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我国教育部2012年对全国本科专业进行调整后,公共艺术专业开始崭露头角,近8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不断完善和不断融合开始使得公共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得以走向社会[1],基于此背景,引起我们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考与总结。本文主要从公共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出发,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公共艺术的起源,第二部分关于公共艺术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论述针对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的途径思考。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专业教育;问题与对策;公共艺术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6-0042-02
随着教育部将公共艺术专业作为一门专业在高校设立,就意味着在21世纪培养创新型公共艺术人才成为高等艺术院校近年来的教学目标。在教育部的改革文件中明確规定公共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研究型和创新型且具备高尚素质的人才。而由于公共艺术专业在我国的起步时间太晚,高校还未形成规范的、合理的培养方案,致使公共艺术专业发展较为落后,教学观念没有紧密时代发展、教材较为陈旧。这些问题都影响公共艺术教育专业的发展进程,从而难以从实质上促进其发展[2]。
1公共艺术的起源
公共艺术兴起于20世纪20、30年代,其内容和形式均来源于美国,后来在我国台湾地区开始盛行,大陆自20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展开对此项艺术形式的了解工作。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迈入市场经济体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使城市的建设不断进步,因此针对公共空间的改造成为时代的趋势,大量的公共设施为应对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开始出现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用以点缀公共空间,提升城市美观度以及积淀城市文化。从事于绘画和雕塑的艺术家自觉加入到对公共空间的艺术创作中,并承担着公共艺术家的责任。但这些“公共艺术家”属于业余爱好者,真正推动城市化进程与公共艺术的融合发展的还需要高等艺术院校及其学生的努力,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都切实证明了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高等艺术院校的努力[3]。
公共艺术真正的内涵就是要求相关人员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自身的情感,唤醒人们对审美的需要,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并自觉将自身奉献到公共事业中。公共艺术注重居民的幸福指数和社会的人文主义精神,因此在政府大力倡导“美丽乡村”时,及时将传统审美以及相应传统资源与当代的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因此虽然我国公共艺术起步较晚,但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攀升,促使人们对公共艺术的追求日益提升,再加上高等院校向社会输送一波又一波具有创新型的公共艺术专业人才从而为我国的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动力,进而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建设和社会变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关于公共艺术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行业属性不够明晰
大学的专业大多是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社会各行各业都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大学的专业也开始更迭变化。公共艺术是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产物,既包括文化理念、文化内涵、大众审美等软性内容也包括建筑学、相关技术等硬内容。公共艺术专业十分重视其综合性,所涉及的面极其广泛,其内容、对象、形式手段都无法确定这也就导致难以用社会行业上的常见工业化分工确定其行业属性,因此,其行业属性出现难以明晰的问题,进而导致在对公共艺术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难以确认相关课程的设定,导致其学科建设也不够完善,失去专业教育的意义[4]。
2.2对相关知识点了解不够透彻
专业教育是为了向社会输送一定应用型和专业性的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的专业需求,需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提升其能力素养、专业知识以及知识结构,并建立起围绕专业能力而形成的教学方式。公共艺术需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及时调整,提升品质进而增加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力。按照传统的知识点划分难以概括公共艺术的专业性,也因此在公共艺术专业的教育上难以形成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公共艺术不是传统上所谓的专业,这使得专业教学难以适应公共艺术的专业特性[5]。
2.3学科建设不够充分
我国的公共艺术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在艺术的实践过程中收获了不少的硕果,体现出公共艺术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活力。但在理论知识的沉淀和总结上是滞后的,在学科建设方面,由于自身的难度和对其不够重视难以形成专业的学科建设且对自身的专业定位较为模糊无法形成立体的体系,在专业教育和人才培育方面还有众多可以提升的部分。
3针对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的途径思考
针对公共艺术专业的行业属性不明晰、对相关知识点了解不够透彻、体积学科建设不充分不全面等问题,需要我们在意识上和实践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升公共艺术专业教育水平。
3.1紧密结合社会当前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对所需人才的类别和能力的甄选和培养上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当前的发展需求,并注意观察未来发展趋势。从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社会对公共艺术专业提出的要求是策划管理和具体实施能力的提升。就策划管理方面来看,可以说策划管理是保证公共艺术质量和符合社会期待的根本,没有合理的策划设计,就难以为后续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难以保证实施的后果。因此,在对艺术创作的人才培养时,需要注重对人才创新型的培养,可以在相关艺术类专业中进行培养,解决公共艺术因涉及面太广而无法专一精学的问题。就具体实施工作落实人才方面来说,由于公共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变化无常,因此实施过程也可能是变化无常的,为此必须注重培养相关人才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与传统意义上的工程实施人员不同,公共艺术的实施人员需要整合相关资源并注重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提升。综上从公共艺术专业人才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作为前提进行课程的规划和教学方法的形成可以帮助我国公共艺术事业持续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6]。 3.2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公共艺术学科理论体系
将公共艺术的发展放在城市发展、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之下,以解决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上的问题为前提,在方式上采用艺术形式从而进行理论体系的研究。对公共艺术的学科建设,需要从学科团队、科学研究、专业教学、科研基地、学科领头人五个方面进行建设,并以实践带动理论,不断总结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术团队的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在进行学科建设时,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将公共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与评估体系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7]。
3.3打破专业的限制,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新性
在对公共艺术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的工作室制度,即实现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应的导师,导师也可以依照自己的研究重点选择学生,从而提升研究的积极性,保证科研的质量。工作室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理论的水平和实践的行动力,从而为相关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语
新时代有新的艺术表达形式,人们不断得以提升的物质水平促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急迫,也为公共艺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公共艺术重视人文主义建设,因此能够紧密结合人们的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和人们的追求提供相应的创新型方法和途径。当前公共艺术学科建设以及对相关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随着我国公共艺术专业的不断发展,不断对以往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就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从而为我国的城市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更多正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肖姝.传统文化传承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探索:以《戏曲鉴赏》课程为例[J].大众文艺,2020(9):241-242.
[2]康宁宁,张新宇.公共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跨界现象研究:以襄阳市中华紫薇园景观雕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0(4):86-87.
[3]邹梦雅,张新宇.基于空间叙事的城市空间文化建构:以临安滨湖新城公共艺术规划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0(4):138-139.
[4]张平平,崔云飞,于巍巍,等.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类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黑龙江工程学院美育平台建设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學研究,2020(7):123-124.
[5]严岩.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探究: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4):115.
[6]刘燕.教室窗前的“西尔菲达”: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中的芭蕾舞赏析教学探索:以《足尖上的艺术:世界芭蕾名作赏析》为例[J].大众文艺,2020(6):210-211.
[7]刘梦凡.基于审美能力培养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湖南师范大学的“尚美讲堂”范例[J].大众文艺,2020(4):205-206.
(责编:王锦)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专业教育;问题与对策;公共艺术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6-0042-02
随着教育部将公共艺术专业作为一门专业在高校设立,就意味着在21世纪培养创新型公共艺术人才成为高等艺术院校近年来的教学目标。在教育部的改革文件中明確规定公共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研究型和创新型且具备高尚素质的人才。而由于公共艺术专业在我国的起步时间太晚,高校还未形成规范的、合理的培养方案,致使公共艺术专业发展较为落后,教学观念没有紧密时代发展、教材较为陈旧。这些问题都影响公共艺术教育专业的发展进程,从而难以从实质上促进其发展[2]。
1公共艺术的起源
公共艺术兴起于20世纪20、30年代,其内容和形式均来源于美国,后来在我国台湾地区开始盛行,大陆自20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展开对此项艺术形式的了解工作。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迈入市场经济体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使城市的建设不断进步,因此针对公共空间的改造成为时代的趋势,大量的公共设施为应对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开始出现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用以点缀公共空间,提升城市美观度以及积淀城市文化。从事于绘画和雕塑的艺术家自觉加入到对公共空间的艺术创作中,并承担着公共艺术家的责任。但这些“公共艺术家”属于业余爱好者,真正推动城市化进程与公共艺术的融合发展的还需要高等艺术院校及其学生的努力,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都切实证明了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高等艺术院校的努力[3]。
公共艺术真正的内涵就是要求相关人员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自身的情感,唤醒人们对审美的需要,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并自觉将自身奉献到公共事业中。公共艺术注重居民的幸福指数和社会的人文主义精神,因此在政府大力倡导“美丽乡村”时,及时将传统审美以及相应传统资源与当代的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因此虽然我国公共艺术起步较晚,但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攀升,促使人们对公共艺术的追求日益提升,再加上高等院校向社会输送一波又一波具有创新型的公共艺术专业人才从而为我国的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动力,进而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建设和社会变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关于公共艺术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行业属性不够明晰
大学的专业大多是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社会各行各业都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大学的专业也开始更迭变化。公共艺术是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产物,既包括文化理念、文化内涵、大众审美等软性内容也包括建筑学、相关技术等硬内容。公共艺术专业十分重视其综合性,所涉及的面极其广泛,其内容、对象、形式手段都无法确定这也就导致难以用社会行业上的常见工业化分工确定其行业属性,因此,其行业属性出现难以明晰的问题,进而导致在对公共艺术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难以确认相关课程的设定,导致其学科建设也不够完善,失去专业教育的意义[4]。
2.2对相关知识点了解不够透彻
专业教育是为了向社会输送一定应用型和专业性的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的专业需求,需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提升其能力素养、专业知识以及知识结构,并建立起围绕专业能力而形成的教学方式。公共艺术需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及时调整,提升品质进而增加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力。按照传统的知识点划分难以概括公共艺术的专业性,也因此在公共艺术专业的教育上难以形成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公共艺术不是传统上所谓的专业,这使得专业教学难以适应公共艺术的专业特性[5]。
2.3学科建设不够充分
我国的公共艺术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在艺术的实践过程中收获了不少的硕果,体现出公共艺术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活力。但在理论知识的沉淀和总结上是滞后的,在学科建设方面,由于自身的难度和对其不够重视难以形成专业的学科建设且对自身的专业定位较为模糊无法形成立体的体系,在专业教育和人才培育方面还有众多可以提升的部分。
3针对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的途径思考
针对公共艺术专业的行业属性不明晰、对相关知识点了解不够透彻、体积学科建设不充分不全面等问题,需要我们在意识上和实践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升公共艺术专业教育水平。
3.1紧密结合社会当前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对所需人才的类别和能力的甄选和培养上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当前的发展需求,并注意观察未来发展趋势。从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社会对公共艺术专业提出的要求是策划管理和具体实施能力的提升。就策划管理方面来看,可以说策划管理是保证公共艺术质量和符合社会期待的根本,没有合理的策划设计,就难以为后续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难以保证实施的后果。因此,在对艺术创作的人才培养时,需要注重对人才创新型的培养,可以在相关艺术类专业中进行培养,解决公共艺术因涉及面太广而无法专一精学的问题。就具体实施工作落实人才方面来说,由于公共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变化无常,因此实施过程也可能是变化无常的,为此必须注重培养相关人才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与传统意义上的工程实施人员不同,公共艺术的实施人员需要整合相关资源并注重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提升。综上从公共艺术专业人才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作为前提进行课程的规划和教学方法的形成可以帮助我国公共艺术事业持续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6]。 3.2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公共艺术学科理论体系
将公共艺术的发展放在城市发展、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之下,以解决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上的问题为前提,在方式上采用艺术形式从而进行理论体系的研究。对公共艺术的学科建设,需要从学科团队、科学研究、专业教学、科研基地、学科领头人五个方面进行建设,并以实践带动理论,不断总结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术团队的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在进行学科建设时,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将公共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与评估体系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7]。
3.3打破专业的限制,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新性
在对公共艺术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的工作室制度,即实现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应的导师,导师也可以依照自己的研究重点选择学生,从而提升研究的积极性,保证科研的质量。工作室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理论的水平和实践的行动力,从而为相关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语
新时代有新的艺术表达形式,人们不断得以提升的物质水平促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急迫,也为公共艺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公共艺术重视人文主义建设,因此能够紧密结合人们的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和人们的追求提供相应的创新型方法和途径。当前公共艺术学科建设以及对相关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随着我国公共艺术专业的不断发展,不断对以往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就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从而为我国的城市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更多正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肖姝.传统文化传承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探索:以《戏曲鉴赏》课程为例[J].大众文艺,2020(9):241-242.
[2]康宁宁,张新宇.公共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跨界现象研究:以襄阳市中华紫薇园景观雕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0(4):86-87.
[3]邹梦雅,张新宇.基于空间叙事的城市空间文化建构:以临安滨湖新城公共艺术规划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0(4):138-139.
[4]张平平,崔云飞,于巍巍,等.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类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黑龙江工程学院美育平台建设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學研究,2020(7):123-124.
[5]严岩.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探究: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4):115.
[6]刘燕.教室窗前的“西尔菲达”: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中的芭蕾舞赏析教学探索:以《足尖上的艺术:世界芭蕾名作赏析》为例[J].大众文艺,2020(6):210-211.
[7]刘梦凡.基于审美能力培养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湖南师范大学的“尚美讲堂”范例[J].大众文艺,2020(4):205-206.
(责编: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