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教学的几点做法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l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阶段的诗歌教学,教者往往偏重于字词义的刻意解释,导致学生不能掌握诗意的本质与精华,浮于表面,有时甚至显得释不达意,很是“离谱”。笔者试就诗歌教学进行简要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诗歌教学;诗歌背景;音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诗是语言的精华,是高度凝练的语言,是生活语言的高度凝炼化。传统的诗歌教学单一、枯燥、存在着一些弊端,其主要表现为教学方式传统、古板,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过程单一枯燥,等等。诗歌教学绝不能只是字面的释词解义,答疑致解。而是应从根本上解析诗的内涵,掌握诗的主题,全面领会诗的意境,给学生展示出诗歌内容的广阔空间,并带入诗的意境之中,进而产生出对诗歌欣赏的整体美感。那么,如何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有这样几点粗浅见解。
  一、以诗歌的背景简介为切入点,给学生以宏观认识,整体感悟,从源头和本质上,掌握诗的内涵
  我们中学阶段的诗歌教学,教者往往偏重于字词义的刻意解释,导致学生不能掌握诗意的本质与精华,浮于表面,有时甚至显得释不达意,很是“离谱”。可是,一经把诗的背景讲解到位,那么其诗的内涵,学生就会豁然明白,乃至不觉产生“原来如此”的叹喜。
  例如,毛泽东的诗篇《沁园春·雪》如果从诗面着眼的话,无非是诗人以强烈的抒情笔触,赞美一下北国冬季的壮丽风光和奇美雪景,对历史人物谦逊有度恰如其分的褒贬,抒发了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其实,学生能理解到如此程度也算可以了。可一经让学生了解到《沁园春.雪》的写作背景,以及后来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由此诗引发的巨大的“沁园春效应”,学生对本诗思想深度的理解就决不会停留在以上程度了。《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此时胜利到达陕北,同时在长征途中,遵义会议上,确立毛泽东在全党全军中的领导地位。革命胜利在望,所以,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无比喜悦的,加之,诗人对北方飞雪的特别钟爱,面对北方的壮美雪景,情不自禁,诗兴大发;另一方面,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面对中华民族危机存亡之秋,蒋介石却采取所谓的“攘外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而对人民的力量却残酷扼杀和镇压。面对于此,毛泽东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既有长征胜利的喜悦,又有对蒋介石反动派卖国求安,残酷扼杀人民力量的强烈不满,又有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中华民族的极度愤慨,和与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到底的决心……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最终融于诗人的文笔之中。这样,诗人以赞美北国风光为题引,以伟人的宽广胸怀,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谦逊评价,入情入理。批评之中不失儒雅,赞美之中流露褒贬,恰到好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的是谁呢?前面评说的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后面的“风流人物”指的是谁,就不言而喻了。这是诗人正常感情的流露。革命英豪的伟大抱负和必胜信念跃然纸上。诗人借景抒情,借古说今,借古讽今,在优美的描写议论抒情中,含蓄地流露出对蒋介石反动派的极大的蔑视。后来在1945年的重庆和平谈判中,毛泽东受柳亚子之托将此诗带到重庆,一时在山城产生巨大反响,受到柳亚子等当时国统区民主进步人士的高度赞美,被誉为“豪放诗苏辛以来绝伦的诗作”。诗的深邃内涵,成为毛泽东重庆谈判与蒋斗争的最有利武器之一。毛泽东的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也因此在山城人民的心中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的时代背景讲到这个程度,学生对诗的理解深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用音乐的形式,进行吟唱诗歌记忆诗歌,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乐中求知
  古代的诗歌与音乐常常是一体的,词曲兼备,都有较强的韵律和歌唱性。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记忆是很枯燥的,可是,教师把这些要背的诗歌配上音乐,进行吟唱,那么就会声情并茂其乐无穷,从而使学生把学习古代诗歌当成一种极大的乐趣,乐此不疲。那么,怎样把要学的古诗配上曲谱呢?本人在诗歌教学中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即移花接木式和师生自创式。并在吟唱形式中加入师生的自我伴奏。
  1.移花接木式。就是根据诗的思想感情选择现代流行音乐中情感相似的现成音乐进行匹配。这样的音乐,听起来好像是不伦不类,唱起来却有一种极大的调侃和幽默,妙趣横生,达到寓教于乐、乐中求知的目的。例如,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厅有怀》可以用《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曲谱去吟唱,深沉凝重地。
  2.自创式。就是教师或学生根据对诗的理解和自己的实际能力,简单地给诗配上音乐,虽然音乐不一定动听,但起码是原创,学生吟唱老师或自己创作的曲子,别有一番滋味,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例如,孟浩然的诗歌《早寒江上有怀》我配写了这样一个简练的小曲子。
  3.吟唱形式。是独唱、合唱,并由教师和有器乐演奏能力的同学,组织一支以教师为主体的简单小乐队,你拉我唱,拉自己的音乐,唱自己的曲子,原汁原味,其乐无穷。
  三、发挥多媒体作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再现诗歌情形、意境、空间,把音乐美术朗读摄影等艺术融于诗歌教学之中,声情并茂,情景交融,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从而降低学生对诗歌理解的难度,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深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对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诗歌欣赏教学中,我就用古琴曲《阳关三叠》来配乐,进行朗读和背诵,在古雅的音乐中,感受诗的意境和诗的情怀。又如,对高尔基的《海燕》朗读与背诵,我就用钢琴曲《海燕之歌》配乐,声情并茂,浑然一体,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中,领会诗的内涵,识记诗的内容。
  为了创设诗的情境,我就用下载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进行幻灯片制作,特别是自己亲拍的或有自己身在其中的图片,进行多媒体教学。通过现身说法,给学生以身临其境无可置疑真实感受。比如,我在《黄河颂》的诗歌教学中,我就把自己游览黄河壶口瀑布的有代表性图片和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诗歌的情景通过老师实拍的图景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最真实的感受,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上是笔者诗歌教学的点滴体会,不一定科学,但实践起来,还是挺有收获的。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土地规模农户农业科技需求为研究对象,以新疆为典型案例,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回顾总结论文有关的一些重要概念与配套理论,以期为后续研究奠定扎实的基
本研究以市场营销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项目管理理论为指导,针对我国畜牧投资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市场营销管理的角度,采用系统研究、文案调查、实际调查与抽象分析相结合、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很大;1993~94年的粮价上涨甚至还引发全社会的通货膨胀。根据有关研究(陈锡文,1995年),稻谷供给偏紧是引发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敏感因素,改革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