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对国民的文化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提高。但是,作为教育不仅是单方幼儿园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家庭的支持与配合。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与家长的接触当中发现,现在有的家长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的正确位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不适宜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行为偏差,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到更新、更好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能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奠定更良好的基础,我们开展了“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一、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是: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谓“家园配合,同步教育”主要是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这是家长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养孩子的水平是为了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是为了使家园能配合一致地进行教育,促进孩子的发展。
  (一)家园沟通的意识
  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幼儿园老师感觉孩子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一方面,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参与性,采用多种方法,家园合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建立密切联系,经常相互沟通情況,才能达到一致教育幼儿的目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经常将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相互交流,共同研究配合教育的方法,相互反馈教育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共识,达到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沟通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双方做出努力,其中幼儿园应起主导作用,因为幼儿园是专门的教养机构。幼儿教师应主动创造条件,排除家长的种种顾虑,打通沟通渠道,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共同努力。
  (二)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
  什么是习惯呢?就是人们在不断地重复中逐渐巩固下来的、在一定情境中会下意识地出现的某种行为。行为习惯包括人在学习、生活、道德实践中无意识地自然出现的行为方式。习惯的养成,是在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动力定型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幼儿年龄越小,肌体可塑性越大,越容易建立动力定型。因此,使幼儿开始进入规律的生活,并注重提早对他们进行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言:“幼稚时期对儿童一生非常重要,所以幼稚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教育,儿童在这个时期关于习惯、知识、言语、思想各方面都打了很深的根基。倘若在这个时期,根基稍梢不稳,将来要想建造健全的人格,也就不可能了。”为引导家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给孩子自信,并克服对孩子过度保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
  二、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
  幼儿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不仅可以改进和优化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园取得共识,达到教育上的协调一致。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原则与知识,进行家教指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第三,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
  三、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由家庭成员的修养、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气氛等组成。这是关系幼儿身心发展更为重要的方面。那么如何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呢?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再者,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方式为子女的习惯系统的形成提供了行为的强化条件,而父母修养则为子女的某些习惯的塑造提供了榜样。父母言传身教,孩子耳濡目染,整体的习惯则潜移默化的完成建构。
  要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幼儿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环境教育,要重视为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有益的,孩子的行为习惯是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而形成和巩固下来的。如果我们教育后的结果只是学习了知识,而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对于孩子良好行为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第一,教育要耐心,道理要讲清。
  第二,反复的练习,进行行为强化。
  第三,  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如此,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行为练习、实践,从而更好的巩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家园脱节,事倍功半;家园结合,事半功倍。我们应当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类家长的指导工作,采取更富有创意且有实效意义的指导方式来从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只有家园合作,共同教育,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受益终身。
其他文献
2012年4月的那一天,刚休假归来的我走进了2011级1班的教室,孩子们纷纷兴奋地跑上前来跟我打招呼,问这问那,看着这一群天真无邪,活泼烂漫的孩子,我的心陶醉了,从此我就要和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了!我在心里暗暗地想:我一定要当好孩子们健康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可当我真正地走进他们中间时,我才发现:想说爱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首先,班级男女比例失调严重。55人中男生34人,女生仅21
期刊
农村初级中学现该段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留守子女越来越多,近来,很多教师抱怨“有些学生越来越感到不好教育了,学习不用功,不完成作业,还喜欢上网打游戏、惹事生非、逃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学生”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怎样才能消除这些问题,让这些学生象其他学生那样学习、生活呢?这是每个教师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归纳起来,“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
期刊
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历来受到重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学习要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升“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而服务。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由于文言文在生活内容和语言形式两方面同现代语体文都存在着时代差异,学生没有强烈的认知感和认同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就使得文言文教学不单有独立研究的必要,而且是个相当广阔、相当深刻的研究领域。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期刊
常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种幸福,如果自己喜欢的事情能成为自己的事业更是一种幸福。当初走上讲台不是因为梦想,只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过程。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觉得只要尽心尽力,教育就能取得好效果。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只会苦干,不会巧干,缺乏有的放矢的方法,教育的效果没有达到事半功倍,只能是事倍功半。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发现,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能把他们当成工厂生产标准件那样来规矩方圆,往往
期刊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留守”在家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爱,在对他们的管教上很容易出现“三多”和“三缺”问题:隔代监护多溺爱、寄养监护多偏爱、无人监护多失爱;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而这些孩子又缺少自律意识,相当多的孩子人格形成出现了缺馅,心理问题十分突出。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
期刊
一 、青春期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青春期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拢十分明显,心理矛盾很突出,从近年来我们在咨询活动中了解到的情况看,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类:  (一)学习类问题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青春期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反映有二。  第一,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第二,厌学是目前学习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教师深切体会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制定并出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发掘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实质入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习惯、心理卫生、心理素质为重点,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乐观的性格,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开设院内特殊教育学校,对象为7~18岁智残、肢残及各类综合残疾的不能进入社区普通学校就读的儿童,按照年龄结构分布和智力发展水平,采用专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班级集中授课制进行特殊教育教学。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在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特殊学校内25名一、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在7岁~12岁,其中11名学生为轻度智力落后,11名学生为中
期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人类社会迈入了信息爆炸时代,对知识的渴求,不断学习接受新信息,使阅读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在学前教育领域,亲子阅读开始受到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俨然成为了亲子教育的重要形式。  一、问题的提出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师,承担着孩子的教育重任。阅读作为孩子的教育活动,更需要家庭的参与。幼儿与父母共同阅读,能使幼儿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家庭的和谐氛围,父母间的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