑出血更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高龄、昏迷、伴有吞咽功能障碍及有慢性支气管炎史的患者有较高的发生率;气管切开后高达91.3%患者发生感染,而使用呼吸机患者则100%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见表1。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急性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报道发生率高达21.23%,感染后往往加重脑血管病的病情,影响瘫痪肢体功能恢复,也是导致脑血管病死亡的重要因素。
护理措施:1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基础疾病,预防并发症,护士应加强基础护理,鼓励卧床患者翻身、拍背,做好各种导管、口腔及会阴护理;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通过疾病的保健指导、饮食和药物指导,以促进患者早日痊愈,从而缩短住院时间。2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应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道感染迹象,住院患者一旦出现呼吸性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或有急性感染症状,如发冷、发热等,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规范认真执行无菌操作,洗手是切断接触传播控制医院感染的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4加强病房环境管理,严格探视制度,家属或陪客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劝其暂缓探视或提供一次性口罩,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每日通风换气3次,每次30分钟、病室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分钟,定期做好空气培养监测。病房地面、桌面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湿擦湿拖,抹布做到1床1巾,拖把做好分类标记。5尽量避免和减少侵袭性导和植入,如导尿管、胃管和深静脉导管等,必须实施时,应加强消毒,严格无菌操作。但是对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尽早植入胃管,可有效防止吸入性肺炎,而且能保证营养,增加抵抗力。⑥吸痰是减少返流和误吸的必要手段,但吸痰不当同样会导致或加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吸痰动作应轻柔,避免二次损伤,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掌握适应证,不视病情的反复吸痰,反而有害。⑦对无急性脑出血的脑卒中患者,睡眠及进食时可采用抬高床头20度~30度的方法,鼻饲时可抬高床头30度~45度,可有效降低因仰卧位所引起的误吸和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的危险性,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头、躯干处于高位并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护士2次/日帮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可根据患者口腔情况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无感染者选用生理盐水,有感染者可选用口泰的强氧化离子水)。
参考文献
1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谭文琪,陈晓育,胡晓军.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4:82-83.
3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华医学杂志,2001,5.
5钱桂香,潘乃林,金鹤.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J].上海护理杂志,2005,5(2):15-16.
关键词脑卒中下呼吸道感染护理
脑卒中是危害人民健康及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病死率居世界人口病死原因的第2位,脑卒中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是医院感染的易感者,其医院感染发病率高达37.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位。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资料,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干预措施。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脑卒中患者280例,男166例,女114例;其中脑出血147例,大面积脑梗死86例,脑干梗死47例;年龄41~87岁,平均66.8±7.8岁;合并高血压265例,糖尿病62例,慢性支气管炎71例。
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即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⑴患者出现咳嗽、痰黏稠,肺部出现湿啰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1发热。2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3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⑵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方法:分析280例卒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
280例患者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53例,发生率19%。相对于脑梗死,脑出血更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高龄、昏迷、伴有吞咽功能障碍及有慢性支气管炎史的患者有较高的发生率;气管切开后高达91.3%患者发生感染,而使用呼吸机患者则100%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见表1。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急性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报道发生率高达21.23%,感染后往往加重脑血管病的病情,影响瘫痪肢体功能恢复,也是导致脑血管病死亡的重要因素。
护理措施:1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基础疾病,预防并发症,护士应加强基础护理,鼓励卧床患者翻身、拍背,做好各种导管、口腔及会阴护理;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通过疾病的保健指导、饮食和药物指导,以促进患者早日痊愈,从而缩短住院时间。2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应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道感染迹象,住院患者一旦出现呼吸性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或有急性感染症状,如发冷、发热等,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规范认真执行无菌操作,洗手是切断接触传播控制医院感染的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4加强病房环境管理,严格探视制度,家属或陪客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劝其暂缓探视或提供一次性口罩,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每日通风换气3次,每次30分钟、病室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分钟,定期做好空气培养监测。病房地面、桌面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湿擦湿拖,抹布做到1床1巾,拖把做好分类标记。5尽量避免和减少侵袭性导和植入,如导尿管、胃管和深静脉导管等,必须实施时,应加强消毒,严格无菌操作。但是对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尽早植入胃管,可有效防止吸入性肺炎,而且能保证营养,增加抵抗力。⑥吸痰是减少返流和误吸的必要手段,但吸痰不当同样会导致或加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吸痰动作应轻柔,避免二次损伤,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掌握适应证,不视病情的反复吸痰,反而有害。⑦对无急性脑出血的脑卒中患者,睡眠及进食时可采用抬高床头20度~30度的方法,鼻饲时可抬高床头30度~45度,可有效降低因仰卧位所引起的误吸和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的危险性,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头、躯干处于高位并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护士2次/日帮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可根据患者口腔情况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无感染者选用生理盐水,有感染者可选用口泰的强氧化离子水)。
参考文献
1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谭文琪,陈晓育,胡晓军.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4:82-83.
3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华医学杂志,2001,5.
5钱桂香,潘乃林,金鹤.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J].上海护理杂志,2005,5(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