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孕产期心身障碍主要因孕产妇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化功能障碍情况。以上軀体化功能障碍可导致妊娠相关疾病发生,极大的影响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恢复情况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现今孕产期心身障碍无明确的防治方法。实施孕产妇心身健康管理,在医院中实施孕产期心身障碍检查,属于一级预防孕产期心身障碍的主要途径。对孕产妇予以多学科合作治疗,及时发现孕产妇的心身障碍,并采取有效干预,有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焦虑;孕产期;抑郁;心身障碍
心身障碍(PSD)主要因心理因素造成或者因心理因素影响,发生的躯体化功能性障碍。心理因素在此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具有实际意义。孕产期心身障碍主要因孕产妇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化功能障碍[1]。有关研究学者指出,围生期女性的情绪障碍处于高风险,产前情绪障碍的发生率相比于产后明显较高。有关文献中显示,有65%左右的孕产妇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孕产妇心理问题可使机体功能出现障碍,是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因素,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影响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恢复等[2]。主要因孕产妇的心理情况对临床表现造成直接影响。
1.孕产期心身障碍的危险因素
将产科风险、器质性疾病风险因素予以排除,躯体功能障碍是造成孕产妇心理问题的直接因素。孕产妇心理问题主要以抑郁、焦虑为主,其发生和发展与非孕产妇存在不同情况。经有关调查结果证实,孕妇的户籍、年龄、早产、流产史等,均可造成胎儿、婴儿畸形、死亡等情况,家庭经济问题等,明确近3个月婆媳、夫妻、娘家关系,对胎儿性别、分娩安全、是否存在遗传疾病、孩子喂养、婴儿健康、产后经济问题、不会带孩子等相关问题,以上因素均可造成孕产妇出现抑郁、焦虑情绪。根据孕产妇的职业、文化水平、生活事件、生活环境、自然灾害等情况,极易出现抑郁、焦虑情绪。孕产妇长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发生躯体功能障碍[3]。
2.孕产期心身障碍的临床症状
孕产期心身障碍存在的心理问题导致躯体功能障碍,其相互作用,病情严重的患者造成器质性心身疾病。根据有关资料结果显示,将严重躯体疾病、精神障碍患者予以排除,患者主要躯体症状包含易醒、多梦、尿频、入睡困难、胃胀、便秘、呕吐、心悸、尿频、胸闷、口干、入睡困难、肌肉酸痛等,根据辅助检查报告,明确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症状。
3.孕产期心身障碍的预防措施
有关研究结果证实,因心理问题造成的躯体化症状,其孕产期心身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中国发生率高于其他国家。有关学者指出,经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诊断,有35%以上的心理障碍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躯体障碍,让医师根据患者的躯体情况进行诊断,并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内容。孕产妇存在躯体化症状和心理问题,称为临床较难解决的问题[4]。备受文化信仰、传统观念等影响,大部分孕产期和家属对孕产妇的心理问题予以规避。因孕产妇不愿接受治疗,少数围生保健机构对孕产期心身障碍诊疗进行规程和临床技术;临床症状行孕产期心身障碍进行筛查,并针对其实施全面开展。
4.孕产期心身障碍采取临床防治技术
其孕产妇属于特殊群体,需保证孕产妇、胎儿的安全,对孕产期心身障碍实施专业开展诊断,其技术具有速效、显效的特性,医疗模式备受广大孕产妇青睐。孕产期心身障碍的产生,对于存在的问题,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功能障碍进行分析,对疾病实施治疗。为改善这一难题,需进行探索。
现今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备受关注,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的实施主要根据产科临床路径进行制定。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在围生科室设立,并伴有检查室、治疗室、随诊室等,对执业人员实施专业化培训,在围产期实施保健,并有产科医护人员担任主治医生[5]。在门诊根据诊疗制度,实施孕产期心身障碍评估,医生需明确孕产妇的躯体症状,根据孕产妇的主诉和评估介个,对其自主神经系统检测和各项报告结果进行诊断,对满足临床路径的孕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孕产期心身障碍治疗方法,主要使用多学科合作模式,在产科进行生理调控、心理疏导、音乐调节等干预,对孕产妇实施临床治疗和自我调整干预。护理人员需对孕产期心身障碍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使孕产妇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孕产妇自行进行机体、心理调理。对于孕产期心身障碍患者,门诊诊疗标准为:共6次,每周2次,每次45分钟,家庭调理30次,每次10~15分钟,每天调理2次。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建立卫生科室的孕产妇心身健康,对孕产期心身障碍患者予以常规检查和产前检查,明确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并实施针对性治疗,将依从性提升。
5.小结
门诊主要将心理学、医学、控制论、教育学、音乐治疗学、系统论等内容进行综合,对孕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甘愿,保证速效、无创、显效、无痛的效果,将孕产妇易醒、多梦、尿频、呕吐、恶心、胸闷、胃胀、便秘、入睡困难、口干、心悸以及肌肉酸痛等情况予以消除,有效的改善抑郁、焦虑情绪。在诊疗期间,设置定期随访模式,避免孕产期心身障碍疾病复发,并制定多种宣教方法,针对孕产妇和家属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方法进行预防,将孕产期心身障碍疾病发生率予以降低。
参考文献:
[1]秦峰,肖利军,张立新等.孕产期心身障碍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7,13(1):105-107.
[2]秦峰,李丽娟,肖利军等.孕产期心身障碍临床路径(2017版)[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7,13(6):640-644.
[3]秦峰,肖利军,张立新等.多学科合作诊疗系统与不同单一干预措施分别治疗孕产期心身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7,13(5):563-568.
[4]郜正美,陈双燕,吴孟芳等.全国多中心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9712例孕妇孕产期心身障碍发病率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8):31-34.
[5]张立新,李丽娟,董静等.全国多中心31782例孕妇孕产期心身障碍发病率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9):1-4.
关键词:焦虑;孕产期;抑郁;心身障碍
心身障碍(PSD)主要因心理因素造成或者因心理因素影响,发生的躯体化功能性障碍。心理因素在此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具有实际意义。孕产期心身障碍主要因孕产妇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化功能障碍[1]。有关研究学者指出,围生期女性的情绪障碍处于高风险,产前情绪障碍的发生率相比于产后明显较高。有关文献中显示,有65%左右的孕产妇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孕产妇心理问题可使机体功能出现障碍,是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因素,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影响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恢复等[2]。主要因孕产妇的心理情况对临床表现造成直接影响。
1.孕产期心身障碍的危险因素
将产科风险、器质性疾病风险因素予以排除,躯体功能障碍是造成孕产妇心理问题的直接因素。孕产妇心理问题主要以抑郁、焦虑为主,其发生和发展与非孕产妇存在不同情况。经有关调查结果证实,孕妇的户籍、年龄、早产、流产史等,均可造成胎儿、婴儿畸形、死亡等情况,家庭经济问题等,明确近3个月婆媳、夫妻、娘家关系,对胎儿性别、分娩安全、是否存在遗传疾病、孩子喂养、婴儿健康、产后经济问题、不会带孩子等相关问题,以上因素均可造成孕产妇出现抑郁、焦虑情绪。根据孕产妇的职业、文化水平、生活事件、生活环境、自然灾害等情况,极易出现抑郁、焦虑情绪。孕产妇长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发生躯体功能障碍[3]。
2.孕产期心身障碍的临床症状
孕产期心身障碍存在的心理问题导致躯体功能障碍,其相互作用,病情严重的患者造成器质性心身疾病。根据有关资料结果显示,将严重躯体疾病、精神障碍患者予以排除,患者主要躯体症状包含易醒、多梦、尿频、入睡困难、胃胀、便秘、呕吐、心悸、尿频、胸闷、口干、入睡困难、肌肉酸痛等,根据辅助检查报告,明确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症状。
3.孕产期心身障碍的预防措施
有关研究结果证实,因心理问题造成的躯体化症状,其孕产期心身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中国发生率高于其他国家。有关学者指出,经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诊断,有35%以上的心理障碍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躯体障碍,让医师根据患者的躯体情况进行诊断,并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内容。孕产妇存在躯体化症状和心理问题,称为临床较难解决的问题[4]。备受文化信仰、传统观念等影响,大部分孕产期和家属对孕产妇的心理问题予以规避。因孕产妇不愿接受治疗,少数围生保健机构对孕产期心身障碍诊疗进行规程和临床技术;临床症状行孕产期心身障碍进行筛查,并针对其实施全面开展。
4.孕产期心身障碍采取临床防治技术
其孕产妇属于特殊群体,需保证孕产妇、胎儿的安全,对孕产期心身障碍实施专业开展诊断,其技术具有速效、显效的特性,医疗模式备受广大孕产妇青睐。孕产期心身障碍的产生,对于存在的问题,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功能障碍进行分析,对疾病实施治疗。为改善这一难题,需进行探索。
现今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备受关注,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的实施主要根据产科临床路径进行制定。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在围生科室设立,并伴有检查室、治疗室、随诊室等,对执业人员实施专业化培训,在围产期实施保健,并有产科医护人员担任主治医生[5]。在门诊根据诊疗制度,实施孕产期心身障碍评估,医生需明确孕产妇的躯体症状,根据孕产妇的主诉和评估介个,对其自主神经系统检测和各项报告结果进行诊断,对满足临床路径的孕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孕产期心身障碍治疗方法,主要使用多学科合作模式,在产科进行生理调控、心理疏导、音乐调节等干预,对孕产妇实施临床治疗和自我调整干预。护理人员需对孕产期心身障碍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使孕产妇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孕产妇自行进行机体、心理调理。对于孕产期心身障碍患者,门诊诊疗标准为:共6次,每周2次,每次45分钟,家庭调理30次,每次10~15分钟,每天调理2次。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建立卫生科室的孕产妇心身健康,对孕产期心身障碍患者予以常规检查和产前检查,明确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并实施针对性治疗,将依从性提升。
5.小结
门诊主要将心理学、医学、控制论、教育学、音乐治疗学、系统论等内容进行综合,对孕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甘愿,保证速效、无创、显效、无痛的效果,将孕产妇易醒、多梦、尿频、呕吐、恶心、胸闷、胃胀、便秘、入睡困难、口干、心悸以及肌肉酸痛等情况予以消除,有效的改善抑郁、焦虑情绪。在诊疗期间,设置定期随访模式,避免孕产期心身障碍疾病复发,并制定多种宣教方法,针对孕产妇和家属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方法进行预防,将孕产期心身障碍疾病发生率予以降低。
参考文献:
[1]秦峰,肖利军,张立新等.孕产期心身障碍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7,13(1):105-107.
[2]秦峰,李丽娟,肖利军等.孕产期心身障碍临床路径(2017版)[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7,13(6):640-644.
[3]秦峰,肖利军,张立新等.多学科合作诊疗系统与不同单一干预措施分别治疗孕产期心身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7,13(5):563-568.
[4]郜正美,陈双燕,吴孟芳等.全国多中心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9712例孕妇孕产期心身障碍发病率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8):31-34.
[5]张立新,李丽娟,董静等.全国多中心31782例孕妇孕产期心身障碍发病率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