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受益终生。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读书、思考、自学这三种习惯对于实践素质教育十分重要。但好习惯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形成的,它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这三种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持之以恒。
关键词:素质 素质教育 习惯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关于“素质”的含义,《辞海》上大致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二是指个人在后天环境或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从这两层含义来看,“遗传素质”受先天的影响太大,教育的力量鞭长莫及;而“后天素质”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磨练而成。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能力是由许许多多良好习惯的积累而培养成的。我认为当前素质教育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三种习惯的养成。
一、养成读书的习惯
欧阳修归纳写作经验,认为写文章要有“三多”:“读得多,作得多,还要与别人多商量”。在这“三多”当中,第一要素是读得多。高尔基也曾经说过:“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的时候,每一本书似乎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不可思议的崭新世界。”历史是一门史籍众多,内涵精深的学科,历史素质的提高离不开读书,而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会为历史学习打开一扇视野开阔的窗户,让学生看到一个美丽浩瀚的世界。
首先,要养成读好课本的习惯。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养成课前阅读,课内阅读和课后阅读的习惯。课前阅读,就是课前预习课本,要求学生在每次上历史课前,花一定的时间预习下节课的内容;课内阅读,就是课内学习课本,课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要求地阅读历史课本;课后阅读,就是课后复习课本,让学生养成在课后及时复习课本的习惯。
其次,要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历史学是对人类过去的记载和经验的总结,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为一名中学生,要想历史学得好,必须要文理兼通,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注意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最后,要养成取舍读书的习惯。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先辈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籍。据说就连欧阳修进入内阁书库,见到一本书目,其中有两千多种书,他竟连书名都没听说过,可见古人著述之丰。所以今天我们指导学生读书,就要让学生从浩如烟海的著作中,有取舍地进行阅读。
读书的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所谓“略读”,就是要求学生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目的在于求广求多,扩大历史知识面。比如对于历史工具书或者是对一些历史常用书,如二十五史之类的阅读;所谓“精读”,就是要求学生读精读透,目的在于求深求通,力攻专业领域。比如对于历史课本的阅读。所以,略读可以粗观大意,不求甚解;精读则要求对书本的思想内容、人物事件、篇章结构、文字训诂等等,彻底通晓,也就是说一字一句也不能放过。
二、养成思考的习惯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苏东坡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在素质教育中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做到:
一是要广泛设疑。学贵有疑,纵观历史,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理论上的创新,技术上的发明,往往来源于“疑”。疑问是开动脑筋的结果,通过问,解决疑,可促进积极的思维活动。孔子认为学习中只要能独立思考,就能碰到疑难,提出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并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疑难问题。在历史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质疑,不盲从,不迷信书本中的现成结论。
二是要有理有据地进行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不仅要寻求正确的题目答案,更要在掌握解题的过程中,学会使自己思维的每一步都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符合思维逻辑。
三是要一问多思。通过多思做到一问多答,一题多解,对于同一问题要从正反、纵横、内外等多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思考。通过多思,使认识逐渐深化,直到抓住问题的本质与关键。
三、养成自学的习惯
古人云:“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新课标也明确提出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果学生拥有了自学的能力,他就可以进行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走入社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歷史水平。所以,历史教学应当注重落实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要求,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入手,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应该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条件。在课堂教学上,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落后状态,教师要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自学。比如,教师可以把预习和作业尽量放在课内,让学生有充分的自学时间。课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多读书来开阔视野,多渠道汲取历史知识。
二是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中学历史学科而言,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一开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自学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通过自学去寻找答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且通过读书,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等解决问题。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
网络上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哪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科学家回答是幼儿园。记者感到很好奇,他解释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午饭后要休息一会儿;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
这句意味深长的话道出了习惯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主要参考书目:
《给历史教师的101条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关键词:素质 素质教育 习惯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关于“素质”的含义,《辞海》上大致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二是指个人在后天环境或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从这两层含义来看,“遗传素质”受先天的影响太大,教育的力量鞭长莫及;而“后天素质”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磨练而成。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能力是由许许多多良好习惯的积累而培养成的。我认为当前素质教育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三种习惯的养成。
一、养成读书的习惯
欧阳修归纳写作经验,认为写文章要有“三多”:“读得多,作得多,还要与别人多商量”。在这“三多”当中,第一要素是读得多。高尔基也曾经说过:“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的时候,每一本书似乎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不可思议的崭新世界。”历史是一门史籍众多,内涵精深的学科,历史素质的提高离不开读书,而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会为历史学习打开一扇视野开阔的窗户,让学生看到一个美丽浩瀚的世界。
首先,要养成读好课本的习惯。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养成课前阅读,课内阅读和课后阅读的习惯。课前阅读,就是课前预习课本,要求学生在每次上历史课前,花一定的时间预习下节课的内容;课内阅读,就是课内学习课本,课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要求地阅读历史课本;课后阅读,就是课后复习课本,让学生养成在课后及时复习课本的习惯。
其次,要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历史学是对人类过去的记载和经验的总结,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为一名中学生,要想历史学得好,必须要文理兼通,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注意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最后,要养成取舍读书的习惯。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先辈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籍。据说就连欧阳修进入内阁书库,见到一本书目,其中有两千多种书,他竟连书名都没听说过,可见古人著述之丰。所以今天我们指导学生读书,就要让学生从浩如烟海的著作中,有取舍地进行阅读。
读书的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所谓“略读”,就是要求学生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目的在于求广求多,扩大历史知识面。比如对于历史工具书或者是对一些历史常用书,如二十五史之类的阅读;所谓“精读”,就是要求学生读精读透,目的在于求深求通,力攻专业领域。比如对于历史课本的阅读。所以,略读可以粗观大意,不求甚解;精读则要求对书本的思想内容、人物事件、篇章结构、文字训诂等等,彻底通晓,也就是说一字一句也不能放过。
二、养成思考的习惯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苏东坡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在素质教育中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做到:
一是要广泛设疑。学贵有疑,纵观历史,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理论上的创新,技术上的发明,往往来源于“疑”。疑问是开动脑筋的结果,通过问,解决疑,可促进积极的思维活动。孔子认为学习中只要能独立思考,就能碰到疑难,提出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并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疑难问题。在历史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质疑,不盲从,不迷信书本中的现成结论。
二是要有理有据地进行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不仅要寻求正确的题目答案,更要在掌握解题的过程中,学会使自己思维的每一步都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符合思维逻辑。
三是要一问多思。通过多思做到一问多答,一题多解,对于同一问题要从正反、纵横、内外等多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思考。通过多思,使认识逐渐深化,直到抓住问题的本质与关键。
三、养成自学的习惯
古人云:“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新课标也明确提出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果学生拥有了自学的能力,他就可以进行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走入社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歷史水平。所以,历史教学应当注重落实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要求,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入手,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应该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条件。在课堂教学上,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落后状态,教师要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自学。比如,教师可以把预习和作业尽量放在课内,让学生有充分的自学时间。课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多读书来开阔视野,多渠道汲取历史知识。
二是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中学历史学科而言,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一开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自学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通过自学去寻找答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且通过读书,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等解决问题。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
网络上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哪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科学家回答是幼儿园。记者感到很好奇,他解释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午饭后要休息一会儿;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
这句意味深长的话道出了习惯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主要参考书目:
《给历史教师的101条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