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之一,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有效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生物学的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生物学概念 教学生活化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和生物学概念教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因此,组织好实验教学对学生学好生物学概念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往往削平思维梯度,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其中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仍习惯采用讲述的方式直接给出定义,直接进入抽象概括阶段,对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学生对学习概念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死记硬背,对概念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对生物学的学习停留在一个较肤浅的层面,思维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能力培养也受到局限,阻碍了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与概念教学的深度融合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
一、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实验中得到充分发挥。如讲《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节时,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家里进行《植物体内能否散失水分》演示实验,让学生可以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做,也可以将一个不漏气的、干燥的、透明的塑料袋套在一片叶子上或一个枝条上,袋口一定要扎紧。將这个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塑料袋的内壁有许多小水珠出现。这样,在讲该节内容时,教师再对该实验加以演示说明,学生通过事先观察到的现象就可迎刃而解地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散失大量水分。这既可以增加学生训练技能的机会,又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在分组实验中,加强对学生指导
在生物实验课教学中,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应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自去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活动,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对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有重要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因为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所以不必对显微镜的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应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熟练使用显微镜的目的。为下一节动、植物细胞的观察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实验班的学生生源较好的特点,我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贯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理念。考虑到初一新生对显微镜比较陌生,学生第一次接触显微镜很新鲜,所以要首先让学生自主看书尝试摸索显微镜的使用,体现了学生主体的角色。教师提前组织培训一位“小先生”,在老师发现问题的情况下,让一名小老师上台给同学们演示,这样就有了两次机会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使用。第三次让同学们带着正确的使用方法继续联系使用显微镜,在同学们基本掌握了操作以后,第四次带着老师的探究题目使用显微镜完成老师的提问。最后,小组2名同学互相合作,互相检测,互相评价。这样在课堂上同学们就有了五次接触练习显微镜的机会,大大增强了课堂的效率。为了避免学生只看热闹而丢了门道,老师要指导学生设计及分工,实验中老师要做好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中的错误,做到重点深入,个别指导与普遍照顾相结合。指出问题所在,表扬与鼓励表现突出的学生,让他们在每次实验中体会到成功和自豪。同时老师还应伴随讲解,诱导学生思考,从而真正理解实验内容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鼓励学生开展课外实验
课堂实验由于受时间、空间、人数、器材等的限制,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机会大为减少,而课外实验大多分散在野外或学生家庭中进行,或者天地较为广阔,或者参与实验人数较少,再加上实验延续时间较长,所用器材一般简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例如:八年级(下)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观察鸡蛋的结构要求学生回家自己取一枚新鲜的鸡蛋,利用家里有的碗筷当实验仪器进行单独操作观察并作好记录,实验后鸡蛋又可以做成美食。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实验教学生活化
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必将为生活所服务。为了达到初中生物实验课堂的高效性,教师可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拉近生物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现象,更好地为生活所服务。例如:在“种子的萌发”教学中,教师就可提前为学生分发各类种子,并让其进行播种,引导学生对种子的破土、发芽、生长等状态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理论,最后在实验学习中验证自己的猜想与观点,加深其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优势,创新改进生物实验教学,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这样可以通过生物学实验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生物学实验教学成为概念教学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莹之.课堂教学中生物学概念及其表述方式[J].生物学通报,2010(7).
[2] 林霏.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3(12).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生物学概念 教学生活化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和生物学概念教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因此,组织好实验教学对学生学好生物学概念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往往削平思维梯度,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其中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仍习惯采用讲述的方式直接给出定义,直接进入抽象概括阶段,对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学生对学习概念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死记硬背,对概念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对生物学的学习停留在一个较肤浅的层面,思维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能力培养也受到局限,阻碍了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与概念教学的深度融合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
一、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实验中得到充分发挥。如讲《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节时,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家里进行《植物体内能否散失水分》演示实验,让学生可以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做,也可以将一个不漏气的、干燥的、透明的塑料袋套在一片叶子上或一个枝条上,袋口一定要扎紧。將这个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塑料袋的内壁有许多小水珠出现。这样,在讲该节内容时,教师再对该实验加以演示说明,学生通过事先观察到的现象就可迎刃而解地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散失大量水分。这既可以增加学生训练技能的机会,又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在分组实验中,加强对学生指导
在生物实验课教学中,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应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自去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活动,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对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有重要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因为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所以不必对显微镜的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应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熟练使用显微镜的目的。为下一节动、植物细胞的观察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实验班的学生生源较好的特点,我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贯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理念。考虑到初一新生对显微镜比较陌生,学生第一次接触显微镜很新鲜,所以要首先让学生自主看书尝试摸索显微镜的使用,体现了学生主体的角色。教师提前组织培训一位“小先生”,在老师发现问题的情况下,让一名小老师上台给同学们演示,这样就有了两次机会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使用。第三次让同学们带着正确的使用方法继续联系使用显微镜,在同学们基本掌握了操作以后,第四次带着老师的探究题目使用显微镜完成老师的提问。最后,小组2名同学互相合作,互相检测,互相评价。这样在课堂上同学们就有了五次接触练习显微镜的机会,大大增强了课堂的效率。为了避免学生只看热闹而丢了门道,老师要指导学生设计及分工,实验中老师要做好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中的错误,做到重点深入,个别指导与普遍照顾相结合。指出问题所在,表扬与鼓励表现突出的学生,让他们在每次实验中体会到成功和自豪。同时老师还应伴随讲解,诱导学生思考,从而真正理解实验内容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鼓励学生开展课外实验
课堂实验由于受时间、空间、人数、器材等的限制,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机会大为减少,而课外实验大多分散在野外或学生家庭中进行,或者天地较为广阔,或者参与实验人数较少,再加上实验延续时间较长,所用器材一般简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例如:八年级(下)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观察鸡蛋的结构要求学生回家自己取一枚新鲜的鸡蛋,利用家里有的碗筷当实验仪器进行单独操作观察并作好记录,实验后鸡蛋又可以做成美食。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实验教学生活化
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必将为生活所服务。为了达到初中生物实验课堂的高效性,教师可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拉近生物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现象,更好地为生活所服务。例如:在“种子的萌发”教学中,教师就可提前为学生分发各类种子,并让其进行播种,引导学生对种子的破土、发芽、生长等状态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理论,最后在实验学习中验证自己的猜想与观点,加深其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优势,创新改进生物实验教学,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这样可以通过生物学实验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生物学实验教学成为概念教学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莹之.课堂教学中生物学概念及其表述方式[J].生物学通报,2010(7).
[2] 林霏.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