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双师型”临床护理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指导这一特殊人群减轻职业倦怠,积极地应对工作和生活.方法 利用职业倦怠调查表对湖北医药学院150名“双师型”临床护理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双师型”临床护理教师有明显的职业倦怠,其程度与性别无明显的相关性(x2=0.802,P>0.05),但与年龄、教龄、学历、职称有显著的相关性(x2=9.975,20.850,11.728,16.205;P<0.
【机 构】
:
442000十堰,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双师型”临床护理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指导这一特殊人群减轻职业倦怠,积极地应对工作和生活.方法 利用职业倦怠调查表对湖北医药学院150名“双师型”临床护理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双师型”临床护理教师有明显的职业倦怠,其程度与性别无明显的相关性(x2=0.802,P>0.05),但与年龄、教龄、学历、职称有显著的相关性(x2=9.975,20.850,11.728,16.205;P<0.05).结论 各级管理部门应重视“双师型”临床护理老师的职业倦怠,采取激励及支持措施,降低职业倦怠,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工作热情及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在临床治疗工作期间,笔者经常会遇到鼻饲及吞咽困难的患者.为了方便患者服药,常需将药碾碎.笔者尝试利用纱布将药碾碎,方便快捷,药物遗失少,不产生药物剂量误差,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目的 探讨病区噪音的来源、构成,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患者住院环境.方法 采用现状调查方法对4个病区的160名患者进行了病房噪音主观评价的调查研究,并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医院病区的噪音改善情况.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早晨清洁工搞卫生的响声、白天过路车的声音、晚上下水道流水的响声、医护人员开关门的声音、病房传呼器的响声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病区环境满
目的 将交接班内容以表格形式记录,简洁、全面的反映护理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防范护理差错.方法 设计并实施“泌尿外科交接班记录单”,总结记录单实施前后的漏执行医嘱和未及时执行医嘱的发生例数,评价效果.结果 使用新设计记录单后,护理缺陷总发生率降由0.711%至0.042%,与使用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0.743,P<0.01).结论 交接记录单的应用,使护理工作内容简洁、有序,直接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一神经垂体病变引起精氨酸加压索(又称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脏病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以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点临床特点。尿崩症的诊断并不难,凡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者,均应考虑尿崩症的可能性,但确诊需进一步做诊断性试验。禁水加压素试验是确定尿崩症及尿崩症鉴别诊断的简单可行的方法。正常人禁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血容量降低,刺激抗利尿激素的分
在临床工作中会经常遇到水肿患者。由于患者全身肢体水肿严重,静脉穿刺成功率下降,现总结此类患者输液穿刺的一点经验,与大家共享。
吸痰是解除危重、昏迷及麻醉等患者呼吸道痰阻塞的操作之一,其目的是吸出气管内的痰液及误吸之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止患者气管阻塞,预防肺部感染.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负压瓶直接立在床旁或悬挂在床上.负压瓶立在床旁容易被打翻且不固定,悬挂在床旁时则常倾斜约60°,相对减少了负压瓶的容量,且容易晃动。
目的 为了缩短心肺复苏时急救护理人员急救准备时间,急救措施落实到位时间,提高急救的时效性.方法 把急诊科60位护理人员每3人(高、中、低年资护士各一)1组组合成20个观察组,遵循《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利用挪威Laerdal公司产型号LF03955U全功能急救模拟人,进行情景模拟在急诊抢救室定位协作抢救一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培训、演练和考核,培训演练前后均全程录像.结果
手足指(趾)外伤后经常用到指(趾)骨内固定,为了方便拆取内固定钢针,而使钢针的一端保留在指(趾)外,通常会被误碰到而增加患者疼痛。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设计出一种简易指(趾)套,与生产厂家定做,用于此类病患者,深受欢迎。现报道如下。
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对患者自理能力的评估,按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所制定的不同护理措施及遵医嘱给予的不同级别护理[1].我国的分级护理始于1956年,由张开秀、黎秀芳两位护理前辈所倡导[2],一直沿用至今.目前,国内将护理级别分为4个等级,即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关键词:综述文献;分级护理;管理模式
目的 探讨小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在婴儿痉挛症治疗中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70例采用小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婴儿痉挛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4)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n=36)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治疗前、中、后的专业护理,评价痉挛发作的恢复情况,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症状完全缓解12例,有效19例,疗效差3例,无效2例,有效率(完全缓解和有效)为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