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虫夏草向来被视为滋补佳品,其性甘平,可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用于肾虚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略血。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成树团队公布的研究成果表明,根据基因及产生模式,冬虫夏草不含抗癌成分虫草素和喷司他丁。冬虫夏草多年来的抗癌神话就这样被打破了吗?
《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115页记载,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散发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王忠壮教授介绍,冬虫夏草因冬天为虫子埋于地下,到了夏初之时,虫体内充满的真菌便从虫体的头部长出,形成子座,露于地面,因而被称为“冬虫夏草”,又名“虫草”、“夏草冬虫”、“冬虫草”等。冬虫夏草产自我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地,自然生长在海拔3 000~5 000米高原和高山地区的草坡或灌丛中,只有不到8%的幼虫被冬虫夏草菌感染而长成冬虫夏草,每地每年也只有约20天时间可以采集。因其生长环境较为苛刻,培育困难,人工培养冬虫夏草仅限于实验室,无法实现大规模推广,导致冬虫夏草数量稀少,价格昂贵。
对于此次王成树团队的研究结果,王忠壮教授谈到,早在2013年,王成树团队便通过研究表明,冬虫夏草中不合虫草素,而此次研究完整地解析了虫草素在蛹虫草中的生物合成机理。公众不能因为冬虫夏草不含虫草素就断定其没有抗癌作用,临床使用的抗癌中西药一定含虫草素吗?
冬虫夏草含有多糖类、粗蛋白(25%~30%)、虫草酸、脂肪、粗纤维、维生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具有扩张支气管、祛痰平喘、改善肺纤维化、延缓慢性肾衰竭、抗肿瘤、提高免疫力、调节心血管系统、抗氧化等功能。
王忠壮教授强调,国家规定冬虫夏草是中药,既不是普通的滋补食材,也不是药食两用物质,因而服用前必须找中医辨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早在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发布了《关于冬虫夏草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的通知》,严禁将冬虫夏草作为食品原料生产普通食品。
冬虫夏草补肺阴也补肾阳,形体强盛(如声高气粗、脉搏有力的实者)、体质偏热、血热或湿热内盛者均不宜服用;冬虫夏草有“助阳”作用,儿童勿用;有表邪(外感伤风咳嗽、鼻塞、流清涕、畏寒发热)者及其他急性咳嗽者不宜服用;冬虫夏草治疗老慢支时,只在无痰或少痰时服用,对过敏性哮喘无效。过量服用冬虫夏草还会导致不良后果,如肾功能恶化、面部及四肢浮肿加重、尿少、心慌气短、心律失常、头痛、烦躁、面部红斑等。虽然冬虫夏草对肾有补益作用,但也仅限于肾功能不良者,对于肾功能衰竭者并无太大作用。
2016年2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其中指出,检测检验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砷含量为4.4~9.9毫克/千克,超出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砷的限量值(1.0毫克/千克),因而长期服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会造成砷摄入过量,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
对此,王忠壮教授表示,由于冬虫夏草野生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部分地区,生长环境无法控制,砷含量超标亦无法避免,但其作为中药,需要服用到一定剂量才会起效果(《中国药典》(2015版)中明确说明,每日需服用3~9克)。短时间根据医嘱按量服用,对治病有益,切不可随意长期大量服用以滋补身体。
《中国药典》(2015版)中明确:冬虫夏草由虫体和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厘米,直径0.3~0.8厘米;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厘米,直径约0.3厘米;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王忠壮教授介绍,优质的冬虫夏草有草菇香气,虫体整洁,色泽黄亮,丰满肥壮,坚实;用手折时易折断,断面不空心,呈玉白色,中心部可见虫体黑色消化管痕迹,呈半圆形或V形弯曲的虫样纹理;子座短小,完整无断裂;无霉变和杂质;用开水浸泡,虫体会慢慢膨大而变软,子座颜色加深呈黑褐色,虫体和子座紧连,不脱落。通常认为,西藏那曲、青海玉树地区所产者质优。
冬虫夏草价格昂贵,有不法分子以次充好,甚至造假售卖。王忠壮教授提醒消费者,要根据上文所描述的冬虫夏草特征仔细辨别优劣,且一定要在正规渠道购买,切勿贪图便宜在小商贩处购买,最好请有经验的中药师鉴定把關。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成树团队公布的研究成果表明,根据基因及产生模式,冬虫夏草不含抗癌成分虫草素和喷司他丁。冬虫夏草多年来的抗癌神话就这样被打破了吗?
冬虫夏草的形成
《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115页记载,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散发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王忠壮教授介绍,冬虫夏草因冬天为虫子埋于地下,到了夏初之时,虫体内充满的真菌便从虫体的头部长出,形成子座,露于地面,因而被称为“冬虫夏草”,又名“虫草”、“夏草冬虫”、“冬虫草”等。冬虫夏草产自我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地,自然生长在海拔3 000~5 000米高原和高山地区的草坡或灌丛中,只有不到8%的幼虫被冬虫夏草菌感染而长成冬虫夏草,每地每年也只有约20天时间可以采集。因其生长环境较为苛刻,培育困难,人工培养冬虫夏草仅限于实验室,无法实现大规模推广,导致冬虫夏草数量稀少,价格昂贵。
冬虫夏草不是药食两用物质
对于此次王成树团队的研究结果,王忠壮教授谈到,早在2013年,王成树团队便通过研究表明,冬虫夏草中不合虫草素,而此次研究完整地解析了虫草素在蛹虫草中的生物合成机理。公众不能因为冬虫夏草不含虫草素就断定其没有抗癌作用,临床使用的抗癌中西药一定含虫草素吗?
冬虫夏草含有多糖类、粗蛋白(25%~30%)、虫草酸、脂肪、粗纤维、维生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具有扩张支气管、祛痰平喘、改善肺纤维化、延缓慢性肾衰竭、抗肿瘤、提高免疫力、调节心血管系统、抗氧化等功能。
王忠壮教授强调,国家规定冬虫夏草是中药,既不是普通的滋补食材,也不是药食两用物质,因而服用前必须找中医辨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早在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发布了《关于冬虫夏草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的通知》,严禁将冬虫夏草作为食品原料生产普通食品。
冬虫夏草补肺阴也补肾阳,形体强盛(如声高气粗、脉搏有力的实者)、体质偏热、血热或湿热内盛者均不宜服用;冬虫夏草有“助阳”作用,儿童勿用;有表邪(外感伤风咳嗽、鼻塞、流清涕、畏寒发热)者及其他急性咳嗽者不宜服用;冬虫夏草治疗老慢支时,只在无痰或少痰时服用,对过敏性哮喘无效。过量服用冬虫夏草还会导致不良后果,如肾功能恶化、面部及四肢浮肿加重、尿少、心慌气短、心律失常、头痛、烦躁、面部红斑等。虽然冬虫夏草对肾有补益作用,但也仅限于肾功能不良者,对于肾功能衰竭者并无太大作用。
随意服用有风险
2016年2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其中指出,检测检验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砷含量为4.4~9.9毫克/千克,超出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砷的限量值(1.0毫克/千克),因而长期服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会造成砷摄入过量,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
对此,王忠壮教授表示,由于冬虫夏草野生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部分地区,生长环境无法控制,砷含量超标亦无法避免,但其作为中药,需要服用到一定剂量才会起效果(《中国药典》(2015版)中明确说明,每日需服用3~9克)。短时间根据医嘱按量服用,对治病有益,切不可随意长期大量服用以滋补身体。
如何辨别优劣
《中国药典》(2015版)中明确:冬虫夏草由虫体和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厘米,直径0.3~0.8厘米;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厘米,直径约0.3厘米;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王忠壮教授介绍,优质的冬虫夏草有草菇香气,虫体整洁,色泽黄亮,丰满肥壮,坚实;用手折时易折断,断面不空心,呈玉白色,中心部可见虫体黑色消化管痕迹,呈半圆形或V形弯曲的虫样纹理;子座短小,完整无断裂;无霉变和杂质;用开水浸泡,虫体会慢慢膨大而变软,子座颜色加深呈黑褐色,虫体和子座紧连,不脱落。通常认为,西藏那曲、青海玉树地区所产者质优。
冬虫夏草价格昂贵,有不法分子以次充好,甚至造假售卖。王忠壮教授提醒消费者,要根据上文所描述的冬虫夏草特征仔细辨别优劣,且一定要在正规渠道购买,切勿贪图便宜在小商贩处购买,最好请有经验的中药师鉴定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