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M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一生创作了六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其中有五部被改编拍成电影,取得了较高的艺术造诣。《看得见的风景》(A Room with a View)当属基调最为明快的一部小说,也是少有的一部较为成熟、语言诙谐的小说。1986年,著名导演詹姆斯·艾佛瑞(James Ivory)大胆地将该小说搬上银幕,影坛一时掀起了“福斯特”热。影片讲述了维多利亚时期一段关于中产阶级富家小姐露西与平民子弟乔治清新甜蜜的爱情故事,在沉闷、压抑的英国贵族氛围里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电影上映后,一举斩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八项提名,成为文学经典电影。一直以来,英国电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尽管如此,评论界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众说纷纭,贬褒不一,但是这部电影对人物塑造丰富细腻、情节冲突此起彼伏,几乎很少有人能否定电影中女性主义的表达。在导演詹姆斯的镜头下,露西这一人物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唤醒了一代又一代女性的觉醒与进步,在给观众审美享受的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关于爱情与心灵的哲学式思考。
一、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电影
在男性主宰的社会里,女性是被动的、弱小的,是男人的从属者、无知的他者、命运的顺从者,也是沉默的边缘人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世界掀起了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给麻木顺从的女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次运动关注的焦点是女性的政治权利,随着女性运动的退潮,妇女问题也随之消逝在人们的视野里。二战爆发,欧美国家对女性的态度激怒了一批知识女性,迫使她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女性和男性的性别角色与权利关系。《女性主义的奥秘》集中地表达了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中女性的要求,对性别主义和以男性权力为中心的二元社会提出了挑战。而女性主义电影的产生与发展和西方妇女运动、女性主义思想又密切相关。特别是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后,社会思潮涌动,女性主义电影成为女性主义思想关注的焦点之一。1975年,当代著名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的发表,标志着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转向对电影内部运作机制和人物心理的关注。一般来说,女性主义电影往往塑造了三种女性人物:受虐或自虐的女性;堕落的女性;觉醒、反抗与独立的女性。剖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成为女性主义理论最早关心的问题,影片《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正是描述了在男权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女主人公露西觉醒、走向独立的心路历程。这也是时代发展在电影文化中的烙印。
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女性主义内涵
影片以阳光明媚的佛罗伦萨和田园牧歌般的英格兰乡村为背景,讲述维多利亚时期一段清新优美的爱情故事。电影中露西那纤细的腰身,蓬松的长卷发,精致古典白皙的面容,摇曳的长裙,高贵的气质,令观众无一不为之着迷。而整个故事,便是情欲的释放,心灵的成长,意识的觉醒。影片正是通过女主人公露西从顺从到迷茫,再到觉醒,独立追求自由与幸福的过程,揭示了男权社会下女性的处境,同时也在露西身上欣喜地看到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觉醒与突围。这也是女性主义的逆袭。
(一)顺从
对于女人来说,总喜欢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而对于男人来说,风景是在心里的。蓝蓝的天空,欢歌的小鸟,怒放的鲜花,生长的野草,这一切都是风景,这一切都在心里。影片一开始向观众呈现了美丽的佛罗伦萨,这里舒缓而宁静,温暖而热烈,透过那“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美丽的阿诺河映入眼帘。女主人公露西在其表姐夏洛特的陪护下来到意大利旅行,当她们入住贝尔托利尼旅馆后,却没有得到一间能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因而倍感失望,于是她们在饭桌上低声抱怨无法俯瞰迷人的阿诺河畔风光。餐桌上两名来自英国的游客艾默森父子天生热情,听到抱怨后主动提出,并一再坚持将自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和她们交换。然而这一番诚意并未得到赞赏与感激。按照爱德华时代的道德规范,这无疑是一种无礼甚至冒犯的行为。夏洛特小姐身上拥有浓重的维多利时代贵族气息,她高贵、冷淡甚至有些刻板,在开放自由的意大利她时刻保持警惕,捍卫陈旧的道德习俗。所以她当即回绝了艾默森父子的好意,拉着露西匆匆离开了餐桌。而露西出生在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从小被灌输“淑女准则”,时刻以男权社会制定的女性标准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所谓的大家闺秀。因此在二元对立的男权社会环境成长起来的露西即使感受到艾默森父子的善意,但是在传统道德的束缚下,她顺从了表姐的决定。幸好在牧师毕比的调解下,露西如愿地换到了房间,看到了窗外令人陶醉的风景。接下来的几天里,露西与乔治在交往中互生好感,但是由于等级差异,两人始终没有表白。一次,露西应牧师之邀到郊外游玩。露西不小心摔倒,倒在满是紫罗兰的斜坡上,犹如仙女。露西一身洁白衣裙在风中摇曳,乔治被她的清新、美丽所感动,情不自禁地吻了露西。这一幕恰巧被表姐夏洛特所见,惊恐地制止了乔治对露西的亵渎与欺负,从此加深了对乔治的偏见。为了避免露西再越雷池,夏洛特决定改变行程,提前离开意大利。而在男权社会中一向以“乖乖女”形象示人的露西,顺从了英国传统社会道德规范,接受了表姐的安排,离开了意大利。
(二)挣扎
意大利之行使一直生活在刻板与严谨的男权社会中的露西呼吸到了意大利清新、自然的空气,看到了鲜活的生活和感人的爱情。意大利车夫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毫无顾忌地与爱人拥吻。这对英国绅士来说有伤风化,却让露西心生荡漾,暗暗羡慕。是的,她喜欢上了一个与自己身份迥异年轻人乔治。然而她不敢向传统的道德习俗发出挑战,当爱情出现的时候,她选择了逃避,就这样露西带着前所未有的惊魂未定和秘密回到了英国。一切恢复了平静,她重新扮演唯命是从、了无个性的“乖乖女”角色,在回国后不久便接受了同是中产阶级出身、貌似优秀的塞西尔的求婚。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霍尼彻奇夫人很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然而佛伦罗萨的旅游,让露西的爱情有所萌芽,也有所束缚。也许在乔治亲吻她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倾心,却后知后觉。她渴望与倾心的人能够有心灵上的交流,然而未婚夫塞尔西给不了她这些。塞西尔出身高贵,家庭富裕,举止优雅,极有教养,是英国上流社会中公认的理想丈夫。在他看来,露西是一件类似蒙娜丽莎的艺术品,是精美的摆设,他无视她的想法,他认为自己与露西的关系是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当他向露西的请求亲吻得到同意后,他紧紧地抿着双唇,像品尝中药那样蹙着眉接近了露西,在十分勉强的接触中,这位先生夹鼻眼镜险些掉了下来,慌忙地用手去扶。这让露西感到厌倦,于是更加怀念佛罗伦萨郊外乔治那笨手笨脚、直来直去、相当滑稽的一吻。恰巧这时,露西邻家别墅招租,而新来的房客正是艾默森父子,在塞西尔的介绍下,乔治与露西再度见面。乔治不顾露西有婚约在身在灌木丛中第二次亲吻了’这在露西原本平静的内心世界掀起了波澜。露西将这种感性包裹着,压抑着,一边是强大的世俗,一边是微弱的内心世界,她痛苦万分,难以抉择,只能在弹钢琴中排遣。 (三)觉醒
长期生活在二元对立的男权社会下,露西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奴化,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她对独立与自由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望,并没有因为男权主义的压迫而泯灭。正如影片中毕比牧师所说——“她身上有一股反叛精神。”她的反叛精神一直都在,隐藏在身体深处,终究会被唤醒。而乔治便是露西女性意识觉醒的导火索与催化剂。在佛罗伦萨街头,露西看到雄健的男性裸体雕塑,目睹了街头斗殴,一下子便昏了过去。在这里,露西意识里蛰伏已久的情欲第一次被唤醒了,并且在潜滋暗长着。无论是对少女还是老姑娘来说,女性的心灵在那样一座充满男性魅力与激情的城市打开了’即便再回到理性、优雅的不列颠,那心是再也关不住了。乔治热烈的吻与塞西尔毫无激情的一吻,乔治的自然坦诚热烈与塞西尔的虚伪专断刻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唤起了她对新生活的渴望。影片中有许多关于爱情的分析。当露西被乔治伺机亲吻后,她十分生硬而坚决地赶走乔治。临行前,乔治一针见血地指出鲜活、热情的露西并不适合虚伪、冰冷的塞西尔,并向露西坦露了真爱。“你是鲜活的、心中满是爱的女人,不是男人的摆设,不是男人的装饰,不是画,不是陪衬,不是能够收藏和拥有的东西。”“他不希望你思考,不需要你真实地存在。他不爱你,可是我爱。即使当我紧紧拥抱你的时候,我仍然希望你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一段成为经典电影对白。露西不再彷徨,而是顺应内心真实情感的呼唤,借乔治的话中止了与塞西尔的婚约。而塞西尔绅士般地接受了她的拒绝,并称赞了露西的勇气。这一次,她彻底觉醒,为了那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为了头上的蓝天与自由,她不惜与家庭决裂,和乔治在意大利定居下来。影片结尾,在佛罗伦萨那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落下帷幕,在情人的眼里看到了未来,露西与乔治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三、女性主义的新启迪
影片《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一部女性觉醒的历程,女主人公露西在经历一番强烈的内心挣扎后选择了窗外的蓝天与自由,走出了父权社会的藩篱。但凡看过该电影的观众一定不难发现,影片对人物着墨不多,所以乔治的角色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在于电影并非要通过露西表达缠绵悱恻的爱情,而是通过露西追求自由与爱情的过程,唤醒女性意识,进而唤醒整个社会对女性的理解与尊重。露西得到的也不仅仅是乔治的爱情,更多的是来自外界的东西,包括自我价值的实现。恋爱中的姑娘,深处围城中的女性,你们要知道女人不仅仅是生小孩煮饭菜的工具,还要拥有自己的天地,保持经济与精神的自由与独立,纵然有一天所有的人都背弃了你,你也依然可以活得很好,依然能看见最美的风景。
希望看过电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人儿能打开心灵之窗,看窗外女性意识苏醒后那片最美的风景,领略别样的风情。我想要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最起码能看见遥远的山坡、葱茏的果树、金色的麦田、美丽的天空。写到这里,我去佛罗伦萨看风景的念头又更强烈了一些,说不定还能邂逅像露西一样美妙的少女呢。
一、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电影
在男性主宰的社会里,女性是被动的、弱小的,是男人的从属者、无知的他者、命运的顺从者,也是沉默的边缘人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世界掀起了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给麻木顺从的女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次运动关注的焦点是女性的政治权利,随着女性运动的退潮,妇女问题也随之消逝在人们的视野里。二战爆发,欧美国家对女性的态度激怒了一批知识女性,迫使她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女性和男性的性别角色与权利关系。《女性主义的奥秘》集中地表达了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中女性的要求,对性别主义和以男性权力为中心的二元社会提出了挑战。而女性主义电影的产生与发展和西方妇女运动、女性主义思想又密切相关。特别是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后,社会思潮涌动,女性主义电影成为女性主义思想关注的焦点之一。1975年,当代著名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的发表,标志着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转向对电影内部运作机制和人物心理的关注。一般来说,女性主义电影往往塑造了三种女性人物:受虐或自虐的女性;堕落的女性;觉醒、反抗与独立的女性。剖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成为女性主义理论最早关心的问题,影片《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正是描述了在男权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女主人公露西觉醒、走向独立的心路历程。这也是时代发展在电影文化中的烙印。
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女性主义内涵
影片以阳光明媚的佛罗伦萨和田园牧歌般的英格兰乡村为背景,讲述维多利亚时期一段清新优美的爱情故事。电影中露西那纤细的腰身,蓬松的长卷发,精致古典白皙的面容,摇曳的长裙,高贵的气质,令观众无一不为之着迷。而整个故事,便是情欲的释放,心灵的成长,意识的觉醒。影片正是通过女主人公露西从顺从到迷茫,再到觉醒,独立追求自由与幸福的过程,揭示了男权社会下女性的处境,同时也在露西身上欣喜地看到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觉醒与突围。这也是女性主义的逆袭。
(一)顺从
对于女人来说,总喜欢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而对于男人来说,风景是在心里的。蓝蓝的天空,欢歌的小鸟,怒放的鲜花,生长的野草,这一切都是风景,这一切都在心里。影片一开始向观众呈现了美丽的佛罗伦萨,这里舒缓而宁静,温暖而热烈,透过那“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美丽的阿诺河映入眼帘。女主人公露西在其表姐夏洛特的陪护下来到意大利旅行,当她们入住贝尔托利尼旅馆后,却没有得到一间能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因而倍感失望,于是她们在饭桌上低声抱怨无法俯瞰迷人的阿诺河畔风光。餐桌上两名来自英国的游客艾默森父子天生热情,听到抱怨后主动提出,并一再坚持将自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和她们交换。然而这一番诚意并未得到赞赏与感激。按照爱德华时代的道德规范,这无疑是一种无礼甚至冒犯的行为。夏洛特小姐身上拥有浓重的维多利时代贵族气息,她高贵、冷淡甚至有些刻板,在开放自由的意大利她时刻保持警惕,捍卫陈旧的道德习俗。所以她当即回绝了艾默森父子的好意,拉着露西匆匆离开了餐桌。而露西出生在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从小被灌输“淑女准则”,时刻以男权社会制定的女性标准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所谓的大家闺秀。因此在二元对立的男权社会环境成长起来的露西即使感受到艾默森父子的善意,但是在传统道德的束缚下,她顺从了表姐的决定。幸好在牧师毕比的调解下,露西如愿地换到了房间,看到了窗外令人陶醉的风景。接下来的几天里,露西与乔治在交往中互生好感,但是由于等级差异,两人始终没有表白。一次,露西应牧师之邀到郊外游玩。露西不小心摔倒,倒在满是紫罗兰的斜坡上,犹如仙女。露西一身洁白衣裙在风中摇曳,乔治被她的清新、美丽所感动,情不自禁地吻了露西。这一幕恰巧被表姐夏洛特所见,惊恐地制止了乔治对露西的亵渎与欺负,从此加深了对乔治的偏见。为了避免露西再越雷池,夏洛特决定改变行程,提前离开意大利。而在男权社会中一向以“乖乖女”形象示人的露西,顺从了英国传统社会道德规范,接受了表姐的安排,离开了意大利。
(二)挣扎
意大利之行使一直生活在刻板与严谨的男权社会中的露西呼吸到了意大利清新、自然的空气,看到了鲜活的生活和感人的爱情。意大利车夫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毫无顾忌地与爱人拥吻。这对英国绅士来说有伤风化,却让露西心生荡漾,暗暗羡慕。是的,她喜欢上了一个与自己身份迥异年轻人乔治。然而她不敢向传统的道德习俗发出挑战,当爱情出现的时候,她选择了逃避,就这样露西带着前所未有的惊魂未定和秘密回到了英国。一切恢复了平静,她重新扮演唯命是从、了无个性的“乖乖女”角色,在回国后不久便接受了同是中产阶级出身、貌似优秀的塞西尔的求婚。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霍尼彻奇夫人很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然而佛伦罗萨的旅游,让露西的爱情有所萌芽,也有所束缚。也许在乔治亲吻她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倾心,却后知后觉。她渴望与倾心的人能够有心灵上的交流,然而未婚夫塞尔西给不了她这些。塞西尔出身高贵,家庭富裕,举止优雅,极有教养,是英国上流社会中公认的理想丈夫。在他看来,露西是一件类似蒙娜丽莎的艺术品,是精美的摆设,他无视她的想法,他认为自己与露西的关系是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当他向露西的请求亲吻得到同意后,他紧紧地抿着双唇,像品尝中药那样蹙着眉接近了露西,在十分勉强的接触中,这位先生夹鼻眼镜险些掉了下来,慌忙地用手去扶。这让露西感到厌倦,于是更加怀念佛罗伦萨郊外乔治那笨手笨脚、直来直去、相当滑稽的一吻。恰巧这时,露西邻家别墅招租,而新来的房客正是艾默森父子,在塞西尔的介绍下,乔治与露西再度见面。乔治不顾露西有婚约在身在灌木丛中第二次亲吻了’这在露西原本平静的内心世界掀起了波澜。露西将这种感性包裹着,压抑着,一边是强大的世俗,一边是微弱的内心世界,她痛苦万分,难以抉择,只能在弹钢琴中排遣。 (三)觉醒
长期生活在二元对立的男权社会下,露西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奴化,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她对独立与自由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望,并没有因为男权主义的压迫而泯灭。正如影片中毕比牧师所说——“她身上有一股反叛精神。”她的反叛精神一直都在,隐藏在身体深处,终究会被唤醒。而乔治便是露西女性意识觉醒的导火索与催化剂。在佛罗伦萨街头,露西看到雄健的男性裸体雕塑,目睹了街头斗殴,一下子便昏了过去。在这里,露西意识里蛰伏已久的情欲第一次被唤醒了,并且在潜滋暗长着。无论是对少女还是老姑娘来说,女性的心灵在那样一座充满男性魅力与激情的城市打开了’即便再回到理性、优雅的不列颠,那心是再也关不住了。乔治热烈的吻与塞西尔毫无激情的一吻,乔治的自然坦诚热烈与塞西尔的虚伪专断刻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唤起了她对新生活的渴望。影片中有许多关于爱情的分析。当露西被乔治伺机亲吻后,她十分生硬而坚决地赶走乔治。临行前,乔治一针见血地指出鲜活、热情的露西并不适合虚伪、冰冷的塞西尔,并向露西坦露了真爱。“你是鲜活的、心中满是爱的女人,不是男人的摆设,不是男人的装饰,不是画,不是陪衬,不是能够收藏和拥有的东西。”“他不希望你思考,不需要你真实地存在。他不爱你,可是我爱。即使当我紧紧拥抱你的时候,我仍然希望你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一段成为经典电影对白。露西不再彷徨,而是顺应内心真实情感的呼唤,借乔治的话中止了与塞西尔的婚约。而塞西尔绅士般地接受了她的拒绝,并称赞了露西的勇气。这一次,她彻底觉醒,为了那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为了头上的蓝天与自由,她不惜与家庭决裂,和乔治在意大利定居下来。影片结尾,在佛罗伦萨那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落下帷幕,在情人的眼里看到了未来,露西与乔治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三、女性主义的新启迪
影片《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一部女性觉醒的历程,女主人公露西在经历一番强烈的内心挣扎后选择了窗外的蓝天与自由,走出了父权社会的藩篱。但凡看过该电影的观众一定不难发现,影片对人物着墨不多,所以乔治的角色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在于电影并非要通过露西表达缠绵悱恻的爱情,而是通过露西追求自由与爱情的过程,唤醒女性意识,进而唤醒整个社会对女性的理解与尊重。露西得到的也不仅仅是乔治的爱情,更多的是来自外界的东西,包括自我价值的实现。恋爱中的姑娘,深处围城中的女性,你们要知道女人不仅仅是生小孩煮饭菜的工具,还要拥有自己的天地,保持经济与精神的自由与独立,纵然有一天所有的人都背弃了你,你也依然可以活得很好,依然能看见最美的风景。
希望看过电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人儿能打开心灵之窗,看窗外女性意识苏醒后那片最美的风景,领略别样的风情。我想要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最起码能看见遥远的山坡、葱茏的果树、金色的麦田、美丽的天空。写到这里,我去佛罗伦萨看风景的念头又更强烈了一些,说不定还能邂逅像露西一样美妙的少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