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魂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穿过乡间小路,看见那一簇簇、凉飕飕的竹林,总会让我想起身居他乡、献身教育的代老师。
  那是个双休日,天微微亮,丈夫便把我叫醒,说要带我去一个我从未去过的地方,没过一刻钟我们便出发了。从学校出发,绕过一座山脚,又翻越两个山坳,此时的我已筋疲力尽,脚趾已经被鞋子磨起两个大水泡,疼得厉害。可所走的路程还不到全程的一半。接下来的路又是一个看不见坡底的斜山坡,弯弯曲曲、坑坑洼洼。与我们同行的老师一边走一边谈论着当前的教育形势。我却沮丧着脸,因为脚趾上的水泡已经被磨破了,每走一步都是钻心的疼。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坚强的女人,为什么一股莫名的泪会从腮边流下?一种从原路返回的想法占据了整颗心。在丈夫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坚持走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跌水,一个位于弥勒市虹溪镇东南方闭塞的小村庄。这里居住着三四十户农家,极其偏僻:村子依靠的山顶着蓝天,村子脚下的水哗哗流淌;村里的牛羊一旦打斗,便会有坠入河水的危险,代老师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山村里。这次的长途跋涉就是以工会活动的形式来这里看望代老师。
  学校只有两间小平房,一间是代老师的起居室,一间是20多个孩子的教室,房前除了栽种几种食用的蔬菜外,就是大簇大簇的竹子。置身于静幽的竹林衬托着的洁净的校园,之前欲哭的情绪一消而散。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竟然能找到这样一个静雅的小院,我未料想到。可我不明白:为什么房前屋后竟是竹子?但我真的十分喜欢那幽静的竹林和翠绿的竹子,这不仅因为代老师“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还因为那些和我一样身居他乡、献身教育的教师们,他们不也和竹子一样吗?竹子无牡丹之富贵、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艳丽,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却为人们所称赞。“空心竹,有魂居,魂生根,在竹心。魂之根,竹之心,不可分。”这不正是清贫而高洁的教师们吗?一阵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我遐飞的思绪被拉了回来。眼前的竹叶细细的、绿绿的、长长的,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是啊!竹子哪,你看那满山遍野的新绿、满山遍野的红艳、满山遍野的苍劲,你何苦这般朴素?难道我们清贫一生,就是为了向人类展示我们这种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
  这是我第二次见到代老师,看着代老师的红颜,我认为她只大我几岁,但她的长发的确已经花白,丈夫告诉我:代老师五十多岁了。是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泥土、这里的竹林养育了她,让她有如此貌不副龄的容颜。与代老师谈话时,我问她为什么不调出去?为什么要驻守这个贫穷而闭塞的小山村?代老师说:“竹子一生中只开一次花,那就是竹子要死的时候。竹子一生能扎根于一片土壤,绝不迁移,直到临死前开花,把所有的养分供给花儿,让花儿成熟,纷飞到各地……一棵植物都能如此,我们何尝不能这样呢?再说,我不在这里教书,还是要有其他教师来这里,因为这里有一批孩子需要我们。这里的农家朴实善良,这里的孩子天真活泼,我早已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每当逢年过节,他们都会邀请我去做客,平日里总会送来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肉类,我不想辜负他们,也不能辜负他们。”在竹林里,新生的竹子长到与成年的竹子一样高时是竹林中最茁壮、最挺拔、最秀丽的一株。而那些枯萎的竹子前辈们,它们用集体的营养培育着新生的力量,一代更比一代强,成就了整个竹林的繁荣和辉煌。这正是教师们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教师们燃烧生命,为学生照亮前方的道路;教师们吐尽蚕丝,为学生编织美丽的梦想;教师们身站三尺讲台,手拿一寸粉笔,说不完的话、写不完的字、翻不完的书,家与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为的不正是让“新生的竹子成为竹林中最茁壮、最挺拔、最秀丽的一株”吗?……正是有这样的教师才支撑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脊梁。为了学生,我们甘愿付出宝贵的青春、有限的时间、一生的心血……
  告别时,代老师为我们送行。她说:为了这里的孩子,她要像竹子一样扎根于这里,直到竹子开出白白的花儿,闻到香香的花味儿……
  几年时光眨眼间过去了,每当我见到竹子,总会想起代老师;还有她栽种的那一簇簇竹林,这正是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小学教师们一颗奉献自己、成就他人的心。这颗心是他(她)的、是你(您)的、也是我的……如今,代老师已经退休了,即使偶尔在弥勒这个繁华的都市里看到她,也绝不会相信这样一个如此普通的女人,居然为了农村孩子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而我和太多的小学教师们,正在沿着她走过的路走下去……
  ◇责任编辑:晏祥辉◇
其他文献
教材简析:  《黄山奇石》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文章题眼重在“奇”,为了突出体现黄山石的“奇”,作者一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黄山石的“千姿百态,千奇百怪”,二是为了让这种“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黄山石的“活灵活现,趣味横生”,并重点写“趣”,由写“趣”突出“奇”,让“奇”更具奇特之处。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
期刊
案例描述:  “观察物体”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学目标是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可能看到物体不同的样子;在一个位置上,同时最多看到一个物体的3个面;能用正确的观察方法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观察物体来自生活的需要,应当是真实的、可感的,电子白板和ipad的交互性、生成性、灵活性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体现出“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更加便捷、生动、有趣。  
期刊
弹指一挥间,已经在三尺讲台耕耘了十九载。每天面对一大群幼小的孩子,我的人生历程中曾有年轻气盛的躁动,有浅尝甘霖的欣喜,有屡遭挫折的痛楚,也有不眠不休的焦虑。我总是会问自己:老师的看家本领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日本,每当大地震来临时,一幕幕生动的画面无不让世界赞许:孩子从容地站在母亲身边;在免费酒店住宿后,孩子们自觉收拾好衣物,整理好床铺。丹麦被称为世界上最幸福的
期刊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教师要把课堂设计成充满磁性的“情感场”,开展“多情”的语文教学,让学生深入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一、新课伊始,激情导入  导入新课作为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点燃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火药”,能使学生焕发出极其强烈的学习愿望,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关键。新颖独特的导入语
期刊
教学“小数除以整数”时,教师要为学生理解算理提供多元表征,巧用数形结合策略感知算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和对照辨析中明晰算理,生长算法,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避免出错。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李强是五年级的学生,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经常运用数学知识帮助妈妈解决问题。周末妈妈需要买些水果,你们愿意和李强一起陪妈妈去水果超市购买吗?  出示妈妈买两种水果的价格信息表: 
期刊
什么是“思维共振”?数学课堂中的“思维共振”,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通过双边交流或多边交流,不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加工,在认知基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步调基本一致,群体思维从目标、内容到方式、方法,互启互促,思维的形式从聚合到发散,从发散到聚合,最后逐渐趋于合拍一致的思维过程。  “思维共振”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
期刊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是人教版新教材四年级上册P13页例7的内容。从教材的编排意图与教学安排中,可以发现“四舍五入”求近似数作为一种方法的形式呈现,主要教学策略是通过教师的讲授,结合具体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在这个知识的学习中,教师“介绍”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对知识结果大多以直接接受获取为主。为什么要用近似数来表示数据呢?不是精确更好吗?为什么“四要舍”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2、23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列竖式计算。76-7 530-350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自练,并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这是我们已经学会的笔算减法,做笔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1。(贴于黑板上)  2.揭题板书:减法  二、新课展开  1.创设情境,引出算式。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为考”“唯考”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学生,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结果累了老师,苦了学生,偏了语文。课堂获得的应试技能也许应有尽有,生活需要的语文能力却是捉襟见肘。其中原因固然很多,而语文教学对语用关注不够是主要症结所在。因此,关注语用,置阅读教学于语用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已成为语文界的共识。  一、因用而学:明确的学习目标  1.以目标引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享受语文
期刊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在阅读教学中,找准了课文的切入点,就等于抓住了一个带动全篇课文教学的点,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能把课文的想象与感悟、理解与应用有机地结合,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从关键句入手有效切入  在课文中,关键句能起到揭示主题,明示内容,突出重点,引发学生思考,渲染情感的作用。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有一句赞叹:“多么奇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