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形成政府引导德育、学校围绕德育、家庭配合德育相结合的横向德育体系,可推动良好德育氛围的形成。形成政教处指导德育、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主抓德育、年级组落实德育的纵向德育网络,以促动强大德育力量的聚合。社会、学校、家庭,特别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应遵循教育规律,崇尚“德育为先”,携手共进,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德育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环境,真正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政府引导 学校围绕 家庭配合
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然而,受“考试为中心”的影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也变”,“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不论是这些至理名言,还是德国学者F·拉采尔坚持的地理环境决定论。都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哲理: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条件作用。中小学德育工作作为塑造人、丰富人、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工作,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的工作。德育工作的成与败事关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一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者,我认为,要增强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提高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真正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应该注重德育大环境的营造,逐步形成政府、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横向德育体系;形成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共同参与的纵向德育网络。这样纵横交错,上下联动,相互补充,全员参与,德育氛围,可望水到渠成。
一、形成政府引导德育、学校围绕德育、家庭配合德育相结合的横向德育体系,推动良好德育氛围的形成。
1.政府作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部门。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触面最广泛的、接触时间最长的国家机关,其举手投足都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风向标”。因此,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热情弘扬“真善美”,无情揭批“假恶丑”,大力奖赏“真善美”,严厉惩治“假恶丑”。高调宣传各种典型模范(见义勇为;敬老孝亲,诚实守信)及科技功臣,体育健将,志愿者团体等,从大人物到小老百姓,从身边的感动到遥远的震撼,总之一切涉及“真善美”的人和事都要大张旗鼓、高调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践行“真善美”,揭批痛打“假恶丑”的良好社会风尚。
2.家庭作為构成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作为德育最稳定、最长效的阵地。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父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显得更为突出,“子不教,父之过”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长辈们一定要将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美德继承好、发扬好,做到长幼有序,爱憎分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了良好的家庭美德,就有和睦的家庭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3.学校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作为学生全方位发展的主战场。特别自全国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以来,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通过撤点并校,使小学三年级学生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与老师朝夕相处、形影相随。尤其是在寄宿制学校,老师们可以说是先当爹妈,后当教师,真正是“一旦为师,立即为父”。中小学生可塑性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有时可能是致命的。幸遇良师,受益终生,误遇恶师,贻害终生。因此,学校在凸显智育(核心教育质量)的同时,更要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原则,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面旗帜,让引领时代风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当中。让教师中的“师德标兵”带动学生中的“德育标兵”,让学生中的“德育标兵”感染身边每一位同学,进而在全校师生中掀起“教书不育人,就是耽误人”“进了学校门,要做文明人”的热潮。
良好德育氛围的营造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者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引导,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和联动机制。需要政府常刮风,刮大风,刮“真善美”风;需要家庭常刮风,刮暖风,刮孝悌风;需要学校常刮风,刮和风,刮文明新风。这样大风、暖风、和风,风推风,风助风,良好风尚就会蔚然成风。
二、形成政教处指导德育,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主抓德育,年级组落实德育的纵向德育网络,促动强大德育力量的聚合。
1.学校政教处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指挥所、方向盘。对学校德育工作目标一定要明确(造就师德高尚的教师;培养“四有”新人);工作思路一定要清晰(抓师德师风建设;抓年级班级管理;抓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重点一定要突出(月月定主题,周周有重点);工作措施一定要得力(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有奖惩)。学校德育工作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得力,使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的放矢,德育过程的实施循序渐进,德育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
2.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和灵魂人物,作为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在学生德行品质的培养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班主任一定要自觉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自我修为,树立师表形象,打造校园口碑。因为绝大部分班主任都会成为学生自觉或者不自觉学习的榜样、效法的楷模。为此,学校德育工作要凸显班主任的核心地位,牢牢抓住班主任这个“牛鼻子”。科任教师作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左膀右臂,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德育工作的具体参与者、实施者,不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间休息时,都要捕捉时机,见缝插针,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始终牢记“教书育人,育人为先”、“教不严,师之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铁律。
3.年级组作为连接学校处室与班级的纽带,作为直面教师与学生的中介,上对处室、校长负责,下为教师、学生担当。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特别是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培养“四有”新人方面,年级组一定要慎布置,勤检查,重落实,严奖惩。我坚信,只要年级组部署周密,检查仔细,落实到位,奖惩分明,德育功效定是事半功倍的,德育目标必然如期实现。 良好德育氛围的营造需要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各方精诚团结,凝心聚力,全员参与,有序衔接。形成班主任为核心,科任教师齐参与,政教处为指导,年级组抓落实的无缝对接的育人团队。按照政教处、年级组和班级德育工作计划,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在科任教师的参与中,有重点,有节奏,齐抓共管,合力攻坚,打造多彩班级,锻造出彩年级,铸造精彩校园。
三、依托德育环境,立足德育阵地,发挥团队力量,潜心立德树人。
农村中小学要依托正逐步向好的德育大环境。国家层面反腐倡廉教育的强势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入持久地宣传;学校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教材。都为农村中小学务实开展德育工作优化了外部环境,培育了优质的“土壤”。学校德育工作一定要扎根年级部、班级及团队建设。紧紧围绕学校政教处、团委(少工委)、年级部制定的德育主题,围绕学生当中容易出现的行为偏差,全体教师(德育团队)及时发现、适时矫正。随时将学生当中的不良行为及具有潜在危害性的倾向和苗頭扼杀在摇篮之中。总之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家庭配合,特别是学校德育团队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真正把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学校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德育工作追求的目标,既是每个公民修身养德汲取营养的源泉,又是整个中华民族崛起复兴的精神家园。为此,我呼吁社会、学校、家庭,特别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能够遵循教育规律,崇尚“德育为先”,携手共进,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德育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环境,真正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D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709/t20170904_313128.html,2017.8.22.
[2]蒲素.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机制[J].新教育时代,2014(04).
[3]习近平.全国教育大会金句速览[D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910/c1001-30284629.html,2018.9.10.
关键词: 政府引导 学校围绕 家庭配合
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然而,受“考试为中心”的影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也变”,“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不论是这些至理名言,还是德国学者F·拉采尔坚持的地理环境决定论。都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哲理: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条件作用。中小学德育工作作为塑造人、丰富人、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工作,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的工作。德育工作的成与败事关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一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者,我认为,要增强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提高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真正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应该注重德育大环境的营造,逐步形成政府、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横向德育体系;形成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共同参与的纵向德育网络。这样纵横交错,上下联动,相互补充,全员参与,德育氛围,可望水到渠成。
一、形成政府引导德育、学校围绕德育、家庭配合德育相结合的横向德育体系,推动良好德育氛围的形成。
1.政府作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部门。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触面最广泛的、接触时间最长的国家机关,其举手投足都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风向标”。因此,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热情弘扬“真善美”,无情揭批“假恶丑”,大力奖赏“真善美”,严厉惩治“假恶丑”。高调宣传各种典型模范(见义勇为;敬老孝亲,诚实守信)及科技功臣,体育健将,志愿者团体等,从大人物到小老百姓,从身边的感动到遥远的震撼,总之一切涉及“真善美”的人和事都要大张旗鼓、高调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践行“真善美”,揭批痛打“假恶丑”的良好社会风尚。
2.家庭作為构成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作为德育最稳定、最长效的阵地。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父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显得更为突出,“子不教,父之过”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长辈们一定要将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美德继承好、发扬好,做到长幼有序,爱憎分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了良好的家庭美德,就有和睦的家庭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3.学校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作为学生全方位发展的主战场。特别自全国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以来,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通过撤点并校,使小学三年级学生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与老师朝夕相处、形影相随。尤其是在寄宿制学校,老师们可以说是先当爹妈,后当教师,真正是“一旦为师,立即为父”。中小学生可塑性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有时可能是致命的。幸遇良师,受益终生,误遇恶师,贻害终生。因此,学校在凸显智育(核心教育质量)的同时,更要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原则,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面旗帜,让引领时代风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当中。让教师中的“师德标兵”带动学生中的“德育标兵”,让学生中的“德育标兵”感染身边每一位同学,进而在全校师生中掀起“教书不育人,就是耽误人”“进了学校门,要做文明人”的热潮。
良好德育氛围的营造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者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引导,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和联动机制。需要政府常刮风,刮大风,刮“真善美”风;需要家庭常刮风,刮暖风,刮孝悌风;需要学校常刮风,刮和风,刮文明新风。这样大风、暖风、和风,风推风,风助风,良好风尚就会蔚然成风。
二、形成政教处指导德育,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主抓德育,年级组落实德育的纵向德育网络,促动强大德育力量的聚合。
1.学校政教处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指挥所、方向盘。对学校德育工作目标一定要明确(造就师德高尚的教师;培养“四有”新人);工作思路一定要清晰(抓师德师风建设;抓年级班级管理;抓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重点一定要突出(月月定主题,周周有重点);工作措施一定要得力(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有奖惩)。学校德育工作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得力,使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的放矢,德育过程的实施循序渐进,德育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
2.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和灵魂人物,作为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在学生德行品质的培养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班主任一定要自觉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自我修为,树立师表形象,打造校园口碑。因为绝大部分班主任都会成为学生自觉或者不自觉学习的榜样、效法的楷模。为此,学校德育工作要凸显班主任的核心地位,牢牢抓住班主任这个“牛鼻子”。科任教师作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左膀右臂,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德育工作的具体参与者、实施者,不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间休息时,都要捕捉时机,见缝插针,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始终牢记“教书育人,育人为先”、“教不严,师之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铁律。
3.年级组作为连接学校处室与班级的纽带,作为直面教师与学生的中介,上对处室、校长负责,下为教师、学生担当。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特别是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培养“四有”新人方面,年级组一定要慎布置,勤检查,重落实,严奖惩。我坚信,只要年级组部署周密,检查仔细,落实到位,奖惩分明,德育功效定是事半功倍的,德育目标必然如期实现。 良好德育氛围的营造需要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各方精诚团结,凝心聚力,全员参与,有序衔接。形成班主任为核心,科任教师齐参与,政教处为指导,年级组抓落实的无缝对接的育人团队。按照政教处、年级组和班级德育工作计划,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在科任教师的参与中,有重点,有节奏,齐抓共管,合力攻坚,打造多彩班级,锻造出彩年级,铸造精彩校园。
三、依托德育环境,立足德育阵地,发挥团队力量,潜心立德树人。
农村中小学要依托正逐步向好的德育大环境。国家层面反腐倡廉教育的强势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入持久地宣传;学校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教材。都为农村中小学务实开展德育工作优化了外部环境,培育了优质的“土壤”。学校德育工作一定要扎根年级部、班级及团队建设。紧紧围绕学校政教处、团委(少工委)、年级部制定的德育主题,围绕学生当中容易出现的行为偏差,全体教师(德育团队)及时发现、适时矫正。随时将学生当中的不良行为及具有潜在危害性的倾向和苗頭扼杀在摇篮之中。总之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家庭配合,特别是学校德育团队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真正把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学校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德育工作追求的目标,既是每个公民修身养德汲取营养的源泉,又是整个中华民族崛起复兴的精神家园。为此,我呼吁社会、学校、家庭,特别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能够遵循教育规律,崇尚“德育为先”,携手共进,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德育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环境,真正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D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709/t20170904_313128.html,2017.8.22.
[2]蒲素.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机制[J].新教育时代,2014(04).
[3]习近平.全国教育大会金句速览[D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910/c1001-30284629.html,201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