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民族声乐作为中华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随着当代文化艺术的冲击,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展也引起了更多业内和其他相关人士的关注。因此,对于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应当具有更加理性的认识和更加科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本文从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展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继承;发展;民族声乐
民族声乐是我国祖先在传统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对于声乐艺术的审美和运用,其中不仅包含了较为丰富的精神内涵,还包括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和传统的声乐演唱方法。在历史的新时期,我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声乐演唱家,将民族唱法和相关的声乐艺术进一步弘扬广大。在这一基础之上,民族声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较为完善的继承。诚如鲁迅先生所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在当代,“民族自信心”被重新提出,使得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作为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展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
一、民族声乐的继承
民族声乐的继承主要是指对于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和表现形式的继承。在中国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包含的形式和内容非常广泛,诸如戏曲、民歌等等,也受到了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保留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精华,使之源远流长。
(一)演唱方法的继承
演唱方法的继承是民族声乐艺术传承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际练习,并通过相应的曲目进一步掌握演唱方法中的技巧。其中最重要的,无外乎吐字和用气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国汉字往往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声、韵、调,这样才能构成整个发音的基础。而在传统演唱艺术中,吐字的要求往往是“出字、归韵、收音”,并对“四呼、五音、四声”也十分讲究。这也体现在民族声乐的唱法之中,具体的表现为“咬、吐、走、收”四个方面。首先,咬,是要求演唱者能够充分结合唇、舌、齿、喉、牙这几个部位的特征,并灵活自如地运用,形成刚柔并济的咬字方法,在掌握必要分寸的同时,干净、有力地控制咬字的力度;其次,吐,要求演唱者将文字“吐出”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爆發力,在保证嘴不会张得太大的同时,将字准确吐出,同时,保持声音上的协调和统一;再次,走,主要指的是整个演唱过程中,句子的文字连接要顺畅,不能产生停滞不前的感觉,主要利用的是喉咙,以气托声,将声音的伸、缩、强、弱进行行云流水般的控制;最后,收,不仅指的是归韵收声,还讲究在声音停止时的技巧。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要求准确,不能出现松散、漏气的情况。同时,收还讲究先收声后收气,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圆润、饱满的声音。
另一方面,是用气。在传统的声乐中,无论是哪种具体的表现形式,用气与发声都是同时进行、不可独立的。在声乐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换气、偷气、提气、歇气、就气、收气等发声技巧。这里所说的气,主要指的是丹田气,要求演唱者能够充分地训练自己的腹肌、膈肌,使之对声音形成充足的动力。在用气的过程中,应当与相关语句的语调、情感变化紧密结合,不仅要熟练掌握,还要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声音和表演协调一致。
无论是哪种演唱方法,往往对演唱者相关器官和肌肉的形成具有较高的要求,在训练过程中,相关的演唱者要掌握一定的演唱技法,形成自身对于肌肉的严格控制并且要求在演唱过程中能够结合表演的情绪、演唱的语调等进行灵活的调整。同时,吐字和用气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二者的紧密结合才能使声音在产生的同时,富有各种不同的变化,同时,也能够节省演唱者的体力。
(二)表现形式的继承
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并不像相关的发生技巧一样,能够形成完整的方法,并产生教科书似的体系和教材。同时,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处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之中的。在日常观看演出或者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传统艺术家的相关表演,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直观的体验或者感受。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大多是在民族声乐演唱技法的基础之上,通过相关唱腔、语言与表现人物的情感、情境紧密结合,以更加灵活机变的方式处理声音和乐曲思想的连接形式,并以此掌握和体现出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精髓和精华,使之富有充分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二、民族声乐的发展
只有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艺术,才会具有更加长远和旺盛的生命力,否则,故步自封的艺术往往会陷入传承和发展的困境,甚至走向生命的尽头。因此,在传统民族声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正视当代声乐艺术和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并在民族声乐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民族声乐的发展,使之形成与当代文化适应的艺术形式,增强传统名族声乐的生命力。
(一)保留传统民族声乐的精髓
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特点往往在于富有表现力的自然、甜美的音色,具有丰富艺术性的语言等等,因此,在民族声乐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保持传统声乐和演唱方法之中的优点,保留传统民族声乐的音韵美、唱腔美和意境美。这是民族声乐之所以成为民族声乐的基本特征,也是民族声乐最为宝贵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声乐审美的重要体现。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传统民族声乐的唱法、技巧,包括吐字、气息的练习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并大量推广,使其能够保留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优良特征。
(二)融合当代声乐艺术的特点
在全球化脚步不断加速的过程中,不仅是经济实现了全球化,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艺术也在不断地进行碰撞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格局。这就要求中国的传统民族声乐在保留自身文化精髓的同时,能够满足当代声乐艺术的要求和大众审美的需求,兼容并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更新和进步。只有融合当代声乐艺术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才能够屹立在世界声乐文化的潮流之中,取得长足、稳定的发展。
三、结束语
传统民族声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华丽瑰宝。因此,在当代大环境的冲击之下,我们应当正视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发展,使之形成更加稳定的进步。在历史和当代潮流的冲击之下,我们应当保留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特点和精髓,形成自身的独特气质和韵味,同时,吸收各家之长,促使自身不断地完善,最终取得长远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军敏.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14(2):88-89.
[2]方丽萍.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趋势[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1-123.
[3]王小丽.关于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的探究[J].高考:综合版,2013,(1):117.
【关键词】继承;发展;民族声乐
民族声乐是我国祖先在传统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对于声乐艺术的审美和运用,其中不仅包含了较为丰富的精神内涵,还包括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和传统的声乐演唱方法。在历史的新时期,我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声乐演唱家,将民族唱法和相关的声乐艺术进一步弘扬广大。在这一基础之上,民族声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较为完善的继承。诚如鲁迅先生所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在当代,“民族自信心”被重新提出,使得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作为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展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
一、民族声乐的继承
民族声乐的继承主要是指对于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和表现形式的继承。在中国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包含的形式和内容非常广泛,诸如戏曲、民歌等等,也受到了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保留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精华,使之源远流长。
(一)演唱方法的继承
演唱方法的继承是民族声乐艺术传承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际练习,并通过相应的曲目进一步掌握演唱方法中的技巧。其中最重要的,无外乎吐字和用气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国汉字往往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声、韵、调,这样才能构成整个发音的基础。而在传统演唱艺术中,吐字的要求往往是“出字、归韵、收音”,并对“四呼、五音、四声”也十分讲究。这也体现在民族声乐的唱法之中,具体的表现为“咬、吐、走、收”四个方面。首先,咬,是要求演唱者能够充分结合唇、舌、齿、喉、牙这几个部位的特征,并灵活自如地运用,形成刚柔并济的咬字方法,在掌握必要分寸的同时,干净、有力地控制咬字的力度;其次,吐,要求演唱者将文字“吐出”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爆發力,在保证嘴不会张得太大的同时,将字准确吐出,同时,保持声音上的协调和统一;再次,走,主要指的是整个演唱过程中,句子的文字连接要顺畅,不能产生停滞不前的感觉,主要利用的是喉咙,以气托声,将声音的伸、缩、强、弱进行行云流水般的控制;最后,收,不仅指的是归韵收声,还讲究在声音停止时的技巧。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要求准确,不能出现松散、漏气的情况。同时,收还讲究先收声后收气,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圆润、饱满的声音。
另一方面,是用气。在传统的声乐中,无论是哪种具体的表现形式,用气与发声都是同时进行、不可独立的。在声乐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换气、偷气、提气、歇气、就气、收气等发声技巧。这里所说的气,主要指的是丹田气,要求演唱者能够充分地训练自己的腹肌、膈肌,使之对声音形成充足的动力。在用气的过程中,应当与相关语句的语调、情感变化紧密结合,不仅要熟练掌握,还要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声音和表演协调一致。
无论是哪种演唱方法,往往对演唱者相关器官和肌肉的形成具有较高的要求,在训练过程中,相关的演唱者要掌握一定的演唱技法,形成自身对于肌肉的严格控制并且要求在演唱过程中能够结合表演的情绪、演唱的语调等进行灵活的调整。同时,吐字和用气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二者的紧密结合才能使声音在产生的同时,富有各种不同的变化,同时,也能够节省演唱者的体力。
(二)表现形式的继承
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并不像相关的发生技巧一样,能够形成完整的方法,并产生教科书似的体系和教材。同时,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处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之中的。在日常观看演出或者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传统艺术家的相关表演,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直观的体验或者感受。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大多是在民族声乐演唱技法的基础之上,通过相关唱腔、语言与表现人物的情感、情境紧密结合,以更加灵活机变的方式处理声音和乐曲思想的连接形式,并以此掌握和体现出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精髓和精华,使之富有充分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二、民族声乐的发展
只有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艺术,才会具有更加长远和旺盛的生命力,否则,故步自封的艺术往往会陷入传承和发展的困境,甚至走向生命的尽头。因此,在传统民族声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正视当代声乐艺术和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并在民族声乐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民族声乐的发展,使之形成与当代文化适应的艺术形式,增强传统名族声乐的生命力。
(一)保留传统民族声乐的精髓
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特点往往在于富有表现力的自然、甜美的音色,具有丰富艺术性的语言等等,因此,在民族声乐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保持传统声乐和演唱方法之中的优点,保留传统民族声乐的音韵美、唱腔美和意境美。这是民族声乐之所以成为民族声乐的基本特征,也是民族声乐最为宝贵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声乐审美的重要体现。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传统民族声乐的唱法、技巧,包括吐字、气息的练习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并大量推广,使其能够保留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优良特征。
(二)融合当代声乐艺术的特点
在全球化脚步不断加速的过程中,不仅是经济实现了全球化,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艺术也在不断地进行碰撞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格局。这就要求中国的传统民族声乐在保留自身文化精髓的同时,能够满足当代声乐艺术的要求和大众审美的需求,兼容并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更新和进步。只有融合当代声乐艺术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才能够屹立在世界声乐文化的潮流之中,取得长足、稳定的发展。
三、结束语
传统民族声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华丽瑰宝。因此,在当代大环境的冲击之下,我们应当正视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发展,使之形成更加稳定的进步。在历史和当代潮流的冲击之下,我们应当保留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特点和精髓,形成自身的独特气质和韵味,同时,吸收各家之长,促使自身不断地完善,最终取得长远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军敏.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14(2):88-89.
[2]方丽萍.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趋势[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1-123.
[3]王小丽.关于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的探究[J].高考:综合版,201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