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种子市场营销学作为市场营销学的一个分支,是市场营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依据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岗位能力为目标”的特点,通过对现有《种子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种子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713.5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2--2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决定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核心要素[1],在现代农业的推进过程中,对于种子营销人员的要求是,首先掌握基础营销技能;其次,掌握“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及种子市场的特点,真正达到对种子市场营销人员多元化需求的目标。但我国针对种子营销专业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在种子营销人才培养上发展相对滞后。基于此,依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以社会需求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主旨,通过对现有《种子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探索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
1 高职院校种子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现状
市场营销学课程在各类高校中的开设较为普遍,但开设种子市场营销学的高校数量却很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的《种子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基础薄弱。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的讲授模式依然存在;二是课程大多以学科教育为主,虽然随着教学改革工程的不断深入,教学工具从简单的黑板、粉笔发展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但由于大多高职院校对于既掌握种子这一农资的特性又掌握营销学知识的教师人才储备少,导致讲授内容大多以教材为主,而所对应的教材种类屈指可数,一本教材会在很长周期内被使用,而高职学生普遍基础知识薄弱,认知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差;灌输式教育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于选择种子科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现有的教学模式不具备吸引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违背了高职教育的主旨;实践教学比较缺乏,实践性教学环境的设计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然而大多高校处于内外实训场所缺乏的困境[2]。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种子生产的许多实践教学环节和理论教学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此外,对于课程的评价体系也非常不完善,考核方式单一,形式陈旧。
2 课程改革的目标构想
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着眼于理论课堂、实践课堂及考核标准三个方面。通过理论的讲述、动态的及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完成种子市场营销的社会生产与销售实际相结合的终极目标。
2.1 课堂教学设计
2.1.1 理论教学法
理论知识是专业能力的基石,理论通过对课程内容体系及相关理论的贯通联系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分析能力,同时,要遵循高职院校的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目标,但高职院校在理论教学上强调必需、够用、适用的原则[3]。
2.1.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摆脱固定答案思维模式[3],拓宽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以从大量的知识中选择适当的案例,组织讨论材料,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和搜索未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展示学生的不同思维和对问题解决的思路。可以根据我国种子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点,如种子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售后官司、窜货、乱价等实际情况让学生以分组讨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解决措施等,教师通过点评、补充和总结的方式,首先认可学生的参与态度,对其见解和观点进行点评,最后进行补充说明。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气氛,同时激励学生下次讨论的积极性。
2.1.3 双向交流法
在大于50 min的一堂课,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学生上课中途困乏、开小差等注意力下降,采用双向即互动交流法,通过对学生比较关心的、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难以解决又经常碰到的疑点问题的讨论,改“以教师为中心”为“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改“以课堂为中心”为“课内与课外研究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双方交流思想、实现资源共享,以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目的。
2.2 实践调研法
高职院校的学生优势在于操作能力强,而实践教学是培养种子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4]。
2.2.1 实践教学设计
让学生走出校门,学会对市场环境的观察,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仔细观察。以作业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上课的开始,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要求学生交一篇市场调查报告,内容不限,学生刚开始感到不习惯,他们都习惯抄书上的东西当作业,写出关于自己家里如何购买种子的调查,使用农资产品情况的调查,使用品种的调查等,初步显示调查的能力,观察能力,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的东西[5]。
让学生对公司做进一步的调查,主要是知名的种子企业,了解其产品线,新产品的开发,公司的发展战略方面的内容,将理论与各公司的发展的分析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文化营销分析,品牌设计与品牌战略分析,综合了解品牌的文化内涵,全面了解公司的发展经历过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学生进入职业氛围中,与社会结合起来,培养其对社会的兴趣。
在种子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教学方面,应当在学校和本地区的种子生产和营销企业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与企业签订互惠合同,建立相对固定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在二、三年级的每一学期有组织地安排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使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这种营销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在实践教学时,学生选取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开展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让学生到实践中去探索,在思考中得结论。它是课堂教学、研讨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提高学员能力的有效途径。此外,通过实践教学的课堂讨论、课题策划,选择最新的、最具典型的企业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并进行课题策划练习。
2.2.2 模拟营销的练习
通过 “模拟公司”教学法适应学科特点,营造全真营销场景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学习理论知识。“模拟公司”教学法缩短理论教学与实际业务的距离。将课堂的理论教学行为寓于实际营销活动之中,缩短了两者之间的距离[5]。例如:如何通过市场调查确定种子的消费种类、农户的需求、进货、铺货、促销等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独立思考,实际操作,将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提升为主动。
2.3 考核内容与方法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过程及成果的重要指标,对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学生对系统知识学习的督促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采用单一试卷法测试,其结果更多的是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这违背了教学的初衷,因此,摒弃考试一张卷的考核方式,建立全程式多样化的考核制度,根据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课堂纪律等方面综合评定成绩的方法的建立非常必要。
3 结语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第一线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性人才,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策略运用,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机制,让学生 将“学”“做”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多方位的培养种子市场营销的职业能力,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薛全义,东三星,郭正.农资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2]张敏怡.浅谈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189-191.
[3]郑世艳,魏秀芬.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4(2):79-82.
[4]李昆益.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实施[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6-29.
[5]李尘.“模拟公司”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6):69-71.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高职院校;种子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713.5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2--2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决定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核心要素[1],在现代农业的推进过程中,对于种子营销人员的要求是,首先掌握基础营销技能;其次,掌握“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及种子市场的特点,真正达到对种子市场营销人员多元化需求的目标。但我国针对种子营销专业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在种子营销人才培养上发展相对滞后。基于此,依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以社会需求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主旨,通过对现有《种子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探索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
1 高职院校种子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现状
市场营销学课程在各类高校中的开设较为普遍,但开设种子市场营销学的高校数量却很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的《种子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基础薄弱。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的讲授模式依然存在;二是课程大多以学科教育为主,虽然随着教学改革工程的不断深入,教学工具从简单的黑板、粉笔发展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但由于大多高职院校对于既掌握种子这一农资的特性又掌握营销学知识的教师人才储备少,导致讲授内容大多以教材为主,而所对应的教材种类屈指可数,一本教材会在很长周期内被使用,而高职学生普遍基础知识薄弱,认知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差;灌输式教育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于选择种子科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现有的教学模式不具备吸引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违背了高职教育的主旨;实践教学比较缺乏,实践性教学环境的设计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然而大多高校处于内外实训场所缺乏的困境[2]。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种子生产的许多实践教学环节和理论教学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此外,对于课程的评价体系也非常不完善,考核方式单一,形式陈旧。
2 课程改革的目标构想
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着眼于理论课堂、实践课堂及考核标准三个方面。通过理论的讲述、动态的及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完成种子市场营销的社会生产与销售实际相结合的终极目标。
2.1 课堂教学设计
2.1.1 理论教学法
理论知识是专业能力的基石,理论通过对课程内容体系及相关理论的贯通联系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分析能力,同时,要遵循高职院校的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目标,但高职院校在理论教学上强调必需、够用、适用的原则[3]。
2.1.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摆脱固定答案思维模式[3],拓宽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以从大量的知识中选择适当的案例,组织讨论材料,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和搜索未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展示学生的不同思维和对问题解决的思路。可以根据我国种子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点,如种子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售后官司、窜货、乱价等实际情况让学生以分组讨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解决措施等,教师通过点评、补充和总结的方式,首先认可学生的参与态度,对其见解和观点进行点评,最后进行补充说明。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气氛,同时激励学生下次讨论的积极性。
2.1.3 双向交流法
在大于50 min的一堂课,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学生上课中途困乏、开小差等注意力下降,采用双向即互动交流法,通过对学生比较关心的、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难以解决又经常碰到的疑点问题的讨论,改“以教师为中心”为“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改“以课堂为中心”为“课内与课外研究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双方交流思想、实现资源共享,以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目的。
2.2 实践调研法
高职院校的学生优势在于操作能力强,而实践教学是培养种子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4]。
2.2.1 实践教学设计
让学生走出校门,学会对市场环境的观察,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仔细观察。以作业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上课的开始,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要求学生交一篇市场调查报告,内容不限,学生刚开始感到不习惯,他们都习惯抄书上的东西当作业,写出关于自己家里如何购买种子的调查,使用农资产品情况的调查,使用品种的调查等,初步显示调查的能力,观察能力,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的东西[5]。
让学生对公司做进一步的调查,主要是知名的种子企业,了解其产品线,新产品的开发,公司的发展战略方面的内容,将理论与各公司的发展的分析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文化营销分析,品牌设计与品牌战略分析,综合了解品牌的文化内涵,全面了解公司的发展经历过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学生进入职业氛围中,与社会结合起来,培养其对社会的兴趣。
在种子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教学方面,应当在学校和本地区的种子生产和营销企业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与企业签订互惠合同,建立相对固定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在二、三年级的每一学期有组织地安排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使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这种营销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在实践教学时,学生选取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开展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让学生到实践中去探索,在思考中得结论。它是课堂教学、研讨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提高学员能力的有效途径。此外,通过实践教学的课堂讨论、课题策划,选择最新的、最具典型的企业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并进行课题策划练习。
2.2.2 模拟营销的练习
通过 “模拟公司”教学法适应学科特点,营造全真营销场景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学习理论知识。“模拟公司”教学法缩短理论教学与实际业务的距离。将课堂的理论教学行为寓于实际营销活动之中,缩短了两者之间的距离[5]。例如:如何通过市场调查确定种子的消费种类、农户的需求、进货、铺货、促销等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独立思考,实际操作,将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提升为主动。
2.3 考核内容与方法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过程及成果的重要指标,对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学生对系统知识学习的督促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采用单一试卷法测试,其结果更多的是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这违背了教学的初衷,因此,摒弃考试一张卷的考核方式,建立全程式多样化的考核制度,根据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课堂纪律等方面综合评定成绩的方法的建立非常必要。
3 结语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第一线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性人才,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策略运用,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机制,让学生 将“学”“做”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多方位的培养种子市场营销的职业能力,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薛全义,东三星,郭正.农资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2]张敏怡.浅谈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189-191.
[3]郑世艳,魏秀芬.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4(2):79-82.
[4]李昆益.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实施[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6-29.
[5]李尘.“模拟公司”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6):69-71.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