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笔者对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在“导学案模式下”有效开展的问题,从教学环节上提出了如下的认识:要以“导学案”为依据,开展好预习活动;要以反馈的疑难信息为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多质疑,教师只在合宜时机精讲或进行适当点拨;要让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归纳梳理,形成网络;要重视达标训练,做好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同时笔者也强调,对以上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中不可机械照搬,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取舍。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数学 导学案模式 有效教学 环节
【分类号】G633.6
新课标下,教育教学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围绕学生理解知识、获得能力而有效开展。在这一背景之下,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解决问题为基本的结构模式,教师以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的身份处在教学活动期间,只对教学活动起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上,我们说,在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与传统教学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而基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教师在上课前就要备好“导学案”。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该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疑点、读书思考题、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活动的设计、梯度导学导练、知识拓展等部分。设计“导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案的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学科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要以“导学案”为依据,开展好预习活动
教师要在课前设计好“导学案”,并及时下发给学生。学生按照“导学案”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有目的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创设情境、把握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学生以“导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識,发展自学智能。
二、要以反馈的疑难信息为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
“导学案模式下”的各科教学包括高中数学教学,可以说是以问题导入开始,并以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结束的一种课堂新模式。这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于是,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又使他们产生了成功的喜悦,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桌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地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论并各抒己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智能的最佳时机。
三、要让学生多质疑,教师只在合宜时机精讲或进行适当点拨
“导学案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给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大量时间,学生在自学中也就会有更多的问题,这也为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课堂中解决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备课条件下进行随机备课,它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妙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对于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要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归纳智能的提升。
四、要让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归纳梳理,形成网络
教师要精讲和点拨,但对当堂课所学,却应继续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只要有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要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以加深学生对之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五、要重视达标训练,做好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拓展
“导学案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还要重视学生的达标训练,做好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工作。要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 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最后,我们须要强调的是,对于本文中提到的“导学案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中不可机械照搬,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取舍。“导学案”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预习时自己设疑,带着问题去听课,教师借助多媒体,精讲多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请学生做小老师,讲述自己思路形成的过程,分析自己思考问题的技巧。从而加强课堂互动性,增进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思”,真正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牢牢掌握。
本文笔者对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在“导学案模式下”有效开展的问题,从教学环节上提出了如下的认识:要以“导学案”为依据,开展好预习活动;要以反馈的疑难信息为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多质疑,教师只在合宜时机精讲或进行适当点拨;要让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归纳梳理,形成网络;要重视达标训练,做好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同时笔者也强调,对以上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中不可机械照搬,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取舍。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数学 导学案模式 有效教学 环节
【分类号】G633.6
新课标下,教育教学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围绕学生理解知识、获得能力而有效开展。在这一背景之下,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解决问题为基本的结构模式,教师以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的身份处在教学活动期间,只对教学活动起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上,我们说,在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与传统教学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而基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教师在上课前就要备好“导学案”。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该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疑点、读书思考题、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活动的设计、梯度导学导练、知识拓展等部分。设计“导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案的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学科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要以“导学案”为依据,开展好预习活动
教师要在课前设计好“导学案”,并及时下发给学生。学生按照“导学案”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有目的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创设情境、把握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学生以“导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識,发展自学智能。
二、要以反馈的疑难信息为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
“导学案模式下”的各科教学包括高中数学教学,可以说是以问题导入开始,并以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结束的一种课堂新模式。这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于是,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又使他们产生了成功的喜悦,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桌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地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论并各抒己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智能的最佳时机。
三、要让学生多质疑,教师只在合宜时机精讲或进行适当点拨
“导学案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给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大量时间,学生在自学中也就会有更多的问题,这也为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课堂中解决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备课条件下进行随机备课,它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妙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对于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要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归纳智能的提升。
四、要让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归纳梳理,形成网络
教师要精讲和点拨,但对当堂课所学,却应继续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只要有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要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以加深学生对之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五、要重视达标训练,做好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拓展
“导学案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还要重视学生的达标训练,做好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工作。要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 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最后,我们须要强调的是,对于本文中提到的“导学案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中不可机械照搬,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取舍。“导学案”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预习时自己设疑,带着问题去听课,教师借助多媒体,精讲多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请学生做小老师,讲述自己思路形成的过程,分析自己思考问题的技巧。从而加强课堂互动性,增进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思”,真正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牢牢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