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消夏妙招多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伏天来了,
  我们有空调电扇,然而……
  几千年前的夏天,没有电也没有电器,
  大家可知道那个时候,古人是如何度过夏天的么?
  下面带大伙穿越回那些年,
  见证古人是如何度夏的!
  古人也有“空调房”
  夏天,空调房是我们现代人的最爱。在这点上,古人也一样,他们避暑首先想到的就是改造居住环境。看过时下宫斗剧的观众或许会记得这样的场景——炎炎盛夏,宫人们抬着一个个装着冰块的大瓷缸,放到小主、娘娘们的房中,用来降低房间的温度。
  其实这种用冰块降温的方法源于先秦。那时的冰块都存放在“窟室”里。窟室是一间考究的地下室,酷热的夏夜里贵族们就在窟室中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类似于今天人们下班后到冷气十足的夜店喝上两杯一般。
  汉代时期,皇宫里便设了夏季专用的“皇家避暑套房”——“清凉殿”,也叫“延清室”。清凉殿内设有多重降温装置——以石头为床(石头床具本身就是夏用良品),用玉晶盘装冰块,还有仆人站在一旁对着扇扇子,想想都觉得格外的清凉。《汉书》里就赞叹过清凉殿的制冷效果:“清室则中夏含霜”,意思是盛夏时房间温度低得如下过霜一般。
  然而夏天能使用冰块来降温的,最初只有皇家和权贵之家,因为凿冰、运冰和藏冰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这些都不是普通平民百姓能够承受的。
  因此唐代开始,民间就出现了很多不用冰块就能降温的“空调房”。
  唐代的长安城,大臣们的家里盖起了“含凉殿”,在殿内架起了“扇车”,用水转动扇叶,风扇再对着凉水吹,从而产生冷气。这个看着有点像我们如今用的空调扇。据考证,这种含有机械原理的“空调房”是从拂菻国(东罗马帝国)传来的舶来品,如果考证属实,这种装置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进口空调”了。到了宋朝,人们将“含凉殿”进行了改良,增加了空气净化功能,厅堂里摆几百盆鲜花,“鼓以风轮”对着吹,不仅凉快,还能“清芬满殿”。
  古人消暑度夏,还有一种方式——住凉屋。凉屋通常傍水而建,利用机械原理将水送至屋顶,让水沿着屋檐往下淌,降温效果极佳,大有人工“水帘洞”的味道。明代有人巧用地理之势掘井纳凉,文人高濂就在《遵生八笺》中记载,“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古人名目繁多的“冷饮”
  夏日饮冰,也并非现代人特有的消夏福利,贪凉的古人,早就发明了名目繁多的冷饮冷食。
  没有冰箱?古人的冷饮从何而来?
  其实,古人有冰窖储藏冬天的冰块以备夏用的习惯。《诗经》与《左传》中都有冬月藏冰的记载。春秋末期,冰的用途已经很广泛了,达官贵人们在宴席上喝的都是冰镇米酒。到了唐代,人们已经会制作并且公开出售“冰棍”: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熔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过一会,就冻成了冰棍。那时候,“冰棍”就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品了。
  宋朝的冷饮就更加丰富了。到了夏天,不仅能喝到冷酒,还能吃上各式各样的冷饮,连刨冰都有。宋代都城汴京,一到农历六月,街道两旁就摆满了冷饮摊。当时都有哪些冷饮卖呢?北宋开封的冰店里有红极一时的“冰雪冷元子”,“冰雪冷元子”由黄豆和砂糖制成,把黄豆炒熟,去壳,用砂糖或蜂蜜拌匀,加水团成小团子,最后浸到冰水里,就成了香甜可口的冰凉甜品。南宋有“冰雪甘草汤”“雪泡豆儿水”“凉水荔枝膏”等,光听名字就够嘴馋的了!
  到了元代,冷饮又有了新吃法。据说,元世祖忽必烈最爱喝牛奶,可是牛奶在夏季不易保存。于是,忽必烈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在牛奶中加入冰块,这样牛奶的保存时间就延长了。久而久之,他发现这样的“奶冰”口感很好,于是又加入了蜜饯和果酱,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的冰激凌吗?!据说为了保护“冰激凌”制作的流程和配方,忽必烈还颁布了一道除王室以外禁止造“冰激凌”的敕令。直到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受到忽必烈的接见,尝到了当时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奶冰”,这才把制作方法带回西方,经过加工改造,慢慢就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冰激凌。
  明清时期,冰镇饮食更是充斥寻常巷陌。盛夏时节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凉水”,有的还加入了杨梅、桃子,俗称“冰杨梅”“冰桃子”。在民间,还盛行伏日吃莲子汤,据说能养神益脾。
  与冷饮的繁荣相伴,一种比较原始的“冰箱”出现在了宋朝,叫“冰鉴”。其实就是双层的木桶,下面有基座,上面有盖,中间有夹层,把冰块放到夹层里,盖上盖子,可以在里面储存食物,如西瓜、冷饮等,好长时间都不会腐坏或融化。
  古人“生风取凉”
  扇子,一种用以生风取凉的工具,可能是最能体现古人度夏之精巧、有情趣的物品。
  据《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于商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制成的,故称之为“翟扇”。但此时的扇子并不是用来拂凉驱暑的,而是用来遮阳挡风的,插在车上也是一种仪仗。据考古发现,扇子当仪仗使用时左右开合,像门,这也是为什么“扇”字从“羽”和“户”旁。
  到汉代,出现了用绢制成的团扇,开始被用来拂凉驱暑。每逢酷热的夏季,几乎人手一扇。十一世纪,折扇经日本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开,男子在正式场合改为使用折扇,团扇成为了女子的专用之物。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说,当时都城临安城里已设有专门卖扇子的“周家折叠扇铺”,说明宋代已能够自制自销折扇了。扇子的盛行却是在明清,且种类繁多,有折扇、竹扇、绢扇、羽扇、葵扇等不一而足。后来,折扇还流传到欧洲,成为西方贵妇们喜爱的把玩之物。
  除了扇子,古人度夏还有一必备“神器”——瓷枕。这些形态各异的瓷枕的枕面长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内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风,四周能透气,而且瓷器表面那一层冰凉的釉面,让它很快升级为古人夏季的首选寝具。史料记载,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一开始并不是消夏纳凉的,发展到后来却以纳凉之用居多。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词句,其中的“玉枕”即是青白釉枕,这也印证了瓷枕是夏季纳凉的极佳寝具。
  看来,酷暑之于古人,也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难熬。聪明的古人不但懂得消暑,还深知“修身养性、以静制热”的心态调整。白居易诗云“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这份“烦夏莫如赏夏”的超然心境,我们可以借鉴。
其他文献
赛前训练是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前,为创造优异成绩所做的专门性准备训练过程。体能类项群赛前训练阶段的时间,根据专项的不同特点,安排的长短不一,一般在21~45天之间;赛前训练的负
论谭鑫培开创了“两面神”的新传统●魏子晨罗马神话中有尊两面神,叫雅努斯。他是门神,也是交通之神。他能后顾,一脸对着来路;也能前瞻,一脸对着去处。每年元旦,古罗马人都要向他献
我国传统成本管理理论和实践是与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基本相适应的,对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晚上,我们还没吃饭,电话响起,是在农村的岳母打来的,要接我们上庙。岳母的一个电话,提醒了我,整天瞎忙,都忘了妻子娘家一年一度的大庙会。参加庙会,没有特殊情况,我们必去。
我很欣赏我现在的投资人吕超。欣赏他的原因是,在我和他合作的初期,我对他的折腾真叫无是生非。先是签了电视剧《宝贝》,交了两集半剧本,跟他说,对不起,我要改写《心术》了。他说,好。撕毁合同重签。《心术》小说在写作过程中,滕华涛导演因与吕超从未合作过,对他心存疑虑,要撤销与他的合作。我觉得这种话人在江湖都说不出口,谁知,他又说好。我说,预付款我退你。他说不用,迟早会合作的。  后来又出了一系列的事情,我
现场乐评,一般追求书写迅捷,立意鲜明。然而,2011年11月柏林爱乐乐团的访华演出,却令作者每欲提笔,终难成篇。通过京沪两地的交响音乐会,这支世界名团在观众安逸的内心激起波
《说“屏”》位于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面对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会提出不同的教学思路,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氢化考的松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广泛用于控制感染和过敏性炎症。高浓度的氢化考的松可减弱细胞的保护性反应,并通过减轻血管扩张和降低血管通透性来延缓吞噬细胞对损伤区
老年人退休后,工作压力没有了,但烦心事、闹心事和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一样,还是会有的。怎么办?这就要学会寻找快乐。快乐能使老年朋友健康长寿。“笑一笑,十年少”。在现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