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课堂朗读评价的策略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tx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而且朗读中,可以让某个字突出出来,让人更加能理解读的文字的意思。有效评价学生的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着力就如何评价学生朗读的策略进行简单阐述。
  一、有效评价,使朗读充满活力
  1、针对读的层次,适时评价。朗读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的要求,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检查初读的评价侧重于读正确以及学生的态度、胆量等方面,学生出现错误,可以及时纠正,读得流利与否,也很容易辨别出来。“读得是否有感情”这一层次的评价,应该在理解文章、感悟内容、品味语言时,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时进行,这一要求难有明确标准,评价时不能凭直觉判断“不错”、“真好”,或者干脆用“你读得真有感情”来敷衍了,应该让学生在认真聆听他人朗读后,抒发自己的真切感受,结合具体的语句在自己头脑中“放电影”,谈谈听了他人的朗读,自己的眼前似乎浮现了什么,然后运用自己的语言展开评价。
  2、针对读的对象,恰当评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许多学生会被教师随机指名读书。学生读书的基础与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在进行朗读评价时,积极参与评价的学生往往一个个都是伶牙俐齿,不顾情面,读书较差的学生总是会被一顿狠批。教师此时就要发挥主导作用,进行价值引导,教会学生在朗读评价时进行纵向比较,先要肯定别人的优点,然后再提出诚恳的建议,不要只看当时的朗读现象和效果。对基础差的学生更多的肯定,当然针对当时读的情况有时也要委婉地提出批评与希望;对应该读好而由于未认真预习读得不尽人意的学生,若学生评价未到位,教师的语气可以犀利些,表明自己不满的态度,望其有自知之明,下次勿犯同类错误;对读得不错以及明显有进步的学生,完全可以加以肯定和赞扬,让其成为学生读书的榜样,进一步树立其自信心,激发他读书的兴趣。
  3、针对读的内容,分类评价。小学课本中的文章内容可谓丰富多彩,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语言特色:有的语句生动,适合分角色朗读;有的语句优美,适合配音朗读;有的语句严谨,适合集体齐诵……学生在朗读以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评价时,就应该根据朗读内容进行分类评价,切忌空洞,人云亦云。必要时,教师可先范读,让学生去享受一种美感,使他们对朗读产生兴趣,并且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同时,教师要有的放矢地从语调、停连、重音、节奏等方面指导评价,朗读时的表情、体态也应作为评价的内容之一。长此以往,学生的朗读能力与评价能力定会同步提高,我们的朗读评价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能力,不会走入“无病呻吟”的误区。
  二、多样评价,试朗读注入动力
  1、教师评价,重在点拨。学生读完书后,教师不给予评价或只是简单地、一概而论地说“好”与“不好”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而且容易挫伤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但要像一把尺子,使学生通过它来衡量自己的朗读水平,找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更要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唤起他们对课文更深层次的思考与体验,促进他们的朗读。教师应该重在点拨,及时地给予具体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并且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个地方还需改进。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使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得。
  2、自己评价,重在反思。古人说得好,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让学生进行朗读的自我评价,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利于学生的进步。
  3、相互评价,重在体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朗读教学中,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展示相互评价很有必要。伙伴间的互相评价不但能够促使学生在别人朗读时更加注重倾听,在评价别人前主动组织自己的语言,准确进行表达,在评价中互相激励或互相帮助,还能促使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所以在朗读时,需要为学生搭建互相评价、交流碰撞的平台。
  4、家长评价,重在鼓励。家长的激励性语言能有效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由于家长评价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在家长的激励性评价中朗读更有自信。一些学生天性胆小,平时在课堂上讲话都胆怯,声音很低,再加上有的学生基础差,一旦在众人面前读书就心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与其他学生相比就差上一大截,他们自己也认为朗读水平“见不得人”,于是“沉默下去”。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家长给他们时间和机会,使他们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朗读,家长评价语以安慰、欣赏、表扬为主,而且注意循序渐进,让他们慢慢树立信心。暂时不熟悉的课文,决不让其单独当众朗读,而应先纠正他们的错误,等到他们熟悉后再回班上读给同学听。这样的家长评价,能给学生的朗读带来自信,增强朗读的兴趣。
  (平昌县土兴小学)
其他文献
新课标的化学课程实施近几年来,我经历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解惑,体会到了由教师的一言堂转变成师生互动的大课堂的欣喜,也收获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带给我的感悟。  一、教学设计以知识内容为载体,以观念和方法教育为主线   1.更新理念,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要想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就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寻求教学理念的创新。要从根本上认识到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
期刊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实际经验,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创新思维是物理思维活动中的高级过程,是个人在已有物理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事实上形
期刊
语文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语文阅读理解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优化阅读方法,讲求阅读实效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就是能认真地阅读给出的文字材料,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专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  探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物理教学中,适当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探究
期刊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历史学科,是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演变,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更要求教师围绕新课程改革,推进探究性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引起了中
期刊
所谓朗读,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也就是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表念出来。朗读有视觉要求,它要求朗读者仔细的看着语言材料;同时,朗读又有发音要求,它要求朗读者在大脑中想着发音,然后大声的朗读出来。朗读属于一种“运动记忆”,它要求眼随字动,口随音动,使口腔肌肉的运动沿着某种惯熟的“路径”形成一种长期记忆。由此产生的记忆效果可以延续几年,几十年
期刊
摘要:教育与诗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诗歌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项内容。诗歌可做为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诗歌在讲课中也能直接运用,用诗歌促进教育工作。  关键词语:诗歌 教育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最集中地反应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语言精练,音调和谐,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教育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意识和品德的活动。十年树木而百
期刊
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历史作为一门古老而现代的学科,其存在的主要理由不仅在于对陈年旧事的叙述,更主要的是通过历史学习汲取古老的智慧,服务于现实的人生。  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因此,我认为要想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从多方面入手。  一、强化历史基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但课改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到底该怎么改?从哪改?我认为无论怎么改,课改的生命存在于课堂,所以我们要把改革的目标聚焦课堂,我认为课堂改革应着力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 注重师生关系重建,实现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   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新课改的一个前提条件。传统的满堂灌大大
期刊
信息化园本教研是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为目标,通过引入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传统的教研方法,从教研思想、教研策略到教研方法进行技术革新。我们在信息化技术引入园本教研中,让信息技术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服务方面,开展了以下专门研究。    一、以多媒体技术推广运用为特征的园本教研     园本教研的主题和内容主要来源于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的实践。特别是《幼儿园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