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本的口算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o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口算的要求是“熟练·正确和会”,同时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关系到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影响到其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竖式运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直接影响着计算的效果,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口算训练的。
  一、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加强口算训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要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因为任何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口算题组成的,它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直接影响到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笔算的正确率高且速度快;口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笔算速度慢且错误率高。一旦口算能力加强了,计算的速度就会提高。口算能力作为计算能力的一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口算教学要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和方法,那么弄清算理是关键。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十几”的时候,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等实物操作建立丰富的表象,理解“凑十法“,然后让学生详细说出思考的过程:如,8十5,可以说成先把5分成3和2,先算8+2=10,再算10+3=13,后经过8+6、8+7、8+8、8+9等的练习,概括出”凑十法”计算8+几的方法:“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加几”。在经历了感知观察—形成表象—抽象概括三个阶段的学习和相应的练习,学生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认知过程。学生既弄清了算理,又掌握了计算法则,保证了口算的正确性。口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中要采取先慢后快的原则,训练初期要注重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只要求正确对速度不做要求,重点在于巩固口算方法,为形成技能打好基础。随着学生知识的深化,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算理,并加强算法指导,引导学生算化过程,形成口算技巧技能。如口算99+98、99+100-2、100+98-1、100+100-3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几种解题思路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优算法,提高口算速度,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技巧。比如:低年级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如“开火车”“找朋友”“找门牌号”“送信”“对口令”“夺红旗”“闯关”等;中年级可以采用口算板、口算表、卡片、幻灯片或游戏进行训练;高年级训练的方式可以是指名答、抢答、齐答、听算、视算等。如果用以上不同形式的训练方法,在可能的情况下,坚持每节课前适当地进行口算训练,一定能够很快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科学合理安排口算训练
  任何计算都是以口算为基础的,口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他运算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口算技巧的形成和熟练程度,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教学中长期不懈地训练,这就要求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口算训练。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安排好天天训练的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技巧技能。进行口算训练时,还要注意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要注意精心设计口算练习题,如,教学“两位数乘以位数进位笔算”时,72×5可以训练7×5+1的口算。这样有针对性的口算为新知教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又如,在教学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后,我安排了让学生自己编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题进行训练,学生在自己编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新知,还激发了学生口算的兴趣。训练要有针对性,组织口算训练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易错题反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比如易混淆的题目“16×5”和“15×6”、“25×4”和“24×5”等,可以进行集中对比练习,通过练习培养形式的观察能力,增强知识的清晰性。在时间上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求灵活新颖。只有持之以恒,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例如,每节课开始坚持进行两分钟的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教学时,对数据简单的题目也要坚持让学生口算。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培养学生口算的习惯,使其形成口算的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計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每天坚持练一练。
  三、训练形式多样,激发口算兴趣
  在学生理解了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教师要在练习的形式上多动脑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练习简单重复,学生就没有兴趣,练习效果就不好,要注意精心设计练习,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训练形式要多样化。如采用听算、开火车、抢答、分组比赛、找朋友、口算接力、摘苹果等形式,激发形式练习兴趣,调动形式参与练习的积极性。(1)要有趣味性。设计计算练习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题型出发,避免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2)要有针对性。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3)要注重实践性。提倡练习设计的实践性,目的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从而使计算练习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实际价值。
  总之,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既要进行方法指导又要经常训练,持之以恒,只有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才会大幅度提高。
其他文献
《风筝》是鲁迅先生于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写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全文以在冬季的北京看见浮动的风筝引起的“惊异和悲哀”的感情为线索,表现了鲁迅先生勇于解剖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不满黑暗现实、向往美好生活的热切心情。  关于对《风筝》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掌握课文的重点,突破课文的难点。并根据文章的线索设计好板书。  文章开头写的“惊异和悲哀”的感情,贯穿全文
期刊
一、教师要思想上重视  1.明确古诗词的地位、人文教学价值  中国是一个诗词歌赋的国度,在诗歌的领域里,有很多诗歌都是传世之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志高远,包含了很多哲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艺术瑰宝。中华民族以汉字为载体,按照符合美学规律的格律规则,创造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美好诗篇,形成了一种大美的诗体。其意境之深邃,思想之分丰富,情感之深切,操守之坚贞,品格之高雅,流传之久远,是
期刊
偶发事件,是指校园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生的、预料之外的不良事件或矛盾冲突的爆发,如学生之间打架、意外受伤、失窃、课堂纠纷等。它发生的时间、地点都有很大的弹性,可以在课堂上、课余时间或放学后,可以在教室里、校园里或宿舍里。由于事发突然,教师、学生事先都没有思想准备,也往往没有充裕的时间考虑处理的对策,班主任要具有处理偶发事件的心理准备和一定的处理技能。  一、处理偶发事件,要公平公正  教师对待偶发事件
期刊
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绩与优点得到教师的认可与尊重。尤其是民族学生,更注重教师的夸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倾向,主要是取决于老师的教育和培养  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就会产生学习兴趣,自然会有阅读和学习的愿望,教师要顺应儿童这一心里规律。开始就给他们充分的引导,不要作任何的限制,学生作文喜欢怎么写就让他怎么
期刊
一、明理立德,加强自身修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弘扬高尚师德。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1.以德立身  以德立身,是做人最根本的原则,贯穿于教
期刊
一、正确认识——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作用  少先队的性质与任务决定了少先队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少先队教育不仅是少年儿童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少先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后备力量。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了国人的奋斗目标。少先队作为一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积极准备的预备队,它的健康蓬勃发展同祖国的兴旺发达息息相关
期刊
一、“体检中心”里一分钟心跳的检测方法  在“体检中心”区域还没有正式开放之前,孩子们都在没有规则的去尝试当“小医生”给“小病人”做检查,也不知道应该检查什么项目。所以,自由活动的时候,很多孩子就总是爱聚在一起讨论“体检中心”应该创设什么检测项目的话题,同时孩子们也对身体检查的项目持有很多疑问。直到有一天孩子们户外活动结束回班,由于当天孩子们进行了跳绳的计数检测,运动量很大,有的孩子就一直在说:“
期刊
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社会,现代教育要适应这种社会的需要,就必须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小学教育又是提高民族素质,造就各级各类人才的国民基础教育。只有在小学阶段不失时机地进行素质教育,才能为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索质、身心健康素质莫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尽的历史责任。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
期刊
一、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没有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  2.学生没有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着学生思维发展  在小学低年级,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告诉学生:要求一共有多少就用加法、求剩下多少就用减法。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产生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他们在练习时就会只看问题、也不会去认真寻找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分析数学信息与数学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的教学只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不
期刊
近年来,“素养”“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成了教育研究中倍受关注的热词。“素养”一词早已有之 但作为数学学科的核心目标,首次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而“核心素养”的提出,主要源于2014年3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