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当前高中需要生物实践教育
当前高中学生限于时间、精力等原因,在生物课程学习领域有很多内容鲜有涉足,例如:作物生长的一般规律,一般植物所生活的条件,农作物的基本种植技巧、田间管理方法等。
2、校本课程《开心农场》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自主开发的课程,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中最重要的一个文本文件就是课程纲要。它包括学生与资源情况分析、课程目标、学习主题或活动安排、评价建议等。我校尝试开发的“开心农场”课程纲要如下:
2.1 一般项目
教学材料为自编教材;课程类型是兴趣爱好类;上课时间为16课时;选课人数是30人。
2.2 开设需求
游戏“开心农场”近年来以近乎疯狂的速度占领游戏市场,据深圳市福田区某中学调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193人中,经常玩和偶尔玩的人竟然占77%;有110人认为是这个游戏的可玩性吸引了他们,因为从来没有种过菜,游戏满足了新鲜感;但打乱了学生的生活规律。为了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课程学习上来,为了给学生提供体验、探究、实践的学习机会,特开设本课程。经申请,学校将为本课程开设专门提供一间生物实验室和一块20 m2实验田。
2.3 具体内容
2.3.1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三个维度。分述如下:
知识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认识校园中85%以上的植物,基本知道每种植物生活的环境,并通过实验了解该植物的不同部位的特征,能够制作校园植物电子图鉴。
能力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熟悉栽培过程,可以完成1~2种蔬菜的种植过程,掌握水培植物方法,培养1~2种水培植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环境观,树立对生物课程学习的兴趣。
2.3.2 课程实施
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小组讨论、活动体验、作品制作。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场地:生物实验室、实验田、机房。设备:花盆若干、农田工具若干。
2.3.3 内容安排及简介
第1~2课时:绪论。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介绍一各种蔬菜适宜生长的季节,营养价值,以及现代农业的成果与概况(教室)。
第3~4课时:会种菜,种好菜。完成松土、施肥,浇水,播种(实验田和或盆栽中)。
第5~6课时:田间维护,并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种植的植物材料,设计探究小实验,如不同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等,写出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报告。
第7~8课时:介绍水培植物方法,培养1~2种水培植物。
第9~10课时:学生带上相机,到校园中寻找各种植物,拍下照片。
第11~12课时: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源认识图片上的各种植物,完成整个学校的电子植物图鉴。
第13~14课时:利用电子显微镜,发现微观下的植物组织的魅力!比较不同生态环境下植物组织的异同,形成报告。
第15~16课时:插花简介,完成一个艺术造型。
2.3.4 课程广告
你还在迷恋网上种菜吗?让我们转移战场,开创自己的开心农场……亲手种种菜,浇浇水,健康、环保又开心!在这里你还能认识很多的植物名称,你还可以领略微观下的植物世界!
2.3.5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具体内容见表1。
3、“开心农场”课程实施的效果
、该课程在高二年级开设,学生通过选课进入课程学习,每周一课时,一个学期一般16课时。经过2轮的实践,课程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教学经验。据2011年11月的学生课程满意度调查显示,对本课程满意的学生达到100%。在高中阶段开设以生物实践活动为主题的课程主要有如下价值。
3.1 建设了科学的、完备的课程体系
当生物实践嵌入到校本课程中之后,必然需要教师用课程论的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完成课程设计。要能够在全面分析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在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理性思考和实证考察,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组织体系的精心规划和预先制定,并以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等文本形式呈现。
可见,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学习的需求做系统的完整的分析,了解学生在课程中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其次需要撰写完成课程纲要,包括:确定授课地点和授课方式、制定完成的课程计划、建设有效地评价方案。最后在条件成熟时撰写校本教材,完善课程资源库,建设成一个精品化的校本课程。组织一门课程的教学需要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开课教师要不断思考课程架构、编辑课程文本、规划课程资源、设定评价方案等。这种种研究和探索都会有利于学生的生物素养,教师需要进入以前很少涉足的课程开发领域。这样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3.2 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学习体验
校本课程肩负着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课程服务;为学生提供体验的、实践的、探究的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设计中来的独特使命。首先,进入本课程学习的学生都是通过自主选择,在每周三下午的第三节课从不同的行政班级进入本课程学习,对生物有着浓厚兴趣,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气氛浓厚,交流热烈。其次,和普通生物课堂相比,这里教师讲得很少,学生探究的机会很多;看书的时间很少,到校园里、实验田里动手实践的很多;知识由教师给出的很少,自己实验证明的很多……再次,“开心农场”课上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不仅仅是由教师说了算,每学期的第一次课都有一个课程纲要讨论时间,师生一起商量如何修改课程纲要和想学习内容,只要教师力所能及,学校有相应资源就可以开设,课程的民主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最后,课程的评价由师生“商量着办”,为了让课程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每一个作业的评价量表都由学生讨论出来,学生讨论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讨论出统一的评价量表之后就用它来评价所有的作业。“开心农场”课程从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方法都是对普通生物课堂的有益补充。
3.3 找到了课程整合的新途径
在16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的技能是多方面的,首先需要学习到一些简单生物知识,例如:学生需要农作物的基本种植技巧、田间管理方法、生长特性以及实验分析方法。其次,学生需要学习很多信息技术知识,因为使用生物传感器实验室,能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为了制作校园植物图鉴,学生还需要掌握图像处理、网络检索、电子小报制作等等。再次,课堂上还有插花的技巧、摄影的技巧等内容。丰富的内容,不同学科的知识都在这一门课程里集中呈现,为课程的整合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4、总结
校本课程指向是高中新课程方案的选修Ⅱ部分,是学校依据地方、社会的实际,结合学校的现有条件,开设的供选择的课程(参见国家方案说明)。生物课程中有很多内容是在课程内难以操作的,而将其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另辟蹊径,不但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满足了教师的兴趣,还推动学校生物教学的整体价值的提升。
当前高中学生限于时间、精力等原因,在生物课程学习领域有很多内容鲜有涉足,例如:作物生长的一般规律,一般植物所生活的条件,农作物的基本种植技巧、田间管理方法等。
2、校本课程《开心农场》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自主开发的课程,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中最重要的一个文本文件就是课程纲要。它包括学生与资源情况分析、课程目标、学习主题或活动安排、评价建议等。我校尝试开发的“开心农场”课程纲要如下:
2.1 一般项目
教学材料为自编教材;课程类型是兴趣爱好类;上课时间为16课时;选课人数是30人。
2.2 开设需求
游戏“开心农场”近年来以近乎疯狂的速度占领游戏市场,据深圳市福田区某中学调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193人中,经常玩和偶尔玩的人竟然占77%;有110人认为是这个游戏的可玩性吸引了他们,因为从来没有种过菜,游戏满足了新鲜感;但打乱了学生的生活规律。为了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课程学习上来,为了给学生提供体验、探究、实践的学习机会,特开设本课程。经申请,学校将为本课程开设专门提供一间生物实验室和一块20 m2实验田。
2.3 具体内容
2.3.1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三个维度。分述如下:
知识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认识校园中85%以上的植物,基本知道每种植物生活的环境,并通过实验了解该植物的不同部位的特征,能够制作校园植物电子图鉴。
能力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熟悉栽培过程,可以完成1~2种蔬菜的种植过程,掌握水培植物方法,培养1~2种水培植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环境观,树立对生物课程学习的兴趣。
2.3.2 课程实施
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小组讨论、活动体验、作品制作。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场地:生物实验室、实验田、机房。设备:花盆若干、农田工具若干。
2.3.3 内容安排及简介
第1~2课时:绪论。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介绍一各种蔬菜适宜生长的季节,营养价值,以及现代农业的成果与概况(教室)。
第3~4课时:会种菜,种好菜。完成松土、施肥,浇水,播种(实验田和或盆栽中)。
第5~6课时:田间维护,并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种植的植物材料,设计探究小实验,如不同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等,写出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报告。
第7~8课时:介绍水培植物方法,培养1~2种水培植物。
第9~10课时:学生带上相机,到校园中寻找各种植物,拍下照片。
第11~12课时: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源认识图片上的各种植物,完成整个学校的电子植物图鉴。
第13~14课时:利用电子显微镜,发现微观下的植物组织的魅力!比较不同生态环境下植物组织的异同,形成报告。
第15~16课时:插花简介,完成一个艺术造型。
2.3.4 课程广告
你还在迷恋网上种菜吗?让我们转移战场,开创自己的开心农场……亲手种种菜,浇浇水,健康、环保又开心!在这里你还能认识很多的植物名称,你还可以领略微观下的植物世界!
2.3.5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具体内容见表1。
3、“开心农场”课程实施的效果
、该课程在高二年级开设,学生通过选课进入课程学习,每周一课时,一个学期一般16课时。经过2轮的实践,课程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教学经验。据2011年11月的学生课程满意度调查显示,对本课程满意的学生达到100%。在高中阶段开设以生物实践活动为主题的课程主要有如下价值。
3.1 建设了科学的、完备的课程体系
当生物实践嵌入到校本课程中之后,必然需要教师用课程论的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完成课程设计。要能够在全面分析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在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理性思考和实证考察,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组织体系的精心规划和预先制定,并以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等文本形式呈现。
可见,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学习的需求做系统的完整的分析,了解学生在课程中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其次需要撰写完成课程纲要,包括:确定授课地点和授课方式、制定完成的课程计划、建设有效地评价方案。最后在条件成熟时撰写校本教材,完善课程资源库,建设成一个精品化的校本课程。组织一门课程的教学需要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开课教师要不断思考课程架构、编辑课程文本、规划课程资源、设定评价方案等。这种种研究和探索都会有利于学生的生物素养,教师需要进入以前很少涉足的课程开发领域。这样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3.2 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学习体验
校本课程肩负着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课程服务;为学生提供体验的、实践的、探究的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设计中来的独特使命。首先,进入本课程学习的学生都是通过自主选择,在每周三下午的第三节课从不同的行政班级进入本课程学习,对生物有着浓厚兴趣,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气氛浓厚,交流热烈。其次,和普通生物课堂相比,这里教师讲得很少,学生探究的机会很多;看书的时间很少,到校园里、实验田里动手实践的很多;知识由教师给出的很少,自己实验证明的很多……再次,“开心农场”课上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不仅仅是由教师说了算,每学期的第一次课都有一个课程纲要讨论时间,师生一起商量如何修改课程纲要和想学习内容,只要教师力所能及,学校有相应资源就可以开设,课程的民主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最后,课程的评价由师生“商量着办”,为了让课程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每一个作业的评价量表都由学生讨论出来,学生讨论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讨论出统一的评价量表之后就用它来评价所有的作业。“开心农场”课程从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方法都是对普通生物课堂的有益补充。
3.3 找到了课程整合的新途径
在16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的技能是多方面的,首先需要学习到一些简单生物知识,例如:学生需要农作物的基本种植技巧、田间管理方法、生长特性以及实验分析方法。其次,学生需要学习很多信息技术知识,因为使用生物传感器实验室,能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为了制作校园植物图鉴,学生还需要掌握图像处理、网络检索、电子小报制作等等。再次,课堂上还有插花的技巧、摄影的技巧等内容。丰富的内容,不同学科的知识都在这一门课程里集中呈现,为课程的整合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4、总结
校本课程指向是高中新课程方案的选修Ⅱ部分,是学校依据地方、社会的实际,结合学校的现有条件,开设的供选择的课程(参见国家方案说明)。生物课程中有很多内容是在课程内难以操作的,而将其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另辟蹊径,不但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满足了教师的兴趣,还推动学校生物教学的整体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