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别阐述校园心理剧在高职院校心育和德育中的应用价值,针对校园心理剧在高职院校“心育—德育”中面临的创演团队单一、创作题材选取不够典型、教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提出对策: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指导教师专业水平;做好前期调查,根据学生需求精选主题;大力宣传,反复排练,增强感染力;重视分享和反馈,强化内心体验。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心理剧 心育 德育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C-0041-03
德育,即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简称“心育”)是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心育与德育工作相辅相成,心育工作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容与内涵,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德育工作是心育工作的引导者,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尤其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是相互交叉的。在高职院校的“心育—德育”相融合的教育框架下,校园心理剧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形式。
一、校园心理剧概述
校园心理剧源于心理剧,是维也纳精神科医生莫雷诺(J.L.Moreno)1921年创办的一种团体治疗的方法。它与传统的心理咨询的区别是通过舞台的形式创设心理事件或心理问题,让当事人扮演某种角色使他探索自己的内心,体验情绪冲突,并化解内心冲突,从而促进人格成长和心理健康。心理剧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
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剧在我国本土化的产物,它以心理剧的理论技术为基础,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借助舞台再现校园生活中的学业、就业、情感、人际关系等常见问题,引发表演者和观众的情感共鸣,使其审视自身并找寻解决的方案,促进其认知领悟、情绪表达和行为改变,获得心灵成长。心理剧的构成要素为导演、主角、辅角、观众以及舞台,而校园心理剧根据其自身相对固定性的表演特点,在心理剧构成要素上增加一个要素—— 剧本。校园心理剧相对心理剧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其最终呈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表演剧。“心育—德育”中的校园心理剧强调参与性、观赏性、启发性、互动性,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模式,它使全体学生(表演者、观众)在表演中觉察自己、探索自己、释放自己,在分享中找寻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将“心育—德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其中。
校园心理剧一般分为三个实施阶段:一是暖身阶段,在此阶段,导演与学生讨论所要呈现的故事,完成剧本,选演员,做好安排;二是表演阶段,在此阶段,演员反复排练,导演安排好舞台、后勤的相关工作,演员在舞台上呈现心理剧;三是分享反馈阶段,在此阶段,观众通过观演,获得启发。
二、校园心理剧在高职院校“心育—德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校园心理剧在高职院校心育中的应用价值
1.帮助高职学生发现心理问题,减轻心理压力。校园心理剧的舞台就像一个微型社会,能够形象、生动、深入地展现校园生活场景,反映学生出现的类似心理困惑。在校园心理剧的整个活动过程中,一方面,参与学生在选剧、编剧中找寻自己或与他人共同存在的心理困惑,通过表演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教育,反思和处理自己遇到的内心冲突,把那些现实生活中无法倾诉的悲伤、愤怒等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从而平复心境,激发积极潜能,用理性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找到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品质的技术和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观众通过观看以直观表演方式呈現的校园心理剧,更易于引发自身思考,发现自身类似心理问题,在观看中领悟道理,学习解决问题的经验。
2.强化团队协作意识,促进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校园心理剧作为第二课堂活动,社团、班级在指导老师的组织下,从一开始找寻表演内容编写剧本,再到反复排练修改剧本,最后在舞台上完美呈现,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需要一个团队的协作。在这个过程中,导演、编剧、演员、后勤服务人员都在不断磨合,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支持,建立共同纽带,从而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增加团队凝聚力。同时,学生演员在角色的扮演中认真体察角色的思想、感受,理解角色的情绪,认识自己,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在现实的生活中换位思考,从而改善自我中心的人际模式,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3.完善高职学生人格,促进心理健康。第一,校园心理剧为防御心理较强的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发现类似的心理问题也会在其他同学身上出现,从而增强了他们完善心理素质的信心;第二,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表演中,为演员、观众提供了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行为模式,促进学生建立豁达、宽容、乐观的心理品质;第三,学生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角色,揣摩内心,在互动中成长;第四,校园心理剧活动教育辐射面广,可以帮助更多学生从中获益。
(二)校园心理剧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的应用价值
1.本土化校园心理剧展现传统文化,帮助高职学生陶冶情操。校园心理剧是由心理剧衍化而成,但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特色,隐含了德育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而校园心理剧在中国化的背景下是一项融合心理学、文学、美学和舞台表演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文化活动。演员、观众通过校园心理剧接受心育的同时进行文化反思,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将新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心理融入已有的心理结构,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心理综合素质。
2.生活化校园心理剧引发情感共鸣,培养高职学生道德意识。校园心理剧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故事,是学生遇到的共同问题,容易引发学生观众情感共鸣;同时校园心理剧有着价值导向,内含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公德等德育内容,不仅能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进行引导,还能促进学生用以往的价值观念发现新的连接点,对人物所刻画出的道德品质、心理品质产生认同,更容易促进德育“进头脑”。例如,学校的校园心理剧《我的青春不负债》讲述女生为了“美丽”而贷款。这种行为,从心育角度分析是学生虚荣心、自尊心的体现,而从德育角度分析是受到价值观念—— 享乐主义、不能负担的“超前消费”观念影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贷款行为的心理剧传达社会信息、道德意识和行为取向,让演员、观众在情感、观念的认同中自觉地接受教育。 3.现实化校园心理剧起到示范作用,规范高职学生道德行为。一部校园心理剧的成功展演需要导演、编辑、演员、后勤服务学生的通力配合,从选题到编剧到排练再到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调整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朋辈之间的交流,从而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校园心理剧的选题反映的心理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会融入较多的现实情况。一部让人深思的校园心理剧会给观众展现道德言语、道德行动和道德习惯等示范,鼓励观众向正确的方向前行。例如,校园心理剧《手写的从前》讲述贫困生对新鲜事物好奇、觉得不经过对方允许拿来“看一下”“用一下”再放回去的行为是可以认同的。从心育角度分析,这是好奇、羡慕的心理,从德育角度分析则是“不问自取视为贼也”。这部校园心理剧融入了中华民族深厚的道德伦理,将正确与错误的道德判断进行对比,引起学生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让观众主动规范道德行为,培养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的品质。
三、校园心理剧在高职院校“心育—德育”中面临的问题
(一)创演团队单一,“心育—德育”全员开展较难
校园心理剧“心育—德育”作用的有效发挥,要求其在全校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覆盖面,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的一些因素影响了校园心理剧“心育—德育”的全员开展,不能让更多的学生从创演的角度体验、收获、成长。一是学生创演团队单一。由于高职学生大部分为理工科学生,而校园心理剧并非理工科学生擅长的领域,他们本能地抗拒剧本创作和表演,使得参与校园心理剧的学生基本是特定的具有一定写作能力或表演特长的学生。二是指导师资缺乏。校园心理剧的创作和表演需要相关教师的指导,然而高职院校专职心理教师数量很少,虽然也会请对校园心理剧感兴趣的辅导员担任指导教师,但总体上指导师资较为匮乏。三是学校培养氛围不足。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对技能训练外的事情关注度较低,因而校园心理剧的培训课时很少,学生基本没有机会接受心理剧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很多学生无法挖掘自己的潜能。
(二)创作题材选取不够典型,“心育—德育”面不宽
校园心理剧吸引学生的因素是素材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通过校园心理剧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社会现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递道德榜样力量,促进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心理品德等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在当前高职校园心理剧的选材中,出现比较多的是宿舍人际关系、自卑认知、沉迷网络,也有网贷、主播等热点题材,但是关于就业创业、职业规划、恋爱问题、学习适应、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或者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的选材很少,而这些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恰恰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典型。创作题材选取不够典型,会压缩“心育—德育”的教育面,使得有类似困惑的学生不能通过校园心理剧得到解答。
(三)负性情绪呈现过多,“心育—德育”的教育效果不明显
目前,高职校园心理剧的题材更多呈现负性情绪,这主要体现在:一是表演内容过多展现消极心理现象,弱化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忽略了正向引导,让学生容易沉浸在问题中;二是心理问题解决的过程仓促,主题不突出,内容不饱满,忽视人物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自我探索的过程,让学生感觉故事不真实;三是缺少正面应对策略和技术,忽视心理技术的适当应用,常用的只有替身技术、空椅子技术,让学生从剧中找不到合适自己的解决方法。这些问题会影响“心育—德育”的教育效果,无法帮助学生认清问题、走出困惑,对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道德意识以及提高心理综合能力、道德素养的作用有限。
四、对策分析
(一)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指导教师专业水平
利用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培养心理健康、道德良好的学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目标,校园心理剧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就是其中之一。演员和观众在创作、演绎、观看心理剧过程中都能激发、宣泄情绪,学习知识、获得感悟。因此,学校应予以重视,并加大支持力度,在硬件上,根据需要布置舞台、音响设备、灯光、道具等,创设表演的环境;在软件上,让专职心理老师、思政课老师及辅导员参加系统的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水平,指導学生呈现更多的优秀剧目,提高育人效果。
(二)做好前期调查,根据学生需求精选主题
校园心理剧的题材必须贴近学生实际,在选定题材前,应做一个前期调查,对象可以是学生,用谈话形式或问卷形式收集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可以是教师,通过咨询教师发现学生共性问题,了解学生的需求,找到表演的方向。指导教师不仅要留意学生身边发生的事,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编写心理剧本。创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归纳学生心理健康的新情况、新问题,精选主题,抓住符合学生需求的剧目,增强心理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发挥“心育—德育”功能。
(三)大力宣传,反复排练,增强感染力
校园心理剧主要的目的是普及教育,不是会演才能参加心理剧,也不是参加表演才能成长;不在于“演”得有多像,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应大力宣传校园心理剧的目的,鼓励大家积极参加、体验。此外,校园心理剧虽有固定的剧本,但是内容是灵活的,有感染力的心理剧需要导演和编剧不断地揣摩,需要演员不断地排练,并且要从家庭背景、自身性格、成长经历等全方面了解角色,体会角色的心理变化。
(四)重视分享和反馈,强化内心体验
分享是观众与演员的一种连接,是对演员的认可,是对自己心理感受的抒发,同时可以帮助演员回到真实的友爱的生活环境。演绎、观看时的感觉是潜意识的,只有分享时才能把感悟提升到意识层面,强化内心体验,从中学习新的态度、价值观、行为。只有营造一种非批判的氛围,参与者才敢与看不见的自己对话,理性地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有效地解决学生心理、思想、行为问题。
校园心理剧寓情于景、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丰富了“心育—德育”的内容和载体,可以让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人格完善,提高心理素质、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张日昇.咨询心理学[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邓志军,蔡水清.当前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特征、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5).
[3]刘成东.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心理剧疗法干预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6.
[4]舒曼,黄欢,徐朝亮.校园心理剧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探索[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6).
[5]刘莹.校园心理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基金项目】2018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课题“心理情景剧在新时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应用研究”(2018XA03)
【作者简介】杨丽丽(1987— ),女,汉族,广西柳州人,硕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崔智慧(1977— ),女,汉族,辽宁葫芦岛人,硕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及网络传播。
(责编 苏 洋)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心理剧 心育 德育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C-0041-03
德育,即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简称“心育”)是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心育与德育工作相辅相成,心育工作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容与内涵,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德育工作是心育工作的引导者,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尤其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是相互交叉的。在高职院校的“心育—德育”相融合的教育框架下,校园心理剧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形式。
一、校园心理剧概述
校园心理剧源于心理剧,是维也纳精神科医生莫雷诺(J.L.Moreno)1921年创办的一种团体治疗的方法。它与传统的心理咨询的区别是通过舞台的形式创设心理事件或心理问题,让当事人扮演某种角色使他探索自己的内心,体验情绪冲突,并化解内心冲突,从而促进人格成长和心理健康。心理剧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
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剧在我国本土化的产物,它以心理剧的理论技术为基础,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借助舞台再现校园生活中的学业、就业、情感、人际关系等常见问题,引发表演者和观众的情感共鸣,使其审视自身并找寻解决的方案,促进其认知领悟、情绪表达和行为改变,获得心灵成长。心理剧的构成要素为导演、主角、辅角、观众以及舞台,而校园心理剧根据其自身相对固定性的表演特点,在心理剧构成要素上增加一个要素—— 剧本。校园心理剧相对心理剧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其最终呈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表演剧。“心育—德育”中的校园心理剧强调参与性、观赏性、启发性、互动性,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模式,它使全体学生(表演者、观众)在表演中觉察自己、探索自己、释放自己,在分享中找寻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将“心育—德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其中。
校园心理剧一般分为三个实施阶段:一是暖身阶段,在此阶段,导演与学生讨论所要呈现的故事,完成剧本,选演员,做好安排;二是表演阶段,在此阶段,演员反复排练,导演安排好舞台、后勤的相关工作,演员在舞台上呈现心理剧;三是分享反馈阶段,在此阶段,观众通过观演,获得启发。
二、校园心理剧在高职院校“心育—德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校园心理剧在高职院校心育中的应用价值
1.帮助高职学生发现心理问题,减轻心理压力。校园心理剧的舞台就像一个微型社会,能够形象、生动、深入地展现校园生活场景,反映学生出现的类似心理困惑。在校园心理剧的整个活动过程中,一方面,参与学生在选剧、编剧中找寻自己或与他人共同存在的心理困惑,通过表演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教育,反思和处理自己遇到的内心冲突,把那些现实生活中无法倾诉的悲伤、愤怒等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从而平复心境,激发积极潜能,用理性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找到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品质的技术和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观众通过观看以直观表演方式呈現的校园心理剧,更易于引发自身思考,发现自身类似心理问题,在观看中领悟道理,学习解决问题的经验。
2.强化团队协作意识,促进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校园心理剧作为第二课堂活动,社团、班级在指导老师的组织下,从一开始找寻表演内容编写剧本,再到反复排练修改剧本,最后在舞台上完美呈现,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需要一个团队的协作。在这个过程中,导演、编剧、演员、后勤服务人员都在不断磨合,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支持,建立共同纽带,从而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增加团队凝聚力。同时,学生演员在角色的扮演中认真体察角色的思想、感受,理解角色的情绪,认识自己,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在现实的生活中换位思考,从而改善自我中心的人际模式,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3.完善高职学生人格,促进心理健康。第一,校园心理剧为防御心理较强的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发现类似的心理问题也会在其他同学身上出现,从而增强了他们完善心理素质的信心;第二,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表演中,为演员、观众提供了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行为模式,促进学生建立豁达、宽容、乐观的心理品质;第三,学生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角色,揣摩内心,在互动中成长;第四,校园心理剧活动教育辐射面广,可以帮助更多学生从中获益。
(二)校园心理剧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的应用价值
1.本土化校园心理剧展现传统文化,帮助高职学生陶冶情操。校园心理剧是由心理剧衍化而成,但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特色,隐含了德育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而校园心理剧在中国化的背景下是一项融合心理学、文学、美学和舞台表演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文化活动。演员、观众通过校园心理剧接受心育的同时进行文化反思,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将新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心理融入已有的心理结构,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心理综合素质。
2.生活化校园心理剧引发情感共鸣,培养高职学生道德意识。校园心理剧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故事,是学生遇到的共同问题,容易引发学生观众情感共鸣;同时校园心理剧有着价值导向,内含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公德等德育内容,不仅能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进行引导,还能促进学生用以往的价值观念发现新的连接点,对人物所刻画出的道德品质、心理品质产生认同,更容易促进德育“进头脑”。例如,学校的校园心理剧《我的青春不负债》讲述女生为了“美丽”而贷款。这种行为,从心育角度分析是学生虚荣心、自尊心的体现,而从德育角度分析是受到价值观念—— 享乐主义、不能负担的“超前消费”观念影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贷款行为的心理剧传达社会信息、道德意识和行为取向,让演员、观众在情感、观念的认同中自觉地接受教育。 3.现实化校园心理剧起到示范作用,规范高职学生道德行为。一部校园心理剧的成功展演需要导演、编辑、演员、后勤服务学生的通力配合,从选题到编剧到排练再到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调整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朋辈之间的交流,从而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校园心理剧的选题反映的心理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会融入较多的现实情况。一部让人深思的校园心理剧会给观众展现道德言语、道德行动和道德习惯等示范,鼓励观众向正确的方向前行。例如,校园心理剧《手写的从前》讲述贫困生对新鲜事物好奇、觉得不经过对方允许拿来“看一下”“用一下”再放回去的行为是可以认同的。从心育角度分析,这是好奇、羡慕的心理,从德育角度分析则是“不问自取视为贼也”。这部校园心理剧融入了中华民族深厚的道德伦理,将正确与错误的道德判断进行对比,引起学生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让观众主动规范道德行为,培养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的品质。
三、校园心理剧在高职院校“心育—德育”中面临的问题
(一)创演团队单一,“心育—德育”全员开展较难
校园心理剧“心育—德育”作用的有效发挥,要求其在全校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覆盖面,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的一些因素影响了校园心理剧“心育—德育”的全员开展,不能让更多的学生从创演的角度体验、收获、成长。一是学生创演团队单一。由于高职学生大部分为理工科学生,而校园心理剧并非理工科学生擅长的领域,他们本能地抗拒剧本创作和表演,使得参与校园心理剧的学生基本是特定的具有一定写作能力或表演特长的学生。二是指导师资缺乏。校园心理剧的创作和表演需要相关教师的指导,然而高职院校专职心理教师数量很少,虽然也会请对校园心理剧感兴趣的辅导员担任指导教师,但总体上指导师资较为匮乏。三是学校培养氛围不足。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对技能训练外的事情关注度较低,因而校园心理剧的培训课时很少,学生基本没有机会接受心理剧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很多学生无法挖掘自己的潜能。
(二)创作题材选取不够典型,“心育—德育”面不宽
校园心理剧吸引学生的因素是素材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通过校园心理剧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社会现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递道德榜样力量,促进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心理品德等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在当前高职校园心理剧的选材中,出现比较多的是宿舍人际关系、自卑认知、沉迷网络,也有网贷、主播等热点题材,但是关于就业创业、职业规划、恋爱问题、学习适应、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或者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的选材很少,而这些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恰恰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典型。创作题材选取不够典型,会压缩“心育—德育”的教育面,使得有类似困惑的学生不能通过校园心理剧得到解答。
(三)负性情绪呈现过多,“心育—德育”的教育效果不明显
目前,高职校园心理剧的题材更多呈现负性情绪,这主要体现在:一是表演内容过多展现消极心理现象,弱化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忽略了正向引导,让学生容易沉浸在问题中;二是心理问题解决的过程仓促,主题不突出,内容不饱满,忽视人物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自我探索的过程,让学生感觉故事不真实;三是缺少正面应对策略和技术,忽视心理技术的适当应用,常用的只有替身技术、空椅子技术,让学生从剧中找不到合适自己的解决方法。这些问题会影响“心育—德育”的教育效果,无法帮助学生认清问题、走出困惑,对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道德意识以及提高心理综合能力、道德素养的作用有限。
四、对策分析
(一)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指导教师专业水平
利用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培养心理健康、道德良好的学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目标,校园心理剧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就是其中之一。演员和观众在创作、演绎、观看心理剧过程中都能激发、宣泄情绪,学习知识、获得感悟。因此,学校应予以重视,并加大支持力度,在硬件上,根据需要布置舞台、音响设备、灯光、道具等,创设表演的环境;在软件上,让专职心理老师、思政课老师及辅导员参加系统的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水平,指導学生呈现更多的优秀剧目,提高育人效果。
(二)做好前期调查,根据学生需求精选主题
校园心理剧的题材必须贴近学生实际,在选定题材前,应做一个前期调查,对象可以是学生,用谈话形式或问卷形式收集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可以是教师,通过咨询教师发现学生共性问题,了解学生的需求,找到表演的方向。指导教师不仅要留意学生身边发生的事,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编写心理剧本。创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归纳学生心理健康的新情况、新问题,精选主题,抓住符合学生需求的剧目,增强心理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发挥“心育—德育”功能。
(三)大力宣传,反复排练,增强感染力
校园心理剧主要的目的是普及教育,不是会演才能参加心理剧,也不是参加表演才能成长;不在于“演”得有多像,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应大力宣传校园心理剧的目的,鼓励大家积极参加、体验。此外,校园心理剧虽有固定的剧本,但是内容是灵活的,有感染力的心理剧需要导演和编剧不断地揣摩,需要演员不断地排练,并且要从家庭背景、自身性格、成长经历等全方面了解角色,体会角色的心理变化。
(四)重视分享和反馈,强化内心体验
分享是观众与演员的一种连接,是对演员的认可,是对自己心理感受的抒发,同时可以帮助演员回到真实的友爱的生活环境。演绎、观看时的感觉是潜意识的,只有分享时才能把感悟提升到意识层面,强化内心体验,从中学习新的态度、价值观、行为。只有营造一种非批判的氛围,参与者才敢与看不见的自己对话,理性地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有效地解决学生心理、思想、行为问题。
校园心理剧寓情于景、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丰富了“心育—德育”的内容和载体,可以让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人格完善,提高心理素质、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张日昇.咨询心理学[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邓志军,蔡水清.当前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特征、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5).
[3]刘成东.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心理剧疗法干预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6.
[4]舒曼,黄欢,徐朝亮.校园心理剧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探索[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6).
[5]刘莹.校园心理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基金项目】2018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课题“心理情景剧在新时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应用研究”(2018XA03)
【作者简介】杨丽丽(1987— ),女,汉族,广西柳州人,硕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崔智慧(1977— ),女,汉族,辽宁葫芦岛人,硕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及网络传播。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