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导语】
奇书《水浒传》,为揭竿而起者树碑立传,是我国第一部叙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脍炙人口的名著,生动叙写了北宋末年声势浩大的宋江起义由弱到强、接受招安后由盛而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成为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悲剧性的结局揭露了封建统治阶层的残酷,也揭示了农民革命的弱点,发人深思;书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梁山好汉,对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水浒传》中的英雄侠义,给许多人的精神补钙。
【内容述评】
《水浒传》是鸿篇巨制,可用几个字提纲挈领:
1.“逼”与“避”
《水浒传》中“官逼民反”的思想倾向表现得十分鲜明,不少草莽英雄都是被“逼上梁山”的,他们被逼无奈只得铤而走险、“犯上作乱”,如林冲、武松等人。除了“逼上梁山”的,也有“避上梁山”,如“智取生辰纲”的吴用、晁盖等人,他们投奔梁山躲避官府的追捕。而英雄好汉们聚居的水泊梁山,“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平等互爱,这对江湖好汉无疑具有吸引力。最终共有好汉108位聚义梁山“替天行道”。
“逼上梁山”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形,就是梁山好汉去逼一些俊杰来入伙。如卢俊义,他武艺高强,为人义气,乐善好施,名闻四海,宋江等想勾他入伙;但他本就有钱有势,而且遵纪守法,对朝廷忠心耿耿,自然是不肯到梁山落草的。于是,梁山好汉千方百计让他无法再做顺民,最终将他逼上了梁山。
2.“复”与“变”
《水浒传》成功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清人金圣叹高度评价书中对108位梁山好汉的刻画,认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经历来凸显人物的性格,既表现他们的共性,又凸显他们的个性。例如李逵与鲁达,都嫉恶如仇,有侠肝义胆,且脾气火爆,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很鲁莽,而鲁达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显智慧。
刻画人物形象,有的着力于“复”,即通过不同的事件反复强化其性格特征,例如吴用,反复强化其足智多谋;有的则着眼于“变”,即突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例如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社会地位,安分守己,高衙内调戏其妻,对他诬陷谋害,发配沧州,他虽武艺高强,也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后来被逼入绝境,只能奋起反抗。他终被恶势力逼上了梁山,逼成了英雄。
3.“分”与“合”
施耐庵创作《水浒传》,吸收了表现水浒英雄的民间传说、话本、杂居等说唱艺术的成果。全书的结构,先“分”后“合”,前四十回分别叙写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描写某个人物的经历时,使其在特定的场合与另外的好汉相遇,从而自然巧妙地引出其他人物的故事。例如,鲁智深倒拔杨柳树引出林冲。逐步发展到七十回共108位好汉聚义梁山,犹如一条条支流汇合成一片汪洋。这是全书的精华部分。此后梁山好汉接受招安,归顺朝廷,北征南讨,走向失败。各地英雄由“分”而“合”,聚义梁山;招安之后则是由“合”而“分”,有的战死,有的被毒死,有的出家……结局令人唏嘘。
【含英咀华】
景阳冈武松打虎
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掀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撻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古人有四句诗单道那风:
无形无影透人怀,四季能吹万物开。
就树撮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
原来但凡世上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左月右■)地①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皮袋。
(节选自《水浒传》
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
奇书《水浒传》,为揭竿而起者树碑立传,是我国第一部叙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脍炙人口的名著,生动叙写了北宋末年声势浩大的宋江起义由弱到强、接受招安后由盛而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成为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悲剧性的结局揭露了封建统治阶层的残酷,也揭示了农民革命的弱点,发人深思;书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梁山好汉,对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水浒传》中的英雄侠义,给许多人的精神补钙。
【内容述评】
《水浒传》是鸿篇巨制,可用几个字提纲挈领:
1.“逼”与“避”
《水浒传》中“官逼民反”的思想倾向表现得十分鲜明,不少草莽英雄都是被“逼上梁山”的,他们被逼无奈只得铤而走险、“犯上作乱”,如林冲、武松等人。除了“逼上梁山”的,也有“避上梁山”,如“智取生辰纲”的吴用、晁盖等人,他们投奔梁山躲避官府的追捕。而英雄好汉们聚居的水泊梁山,“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平等互爱,这对江湖好汉无疑具有吸引力。最终共有好汉108位聚义梁山“替天行道”。
“逼上梁山”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形,就是梁山好汉去逼一些俊杰来入伙。如卢俊义,他武艺高强,为人义气,乐善好施,名闻四海,宋江等想勾他入伙;但他本就有钱有势,而且遵纪守法,对朝廷忠心耿耿,自然是不肯到梁山落草的。于是,梁山好汉千方百计让他无法再做顺民,最终将他逼上了梁山。
2.“复”与“变”
《水浒传》成功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清人金圣叹高度评价书中对108位梁山好汉的刻画,认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经历来凸显人物的性格,既表现他们的共性,又凸显他们的个性。例如李逵与鲁达,都嫉恶如仇,有侠肝义胆,且脾气火爆,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很鲁莽,而鲁达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显智慧。
刻画人物形象,有的着力于“复”,即通过不同的事件反复强化其性格特征,例如吴用,反复强化其足智多谋;有的则着眼于“变”,即突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例如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社会地位,安分守己,高衙内调戏其妻,对他诬陷谋害,发配沧州,他虽武艺高强,也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后来被逼入绝境,只能奋起反抗。他终被恶势力逼上了梁山,逼成了英雄。
3.“分”与“合”
施耐庵创作《水浒传》,吸收了表现水浒英雄的民间传说、话本、杂居等说唱艺术的成果。全书的结构,先“分”后“合”,前四十回分别叙写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描写某个人物的经历时,使其在特定的场合与另外的好汉相遇,从而自然巧妙地引出其他人物的故事。例如,鲁智深倒拔杨柳树引出林冲。逐步发展到七十回共108位好汉聚义梁山,犹如一条条支流汇合成一片汪洋。这是全书的精华部分。此后梁山好汉接受招安,归顺朝廷,北征南讨,走向失败。各地英雄由“分”而“合”,聚义梁山;招安之后则是由“合”而“分”,有的战死,有的被毒死,有的出家……结局令人唏嘘。
【含英咀华】
景阳冈武松打虎
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掀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撻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古人有四句诗单道那风:
无形无影透人怀,四季能吹万物开。
就树撮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
原来但凡世上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左月右■)地①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皮袋。
(节选自《水浒传》
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