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是以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为主,同时也注意乐感的培养和唱歌技巧的训练。学校音乐重视识谱教育,但是学生最没有兴趣,最弱的也是识唱简谱。而课堂上能使学生兴高采烈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一旦让他们去识谱,顿时感到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会出现冷场。音乐情感的熏陶无从谈起。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实践达到识谱教学的目的,蕴识谱教学于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识谱、主动识谱。
一、培养学生识谱兴趣
1.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法,帮助学生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
如,游戏l《音乐树》:将乐谱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水果卡片上,把 这些“水果”挂在“树”上,游戏开始后,让学生取下后唱出卡片上的音符。
游戏Ⅱ《给小动物找家》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节奏。
如,小猫3、小狗ii小鸡77 7、小鴨66 66,公鸡5 5.等,游戏时,要求学生把这些音符送到小动物的家中,再唱出动物背面的音符,唱对了就算找到了家,请他进家门。
2.在认识唱名、音位、音高的基础上,进行听辨单音的练习。如,游戏《小鸟飞》:请几位学生分别做小鸟,手拿或头戴小鸟的图片、头饰,边飞边听音乐。当飞到黑板前时,听到老师弹什么音,就把“小鸟”放到线谱相应的位置上,排完后把黑板上的音符唱一遍。也可配上节奏唱。此外,还可利用卡片组音游戏、唱名填空法等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的音符。
二、训练好音准、音高
教学中,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结合生活中学生已有的经验,多运用学生身边的动物入手,让学生辨别音准音高的能力,并对音准音高进行识记和加深巩固。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出示三幅分别画有小鸟、鸭子、老黄牛的图画,请学生分别模拟三种动物的鸣叫声,来辨别不同音区的音准音高,通过钢琴弹奏,让学生懂得高音区可以描绘小鸟的形象,中音区可以描绘鸭子的形象,低音区可以描绘老黄牛的形象,这种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区别了音区的音色和表现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音准音高的掌握,以达到让学生懂得音准音高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进行唱名和音阶的训练,让学生熟悉会唱音阶。
三、采用多变手段进行识谱教学
1.从打节奏入手过渡到识谱。课堂上,学生对敲敲打打比较感兴趣,许多节奏可以从生活中直接感受,如汽车声、马蹄声、小跑步等。学生很愿意通过动作拍击来表现这些节奏,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加大训练强度,继而再加入若干小节的节奏进行练习,此时,老师并用琴声弹出相应节奏型的旋律。同时,老师要让学生注意听琴,边听边想边唱边模仿,学生很有兴趣,效果很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视唱的欲望。
2.通过音程练习曲来进行识谱。在教学中,我运用音程听唱的片断练习曲来进行识谱技能训练,如纯五度练习、小三度练习、主和弦大、小三度音程练习、五度以内大、小三度练习、五度内的极进练习以及八度以内大、小、三度混合练习。像这样的音程练习,我们可以采用儿歌、趣味性较强的歌曲片断来进行教学,如《粉刷匠》、 《洗手绢》等,让学生分别采用听唱、视唱、默唱和接唱等不同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这样让学生有意识地加强音高的听辨、记忆,使之掌握音准,熟练地进行识谱。
3.利用民歌和民族音乐来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一些民歌和民族器乐来提高学生的视唱兴趣。因为流行的民歌与当地语言、民俗的生活密切相关,以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如安徽《凤阳花鼓》、江苏《茉莉花》、陕北《信天游》、广东的《雨打芭蕉》等民歌和民间音乐,让学生多接触老师进行很好的分解和讲解,通过艺术化了的旋律,严格把握音阶、音程的准确性,结合我国民族五声性调式音阶、旋律的分析过程,对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音准概念,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4.先攻难点,再识谱。 在整首歌曲中,有些乐句旋律较难一些,学生不易掌握和学习,如果把这些部分加以重点讲解和练习,突破难点后再进行全曲视唱歌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识谱兴趣
1.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法,帮助学生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
如,游戏l《音乐树》:将乐谱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水果卡片上,把 这些“水果”挂在“树”上,游戏开始后,让学生取下后唱出卡片上的音符。
游戏Ⅱ《给小动物找家》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节奏。
如,小猫3、小狗ii小鸡77 7、小鴨66 66,公鸡5 5.等,游戏时,要求学生把这些音符送到小动物的家中,再唱出动物背面的音符,唱对了就算找到了家,请他进家门。
2.在认识唱名、音位、音高的基础上,进行听辨单音的练习。如,游戏《小鸟飞》:请几位学生分别做小鸟,手拿或头戴小鸟的图片、头饰,边飞边听音乐。当飞到黑板前时,听到老师弹什么音,就把“小鸟”放到线谱相应的位置上,排完后把黑板上的音符唱一遍。也可配上节奏唱。此外,还可利用卡片组音游戏、唱名填空法等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的音符。
二、训练好音准、音高
教学中,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结合生活中学生已有的经验,多运用学生身边的动物入手,让学生辨别音准音高的能力,并对音准音高进行识记和加深巩固。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出示三幅分别画有小鸟、鸭子、老黄牛的图画,请学生分别模拟三种动物的鸣叫声,来辨别不同音区的音准音高,通过钢琴弹奏,让学生懂得高音区可以描绘小鸟的形象,中音区可以描绘鸭子的形象,低音区可以描绘老黄牛的形象,这种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区别了音区的音色和表现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音准音高的掌握,以达到让学生懂得音准音高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进行唱名和音阶的训练,让学生熟悉会唱音阶。
三、采用多变手段进行识谱教学
1.从打节奏入手过渡到识谱。课堂上,学生对敲敲打打比较感兴趣,许多节奏可以从生活中直接感受,如汽车声、马蹄声、小跑步等。学生很愿意通过动作拍击来表现这些节奏,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加大训练强度,继而再加入若干小节的节奏进行练习,此时,老师并用琴声弹出相应节奏型的旋律。同时,老师要让学生注意听琴,边听边想边唱边模仿,学生很有兴趣,效果很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视唱的欲望。
2.通过音程练习曲来进行识谱。在教学中,我运用音程听唱的片断练习曲来进行识谱技能训练,如纯五度练习、小三度练习、主和弦大、小三度音程练习、五度以内大、小三度练习、五度内的极进练习以及八度以内大、小、三度混合练习。像这样的音程练习,我们可以采用儿歌、趣味性较强的歌曲片断来进行教学,如《粉刷匠》、 《洗手绢》等,让学生分别采用听唱、视唱、默唱和接唱等不同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这样让学生有意识地加强音高的听辨、记忆,使之掌握音准,熟练地进行识谱。
3.利用民歌和民族音乐来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一些民歌和民族器乐来提高学生的视唱兴趣。因为流行的民歌与当地语言、民俗的生活密切相关,以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如安徽《凤阳花鼓》、江苏《茉莉花》、陕北《信天游》、广东的《雨打芭蕉》等民歌和民间音乐,让学生多接触老师进行很好的分解和讲解,通过艺术化了的旋律,严格把握音阶、音程的准确性,结合我国民族五声性调式音阶、旋律的分析过程,对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音准概念,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4.先攻难点,再识谱。 在整首歌曲中,有些乐句旋律较难一些,学生不易掌握和学习,如果把这些部分加以重点讲解和练习,突破难点后再进行全曲视唱歌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