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2012—2016年妊娠期贫血患病状况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国妇女妊娠期贫血的患病率和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Embase数据库等。时间限定为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中文检索词主要包括:妊娠期、贫血、流行病学、患病率。英文检索词主要包括:pregnancy、anemia、epidemiology、prevalence。

结果

共纳入文献28篇,总样本量为58 752人,其中妊娠期贫血11 588例。妊娠期贫血患病率合并值为19.9%(95%CI:16.3%~23.5%)。不同贫血程度的妊娠期贫血患病率不同,轻、中、重度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15.9%(95%CI:11.7%~20.2%)、5.7%(95%CI:4.5%~6.8%)、1.3%(95%CI:0.8%~1.8%),轻度贫血患病率最高,重度贫血患病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孕周增加,妊娠期妇女贫血患病率上升,妊娠早、中、晚期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0.1%(95%CI:6.2%~14.0%)、26.7%(95%CI:18.0%~35.5%)、28.1%(95%CI:21.0%~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时间截尾年份、地区、居住地、年龄、文化程度、孕次的亚组分析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我国妇女妊娠期贫血患病率在过去5年中保持在较低水平,轻度贫血患病率较中、重度贫血患病率高。妊娠中、晚期妇女贫血患病率较高,应重点关注。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高危型HPV(HR-HPV)DNA检测在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分流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17年4—5月在河南省济源市建立的宫颈癌筛查队列,选取其中有完整阴道镜召回信息及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共393名。采用自制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和宫颈癌病史等信息,采集其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 DNA检测,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病变处取活检行组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认知异常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对象来自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试点调查。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中国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24 000名6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身体测量、血糖和血脂检测以及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检测。采用中文版痴呆筛查量表进行初筛,有2项及以上存在异常的作为初筛可疑认知异常病例,再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量表
期刊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体重变化对血压、血糖和血脂变化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东风-同济队列研究。选取在2008年基线调查及2013年第1次随访调查中均有完整资料的16 606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信息、生活方式、患病及服药情况,身高、体重及血压测量结果,以及空腹血糖和血脂的检测结果数据。将体重变化分为5组,分别为体重中度及以上减轻(<-8.0%)、轻度减轻(-8.0%~-3.1%)、维持稳定
目的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建立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LR (MC-LR)的定量检测方法,分析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对MC-LR的去除效果,探讨出厂水中可能含有的MC-LR降解产物情况。方法2015年9、11月和2016年1月分别采集自来水处理工艺各步骤平行水样2份,经混匀、过滤、富集、洗脱、氮吹、复溶等处理后,采用建立的LC/MS/MS检测方法对各样品进行MC-LR检测并分析处理流
目的研究氯化消毒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抗生素抗性细菌大肠埃希菌(E. coli)HB101(pUC19质粒)的灭活规律以及对其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移和破坏机制。方法将E. coli菌株与0.5、0.75、1.00、0.55 mg/L次氯酸钠作用后,分别在0.25、1、2、5、10、20、30 min的处理时间进行余氯测定、菌落计数,并采用消毒一级动力学模型和灭活动力学EFH模型进行拟合,获得E. col
期刊
目的探讨妊娠期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CDBPs)暴露水平与新生儿小于胎龄儿(SGA)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2010年4月至2012年7月,将武汉市居住在同一供水区域内3 903名产妇纳入研究并收集其分娩信息。以水厂为中心向外设3个采样点,每次取样1次,连续28个月定时定点取样,共检测84份水样中四种三卤甲烷化合物(THMs),包括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BDCM)、一氯二溴甲烷(DBCM)和三溴
社会接触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群的社会接触模式往往存在一定规律,深入研究这些规律,可以建立精准传播模型,为经飞沫或接触传播的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就社会接触的研究方法、规律及其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认为当前社会接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观察法、日记法及电子近距离传感法,而人群的社会接触模式在接触时间、接触地点及接触对象等多个维度均存在规律。此外,人群社会接触模式相关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