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一名语文教师,语言的魅力显然很重要。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否生动娴熟,是否富有智慧,是否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要使教师的“课堂语言”能滋润语文课堂,产生春风化雨般的魅力,我认为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新鲜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探求活动、求知欲望
教师要善于选择最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入耳入心。为此,语言要新鲜。新鲜的语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求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指导学生作文,讲观察的重要性,如果三番五次地总是说,“ 要观察 ”,“ 要仔细观察”,“观察要仔细”,学生定会觉得味同嚼蜡,毫无吸引力。如果这次说:“ 眼睛是通向心灵的窗户。扑入眼帘的东西要看仔细,切不可浮光掠影,视而不见。” 下次说“要看仔细,识得事物独有特征;要深入底里,识得神气。”再下次说:“重复观察,巨细不漏,细微处尤其看真切;多角度观察,看出层次,看出多种形态;边观察边联想,使静物‘活化’。”这样一来,与学生谈的虽然是同一问题,但在不同的场合又稍有不同变化。不重复同一句式、同一词语,学生会有新鲜感,易于接受。
二、风趣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笑声,充满和谐、愉悦的气氛。如果学生抄袭作业,怎么教育呢?课上教师说了这样一段话:“天工造物真是无比奇妙,即使是同一种同一类的物也会千差万别。人们常说,天底下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可这一次我们班上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批改作业时我发现不少人的面孔一模一样,比如这个嘴角往下歪,那个嘴角也往下歪,孪生兄弟姐妹也没有达到这样相近的程度呀。你们能帮我解答一下这其中的原因吗?”学生先是煞有兴趣地听,接着表情有点紧张,最后大声笑着说:“抄”。毛病由学生自己诊断,教师顺势引导,指点良药就行。学生在学习中发生差错,厉声厉语地指责和批评,定会使学生感觉窘困。如果说一两句富有幽默感的话,不仅能缓和气氛,而且能起到安慰剂、定心丸的作用,最终能帮助他们逃脱困境。因而在恰当场合、恰当时机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可以达到催化感情、深化理智的良好效果。
三、声情并茂的语言——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在教学中要声情并茂,以声传情,声气相求,以便达到一种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在诗歌教学中这一点体现得最为明显。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 ”,当外物和人的心情猛然撞击或交融时,就形成动人的诗篇,就会产生千古绝唱。教师教学生诵读古诗词时,自己首先要读出感情。只有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教出气氛,教出特色,教出效果。“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杜甫《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读罢此诗,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诗中所洋溢着的为国捐躯的赤诚与意气,构成了激动人心彪炳千秋的爱国篇章。陆游用血泪、身躯和赤诚之心化为精神财富,是琼浆,是醍醐,读到它们,不由使人思绪万千,激动不已。教师深刻体味了这种感情,并以声情并茂的语言讲授开来,就会使学生在不自觉中产生情感共鸣,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四、娓娓而谈的语言——轻轻叩启学生的心扉
娓娓而谈,就是要敞开心扉,或叙述,或议论,语调平和,一字一句都要轻轻叩启学生的心扉。如此一来,就会如同小河流水,淙淙潺潺,悦耳动听;犹如春风化雨,吹拂学生的心田。例如,组织学生学习《赶海》一文,课的起始,教师这样与学生交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海吗?听到过有关海的故事吗?回忆一下你们在电影、电视中所看到的大海的形象,列举一些词句来形容它的情景好吗?”(放手让学生说)我也说一点自己的感受:“海,无边无际,辽阔壮美;神秘莫测,变化无常。有时它平静温柔,海鸥掠过水面,在海空盘旋翱翔;有时它汹涌澎湃,浊浪排空,怒吼咆哮。生活在海边的人,能让海水亲吻自己的小脚丫,追浪花、捉螃蟹、抓大虾、捏海星……多有趣!《赶海》一文描写了作者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情景,让我们一起阅读,仔细体味。”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通过娓娓道来的方式,会使学生会渐渐进入学习佳境。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深刻认识到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提高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轻松自如地使用课堂语言,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让教师的语言成为语文教学的生命之帆。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草堰口小学)
一、新鲜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探求活动、求知欲望
教师要善于选择最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入耳入心。为此,语言要新鲜。新鲜的语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求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指导学生作文,讲观察的重要性,如果三番五次地总是说,“ 要观察 ”,“ 要仔细观察”,“观察要仔细”,学生定会觉得味同嚼蜡,毫无吸引力。如果这次说:“ 眼睛是通向心灵的窗户。扑入眼帘的东西要看仔细,切不可浮光掠影,视而不见。” 下次说“要看仔细,识得事物独有特征;要深入底里,识得神气。”再下次说:“重复观察,巨细不漏,细微处尤其看真切;多角度观察,看出层次,看出多种形态;边观察边联想,使静物‘活化’。”这样一来,与学生谈的虽然是同一问题,但在不同的场合又稍有不同变化。不重复同一句式、同一词语,学生会有新鲜感,易于接受。
二、风趣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笑声,充满和谐、愉悦的气氛。如果学生抄袭作业,怎么教育呢?课上教师说了这样一段话:“天工造物真是无比奇妙,即使是同一种同一类的物也会千差万别。人们常说,天底下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可这一次我们班上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批改作业时我发现不少人的面孔一模一样,比如这个嘴角往下歪,那个嘴角也往下歪,孪生兄弟姐妹也没有达到这样相近的程度呀。你们能帮我解答一下这其中的原因吗?”学生先是煞有兴趣地听,接着表情有点紧张,最后大声笑着说:“抄”。毛病由学生自己诊断,教师顺势引导,指点良药就行。学生在学习中发生差错,厉声厉语地指责和批评,定会使学生感觉窘困。如果说一两句富有幽默感的话,不仅能缓和气氛,而且能起到安慰剂、定心丸的作用,最终能帮助他们逃脱困境。因而在恰当场合、恰当时机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可以达到催化感情、深化理智的良好效果。
三、声情并茂的语言——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在教学中要声情并茂,以声传情,声气相求,以便达到一种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在诗歌教学中这一点体现得最为明显。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 ”,当外物和人的心情猛然撞击或交融时,就形成动人的诗篇,就会产生千古绝唱。教师教学生诵读古诗词时,自己首先要读出感情。只有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教出气氛,教出特色,教出效果。“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杜甫《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读罢此诗,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诗中所洋溢着的为国捐躯的赤诚与意气,构成了激动人心彪炳千秋的爱国篇章。陆游用血泪、身躯和赤诚之心化为精神财富,是琼浆,是醍醐,读到它们,不由使人思绪万千,激动不已。教师深刻体味了这种感情,并以声情并茂的语言讲授开来,就会使学生在不自觉中产生情感共鸣,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四、娓娓而谈的语言——轻轻叩启学生的心扉
娓娓而谈,就是要敞开心扉,或叙述,或议论,语调平和,一字一句都要轻轻叩启学生的心扉。如此一来,就会如同小河流水,淙淙潺潺,悦耳动听;犹如春风化雨,吹拂学生的心田。例如,组织学生学习《赶海》一文,课的起始,教师这样与学生交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海吗?听到过有关海的故事吗?回忆一下你们在电影、电视中所看到的大海的形象,列举一些词句来形容它的情景好吗?”(放手让学生说)我也说一点自己的感受:“海,无边无际,辽阔壮美;神秘莫测,变化无常。有时它平静温柔,海鸥掠过水面,在海空盘旋翱翔;有时它汹涌澎湃,浊浪排空,怒吼咆哮。生活在海边的人,能让海水亲吻自己的小脚丫,追浪花、捉螃蟹、抓大虾、捏海星……多有趣!《赶海》一文描写了作者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情景,让我们一起阅读,仔细体味。”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通过娓娓道来的方式,会使学生会渐渐进入学习佳境。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深刻认识到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提高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轻松自如地使用课堂语言,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让教师的语言成为语文教学的生命之帆。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草堰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