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xin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而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就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学生成长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智力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将德育作为核心理念的重要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接班人为目标而开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思维能力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道德与法治课的开设是极其必要的。道德问题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道德问题不是一个抽象的理性问题,而与人的生活素养和实践智慧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性是这门课程最本质的特征。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引导学生去“适应”现在的社会、现在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向善、向上之心,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一代新人,去创造新的社会、新的生活。本文将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具体的阐述。
  一、调动课堂气氛,寓教于学
  由于道德与法治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不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花费太多时间记忆、理解,只要考前背诵教师分发的提纲或者抓住重点,再加上临场的发挥即可。因此,学生对该科目的学习动机不强,课堂机械地学习、不主动地接受知识。一节课下来,变成了教师自导自演,学生兴致全无、瞌睡连连。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创造性地开设新情境、巧设悬疑,激发学生去探索,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让静如死水的课堂泛起涟漪。如,在讲授《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中“法律是什么”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先抛出问题: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同学们上学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巨大的变化呢?问题一出,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此时,教师询问学生在没有法律约束的背景下,想要做些什么,同时说出原因,以此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之后,教师用幻灯片出示了法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对比自己之前的想法,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感悟,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就是为社会做贡献。授课过程中,教师适时地点拨就是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种聚合,也是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
  二、由“我”及“他”的教学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拥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改变那种唯我独尊的思维方式,重新建立共存的新型思维方式。道德与法治课围绕自我、家庭、学校、小区、祖国、世界的线索,设计了学生的成长、日常生活、学校生活、学生的公共生活、学生的国家生活、学生共同的世界等六大学习板块。以此引导学生实现对关系的理解,领悟整体思想,使其逐步明白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这种从个人到他人的逻辑顺序,帮助学生培养逻辑顺序思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仅仅只考虑自己,还会思考对别人的影响、对国家、社会的影响。
  三、站在学生的立场,巩固学生的思维能力
  将学生作为独立发展的个体是道德与法治课大力推崇的观点,这体现了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教育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尝试以学生的角度而非教师的角度来讲解知识,以不同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而非官方的标准角度引导学生领悟生活中的大奥秘。比如,教师在四年级上册教授学生《我们班四岁了》这篇课文时,这堂课的主人是学生,让学生谈谈他们自己对于班集体的看法、意见。教师可以适当地引领学生思考,比如教师可以说:“同学们,我们认识已经四年了,四年的集体生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让我们一起来回忆我们的成长吧!”学生们可能相继地回忆起第一次踏进校门、第一次升国旗、班集体第一次郊游、班集体第一次开运动会,这些回忆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中的深刻性。教师可以继续引导:“我们班很棒!每个班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大家能说出自己班集体的优点与不足吗?”学生们开始思考自己班集体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在这个时候,学生开始自主地深入思考问题,不再人云亦云,巩固学生思维深刻性的目的也得到了实现。
  四、德育与思维同时培养,德与智齐发展
  小学生身心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關键时期。做人先立德,德育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道德是学生未来报效祖国、社会的基础。归根结底,思维的培养是对人的培养,思维能力是高度的个人化,是基于人的特质展开的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学生回答,而答案却没有标准答案。这是因为思维能力重要的是思考问题的过程,以及学生对这个问题本质的探讨与好奇,而非一字不差地回答出正确的答案。这种好奇是孩子深入探索世界的指路明灯,教师需要保护学生们弥足珍贵的好奇心。
  结束语
  思维能力是学生重要的能力,对学生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道德与法治课在新时代背景下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思维能力是教师的责任。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共同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王芳.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 基础教育研究, 2019, 508(06):55-56.
  [2]张嘉敏. 试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尝试[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00009-00009.
  [3]王彬彬. 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思维的培养[J]. 江西教育:教学版(B), 2019, 1060(02):63-63.
  [4]王芳.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 基础教育研究, 2019, 508(06):55-56.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审美能力是说对音乐的感受力以及解读能力,是民众在长期的音乐熏陶下形成的能力。因此提升民众的音乐审美能力是有着极大价值的。让民众能够审视自己的精神世界,大众文化活动是丰富精神世界的关键模式,也是培养民众审美趣味、熏陶人格的重要模式  【关键词】群众审美能力意境美   音乐审美能力是说对音乐的感受力以及解读能力,是民众在长期的音乐熏陶下形成的能力。因此提升民众的音乐审美能力是有着极大价值
期刊
摘要:在新时期重点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是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全新要求。青少年是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做好创新意识启蒙教育十分关键。而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其中所具有的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价值十分突出,将其有效应用于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中,能够促进整体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下面,主要就书法教育对青少年成长以及素质建设所发挥的重要性地位展开分析,并本着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创新意识的原则就具体的书法教育实践举措进
期刊
摘要:户外角色游戏是学前教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形式,幼儿园的户外场地蕴藏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要基于对幼儿多元感知与充分利用资源的视角着手,促使幼儿在参与户外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更为多元化的体验。基于此,本文将对幼儿户外角色游戏自主、自发性的开展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前教育;户外角色游戏;自主、自发性  1 幼儿户外活动角色扮演游戏的现实意义  1.1 各种游戏角色扮演,增强智力发展,增加知识
期刊
摘要:从小学语文的课本中我们不难看出,低年级的教学主要以汉语拼音、认字识词为主,涉及到的课文大多标注了汉语拼音,而且篇幅较短、内容简单,这一阶段的阅读教学以流畅朗读和记忆为主。当学生们进入小学高年级后,其阅读的篇幅变长、内容变深,增添了一份情感要求。本文围绕于此,针对其中的情感训练,探究相应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級;语文阅读;情感训练;教学策略  引言  像小学语文阅读《树和喜鹊》《小小的
期刊
摘要:童话因其语言生动形象,想象丰富神奇,顺应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爱幻想的天性,深受儿童的喜爱与欢迎。低年段的学生想象力发展早,且处于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带领二年级的学生读童话、讲童话、演童话、写童话,既能滋养儿童的心灵世界,又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童话教学;想象力;创造力;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这样的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了较大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旨在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以更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这个大背景下,问题式教学得以开展。针对于高中地理学习,学生在高中时期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在这种形势下,为保证高中地理课程更好的开展,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问题教学的应用能很好的满足教学需求与学生学习需求。下面针对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
期刊
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主题进行积极探索,并从中获得成功体验的学习过程被称为数学深度学习。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推进,深度学习模式逐渐被应用于高中数学的教学中。为此,如何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落实好深度学习成为高中数学教师的研究重点。本文对促进数学深度学习的高中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学;深度学习;高中;教学策略  前言:数学深度学习是学生主动进行数学探究活动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2011年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燕子》一课进行教学设计,设计环节将采用问答、活动、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本节课教学,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主要内容包括熟知课标要求、精准把握教材、生成教学目标、生成教学过程和生成教学反思五点。  关键词:燕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熟知课标要求  新课标对小学中段阅读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朗读和背诵课文,关键在于应用,
期刊
【摘要】学习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最终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因此,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弄清楚学生通过这节课将获得什么,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教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必须要弄清楚目标问题。  【关键词】学习目标; 主体错位; 明确依据;行为动词  学习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最终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期刊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烛照红妆。”曼妙和悠长都是它的代名词。害怕海棠花像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又不忍心它在黑暗中栖息,所以亮起烛光照亮。  花木繁盛。此言海棠花最艳丽的状态是在下雨之时与欲开未开之际。海棠花的页面是墨绿色的,上面还有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白点。叶背是朱红色的,如天边的晚霞。叶边是锯齿状的,像裙子美丽的花边。夏天,洁白如雪的海棠花渐渐飘落了,枝头一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