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角形的认识》是人教版四上空间与图形中的内容,为了上好这节教研课,一开始我借鉴了网上一篇较为详尽的教学设计,但是在试教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经过几次的修正与试教,终于形成自己认为比较心仪的教学设计。这里我就针对这次磨课过程中的这二套不同的设计方案,试着从课堂情景的导入、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双边的关系、材料的有效性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全面地展示出不同的设计方案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理念与实效。
教学模块(一):课堂情景的创设是简洁明快还是大作渲染
片断A:课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并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片断B:一、情境导课
1、师带红领巾上课,问:今天胡教师给你们上课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生:红领巾)
2、师解下红领巾问:能不能把红领巾的轮廓用最简捷的方法快速画下来?试一试。(让一学生上黑板画三角形,其余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
3、师:知道这是什么形状吗?(生:三角形)
4、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对比分析:在新理念的号召下,几乎所有的展示课都有情景导入这一环节,而且情景的铺设越来越费时、费事、费力。诚然,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而又有创意的情景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如果象片断A中的情景创设,让学生在课前就去搜寻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还要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在导课时展示,接着还要观看教师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资料,这样的情景导入大费周折,并仅仅是为了说明三角形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且引出三角形的认识。这样的情景导课真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而且还耗费了很长的时间。
相比之下片断B给人的感觉就比较简洁高效。教师带着红领巾进课堂,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老师的红领巾所吸引,老师一问,学生迅速的说出带着红领巾,这时老师马上要求学生把红领巾的轮廓画下来,这就是三角形,然后马上揭题。短短一、二分钟时间就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三角形上来,非常自然地导入课题,而且画好的三角形还能在后续的教学中发挥作用,真是一举多得!
教学模块(二):教学过程中是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片断A:1、导课后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准备的三根小棒摆三角形,摆好后判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
2、请学生从书上找到有关三角形的特点: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3、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
问: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片断B:1、师:对于三角形,你了解多少?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大屏幕打字。
可能的答案:①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师打字并问:有没有不同意见?如果有就让学生说,如果没有不同意见就出示大屏幕:
问:找一找说一说这里都是三角形吗?为什么?
②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让一生在黑板上的三角形上注出来,师:请你们在刚才画的三角形上注上边、顶点和角)
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师:你能讲得清楚点吗?师一边出示教具:四条边,可以拼成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三角形,一边让学生上台来拿出学具试一试,这位同学一会儿拼成一个四边形,发现容易变形,又拼成一个三角形,拉了拉后不会动,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同时也复习了四边形易变形性。再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图片,再让学生说一说是运用了三角形的什么特点。)
4、师出示电脑中的锐角三角形ABC三角形BED:有时候有好几个三角形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为了区分,给它们穿了件外衣,认识吗?(叫做三角形ABC三角形BED电脑出示)
5、作高:
①师出示电脑哪条线段是表示A点到BC的距离三条:你认为哪条线段是表示A点到BC的距离,为什么?(垂线)(电脑演示,留下一条高)
②师:起个名?(高,底)
③师:这个高怎么做?(请学生先说一说,再让一个学生上黑板演示,电脑演示。)
④师:会做吗?如果现在的底是AB,能不能作高,从哪里作起?
⑤师:请同学们在刚才自己画的三角形中画出高。(学生尝试作高)
⑥学生作画展示后问: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三条)动画演示。
对比分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他们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经同化、顺应、概括、具体化等的心理过程后,实现原有经验对新学习材料的个性化解释并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片断A是按部就班的在教师主导下,从三角形的摆放入手,一步一步牵着学生的手进行教学,在教师的强势主导下,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然后给每个学生的头脑中填上一些三角形的知识,这样形成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
而实际上早在幼儿园乃至更早孩子们就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对三角形也有了很多的认识,但他们的认识比较浅显、比较零乱、不成体系。因此片断B是放手让学生说说对三角形的认识,他们也肯定会说到什么叫三角形、三角形的边与顶点高、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等,只是可能前后的顺序有所不同,对这些认识不是十分到位。这时教师就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一个个加以引导、教学,在学生的回答中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他们完善对三角形的认识,把他们原有浅显零乱的知识经验进行系统化,进行有序梳理,从而形成科学的三角形知识。这样既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注重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巧妙地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两边关系。 教学模块(三):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否有针对性
片断A:4、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到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1)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①6,7,8; ②5,4,9; ③3,6,10; ④3、4、5
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3)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片断B:5、师:刚才我们知道了那么多三角形的知识,还学会了画高,想不想自己动手摆一个三角形?
(让学生拿出事先放好的4cm、5cm、10cm的三根小棒摆一摆)强调:这三根小棒就相当于三角形的三条边。
①师:怎么了?(生:摆不起来)
②师:为什么会摆不起来?
师小结:看来并不是任意三条边就能摆成一个三角形的,想不想
继续研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③师:你们认为要继续研究的话还需要什么?(生:小棒)再给你们6cm的一根小棒,试一试,哪三根小棒能组成三角形,哪三根小棒不能组成三角形,把你们的结果记录在方案纸上。
④、学生汇报:
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对比分析: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得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是片断A与片断B共同的特点。这两个片断都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通过摆三角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形式来展示,这是难能可贵的,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片断A提供的小棒分别为①6,7,8;②5,4,9;③3,6,10;④3、4、5。教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通过加一加再发现规律。但由于提供的四组小棒长短不一,学生很难找到突破口,最后还是在老师的提示下才勉强得出三边的关系。而片断B由于提供的材料很有针对性,通过大屏幕一展示,4、5、6.√;4、6、10. ×; 4、5、10.×;5、6、10.√,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规律。
教学反思:
1、真实、朴实、扎实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数学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点的落实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正逐渐改变,课堂上变得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上变得朴实而又创新,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扎实而又愉快。数学课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一节数学课无论设计环节多么巧妙,教学手段多么丰富,教学理念多么新颖,如果学生连这“双基”都不能掌握,那么这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相比这两个教学设计,方案B在导课时简洁高效,很快切入正题,还学生充足的教学时间;新授时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朴实无华。没有花架子,没有与课堂无关的语言和行为,所有的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练习时既注重了题目的层次性,又注重了题目的多样性,还与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真正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理念。
2、预设与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静态表现,生成则是预设的延续和动态升华。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方案B在课前进行了周密而严谨的预设,把学生可能提到的关于三角形的特点一一罗列,真正做到心中“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出现了许多“意外”。
如在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时,有一个小组看看摆不出来,就摆了这样一个三角形出来:于是我就问: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还是4cm、5cm、10cm吗?学生一看说:不是。师:那么现在还是用4cm、5cm的两根小棒,如果想拼成一个三角形的话,第三根小棒应该比10cm长还是短?学生一看就嚷道:比10cm短。师:那好,我就再给你们一根6cm的小棒,看看能不能摆出一个三角形。
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将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美丽。
教学模块(一):课堂情景的创设是简洁明快还是大作渲染
片断A:课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并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片断B:一、情境导课
1、师带红领巾上课,问:今天胡教师给你们上课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生:红领巾)
2、师解下红领巾问:能不能把红领巾的轮廓用最简捷的方法快速画下来?试一试。(让一学生上黑板画三角形,其余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
3、师:知道这是什么形状吗?(生:三角形)
4、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对比分析:在新理念的号召下,几乎所有的展示课都有情景导入这一环节,而且情景的铺设越来越费时、费事、费力。诚然,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而又有创意的情景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如果象片断A中的情景创设,让学生在课前就去搜寻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还要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在导课时展示,接着还要观看教师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资料,这样的情景导入大费周折,并仅仅是为了说明三角形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且引出三角形的认识。这样的情景导课真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而且还耗费了很长的时间。
相比之下片断B给人的感觉就比较简洁高效。教师带着红领巾进课堂,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老师的红领巾所吸引,老师一问,学生迅速的说出带着红领巾,这时老师马上要求学生把红领巾的轮廓画下来,这就是三角形,然后马上揭题。短短一、二分钟时间就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三角形上来,非常自然地导入课题,而且画好的三角形还能在后续的教学中发挥作用,真是一举多得!
教学模块(二):教学过程中是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片断A:1、导课后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准备的三根小棒摆三角形,摆好后判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
2、请学生从书上找到有关三角形的特点: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3、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
问: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片断B:1、师:对于三角形,你了解多少?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大屏幕打字。
可能的答案:①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师打字并问:有没有不同意见?如果有就让学生说,如果没有不同意见就出示大屏幕:
问:找一找说一说这里都是三角形吗?为什么?
②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让一生在黑板上的三角形上注出来,师:请你们在刚才画的三角形上注上边、顶点和角)
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师:你能讲得清楚点吗?师一边出示教具:四条边,可以拼成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三角形,一边让学生上台来拿出学具试一试,这位同学一会儿拼成一个四边形,发现容易变形,又拼成一个三角形,拉了拉后不会动,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同时也复习了四边形易变形性。再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图片,再让学生说一说是运用了三角形的什么特点。)
4、师出示电脑中的锐角三角形ABC三角形BED:有时候有好几个三角形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为了区分,给它们穿了件外衣,认识吗?(叫做三角形ABC三角形BED电脑出示)
5、作高:
①师出示电脑哪条线段是表示A点到BC的距离三条:你认为哪条线段是表示A点到BC的距离,为什么?(垂线)(电脑演示,留下一条高)
②师:起个名?(高,底)
③师:这个高怎么做?(请学生先说一说,再让一个学生上黑板演示,电脑演示。)
④师:会做吗?如果现在的底是AB,能不能作高,从哪里作起?
⑤师:请同学们在刚才自己画的三角形中画出高。(学生尝试作高)
⑥学生作画展示后问: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三条)动画演示。
对比分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他们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经同化、顺应、概括、具体化等的心理过程后,实现原有经验对新学习材料的个性化解释并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片断A是按部就班的在教师主导下,从三角形的摆放入手,一步一步牵着学生的手进行教学,在教师的强势主导下,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然后给每个学生的头脑中填上一些三角形的知识,这样形成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
而实际上早在幼儿园乃至更早孩子们就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对三角形也有了很多的认识,但他们的认识比较浅显、比较零乱、不成体系。因此片断B是放手让学生说说对三角形的认识,他们也肯定会说到什么叫三角形、三角形的边与顶点高、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等,只是可能前后的顺序有所不同,对这些认识不是十分到位。这时教师就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一个个加以引导、教学,在学生的回答中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他们完善对三角形的认识,把他们原有浅显零乱的知识经验进行系统化,进行有序梳理,从而形成科学的三角形知识。这样既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注重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巧妙地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两边关系。 教学模块(三):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否有针对性
片断A:4、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到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1)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①6,7,8; ②5,4,9; ③3,6,10; ④3、4、5
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3)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片断B:5、师:刚才我们知道了那么多三角形的知识,还学会了画高,想不想自己动手摆一个三角形?
(让学生拿出事先放好的4cm、5cm、10cm的三根小棒摆一摆)强调:这三根小棒就相当于三角形的三条边。
①师:怎么了?(生:摆不起来)
②师:为什么会摆不起来?
师小结:看来并不是任意三条边就能摆成一个三角形的,想不想
继续研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③师:你们认为要继续研究的话还需要什么?(生:小棒)再给你们6cm的一根小棒,试一试,哪三根小棒能组成三角形,哪三根小棒不能组成三角形,把你们的结果记录在方案纸上。
④、学生汇报:
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对比分析: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得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是片断A与片断B共同的特点。这两个片断都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通过摆三角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形式来展示,这是难能可贵的,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片断A提供的小棒分别为①6,7,8;②5,4,9;③3,6,10;④3、4、5。教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通过加一加再发现规律。但由于提供的四组小棒长短不一,学生很难找到突破口,最后还是在老师的提示下才勉强得出三边的关系。而片断B由于提供的材料很有针对性,通过大屏幕一展示,4、5、6.√;4、6、10. ×; 4、5、10.×;5、6、10.√,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规律。
教学反思:
1、真实、朴实、扎实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数学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点的落实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正逐渐改变,课堂上变得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上变得朴实而又创新,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扎实而又愉快。数学课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一节数学课无论设计环节多么巧妙,教学手段多么丰富,教学理念多么新颖,如果学生连这“双基”都不能掌握,那么这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相比这两个教学设计,方案B在导课时简洁高效,很快切入正题,还学生充足的教学时间;新授时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朴实无华。没有花架子,没有与课堂无关的语言和行为,所有的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练习时既注重了题目的层次性,又注重了题目的多样性,还与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真正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理念。
2、预设与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静态表现,生成则是预设的延续和动态升华。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方案B在课前进行了周密而严谨的预设,把学生可能提到的关于三角形的特点一一罗列,真正做到心中“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出现了许多“意外”。
如在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时,有一个小组看看摆不出来,就摆了这样一个三角形出来:于是我就问: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还是4cm、5cm、10cm吗?学生一看说:不是。师:那么现在还是用4cm、5cm的两根小棒,如果想拼成一个三角形的话,第三根小棒应该比10cm长还是短?学生一看就嚷道:比10cm短。师:那好,我就再给你们一根6cm的小棒,看看能不能摆出一个三角形。
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将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