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效果观察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效果。

方法

对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治疗的1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60例)和开腹组(60例),采用χ2检验、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根治效果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197±21)min比(178±23)min,t=4.759,P<0.001]。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11±30)ml比(221±52)ml]、手术切口长度[(6.1±1.3)cm比(17.3±3.2)cm]、术后肛门排气时间[(90±14)h比(110±18)h]、术后下床时间[(2.9±0.8)d比(4.8±1.4)d]、术后进流质饮食时间[(4.3±0.9)d比(5.7±1.2)d]、住院时间[(13.2±2.5)d比(15.5±3.2)d]均少于开腹组(t值分别为14.103、25.117、6.983、9.127、7.230、4.387,均P<0.001)。两组患者手术根治相关指标即清扫淋巴结数目、第一站淋巴结清扫数目、第二站淋巴结清扫数目、切缘远端距离肿瘤距离、切缘近端距离肿瘤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51、0.912、1.240、0.876、0.840,均P>0.05)。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6.67 %(4/60)比20.00 %(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32)。

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效果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环境微生物暴露对生命早期小鼠肠道菌群定植的影响。方法选取无特殊病原体6~8周BALB/c小鼠24只(雌16只,雄8只),雌雄2︰1合笼,受孕后按子代不同时期(胎儿期、哺乳期、儿童期)的饲养环境分为4组。A组:胎儿期、哺乳期、儿童期均于清洁环境中饲养;B组:胎儿期、哺乳期于清洁环境中饲养,儿童期于普通环境中饲养;C组:胎儿期于清洁环境中饲养,哺乳期、儿童期于普通环境中饲养;D组:胎儿期、
肠道微生物种类高达人体基因库的10倍多,约有1014个微生物定植在肠道中,被广泛认为是"第二基因库"。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母体肠道菌群-胎盘微生物-胎儿肠道微生物"对新生儿肠道微生物神经机制、免疫调节、代谢组学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组学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推进。本文对围产期母体、母体-胎儿、新生儿肠道微生物定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目的分析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在人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SE和胃癌细胞株(AGS、MKN45、MKN25、BGC823、BGC803、SGC7901)中USP18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USP18在胃癌细胞侵袭和增殖中的作用。
近年来胃癌诊治方面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胃癌患者预后仍较差。腹膜转移属于胃癌的终末阶段,尽管治疗方式多样,如减瘤术、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化疗,以及近期的分子靶向治疗及基因治疗,但仍无标准治疗方案。多学科及个体化的治疗应该是未来治疗的方向。现就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探索影响中药联合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河北省民政总医院接受中药联合放射治疗的462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寿命表计算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及1、3、5年生存率,单因素分析用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462例食管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4.2个月(12.9~36.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3 %、3
目的探讨白血病线粒体DNA(mtDNA)突变情况。方法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7年2月至6月收治的16例白血病患者的mt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测序,将所得结果与剑桥标准序列(rCRS)和人类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库(mtDB)进行比对,分析患者突变情况。结果共发现106个突变位点,其中D-loop区占47.17 %(50/106),ND4区占2.83 %(3/106),ND5区占17
目的探讨氯喹对肝细胞癌Huh7细胞死亡受体5(DR5)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Huh7细胞分为对照组(1∶1 000二甲基亚砜)、TRAIL组(50 μg/L)、氯喹组(10 μmol/L)及TRAIL+氯喹组(TRAIL 50 μg/L+氯喹10 μmol/L),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DR5蛋
目的探讨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66例ESC患者术后病理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6例ESC组织及33例癌旁组织中ADAM17与EGFR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endall法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联合放大内镜窄带成像(NBI-ME)对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诊治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187例,患者在接受内镜或外科治疗前进行NBI-ME及超声内镜检查并判断其浸润深度,以术后病理为诊断金标准,评价超声内镜联合NBI-ME在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以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内镜以及超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1高表达对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侵袭性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食管鳞状细胞癌EC9706细胞共分为3组,空白组未经任何处理;实验组采用SHP-1 mimic瞬时载体转染细胞24 h,使用10 μmol/L顺铂再处理细胞12 h;对照组采用10 μmol/L顺铂处理细胞12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性,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