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时代已经在中国形成,本文寻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深层次、多角度的契合点,以揭示当今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现状,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举措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教育
当今的中国在形态上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网民数量还是网络经济发展的速度,均堪称世界第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先后8次提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并且提出了“互联网+”这个新概念。可以说,“互联网+”在中国发展迅猛,不但提升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的层次,也给每一个人带来了机遇、希望与挑战。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领域,“互联网+”时代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只有顺应这一时代的需求持续不断地进行革命性的创造变化,才能走向新的境界。
一、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自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互联网+” 行动计划,“互联网+”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新时代新背景下的热词,这对于承担着人才培养重任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而言,既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也使之面临崭新的挑战。“互联网+”时代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回避的新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曾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引导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的重要思想工作。国家开展“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互联网技术、手段、工具都进行了普遍推广,使高校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世界、认知社会。同时,由于互联网信息掺杂着不良信息,对高校学生的认知能力产生着负面影响,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1、互联网使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心理障碍。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与社会交流的新途径,但这种交流是隐匿的,大学生可以时刻扮演着自己理想的角色,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为所欲为。由于虚拟交往脱离了现实,长期处于虚拟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得到情感认同与满足,使得很多大学生开始由心理上对互联网的强烈归属感和依赖感延展到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冷漠,在这种消极的抵触的情绪下,自我封闭的人格形成便在所难免。也使得高校学生容易脱离集体,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淡漠、交往困难,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心理障碍。
2、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匿名性和交互性,使得高校大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工具浏览大量不良信息,如封建迷信、色情暴力、流言蜚语、反动言论等不健康的信息。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建立的非常时期,其本身缺乏对事情的准确判断能力,极易受到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干扰,引起人格扭曲。网络的隐蔽性更是加剧了不良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这对高校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都有着严重的危害,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3、互联网导致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由于互联网文化具有自由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融合,使其在广泛传播中得到发展。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互联网向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兜售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得不少高校大学生政治观念模糊,政治立场偏移。由于大学生求知欲旺,好奇心强,长期不良信息,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出现思想上的混乱,造成价值观念的偏移与冲突,甚至会盲目地认为“西方一切要比中国好”,直接影响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如果缺乏清醒认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道德意识弱化、价值判断能力弱化,进而产生道德意识危机。
二、 “互联网+”时代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动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需要。互联网+”时代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一) 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师资队伍
目前,有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仅仅会用电脑打字、排版,有的甚至没有接触过网络,更不会使用互聯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显然不能适应“互联网+”的发展。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组建一支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政治意识强、熟悉国家和学校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熟悉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这支师资队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教学手段,一方面随时发现互联网信息动态,做好网络信息文化传播的“把关人”,对不良信息如封建迷信、色情暴力、流言蜚语、反动言论等不健康的信息进行过滤或清除,尽可能地拒于大学生视野之外;另一方面,利用微信、QQ、邮箱等互联网工具,随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回答高校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学生好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互联网+”时代中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性。
(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更新传统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实现突破创新。针对当代大学生可能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 理想信念模糊,功利欲望心强烈, 社会责任感淡化,抗挫折能力弱,集体主义价值观淡化等问题。借助网络资源,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加强对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建立大公无私,毫不利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同时围绕大学生在学习、成才、健康、生活、交友、恋爱、求职、 就业等方面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治教育,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三)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辩证分析意识、理性认知能力和反思批判精神
在“互联网+”时代,要实现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辩证分析意识、理性认知能力和反思批判精神,这就有赖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行动。具体来讲,首先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学校要制定网管制度,完善校规体系,为“互联网+”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为其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依据,以保障正常的校园生活和教学秩序。其次,加强高校大学生对“互联网+”的理性认知能力。现实生活中,在网络中充满着各式各样的虚假信息和不良言论。对于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因而,培养大学生健康上网、提升大学生对“互联网+”的理性认知能力,无疑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凡的意义。三是培养大学生的反思批判精神是提升高校大学生辨别互联网社会是非能力的需要。若要具备这种能力,社会、学校、家庭就要正确地、有效地引导高校大学生运用反思批判精神去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从而使他们能分清是非,抵制诱惑, 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此,要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不断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利用“互联网+”的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针对“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适应“互联网+”环境,以更好地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内容结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徐秀娟.“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教学研究,2015,(42) .
[2]杨克平.试论互联网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03,(5) .
[3]王峰.“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提高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企业导报,2016,(11) .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教育
当今的中国在形态上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网民数量还是网络经济发展的速度,均堪称世界第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先后8次提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并且提出了“互联网+”这个新概念。可以说,“互联网+”在中国发展迅猛,不但提升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的层次,也给每一个人带来了机遇、希望与挑战。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领域,“互联网+”时代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只有顺应这一时代的需求持续不断地进行革命性的创造变化,才能走向新的境界。
一、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自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互联网+” 行动计划,“互联网+”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新时代新背景下的热词,这对于承担着人才培养重任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而言,既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也使之面临崭新的挑战。“互联网+”时代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回避的新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曾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引导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的重要思想工作。国家开展“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互联网技术、手段、工具都进行了普遍推广,使高校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世界、认知社会。同时,由于互联网信息掺杂着不良信息,对高校学生的认知能力产生着负面影响,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1、互联网使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心理障碍。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与社会交流的新途径,但这种交流是隐匿的,大学生可以时刻扮演着自己理想的角色,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为所欲为。由于虚拟交往脱离了现实,长期处于虚拟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得到情感认同与满足,使得很多大学生开始由心理上对互联网的强烈归属感和依赖感延展到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冷漠,在这种消极的抵触的情绪下,自我封闭的人格形成便在所难免。也使得高校学生容易脱离集体,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淡漠、交往困难,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心理障碍。
2、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匿名性和交互性,使得高校大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工具浏览大量不良信息,如封建迷信、色情暴力、流言蜚语、反动言论等不健康的信息。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建立的非常时期,其本身缺乏对事情的准确判断能力,极易受到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干扰,引起人格扭曲。网络的隐蔽性更是加剧了不良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这对高校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都有着严重的危害,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3、互联网导致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由于互联网文化具有自由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融合,使其在广泛传播中得到发展。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互联网向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兜售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得不少高校大学生政治观念模糊,政治立场偏移。由于大学生求知欲旺,好奇心强,长期不良信息,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出现思想上的混乱,造成价值观念的偏移与冲突,甚至会盲目地认为“西方一切要比中国好”,直接影响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如果缺乏清醒认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道德意识弱化、价值判断能力弱化,进而产生道德意识危机。
二、 “互联网+”时代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动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需要。互联网+”时代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一) 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师资队伍
目前,有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仅仅会用电脑打字、排版,有的甚至没有接触过网络,更不会使用互聯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显然不能适应“互联网+”的发展。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组建一支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政治意识强、熟悉国家和学校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熟悉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这支师资队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教学手段,一方面随时发现互联网信息动态,做好网络信息文化传播的“把关人”,对不良信息如封建迷信、色情暴力、流言蜚语、反动言论等不健康的信息进行过滤或清除,尽可能地拒于大学生视野之外;另一方面,利用微信、QQ、邮箱等互联网工具,随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回答高校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学生好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互联网+”时代中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性。
(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更新传统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实现突破创新。针对当代大学生可能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 理想信念模糊,功利欲望心强烈, 社会责任感淡化,抗挫折能力弱,集体主义价值观淡化等问题。借助网络资源,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加强对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建立大公无私,毫不利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同时围绕大学生在学习、成才、健康、生活、交友、恋爱、求职、 就业等方面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治教育,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三)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辩证分析意识、理性认知能力和反思批判精神
在“互联网+”时代,要实现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辩证分析意识、理性认知能力和反思批判精神,这就有赖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行动。具体来讲,首先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学校要制定网管制度,完善校规体系,为“互联网+”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为其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依据,以保障正常的校园生活和教学秩序。其次,加强高校大学生对“互联网+”的理性认知能力。现实生活中,在网络中充满着各式各样的虚假信息和不良言论。对于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因而,培养大学生健康上网、提升大学生对“互联网+”的理性认知能力,无疑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凡的意义。三是培养大学生的反思批判精神是提升高校大学生辨别互联网社会是非能力的需要。若要具备这种能力,社会、学校、家庭就要正确地、有效地引导高校大学生运用反思批判精神去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从而使他们能分清是非,抵制诱惑, 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此,要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不断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利用“互联网+”的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针对“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适应“互联网+”环境,以更好地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内容结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徐秀娟.“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教学研究,2015,(42) .
[2]杨克平.试论互联网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03,(5) .
[3]王峰.“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提高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企业导报,201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