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欣闻姚叶红先生巨幅长卷《蜀山千里图》面世,其山川之苍莽,波澜之壮阔,云海之浩淼,气象之恢弘,意境之深远,令人叹为观止。画面将蜀山盛景汇于一图,置阵布势,跌宕起伏,挥洒自如,宛如奔流而来的岷江之水,让人应接不暇: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又望千秋西岭,登剑门雄关;再观大佛雄姿,赏峨眉云海……中国山水讲“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胸怀虚静可以体道,坐卧观画亦可心游万里。观姚叶红先生此图,亦有此感,长卷最见细节与气势,把玩时犹如观地理图册,一步一景,“可居可游”,蔚为大观;展陈时又如阅千里江山,气势恢宏,震撼人心。
新中国山水画就主题而论,最突出的成就便是表现祖国的大好河山新貌。这种主题的转变,也带来了山水画审美气质的转变一一由古典的“静美”,变为现代的“动美”;由过去的萧疏清淡,变为当今的雄浑壮阔。时代的变迁,带来审美标准的改变,也成就了新中国“新山水画”的时代高峰。巴蜀山水既有北派山水的雄浑奇崛、壮阔豪迈,又有南派山水的温润清丽、氤氲深秀,更有自身变幻莫测的仙道之气……正是这种独特的气质造就了巴蜀山水在全国山水画坛中的重要地位。姚叶红先生的山水画便是将四川山水的雄浑壮阔、清丽深秀、变幻莫测融为一体,绘成了一幅幅波澜壮阔、风光旖旎的巴蜀画卷。
近日,欣闻姚叶红先生巨幅长卷《蜀山千里图》面世,其山川之苍莽,波澜之壮阔,云海之浩淼,气象之恢弘,意境之深远,令人叹为观止。画面将蜀山盛景汇于一图,置阵布势,跌宕起伏,挥洒自如,宛如奔流而来的岷江之水,让人应接不暇: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又望千秋西岭,登剑门雄关;再观大佛雄姿,赏峨眉云海……中国山水讲“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胸怀虚静可以体道,坐卧观画亦可心游万里。观姚叶红先生此图,亦有此感,长卷最见细节与气势,把玩时犹如观地理图册,一步一景,“可居可游”,蔚为大观;展陈时又如阅千里江山,气势恢宏,震撼人心。
姚叶红先生的作品既有可近观的细节内容,又有可远观的视觉冲击。他特别擅长大尺幅的作品创作,丈二、丈六、丈八,甚至十多米,几十米的煌煌巨制,让许多画家都望洋兴叹,然而对他来说却是驾轻就熟,信手拈来。观其作画,他下笔极快,须臾间已成脉络,勾勒皴擦,妙味横通,水墨泼洒,酣畅淋漓。他曾透露自己画大画的心得,常先绘制小稿,后按照九宫格,局部放大,最后统一整理铺成,这就避免了以偏概全的弊端,既能注重细节刻画,又能把握整体气象。在当今中国山水画坛,能做到兼顾二者,蔚为大观的,可谓凤毛麟角。“胸中丘壑,笔底烟霞”,先生向来注重实地写生,只有“搜尽奇峰打草稿”,才能“白纸对青天”,他的巨幅作品常采取“大航拍”的独特视角,运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把各类景象都布置到一个画面上,让观者有种坐在直升机上俯瞰苍茫大地的错觉,其宏大开阔的视野与诗意梦幻的境界,让人心驰神往。可以说,他的成名作全是大制作、大气象的作品,这些也奠定了他在当代山水画中的地位。
姚叶红先生的山水延续着新中国“新山水画”的道路,笔者曾就巴蜀山水与新中国“新山水画”的崛起作过相关研究,对于其中中国画现代转型的契机作过深入分析,20世纪重要的山水画大家几乎都到过四川,并在这里觅得了变法的灵感,黄宾虹、傅抱石、关山月、黄君璧、张大干、李可染、陆俨少……而他们在四川授课交往,又影响了一大批四川本土画家,这也为后来现当代四川山水画坛的整体面貌奠定了基础。岑学恭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他后来所创立的“三峡画派”及其门徒,更对当今四川画坛产生了重大影响。姚叶红师承岑先生,他的作品繼承了“三峡画派…‘大势、豪势、趣势、情势”的构思与布势,又在其基础上发展了水墨趣味与绘画主题。近年来,他的作品越来越突破原有的笔墨藩篱,意在“以机趣胜,不拘理法”。其用笔更加恣肆洒脱,苍郁浑厚,其敷色则多泼墨泼彩,幻化其中。姚叶红先生用色大胆恣肆,他的写意画吸收了许多青绿、没骨山水的色彩技法,石绿、朱砂等明艳沉稳的色彩,在他的画中与水墨相碰撞,那些明媚的色块色相使画面焕发出勃勃生机。而那些率性和随机的笔墨效果,也使他的作品让人更加耳目一新。
姚叶红先生画三峡,也画峨眉、青城、都江堰,并于都江堰用力最深。他把三峡的磅礴气势融进了灵秀旖旎的川西风貌,特别是其“水法”自成体系,浩淼千里,一泻而下,那奔腾的岷江水犹如“天府之源”灌溉沃野四方。笔者也窃以为姚叶红先生爱画“水”,与其性情有关,古人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他作为成都市美协主席、四川画坛领军人物之一,提携后进,甘为人梯,以其“德厚艺精”的艺术人生传承和发展着巴蜀的艺术文脉,为成都及四川美术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姚先生的山水画是人世之画、江山之画,它犹如一首新时代民族精神的赞美诗,讴歌着伟大祖国的万里河山……
叶莹
YE YING
四川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成都市美协副主席。
新中国山水画就主题而论,最突出的成就便是表现祖国的大好河山新貌。这种主题的转变,也带来了山水画审美气质的转变一一由古典的“静美”,变为现代的“动美”;由过去的萧疏清淡,变为当今的雄浑壮阔。时代的变迁,带来审美标准的改变,也成就了新中国“新山水画”的时代高峰。巴蜀山水既有北派山水的雄浑奇崛、壮阔豪迈,又有南派山水的温润清丽、氤氲深秀,更有自身变幻莫测的仙道之气……正是这种独特的气质造就了巴蜀山水在全国山水画坛中的重要地位。姚叶红先生的山水画便是将四川山水的雄浑壮阔、清丽深秀、变幻莫测融为一体,绘成了一幅幅波澜壮阔、风光旖旎的巴蜀画卷。
近日,欣闻姚叶红先生巨幅长卷《蜀山千里图》面世,其山川之苍莽,波澜之壮阔,云海之浩淼,气象之恢弘,意境之深远,令人叹为观止。画面将蜀山盛景汇于一图,置阵布势,跌宕起伏,挥洒自如,宛如奔流而来的岷江之水,让人应接不暇: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又望千秋西岭,登剑门雄关;再观大佛雄姿,赏峨眉云海……中国山水讲“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胸怀虚静可以体道,坐卧观画亦可心游万里。观姚叶红先生此图,亦有此感,长卷最见细节与气势,把玩时犹如观地理图册,一步一景,“可居可游”,蔚为大观;展陈时又如阅千里江山,气势恢宏,震撼人心。
姚叶红先生的作品既有可近观的细节内容,又有可远观的视觉冲击。他特别擅长大尺幅的作品创作,丈二、丈六、丈八,甚至十多米,几十米的煌煌巨制,让许多画家都望洋兴叹,然而对他来说却是驾轻就熟,信手拈来。观其作画,他下笔极快,须臾间已成脉络,勾勒皴擦,妙味横通,水墨泼洒,酣畅淋漓。他曾透露自己画大画的心得,常先绘制小稿,后按照九宫格,局部放大,最后统一整理铺成,这就避免了以偏概全的弊端,既能注重细节刻画,又能把握整体气象。在当今中国山水画坛,能做到兼顾二者,蔚为大观的,可谓凤毛麟角。“胸中丘壑,笔底烟霞”,先生向来注重实地写生,只有“搜尽奇峰打草稿”,才能“白纸对青天”,他的巨幅作品常采取“大航拍”的独特视角,运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把各类景象都布置到一个画面上,让观者有种坐在直升机上俯瞰苍茫大地的错觉,其宏大开阔的视野与诗意梦幻的境界,让人心驰神往。可以说,他的成名作全是大制作、大气象的作品,这些也奠定了他在当代山水画中的地位。
姚叶红先生的山水延续着新中国“新山水画”的道路,笔者曾就巴蜀山水与新中国“新山水画”的崛起作过相关研究,对于其中中国画现代转型的契机作过深入分析,20世纪重要的山水画大家几乎都到过四川,并在这里觅得了变法的灵感,黄宾虹、傅抱石、关山月、黄君璧、张大干、李可染、陆俨少……而他们在四川授课交往,又影响了一大批四川本土画家,这也为后来现当代四川山水画坛的整体面貌奠定了基础。岑学恭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他后来所创立的“三峡画派”及其门徒,更对当今四川画坛产生了重大影响。姚叶红师承岑先生,他的作品繼承了“三峡画派…‘大势、豪势、趣势、情势”的构思与布势,又在其基础上发展了水墨趣味与绘画主题。近年来,他的作品越来越突破原有的笔墨藩篱,意在“以机趣胜,不拘理法”。其用笔更加恣肆洒脱,苍郁浑厚,其敷色则多泼墨泼彩,幻化其中。姚叶红先生用色大胆恣肆,他的写意画吸收了许多青绿、没骨山水的色彩技法,石绿、朱砂等明艳沉稳的色彩,在他的画中与水墨相碰撞,那些明媚的色块色相使画面焕发出勃勃生机。而那些率性和随机的笔墨效果,也使他的作品让人更加耳目一新。
姚叶红先生画三峡,也画峨眉、青城、都江堰,并于都江堰用力最深。他把三峡的磅礴气势融进了灵秀旖旎的川西风貌,特别是其“水法”自成体系,浩淼千里,一泻而下,那奔腾的岷江水犹如“天府之源”灌溉沃野四方。笔者也窃以为姚叶红先生爱画“水”,与其性情有关,古人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他作为成都市美协主席、四川画坛领军人物之一,提携后进,甘为人梯,以其“德厚艺精”的艺术人生传承和发展着巴蜀的艺术文脉,为成都及四川美术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姚先生的山水画是人世之画、江山之画,它犹如一首新时代民族精神的赞美诗,讴歌着伟大祖国的万里河山……
叶莹
YE YING
四川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成都市美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