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56岁,因间断黑便、腹痛1年余,加重50 d入院。2011年6月出现黑便,当地县医院给予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应用,大便转黄。2个月后出现腹痛,脐周为主,大便间断为黑便、暗红色便、黄便,有时腹泻,多时3~5次/d,便后腹痛稍减轻。到北京某三甲医院住院。胃镜:返流性食管炎,食管多发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腹部彩超:脂肪肝,脾大。胶囊内镜:小肠溃疡,克罗恩病。结肠镜:回肠末端多发溃疡。诊断:克罗恩病,贫血,返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脂肪肝,脾大。口服艾迪莎及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有效,出院后坚持用药。2012年3月复发再次入住该院。仍考虑原诊断,在口服艾迪莎基础上加用激素强化治疗(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00 mg/d,1周后改为甲泼尼龙,28 mg/d,逐渐减量)。2012年8月病情再次反复第3次入住该院,再次激素冲击治疗(同上),并行肠系膜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出院后一直口服艾迪莎及激素。入院50 d前腹痛、便次、便血加重,将艾迪莎加量,因腹痛不能缓解入住山西省人民医院。入院查体:体温:37.4℃,脉搏88次/min ,血压:105/56 mmHg,贫血貌,腹部稍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偏左压痛阳性,似乎可及一约拳头大包块,边界相对清。肠鸣音无亢进,双下肢不肿。诊治过程:化验:血红蛋白89 g/L,总蛋白55.2 g/L,白蛋白25.2 g/L,C-反应蛋白62.4 mg/L。血沉56 mm/h。便潜血(+)。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腹部X线片:中腹部数个液气平面,结肠内充气,考虑不全肠梗阻。腹部盆腔CT:(1)左侧腹腔肠管管壁明显增厚,考虑:占位性病变不除外?(2)肝脏膈顶部小囊肿;(3)盆腔少量积液。结肠镜检查进镜80 cm达回肠末端10 cm,未见异常。骨髓穿刺提示:继发性血液学改变(提示铁利用不良)。骨髓活检:纤维组织增生。JAK-2基因V617F突变型阴性。抗核抗体阴性。2013年2月27日转外科。考虑到应用激素,患者白蛋白低,贫血,未立即手术,继续胃肠减压,静脉高营养支持。停激素半个月后手术,术中所见:腹腔内少量黄色清凉液,距屈氏韧带10 cm处空肠及系膜巨大肿物,大小15 cm×10 cm×10 cm,不规则形状,质地较硬,并向周边小肠壁、系膜根部、胰腺体部侵及,部分肠管包绕其中,导致该处肠管梗阻,大网膜包裹粘连于肿物表面。术后病理:(部分小肠)恶性胃肠间质瘤,部分瘤细胞呈上皮样,伴多灶坏死,核分裂像5~8个/50HPF,局灶热点区域分裂像达7~8个/H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