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106-02
求同存异,同课异构,是不能仅仅这样简单的表达。首先,“同题异构”中的“同题”,顾名思义就是运用一样的课题。但是没有教材内容的“同”,“异构”、“异教”也就失去了意义,可是“教材内容”又不能等同于“教学内容”,所以只有在确定“教学内容”之后,“异构”的教学理念、设计、方法、手段、细节等风格才会显得有价值。第二,“同题异构”的“异构”,不是提倡教学设计的同题化,而是提倡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教学手段的丰富多彩,提倡智慧的课堂、创新的课堂、多元的课堂,个性化、多元化、知识与趣味并存的音乐课才是音乐教学的目标。
不同特长、不同个性的音乐老师,再加上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教学理念与观念,才会在音乐课堂上迸发出不同的色彩。
一、通过有效聆听,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
有效聆听需要有目的地听、留神地听,聆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静态与动态结合,二是听觉与视觉相结合,三是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感知音乐主题包括音乐要素、主题特点及其变化、作品风格特征等,在听赏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紧扣音乐主题(乐句)以及音色(乐器),体验音响的整体情绪。在片段一中:首先,师生通过视频欣赏,感知音乐作品中探戈的自由奔放、欲进还退、快慢错落、动静有致的风格特点,了解《化妆舞会》是一首著名的探戈舞曲,在阿根廷家喻戶晓,被称为阿根廷第二国歌。其次,通过反复聆听音乐主题感知音乐结构:A+B+A1,感知力度、速度、情绪、节奏、旋律等音乐要要素在作品的中的表现作用,通过了解音乐体裁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运用音乐术语正确地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第三,随着乐声哼唱音乐主题,感受探戈坚毅果断和勇敢的情感,并能运用适当的形式对所听音乐做出适当的表现。
二、通过理性分析,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以及在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能力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
托尔斯泰的艺术本质论认为:艺术家在内心唤醒一度体验的情感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③达尔克罗兹也强调音乐不仅是“听”的艺术,还是“动”的艺术,他认为首先必须启发学生进入到产生对乐曲的激情中去,把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与声音。无论音乐课的内容:乐理、视唱练耳、演唱、演奏、欣赏、创作等,只有让学生把音乐和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边听音乐边律动,把理解到的东西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采用听、动、看、讨论、创造等教学手段才能理解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在片段二中,师引导学生分析谱例Aa的创作手法:对比(顿音、连音),并再加入打击乐器进行哼唱和律动,感受体验这段旋律运用了对比的创作手法后,使得音乐更加沉稳有力。谱例②Ab:4/4 06 65 54 43 | 3 - 2 - |…… 则采用了下行模进的手法,使舞曲变得抒情柔美,让人好像感受到男士迈着沉稳矫健的舞步,女士翻飞着自己的裙摆尽情欢乐的气氛。师可以引导学生随着旋律的变化进行身体的律动,从而深切地感受到阿根廷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通过理性分析音乐作品而不断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如谱例Ba这一主题反复了一次,停顿了四次,也就是探戈定位。甩头是探戈中标志性的动作,特点:果断、干脆,顿音的表现、甩头的魅力、突起的动作、快速的拧身、戏剧性的停止等等都表现了探戈刚劲顿挫的特色。老师用手势引导学生随着音乐一起律动,感受“欲左还右”的头部动作,体验“瞬间停顿”的探戈魅力。所以当老师用肢体语言结合音乐的内涵进行艺术性的传达时,才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因此,我们老师只有将音乐和肢体语言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通过全员参与,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一是以开发学生潜力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④韦伯斯特认为学习音乐被认为是提升创造力的一个有效方法,2009年他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两种音乐教学:以即兴创作为主的教学和以教师为导的教学。并用韦伯斯特“音乐创意测量”方法进行了测试,包括延展性、多变性、原创性和音乐语言,结果显示以即兴创作为主的学生展示出较高的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老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体验多感官刺激,如音响、符号、线条、色彩、身体等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首先,可以从音乐的节奏开始,在欣赏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编一些节奏并随之进行律动,这样看似简单的活动却内含着创造。如在片段二的谱例①Aa中,师生为旋律:配上节奏:4/4 x· x x x |x x x x x |……接着采用律动的身体和打击乐器的有机结合,师生共同体验和感悟探戈异常的严肃神情及战斗性与戏剧性并存的音乐情绪。其次,教师还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所欣赏的歌曲或乐曲按各自的理解编成故事,或根据所欣赏或乐曲的内容让学生自行表演。如片段二“情感升华,班级化妆舞会”中,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每人一个面具,接着与学生一起体验和感受化妆舞会上探戈舞曲的无穷魅力,师:①化妆舞会上你想让自己扮演什么角色?②怎样打扮自己呢?③开始班级《化妆舞会》。这样一次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化妆舞会”,我相信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这种全员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欣赏课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和乐曲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正如点评老师说的那样,“班级化妆舞会”正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的热情达到了高潮,他们玩得很快乐,学得很开心,这真正体现了“美丽课堂”的理念。
求同存异,同课异构,是不能仅仅这样简单的表达。首先,“同题异构”中的“同题”,顾名思义就是运用一样的课题。但是没有教材内容的“同”,“异构”、“异教”也就失去了意义,可是“教材内容”又不能等同于“教学内容”,所以只有在确定“教学内容”之后,“异构”的教学理念、设计、方法、手段、细节等风格才会显得有价值。第二,“同题异构”的“异构”,不是提倡教学设计的同题化,而是提倡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教学手段的丰富多彩,提倡智慧的课堂、创新的课堂、多元的课堂,个性化、多元化、知识与趣味并存的音乐课才是音乐教学的目标。
不同特长、不同个性的音乐老师,再加上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教学理念与观念,才会在音乐课堂上迸发出不同的色彩。
一、通过有效聆听,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
有效聆听需要有目的地听、留神地听,聆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静态与动态结合,二是听觉与视觉相结合,三是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感知音乐主题包括音乐要素、主题特点及其变化、作品风格特征等,在听赏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紧扣音乐主题(乐句)以及音色(乐器),体验音响的整体情绪。在片段一中:首先,师生通过视频欣赏,感知音乐作品中探戈的自由奔放、欲进还退、快慢错落、动静有致的风格特点,了解《化妆舞会》是一首著名的探戈舞曲,在阿根廷家喻戶晓,被称为阿根廷第二国歌。其次,通过反复聆听音乐主题感知音乐结构:A+B+A1,感知力度、速度、情绪、节奏、旋律等音乐要要素在作品的中的表现作用,通过了解音乐体裁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运用音乐术语正确地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第三,随着乐声哼唱音乐主题,感受探戈坚毅果断和勇敢的情感,并能运用适当的形式对所听音乐做出适当的表现。
二、通过理性分析,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以及在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能力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
托尔斯泰的艺术本质论认为:艺术家在内心唤醒一度体验的情感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③达尔克罗兹也强调音乐不仅是“听”的艺术,还是“动”的艺术,他认为首先必须启发学生进入到产生对乐曲的激情中去,把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与声音。无论音乐课的内容:乐理、视唱练耳、演唱、演奏、欣赏、创作等,只有让学生把音乐和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边听音乐边律动,把理解到的东西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采用听、动、看、讨论、创造等教学手段才能理解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在片段二中,师引导学生分析谱例Aa的创作手法:对比(顿音、连音),并再加入打击乐器进行哼唱和律动,感受体验这段旋律运用了对比的创作手法后,使得音乐更加沉稳有力。谱例②Ab:4/4 06 65 54 43 | 3 - 2 - |…… 则采用了下行模进的手法,使舞曲变得抒情柔美,让人好像感受到男士迈着沉稳矫健的舞步,女士翻飞着自己的裙摆尽情欢乐的气氛。师可以引导学生随着旋律的变化进行身体的律动,从而深切地感受到阿根廷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通过理性分析音乐作品而不断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如谱例Ba这一主题反复了一次,停顿了四次,也就是探戈定位。甩头是探戈中标志性的动作,特点:果断、干脆,顿音的表现、甩头的魅力、突起的动作、快速的拧身、戏剧性的停止等等都表现了探戈刚劲顿挫的特色。老师用手势引导学生随着音乐一起律动,感受“欲左还右”的头部动作,体验“瞬间停顿”的探戈魅力。所以当老师用肢体语言结合音乐的内涵进行艺术性的传达时,才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因此,我们老师只有将音乐和肢体语言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通过全员参与,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一是以开发学生潜力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④韦伯斯特认为学习音乐被认为是提升创造力的一个有效方法,2009年他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两种音乐教学:以即兴创作为主的教学和以教师为导的教学。并用韦伯斯特“音乐创意测量”方法进行了测试,包括延展性、多变性、原创性和音乐语言,结果显示以即兴创作为主的学生展示出较高的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老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体验多感官刺激,如音响、符号、线条、色彩、身体等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首先,可以从音乐的节奏开始,在欣赏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编一些节奏并随之进行律动,这样看似简单的活动却内含着创造。如在片段二的谱例①Aa中,师生为旋律:配上节奏:4/4 x· x x x |x x x x x |……接着采用律动的身体和打击乐器的有机结合,师生共同体验和感悟探戈异常的严肃神情及战斗性与戏剧性并存的音乐情绪。其次,教师还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所欣赏的歌曲或乐曲按各自的理解编成故事,或根据所欣赏或乐曲的内容让学生自行表演。如片段二“情感升华,班级化妆舞会”中,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每人一个面具,接着与学生一起体验和感受化妆舞会上探戈舞曲的无穷魅力,师:①化妆舞会上你想让自己扮演什么角色?②怎样打扮自己呢?③开始班级《化妆舞会》。这样一次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化妆舞会”,我相信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这种全员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欣赏课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和乐曲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正如点评老师说的那样,“班级化妆舞会”正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的热情达到了高潮,他们玩得很快乐,学得很开心,这真正体现了“美丽课堂”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