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开创语文教育局面,必须首先使阅读教学跨越到一个新的境界。因为,语文能力读为先,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心,阅读教学的宗旨在于提高效率,培养阅读习惯,营造读书氛围,使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吸收人类先进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获得自学能力,学会终身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学文章中的突破点、爆炸点,并点燃导火索,惊起学生心中的波澜,深深地吸引学生。何为突破点、爆炸点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处。问题一旦解决,又能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若能巧设质疑,不但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为学生巧设质疑,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主要表现在:一是语文教师要塑造较完美的自身形象——语言美、道德美、行为美、仪表美。注意让学生从教师的良好修养中感受美、接受美、启迪美,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教师范读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师有表情的范读能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语言并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强弱高低,节奏的长短快慢,将课文所表现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把学生带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去。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提高思想认识和素质。三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培养学生的语感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很多,文章词句优美,语言规范,生动形象,加强对这些文章的诵读,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尽量少讲解,多挤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诵读语言材料,尤其是精彩语段。如教学小说《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让学生联系上文进行反复诵读,并组织评读,学生便能较好地理解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尤其是其中的“‘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一句,通过诵读,学生便能把两个破折号的内涵作出正确理解:那是由于感情过于激动,喉咙受阻所造成的语塞、停顿。学生通过诵读,可以清晰地感悟到韩麦尔先生那种痛苦不堪的表情和无比激动的内心,深切地感受到他的那股强烈的爱国热情,这是教师抽象枯燥的讲解分析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三、加强对教材文本的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要求学生对教材文本的整 体阅读的领悟。只有准确地把握整体,才能对其中的每一段、每一句、每一个词的深入的理解;相反如果脱离教材文本整体,只对部分的内容进行理解肯定是肤浅的,甚至是偏颇的。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并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双重收获:一方面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走进作者所构设的精神世界,發现那一个个独特的形象,从而感悟其中的生命情志;另一方面,通过阅读文本,能为学生提供一片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天地。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主要描写了春天的优美景色,作者散文以诗的笔调,抓住春的特点,用火热的情感、清丽的色彩,通过有层次的、生动的描绘,画出了生机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春的创造力,赞美春天的无限希望,传递出作者内心蕴涵的蓬勃向上、奋发创新的真挚情感。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读中去理解、感受。我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然后再思考这些词语、句子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特点。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读完课文后,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嫩嫩的、绿绿的”写出春草的质地和色彩,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坐、躺、打、踢、赛、捉”一系列动词,写出春天带给孩子的欢乐和欣喜,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嫩嫩的、软绵绵的”。“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是排比。“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的对仗。“轻悄悄、软绵绵”写出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柔。这样,学生就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掌握春天的风光,同时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春天优美的风光所陶醉,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所以课堂上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引导他们说得言之有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在当今世界,学习大环境巨变的情况下,作为学生不能只拘泥于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因此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一些他们本来应涉猎的好书,扩大阅读量,以扩大其知识面,提高其阅读能力,当然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學生推荐读物。教师向学生推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有中外名著,科幻读物、作文选、现当代少儿文学作品,体裁多样,内容全面。因此,授完新课,教师可以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一些文章给学生阅读。另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如家乡的历史人物、风光名胜、地理环境等读物、安全防范知识、卫生保健知识。总之,所推荐的读物,尽可能多种类型,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社会上畅销的通俗小说、流行的热门作品,如《杨红樱小说》、《爱的教育》等进行赏读,从语言的准确性、合理性、审美性等方面体会语言之魅力,提高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
总之,只要教师能够高度重视并努力探索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参考文献:
[1]谭义专.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姜霞.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学文章中的突破点、爆炸点,并点燃导火索,惊起学生心中的波澜,深深地吸引学生。何为突破点、爆炸点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处。问题一旦解决,又能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若能巧设质疑,不但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为学生巧设质疑,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主要表现在:一是语文教师要塑造较完美的自身形象——语言美、道德美、行为美、仪表美。注意让学生从教师的良好修养中感受美、接受美、启迪美,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教师范读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师有表情的范读能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语言并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强弱高低,节奏的长短快慢,将课文所表现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把学生带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去。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提高思想认识和素质。三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培养学生的语感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很多,文章词句优美,语言规范,生动形象,加强对这些文章的诵读,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尽量少讲解,多挤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诵读语言材料,尤其是精彩语段。如教学小说《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让学生联系上文进行反复诵读,并组织评读,学生便能较好地理解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尤其是其中的“‘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一句,通过诵读,学生便能把两个破折号的内涵作出正确理解:那是由于感情过于激动,喉咙受阻所造成的语塞、停顿。学生通过诵读,可以清晰地感悟到韩麦尔先生那种痛苦不堪的表情和无比激动的内心,深切地感受到他的那股强烈的爱国热情,这是教师抽象枯燥的讲解分析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三、加强对教材文本的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要求学生对教材文本的整 体阅读的领悟。只有准确地把握整体,才能对其中的每一段、每一句、每一个词的深入的理解;相反如果脱离教材文本整体,只对部分的内容进行理解肯定是肤浅的,甚至是偏颇的。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并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双重收获:一方面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走进作者所构设的精神世界,發现那一个个独特的形象,从而感悟其中的生命情志;另一方面,通过阅读文本,能为学生提供一片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天地。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主要描写了春天的优美景色,作者散文以诗的笔调,抓住春的特点,用火热的情感、清丽的色彩,通过有层次的、生动的描绘,画出了生机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春的创造力,赞美春天的无限希望,传递出作者内心蕴涵的蓬勃向上、奋发创新的真挚情感。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读中去理解、感受。我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然后再思考这些词语、句子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特点。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读完课文后,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嫩嫩的、绿绿的”写出春草的质地和色彩,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坐、躺、打、踢、赛、捉”一系列动词,写出春天带给孩子的欢乐和欣喜,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嫩嫩的、软绵绵的”。“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是排比。“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的对仗。“轻悄悄、软绵绵”写出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柔。这样,学生就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掌握春天的风光,同时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春天优美的风光所陶醉,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所以课堂上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引导他们说得言之有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在当今世界,学习大环境巨变的情况下,作为学生不能只拘泥于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因此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一些他们本来应涉猎的好书,扩大阅读量,以扩大其知识面,提高其阅读能力,当然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學生推荐读物。教师向学生推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有中外名著,科幻读物、作文选、现当代少儿文学作品,体裁多样,内容全面。因此,授完新课,教师可以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一些文章给学生阅读。另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如家乡的历史人物、风光名胜、地理环境等读物、安全防范知识、卫生保健知识。总之,所推荐的读物,尽可能多种类型,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社会上畅销的通俗小说、流行的热门作品,如《杨红樱小说》、《爱的教育》等进行赏读,从语言的准确性、合理性、审美性等方面体会语言之魅力,提高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
总之,只要教师能够高度重视并努力探索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参考文献:
[1]谭义专.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姜霞.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