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水浒传》类似,许多演义和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都会有个“诨号”。比如白胜的诨号叫“白日鼠”,而《三侠五义》中少年华美的白玉堂,因行侠仗义、文武双全,人称“锦毛鼠”。
食物也会有诨号,只不过有些食物的诨号是全国通用,另外一些则只限于特定地区,而且只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空心菜:无缝钢管、饿死老公菜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全民大炼钢铁,“高炉”“焦炭”“无缝钢管”等技术名词变得家喻户晓。紧接着大饥荒来临,粮食不够”瓜菜代”,种植起来比较简单又高产的蔬菜就成了主角。比如蕹菜,又名空心菜、通菜。当时,不但家家户户顿顿都是空心菜,在食堂、饭店菜牌上,几乎也是清一色的“独沽一味”。由于没有油,水煮空心菜菜茎发黑,难以咀嚼下咽,于是人们给它起了个诨号叫“无缝钢管”。空心菜的菜茎果然无缝,外表光洁,一点油水都没能沾上,形容的十分生动而又贴合时代,真是黑色幽默。
当时,在重庆一带,空心菜的诨名却叫“饿死老公菜”。传说由于缺粮,大家都用各种菜和米熬粥。因为男人都要外出干活,女的吃饭时就只吃菜,想把有米的粥留给男人。有一天男的竟然累死了,原来空心菜因为中间是空的,熬粥时米粒都被熬到菜茎中间去,所以粥里根本没有米,于是老公被饿死。
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民经商,由于电冰箱、录像机等家电外壳制作的需求,“冷轧钢板”这个技术名词又变得深入人心。人们见面时,常会吹嘘自己手头有一张大大的冷轧钢板供货单,但其实都是空的。
如今物质大大丰富,人们讲究健康食物。比如,胡萝卜对人体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被誉为“小人参”。广东人常用新鲜的无花果煲汤,味道清甜,还有食疗功效,人称“排毒果”。黄花菜可开胸膈、平肝火,让人心气平和,所以又被称为“忘忧草”
盐金枣:咸鼻屎、鼻头污
说了大的食物,再说一种小零食,名为“盐金枣”,乃是几代儿童的共同记忆。盐金枣是最小的零食,每粒大小也就和一粒米差不多,深棕色。它的诨号十分恶心:在广州,叫“咸鼻屎”“鼻屎头”;在上海,则叫“鼻头污”(上海话的“污”,就是“屎”),另外有些地方甚至称为“老鼠屎”。无独有偶,各地的孩童们吃盐金枣时,不管是自己吃还是看别人吃,多会用其诨号代称,不大会说是吃盐金枣。
以前的孩童没有多少压岁钱,都是清寒一族。嘴馋,却又“伤哉贫也”。盐金枣的价格最亲民,只要花一两分钱就可以吃到好多粒,甚至可以分派请客。
虽然诨号带“屎”,却一点不影响口腹之欲。一说起“盐金枣”三个字,自然嘴颊生津,口水滴滴答答。吃盐金枣多是逐粒吃,慢慢细品。一般都会有个像仁丹盒子那样的小小盛器,方便一粒一粒地倒出来。一粒入嘴,先是感到酸咸,再而生出甘草般的甜,酸甜交织,可以含着好久。当然也可以细细嚼吃,体会更强烈的味觉冲击。
腐皮包:师姑枕头
20世纪50年代初,老百姓最受追捧的一个菜叫“腐皮包”,馅心材料包括绿豆芽、冬菇丝、甜竹丝。先用油把它们爆炒煮熟,接着调味、拌和。薄薄透明的豆腐衣用水浸泡变软,切成小块,加入馅芯,包成春卷形状的大小。锅中入油,依次放入几个“腐皮包”铺排好,小火慢煎,到“腐皮包”两面略焦微脆,即可盛起装盘。
“腐皮包”入口香脆,馅芯丰腴美味,清香淡远,它的诨号叫做“师姑枕头”。大概茹素的尼姑,也会喜欢如此美味。60年过去,如今的“腐皮包”或蒸或炸,再没有油煎的;而这个诨号也已是“知者寥寥”。
胭脂红番石榴:女人狗肉
《纵横四海》是香港作家亦舒的一部小说,其中第二章说到:“有一种水果,闻一闻,一阵奇异的香气,叫女人狗肉。”
许多读者看了,想不通这“女人狗肉”到底是什么水果。起初以为是榴莲,但后文见到是直接就叫榴莲,于是又猜测是芒果。
其实,“女人狗肉”是胭脂红番石榴的粤语诨号。《诒安旧志》“番石榴,一名拔子。俗又谓之番、鸡屎果。”台湾叫番石榴。
60年前,中国南海到处都有许多番石榴树,果实绿色,清香甘脆,人们称为“鸡屎果”。
那时的广州一带,番石榴通街有卖,但品种不同:果实底色淡黄,成熟者其上面蒙上一层粉红的胭脂色,吃口软糯,带一种若兰若麝、含混暧昧的香气和香味,名为“胭脂红番石榴”,一般简称“胭脂红”(“红”读上声,粤语“孔”音)。
“胭脂红”是许多中老年妇女挚爱的水果,人们称它为“女人狗肉。”天冷时候,广州人爱吃狗肉,美其名曰”香肉”。也许,女人吃狗肉似乎不大雅相?于是,“胭脂红”成了替代。
“胭脂红”在水果摊有,但更多的是挑担上街,会更为新鲜。顾客拦下担子,可以面对着扑鼻的香气,一个一个地挑选。
那时候,小孩儿吃“胭脂红”都很自觉,很克制。因为多吃会导致出恭困难,那份苦痛比被家长教训更为深刻。
如今,南海一带再无“鸡屎果”树,“胭脂红”成了稀品,但也不再那么受欢迎。不过几十年来,不少老人一直把“胭脂红”连同它的香气一起打包放在心里。
食物也会有诨号,只不过有些食物的诨号是全国通用,另外一些则只限于特定地区,而且只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空心菜:无缝钢管、饿死老公菜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全民大炼钢铁,“高炉”“焦炭”“无缝钢管”等技术名词变得家喻户晓。紧接着大饥荒来临,粮食不够”瓜菜代”,种植起来比较简单又高产的蔬菜就成了主角。比如蕹菜,又名空心菜、通菜。当时,不但家家户户顿顿都是空心菜,在食堂、饭店菜牌上,几乎也是清一色的“独沽一味”。由于没有油,水煮空心菜菜茎发黑,难以咀嚼下咽,于是人们给它起了个诨号叫“无缝钢管”。空心菜的菜茎果然无缝,外表光洁,一点油水都没能沾上,形容的十分生动而又贴合时代,真是黑色幽默。
当时,在重庆一带,空心菜的诨名却叫“饿死老公菜”。传说由于缺粮,大家都用各种菜和米熬粥。因为男人都要外出干活,女的吃饭时就只吃菜,想把有米的粥留给男人。有一天男的竟然累死了,原来空心菜因为中间是空的,熬粥时米粒都被熬到菜茎中间去,所以粥里根本没有米,于是老公被饿死。
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民经商,由于电冰箱、录像机等家电外壳制作的需求,“冷轧钢板”这个技术名词又变得深入人心。人们见面时,常会吹嘘自己手头有一张大大的冷轧钢板供货单,但其实都是空的。
如今物质大大丰富,人们讲究健康食物。比如,胡萝卜对人体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被誉为“小人参”。广东人常用新鲜的无花果煲汤,味道清甜,还有食疗功效,人称“排毒果”。黄花菜可开胸膈、平肝火,让人心气平和,所以又被称为“忘忧草”
盐金枣:咸鼻屎、鼻头污
说了大的食物,再说一种小零食,名为“盐金枣”,乃是几代儿童的共同记忆。盐金枣是最小的零食,每粒大小也就和一粒米差不多,深棕色。它的诨号十分恶心:在广州,叫“咸鼻屎”“鼻屎头”;在上海,则叫“鼻头污”(上海话的“污”,就是“屎”),另外有些地方甚至称为“老鼠屎”。无独有偶,各地的孩童们吃盐金枣时,不管是自己吃还是看别人吃,多会用其诨号代称,不大会说是吃盐金枣。
以前的孩童没有多少压岁钱,都是清寒一族。嘴馋,却又“伤哉贫也”。盐金枣的价格最亲民,只要花一两分钱就可以吃到好多粒,甚至可以分派请客。
虽然诨号带“屎”,却一点不影响口腹之欲。一说起“盐金枣”三个字,自然嘴颊生津,口水滴滴答答。吃盐金枣多是逐粒吃,慢慢细品。一般都会有个像仁丹盒子那样的小小盛器,方便一粒一粒地倒出来。一粒入嘴,先是感到酸咸,再而生出甘草般的甜,酸甜交织,可以含着好久。当然也可以细细嚼吃,体会更强烈的味觉冲击。
腐皮包:师姑枕头
20世纪50年代初,老百姓最受追捧的一个菜叫“腐皮包”,馅心材料包括绿豆芽、冬菇丝、甜竹丝。先用油把它们爆炒煮熟,接着调味、拌和。薄薄透明的豆腐衣用水浸泡变软,切成小块,加入馅芯,包成春卷形状的大小。锅中入油,依次放入几个“腐皮包”铺排好,小火慢煎,到“腐皮包”两面略焦微脆,即可盛起装盘。
“腐皮包”入口香脆,馅芯丰腴美味,清香淡远,它的诨号叫做“师姑枕头”。大概茹素的尼姑,也会喜欢如此美味。60年过去,如今的“腐皮包”或蒸或炸,再没有油煎的;而这个诨号也已是“知者寥寥”。
胭脂红番石榴:女人狗肉
《纵横四海》是香港作家亦舒的一部小说,其中第二章说到:“有一种水果,闻一闻,一阵奇异的香气,叫女人狗肉。”
许多读者看了,想不通这“女人狗肉”到底是什么水果。起初以为是榴莲,但后文见到是直接就叫榴莲,于是又猜测是芒果。
其实,“女人狗肉”是胭脂红番石榴的粤语诨号。《诒安旧志》“番石榴,一名拔子。俗又谓之番、鸡屎果。”台湾叫番石榴。
60年前,中国南海到处都有许多番石榴树,果实绿色,清香甘脆,人们称为“鸡屎果”。
那时的广州一带,番石榴通街有卖,但品种不同:果实底色淡黄,成熟者其上面蒙上一层粉红的胭脂色,吃口软糯,带一种若兰若麝、含混暧昧的香气和香味,名为“胭脂红番石榴”,一般简称“胭脂红”(“红”读上声,粤语“孔”音)。
“胭脂红”是许多中老年妇女挚爱的水果,人们称它为“女人狗肉。”天冷时候,广州人爱吃狗肉,美其名曰”香肉”。也许,女人吃狗肉似乎不大雅相?于是,“胭脂红”成了替代。
“胭脂红”在水果摊有,但更多的是挑担上街,会更为新鲜。顾客拦下担子,可以面对着扑鼻的香气,一个一个地挑选。
那时候,小孩儿吃“胭脂红”都很自觉,很克制。因为多吃会导致出恭困难,那份苦痛比被家长教训更为深刻。
如今,南海一带再无“鸡屎果”树,“胭脂红”成了稀品,但也不再那么受欢迎。不过几十年来,不少老人一直把“胭脂红”连同它的香气一起打包放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