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假期后返工第一天,我的作息一如往常:7点半起床、洗漱、吃饭,8点半出门。只是今天我选择走路去公司,预计3个小时后能在公司楼下“打卡”。
任性吗?其实并不。年前我向领导提出辞职,元宵节是正式离职的日子。今天开始,我进入了“预备离职期”。
把“我不想干了”的想法变成“我不干了”的事实,花费了4个月。这大概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得知我即将离职,公司同事们流露出的羡慕多过不舍,羡慕我年轻,羡慕我自在,羡慕我有退路和退出的勇气。
对于未来,我有憧憬也有担忧,但当下我对此并没有什么感觉,也许是因为还没到最后的日子,也许是我给自己设置了太长的缓冲期。
比如今天这场“上班”之旅。
搬到芍药居9个月了,我几乎每天骑车上下班,路途中时常看到有趣的人和事,奈何平时疲于奔波,对任何场景只能匆匆一瞥,仓皇路过。于是,在“预备离职”的第一天,我决定完整地走一遍曾经每天骑行的道路。
往常8点半之前,我会离开家,走出小区的第一件事便是寻找共享单车。运气好的时候出门就能遇见,运气不好得走10来分钟。8点多,小区门口人头攒动,打工人忙着通勤,老年人忙着买菜,城市已然苏醒。骑行5分钟会路过一个小广场,晨练的人们在这里健身,大都是老年人,动作慢慢悠悠,时不时东张西望,拉拉家常。我只能瞥一眼他们的闲适生活便继续赶路,像是圈里的羊,有一支看不见的鞭子挥舞着,让我前进,前进。
芍药居是个很热闹的地铁站,因其周遭房租相对低廉,交通也比较便利,是北京性价比较高的住宅区,于是很多北漂选择在这里“安家”。但我很少坐地铁,每每路过天桥,看到挤在一起的过街人群,会有喘不过气的感觉。
所以我选择骑车,骑车能看到广阔的天地。骑过地铁站旁的高架桥时我的心情总是很愉悦,因为只要天气不是太差,就能看得很远很远。骑过高架桥,是一段长长的下行道,两旁有水泥围墙,围墙另一边是一个小型城市公园。平时骑车看不到公园内的场景,今天既然走路,我便好好欣赏了一番。
早晨的下行道只有一条车道,总是堵车,这时便显出骑行的优势来,我脚下生风,轻松超过一辆又一辆小汽车。直到遇见光熙门地铁站外的小坡—坡有点儿陡,得深吸几口气才能越过。
越过小坡,便是一条长长的倒“U”形下坡路,每回骑到这一段,我都幻想自己是个帅气的机车少女,车技高超。我心里想:“我就是‘U’形坡之王,这条路的一切都属于我,包括对面树梢上的鸟窝,我盯你一整个冬天了!”
这种骄傲持续不了多久,转过弯便是最冷也是最危险的路段—地下隧道。数不清的小车、公交车、等公交车的人在隧道中交汇。车声轰鸣,隧道的构造又加强了噪音,耳机里的音乐再大,到了这里也会被吞噬。
偶尔被公交车挡住去路,我便放慢车速,目光和某个路边等公交车的人交会,他们的眼睛往往疲惫无神。其实地下隧道的光影很有趣,不晓得有多少人注意过呢?
离开隧道,百米后我会在某个巷口右转,这是我最喜欢的瞬间:轰鸣消失,音乐回归,阳光重新洒在大地上。
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写诗,常常在清晨骑行的路上构思当天的小诗,看到什么写什么。在这个巷口,我写了下面这首诗:
掉队的秋天
秋天是一群候鸟
很大一群
十一月开始往南飞
有几只贪玩的
掉队了
在冬天的世界里
不敢声张,只能
藏在八九点的树梢上
把枫叶染得透黄
我寫诗从没想过获得什么认可,只是自己觉得好玩。因此写了10来首,尽兴了便停了。如今回过头来看,虽然我那时写的大都是通勤路上平平无奇的见闻,但也许路子是对的。郑渊洁在微博上回复网友的提问“怎么找寻灵感”时说:“不放过上天恩赐的任何接地气的机会,比如修车、验车,比如倒垃圾,比如回复微博留言,比如买菜做饭。灵感偏爱藏在这些地方。”
我的灵感,藏在清晨的河边小道上,藏在香味扑鼻的点心店门口,藏在每一个人潮汹涌的斑马线上……
红绿灯路口是路上为数不多我与他人共享清晨的时刻。人们骑着各式各样的小车,肩并肩等待着,绿灯一亮便四散而去。我们的缘分维持了仅仅一分钟。偶尔也会出现更有缘分的人,比如那些曾和我在路上“赛车”的人。但大多时候,大家都是各骑各的,擦肩而过,互不相干。
骑出左家庄,道路变得宽阔,车少人少,我通常在这一段加速前进。再走下去就到了我很喜欢的一个路口,好几个夏日傍晚,我在这里看到了晚霞。
再往前,便是春秀路了,是到公司前的最后一段路。在某个大路口,早晨的阳光正好被一栋大楼遮挡,因此马路一半阴一半阳。每次在这个路口等红绿灯,我都痴迷于此处的光影。今天终于得偿所愿,拍了几张照片。
为这条路拍的最后一张照片,拍照地点离公司不到百米。往常骑到这里时我已无心欣赏周遭的风景,只想着躲避车流,穿过马路把车停好,拿出手机打卡,然后钻进大楼,开始一天的打工生活。
尽管来的路一切如常,今天还是特别的。
我无须打卡,无须弓着背坐在电脑前,无须为不重要的人和事花费大量时间。但这不代表我否定在这里的时光,实际上我很珍惜且感激,否则也不会专门为奔赴公司的这段路写一篇文章。
这里有我喜欢的人们,在“预备离职”的第一天,也是农历生日的这天,我安静地坐在楼下等他们吃饭,一如曾经的每个午后。
任性吗?其实并不。年前我向领导提出辞职,元宵节是正式离职的日子。今天开始,我进入了“预备离职期”。
把“我不想干了”的想法变成“我不干了”的事实,花费了4个月。这大概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得知我即将离职,公司同事们流露出的羡慕多过不舍,羡慕我年轻,羡慕我自在,羡慕我有退路和退出的勇气。
对于未来,我有憧憬也有担忧,但当下我对此并没有什么感觉,也许是因为还没到最后的日子,也许是我给自己设置了太长的缓冲期。
比如今天这场“上班”之旅。
搬到芍药居9个月了,我几乎每天骑车上下班,路途中时常看到有趣的人和事,奈何平时疲于奔波,对任何场景只能匆匆一瞥,仓皇路过。于是,在“预备离职”的第一天,我决定完整地走一遍曾经每天骑行的道路。
往常8点半之前,我会离开家,走出小区的第一件事便是寻找共享单车。运气好的时候出门就能遇见,运气不好得走10来分钟。8点多,小区门口人头攒动,打工人忙着通勤,老年人忙着买菜,城市已然苏醒。骑行5分钟会路过一个小广场,晨练的人们在这里健身,大都是老年人,动作慢慢悠悠,时不时东张西望,拉拉家常。我只能瞥一眼他们的闲适生活便继续赶路,像是圈里的羊,有一支看不见的鞭子挥舞着,让我前进,前进。
芍药居是个很热闹的地铁站,因其周遭房租相对低廉,交通也比较便利,是北京性价比较高的住宅区,于是很多北漂选择在这里“安家”。但我很少坐地铁,每每路过天桥,看到挤在一起的过街人群,会有喘不过气的感觉。
所以我选择骑车,骑车能看到广阔的天地。骑过地铁站旁的高架桥时我的心情总是很愉悦,因为只要天气不是太差,就能看得很远很远。骑过高架桥,是一段长长的下行道,两旁有水泥围墙,围墙另一边是一个小型城市公园。平时骑车看不到公园内的场景,今天既然走路,我便好好欣赏了一番。
早晨的下行道只有一条车道,总是堵车,这时便显出骑行的优势来,我脚下生风,轻松超过一辆又一辆小汽车。直到遇见光熙门地铁站外的小坡—坡有点儿陡,得深吸几口气才能越过。
越过小坡,便是一条长长的倒“U”形下坡路,每回骑到这一段,我都幻想自己是个帅气的机车少女,车技高超。我心里想:“我就是‘U’形坡之王,这条路的一切都属于我,包括对面树梢上的鸟窝,我盯你一整个冬天了!”
这种骄傲持续不了多久,转过弯便是最冷也是最危险的路段—地下隧道。数不清的小车、公交车、等公交车的人在隧道中交汇。车声轰鸣,隧道的构造又加强了噪音,耳机里的音乐再大,到了这里也会被吞噬。
偶尔被公交车挡住去路,我便放慢车速,目光和某个路边等公交车的人交会,他们的眼睛往往疲惫无神。其实地下隧道的光影很有趣,不晓得有多少人注意过呢?
离开隧道,百米后我会在某个巷口右转,这是我最喜欢的瞬间:轰鸣消失,音乐回归,阳光重新洒在大地上。
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写诗,常常在清晨骑行的路上构思当天的小诗,看到什么写什么。在这个巷口,我写了下面这首诗:
掉队的秋天
秋天是一群候鸟
很大一群
十一月开始往南飞
有几只贪玩的
掉队了
在冬天的世界里
不敢声张,只能
藏在八九点的树梢上
把枫叶染得透黄
我寫诗从没想过获得什么认可,只是自己觉得好玩。因此写了10来首,尽兴了便停了。如今回过头来看,虽然我那时写的大都是通勤路上平平无奇的见闻,但也许路子是对的。郑渊洁在微博上回复网友的提问“怎么找寻灵感”时说:“不放过上天恩赐的任何接地气的机会,比如修车、验车,比如倒垃圾,比如回复微博留言,比如买菜做饭。灵感偏爱藏在这些地方。”
我的灵感,藏在清晨的河边小道上,藏在香味扑鼻的点心店门口,藏在每一个人潮汹涌的斑马线上……
红绿灯路口是路上为数不多我与他人共享清晨的时刻。人们骑着各式各样的小车,肩并肩等待着,绿灯一亮便四散而去。我们的缘分维持了仅仅一分钟。偶尔也会出现更有缘分的人,比如那些曾和我在路上“赛车”的人。但大多时候,大家都是各骑各的,擦肩而过,互不相干。
骑出左家庄,道路变得宽阔,车少人少,我通常在这一段加速前进。再走下去就到了我很喜欢的一个路口,好几个夏日傍晚,我在这里看到了晚霞。
再往前,便是春秀路了,是到公司前的最后一段路。在某个大路口,早晨的阳光正好被一栋大楼遮挡,因此马路一半阴一半阳。每次在这个路口等红绿灯,我都痴迷于此处的光影。今天终于得偿所愿,拍了几张照片。
为这条路拍的最后一张照片,拍照地点离公司不到百米。往常骑到这里时我已无心欣赏周遭的风景,只想着躲避车流,穿过马路把车停好,拿出手机打卡,然后钻进大楼,开始一天的打工生活。
尽管来的路一切如常,今天还是特别的。
我无须打卡,无须弓着背坐在电脑前,无须为不重要的人和事花费大量时间。但这不代表我否定在这里的时光,实际上我很珍惜且感激,否则也不会专门为奔赴公司的这段路写一篇文章。
这里有我喜欢的人们,在“预备离职”的第一天,也是农历生日的这天,我安静地坐在楼下等他们吃饭,一如曾经的每个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